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9184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docx

工程硕士选题报告最新修改稿

表4

学号:

西北工业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报告表

(工程硕士)

学  院

姓名

工程领域

第一导师

第二导师

报告日期

 

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要求

一、论文选题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课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技术改造或工程管理。

无论是那一种论文形式,论文都应至少有局部深入的理论分析。

4.正式开题之前,工程硕士生在广泛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拟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把握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和预期结果,明确课题工作的设想、方法和研究路径。

5.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应为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保证。

6.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所在学院确定第一导师和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即第二导师)。

学生应认真填写论文选题报告表,并向评议小组作选题报告。

报告通过后,由指导教师组织论文开题并填写论文选题报告评议表。

评议未通过者重新开题,若第二次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则按有关规定终止学籍。

第二导师应参与指导学位论文工作的全过程。

7.选题报告应在入学后的两年半内完成。

如有不能按期完成者,应及时向学院提出延期报告;

8.论文研究如果涉及保密内容,必须同时向学校提出保密申请,并及时办理保密手续,过期不予办理。

办理时间须在论文计划表中填写清楚。

二、填表注意事项

选题报告会应以学术活动的方式公开进行。

本表可以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若不够填写时,可另加附页。

 

西北工业大学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表

年月日

论文题目

嘉兴中信银行的网上银行安全现状研究

论文是否涉及保密内容

论文类型

(在有关项目下作记号√)

工程设计

研究论文

技术改造

工程管理

1.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外关于网上银行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网上银行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网上银行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基于动态口令技术_OTP_的网上银行安全产品研究;网上银行安全风险分析算法研究;基于数字证书的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研究;基于用户服务的网上银行安全防范工作研究;我国网上银行安全保障机制研究等等。

现分述如下:

(1)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Farell和Saloner(1985)、Katz和Shapiro(1985)较早对网上银行特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网络外部性概念。

他们认为当网银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性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加时,就出现消费的规模经济,即网络外部性。

这种网络外部性可能是直接的,效用因用户数目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是间接的,效用因用户数目增加而导致更多的互补性的供给而增加。

网上银行就具有这样的特性。

此后,阿伦•H.利普斯和托马斯•R.马瑟查尔(1990)介绍了美国银行和金融界应用计算机的情况和经验,是对网上银行比较早的研究。

NathanSult(1998)在区分internetbanking与dial-upbanking的不同的基础上,分析了banks乐于采用网络的原因,剖析了网上银行的安全(security)与风险(risks)问题,以及对消费者的特殊保护问题。

随后,奥兹·谢伊(2002)指出,像网上银行这样的网络产业具有四大特征:

一是互补性、兼容性使用和标准化生产;二是消费的外部性,即消费该类商品的效用受到使用相似的或兼容的产品的联合人数的影响;三是锁定和转换成本,即客户将其金融活动从一家银行转换到另一家时需付出的成本;四是生产的显著规模经济性,网络产业且有很高的固定沉没成本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边际成本,意味着平均成本随出售的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这些有关网上银行特性的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网上银行这一现代商业银行服务手段的整体性认识。

ChongSooPyun,Seruggs,Les,KiseokNam(2002)比较分析美国、日本、欧洲和亚洲网上银行的经济意义,特别是战略、规则与支付制度等方面的异同。

WeillSanfordi(2004)认为银行工作的中心都是客户服务,目标是为顾客在提供高品质、专业化、方便、灵活、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各方面的要求。

国外银行已经做得相当不错,而中国缺少这方面的服务,尤其是网上银行的安全服务。

iResearch艾瑞咨询(2008)分析认为,美国网上银行用户规模在2008年的大幅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其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处理银行事务的便捷性。

网上银行服务的大规模普及将指日可待,并可能超越其他占领先地位。

(2)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崔成申(2001)认为中国入世在即,外国金融机构逐步涉足我国金融业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竞争。

外国银行打入中国市场往往会避重就轻,不拼网点,而是选择创新的服务手段来占领空白或薄弱领域,面对市场机会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网上银行极可能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

邱斌(2001)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银行业受到网上银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的主要原因是网上银行具有成本低、规模效益和全方位服务等许多优势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具备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的有利条件,电子银行将在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董德民(2002)认为国外网上银行业务一般有网上支付、个人财务管理、公司会计账务管理、网上证券交易、委托投资、发布信息、咨询等。

国外网上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主要手段包括:

互联网、个人电脑、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IC卡、电视机、自助银行终端(ATM、存款机、多媒体查询机等)、POS机、客户服务中心、分行网点。

网上银行按使用手段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网上银行使用手段为固定设施的有线连接。

第二阶段网上银行使用手段为移动设施的无线连接,也称移动银行。

李富有(2002)认为:

(1)网络银行业务将向多样化、创新化发展;

(2)网络银行全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3)产融网络结合趋势将会加强。

孟祥瑞(2005)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的知识。

王俊飙(2005)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与金融监管,并提出了相应得发展对策。

黄金平、吴德胜(2005)认为:

近年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均得到了加强,市场基础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对产品营销的牵引力和推动力不断增强。

彭晖、李明轩(2005)认为:

中美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

(1)经济因素导致中美两国网络银行产生差距;

(2)国民受教育的差距;(3)中外银行业竞争环境的差异;(4)中美网络银行系统的差异;(5)中美网络银行潜在用户的差异。

隋莉萍(2005)认为:

中外网络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不同,中外网络银行的市场环境不同,中外网络银行的基础设备和技术水平不同。

陈舜杰(2007)认为:

中外网上银行发展模式不同,中外网上银行监管机构监管范围不同,网上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定位不同,各国网上银行的国情和文化内涵不同,各国电子银行的现代化程度不同。

李浩勇(2007)通过对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

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经验,分析了网上银行与传统网点渠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指出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意义在于:

降低银行成本、确立银行的企业形象,改善客户服务手段,提高金融创新速度,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工作效率等。

陈新林(2008)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与网络支付的实践也得到快速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电子银行(网络银行)。

王海英(2008)认为国外85%的银行投资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美国70%,日本50%的家庭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欧洲银行有80%的业务是在营业柜台以外进行的;中国网上银行用户在逐渐增加,但一般在30%-50%。

吴晨(2009)认为海外网上银行发展模式更多,服务对象范围更广,现代化程度更高和服务个性化更强;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要建立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大设备投放力度、加快银行电子化发展进程,以客户为中心、注重产品创新,重视电子银行品牌的打造。

曹淑艳、李元祎、耿炜欣(2010)认为国外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应用的服务多种多样,能提供广告、票务、客户关系管理、渠道整合等等综合类的服务,达到了降低成本、促进客户忠诚度、吸引客户、创造收入的作用,而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应用方式各有特点,没有产生广泛的作用;借鉴国外电子银行发展的经验,同时基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表明:

第一,我国网上银行必须从客户出发,充分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第二,加快网上银行产品创新力度,依托电子银行平台,丰富电子银行产品业务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第三,强化电子渠道成本优势,实行有竞争的电子银行产品价格策略;第四,提高电子银行客户满意度,打造电子银行品牌。

富巍、李胤硕(2010)认为制约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信用体系不完备、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安全性问题、业务与科技部门思想认识有差异、人员素质、产品创新和内部控制风险,并分析我国网上银行的未来发展。

何锦源(2010)认为如何确保交易安全,为个人保密是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最需解决的问题。

孟君(2011)认为我国网上银行现状是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和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以产品为导向、视客户需求,信用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和安全性的问题;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开发新的产品服务,进行全新的业务拓展,建立统一的支付网络体系,解决跨行结算体系,以及提高网银的安全系数。

童俊和郭涛在2001年发表的《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的安全问题》指出,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之上的,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特点,也成为电子商务的内在特征,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活动,开放性是电子商务的最大优点,但这也恰恰是它的致命弱点。

因此,电子商务面临着有效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以及匿名性等安全因素。

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无线信道问题。

刘杰、王春萌和范春晓(2002年)的《移动电子商务及WPKI技术》通过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网络结构进行充分分析后意识到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于移动终端与交换中心之间的空中接口和移动网关与移动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传输网络这两个较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虽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移动电子商务中无线信道存在的问题,但是还不全面。

陈平昌(2007年)《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解决方案》针对移动电子商务最常用的终端——手机提出了其所面临的三个问题:

手机加密能力低、手机信息在空中极容易被拦截、不法分子千方百计地企图偷盗消费者的账号密码。

这三个问题也是其他移动终端用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田纪军(2008)在《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安全挑战与对策》中指出了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挑战,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出力要解决无线通道短缺、宽带不足、业务模式、资费等问题外,安全性是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更加薄弱。

存在以下问题:

WAP的弱点、无线信号扫描、复制SIM卡、基于位置的服务、“永远在线”问题、蓝牙问题和新病毒的风险、DOS攻击、不成熟的安全控制。

除了以上常见的安全问题之外,仍会出现更多不可预见的安全挑战。

张玉霞在《试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其策略》中指出了移动电子商务中存在是问题

(一)信任问题移动电子商务中存在不信任,用户害怕资料被窃,终端设备被窃听。

(二)技术问题随时随地的消费,条码技术、二维码技术都大大会提升电子商务的技术含量和购物体验,但这些技术都需要配套的服务和保障,短时间内要想完成并非易事。

(三)物流问题物流问题这一瓶颈将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更快发展而变得十分突出,短板会严重制约发展,影响客户的体验,使移动电子商务停滞。

(四)地域问题中国网购用户主要分布在粤、苏、浙、鲁、沪、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其他地区发展仍然迟缓,移动电子消费呈地域特征。

(五)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移动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务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六)泡沫式增长移动电子商务鱼龙混杂,野蛮式增长的情况下需要规范和清理,否则会搅乱市场,最终失去客户的信任。

(七)移动通信和移动支付限制移动终端设备性能相对低下,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效率低,安全性还不高。

蒙宁瑜,梁立和陈宇[]在《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中为我们说明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依然还是安全问题,各种犯罪行为还是时常发生。

龚秀芳在《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中指出了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

(1)手机网的规模不断扩大

(2)智能终端的性能不断提升(3)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不断创新。

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

(1)移动网络安全问题

(2)移动支付机制问题(3)移动电子商务的及时支持问题(4)移动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5)用户与传统商家的观念问题

陈小明在《网络时代的云安全技术初探》与盖玲的《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服务研究》中说明云安全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它是在云计算和云存储发展之后,经过了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PZP技术等诸多技术发展而来的。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处理网络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问题,还体现了网络信息安全。

云安全技术的工作流程:

首先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监测网络中软件的情况,等到取得了互联网中木马和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其次,将获得的新信息传达到Server端便会自行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将如何解决病毒和木马的方案发送到客户端。

在网银盛行的潮流下,陕西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硕士杨刚《网上支付安全问题研究》总结出:

我国现有网上支付方式主要有电子现金、信用卡、电子支票、智能卡、移动支付等。

他认为我国网上支付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是安全,其中包括假冒和恶意破坏、窃取和篡改信息;还有就是网络安全性知识普及不足。

因为存在如此多的安全问题,赵晨刚《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如下看法:

在互联网上,既要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和保密,必须强化网上认证程序,完善电子支付系统和网上安全机制,还要保证电子商务的方便快捷和资源共享。

2.课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1)理论意义:

网上银行发展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理论界对网上银行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

从现有文献看,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网上银行发展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介绍;针对国内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法律、技术、信用、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没有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集中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分析,希望在理论上探讨网上银行安全问题防护措施的基本原理,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白,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2)实用价值:

提高网上银行安全水平,必须依靠有效的安全体制。

研究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基本构成、运作过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对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解决实践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理清网上银行安全问题与银行系统本身以及用户安全意识的关系。

第二,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系数,增加网名使用量,提高网银交易额。

第三,有利于提高网上银行安全水平,提高公众信任度,提高网上银行的使用率。

(3)社会经济效益:

提高网上银行安全水平是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使大多数消费者受益,消费安全得到保障。

而全球主要经济体每一次重要的体制变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

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信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

某一个新事件的发生或者是网络上对某支股票的热议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金融实践者们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影响着股市变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场中,传统的金融市场的影响因素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目标

近年来,面对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在实现传统银行业务的同时,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依托互联网的网上银行,由于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提供服务,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银行成本,再加上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网上银行业务迅速发展,如网上证券、网上购物、网上缴费等。

然而,网上银行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之外,也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例如黑客远程控制的电脑、键盘录入、钓鱼网站、屏幕录像等方式盗取用户账号信息;窃取数字证书文件;以假乱真的虚假网上交易订单;篡改用户交易信息等等,这些不安全因素使得用户白白蒙受损失,以至于一些用户不敢使用,而已使用的用户也可能会选择退出网上银行。

据人民网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网民最希望网上银行改进的服务是“安全更有保障”,在网民不愿意使用网上银行的原因中,“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不放心”以68%的比例排在首位。

如何确保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营,已经成为有关各方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是决定网上银行能否顺利发展的首要问题。

(2)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范围包括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基于银行系统防范的安全问题、基于用户防范意识的安全问题等四部分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以计算机安全理论、电子商务安全理论、网上银行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我国网上银行系统的特点为出发点,认真总结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网上银行安全管理实践经验,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比较分析方法、案例分析以及综合运用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按照完善体制为基础、建立政策为预期、政策执行的过程,系统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安全问题所在、问题的机理,解决问题的模式与路径。

(3)研究方法

I.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关于网上银行发展问题,并将研究的重点定位我国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上。

本文将结合电子商务安全、计算机安全、金融安全分析等理论对本研究课题进行分析。

II.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我国五大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外网上银行保障安全措施,从实证角度对网上银行提高安全性提供借鉴意义。

III.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网上银行安全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探索发生网上银行安全事件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附:

论文提纲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1.3.2国内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构

1.5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研究思路

1.5.2研究方法

2.中信银行网银发展现状和安全现状分析

2.1发展现状

2.2安全现状

3.中信银行网银安全问题综合因素分析

3.1系统缺陷

3.2病毒攻击

3.3钓鱼网站

3.4黑客攻击

4.基于中信银行网银系统防范的安全问题分析

4.1基于静态用户名密码的安全问题

4.2基于动态口令技术的安全问题

4.3基于U盾技术的安全问题

4.4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问题

5.中信银行网银的安全技术分类分析

5.1加密技术

5.2个人防火墙

5.3数字签名

5.4CA数字证书

5.5安全协议

6.中信银行网银云安全防护分析

6.1云计算

6.2云计算的安全防护策略

6.2.1加强云客户端的信誉

6.2.2加强终端安全管理

6.2.3加强威胁发现管理

6.2.4软件的安装管理

7.基于中信银行网银用户防范意识的安全问题

7.1网银经办人员道德风险

7.2网银申办人员验证风险

7.2.1防病毒

7.2.2防假冒银行网站

7.3防假借银行名义发出的邮件

7.4防个人电脑设备泄露个人信息

8.基于中信银行u盾自身缺陷的安全防范

8.1加强入侵检测系统(IDS)建设

8.2加强USBKEY的监控系统建设

8.3改造USBKEY现有技术

8.4增加输入键,防止木马拦截

8.5加强USBKEY与动态密码锁的更紧密结合

8.6探索生物技术渗透(如指纹技术)

9.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参考文献:

[1]TNgaiEW,GunasekaranA.Areviewformobilecommerceresearchandapplications[J].DecisionSupportSystems,2007

(1):

3-15.

[2]FelixT.SChan,AlainYee-LoongChongAnalysisofthedeterminantsofconsumersm-commerceusageactivities[j].OnlineinformationReview,2013,Vol.37(3)

[3]GheorghitaGhinea,MariosC.Angelides.AUserPerspectiveofQualityofServiceinM-Commerce[j].

[4]李庆莉,王东.多方共建网上银行安全体系[J].中国金融电脑,2007,(9):

245-247.

[5]陈毕生.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年9月第552期.

[6]佚名.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安全各显神通[J].金卡工程,2006,10(10):

168-169.

[7]周平.网上银行[M].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8]王小平.威胁网上银行安全的五种陷阱[J].华南金融电脑,2007,15(11):

32-34.

[9]陈立军.网上银行安全技术的研究与解决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0):

47-49.

[10]网上银行安全瓶颈亟待破解.艾瑞市场咨询,2007.

[11]童俊,郭涛.《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的安全问题》[J].技术与管理.2001(03)

[12]刘杰、王春萌和范春晓《移动电子商务及WPKI技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2,25

(2)

[13]陈平昌《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解决方案》[J].商场现代化.2007(10)

[14]田纪军《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安全挑战与对策》[J].湖北移动网管中心.2008年9月

[15]张玉霞《试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其策略》[J].经济纵横.2012(28)

[16]蒙宁瑜,梁立和陈宇《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存在问题》[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3)

[17]龚秀芳《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J].观察.2013(11)

[18]陈小明《网络时代的云安全技术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2)

[19]盖玲《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服务研究》[J].研究与开发.2011(06)

[20]杨刚《网上支付安全问题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9月.59-60.

[21]赵晨刚《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