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7591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四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以强市富民为核心,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彰显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各项事业攀上新高峰。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幅创十年来新高。

财政收入达到502.36亿元,是2002年的2.56倍,年均增长26.4%。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25.29亿元,是2002年的2.32倍,四年累计3847.77亿元,年均增长2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93亿元,年均增长12.8%。

  

  ——工业发展实现跨越。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0.53亿元,是2002年的2.35倍,年均增长21.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四年。

五大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多点支撑格局进一步强化。

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从2002年的1个增加到2006年的6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从2002年的1个增加到2006年的6个。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

基础设施建设四年累计投入976亿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陆续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

2006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85公里,比2002年增加4300公里。

人均道路面积9.9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2.1平方米。

2006年货物运输量20594.44万吨,比2002年增加4651.87万吨。

旅客运输量15729.72万人,比2002年增加3826.41万人。

邮电业务总量142.36亿元,比2002年增加80.67亿元。

  

  ——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四年用于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57.24亿元,强度创历史之最。

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88%%,比2002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8%%,比2002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2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1.1平方米。

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70%%,比2002年提高48.6个百分点。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75%%,比2002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农村面貌逐步改观。

四年累计新建农村公路4600公里,2087个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1000个行政村通宽带网。

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5%%。

55万户农村居民家庭用上卫生厕所。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6.5%%。

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城乡居民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农民种田实现政策“零负担”,152个贫困村完成整体脱贫任务。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

四年2088户国有企业完成新一轮改革改制。

累计直接利用外资70.23亿美元,年均增长14.5%%。

来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26家,累计达到67家。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0亿美元,是2002年的3.6倍。

其中出口达到37亿美元,是2002年的3.4倍。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四年累计投入350亿元用于社会事业建设,年均增长24.6%%。

琴台艺术中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市医疗救治中心和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等公益性项目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

四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4项,专利授权8741件。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74.92万人,千人拥有医生数2.61人。

获专业艺术世界级奖14项、国家级奖61项。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60元,比2002年增长58.1%%。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8元,比2002年增长44.1%%。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86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4.7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28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9.36平方米。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通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胜利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谱写了武汉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我们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极大地增强了武汉人民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极大地坚定了武汉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激发了武汉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今天的武汉,正以崭新的风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确立“创新、亲民、务实、廉洁”的政府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发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坚持创新思维,谋求跨越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武汉实现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

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武汉快速健康发展。

  

  围绕“工业强市”,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立足武汉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产业基础,确立“主攻工业,运用工业化理念加快结构调整”的基本定位。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及产业配套政策。

优化空间布局,壮大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聚集区和十大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企业群。

武钢二硅钢、二冷轧、神龙汽车二期、东风本田汽车等11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富士康项目落户武汉,神龙汽车二厂、中芯国际芯片项目开工建设,80万吨乙烯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以建设“武汉•中国光谷”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十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年均增长19.8%%。

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会展、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两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运用工业化理念审视和确定农业发展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紧扣“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通过“抓龙头,建基地,连农户”,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2006年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54%%。

  

  实施“三轮并驱”,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壮大市场主体。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时提出并实施“三轮并驱”的改革举措。

大力推进“武字头”企业改革,通过实现产权多元化,支持大型国有企业改组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经过四年的努力,“武字头”企业改革和战略性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

创造性地推进都市工业园区建设,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企业改制,发展中小企业,改善城区环境。

老工业区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区“一区一园”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06年全市都市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完成税收10.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7万个。

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推动民营经济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

凯迪电力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2006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是2002年的2.3倍和2.4倍。

与此同时,稳步推进非工企业改革和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深化工作。

组建完善城投、地产和经发投三大投资公司,稳步推进交通、商业等领域国企改革。

在实施新一轮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我们坚持科学决策,规范运作,四年累计支付改革改制成本71.3亿元,涉及33.9万名在册职工,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

  

  创新招商模式,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城市外向度。

发展会展经济,精心组织汉港经贸洽谈会、机博会、光博会、农博会、华创会等重大活动,不断提升城市聚散功能。

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武汉成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产品和企业分别达到23个和50家。

积极探索贸易主体多元化,全市获得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达到1856家,比2002年增长5倍,其中民营进出口企业由21家增加到1401家。

围绕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投资。

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四年累计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外商投资项目160个。

着力优化“大通关”环境,全面提升口岸综合服务功能。

积极争取并获得航空口岸落地签证权,设立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推进国际国内航线、航班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四年来,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新增10对。

加强区域协作,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推进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

  

  突出规划先行,注重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魅力。

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突出特色,高水平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重大规划面向国内外招标,规划设计总体水平逐步提高。

历时四年,基本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较好地完成了147项重大专项规划和全市53个镇(街、乡、场)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根据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科学勾画滨水生态城市框架。

着眼于三镇均衡发展,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武汉新区。

突出道路、山体的主骨架作用,大力实施“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

深入推进“两江四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涵盖武汉三镇、总建设面积250万平方米的江滩生态游园。

江滩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江城靓丽的风景线、武汉城市的新“名片”。

加强山体开发保护,下大气力综合整治龟蛇二山,建成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一期工程。

着力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整体规划和保护开发盘龙城、红楼、昙华林等历史文化遗址。

巩固和发挥科教优势,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景,积极推进部市共建高校工作。

独具武汉个性魅力的城市形象初步显现。

  

  

(二)确立亲民理念,体现执政为民。

我们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实际感受作为检验工作的基本标准,倾听民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强化社会保障,解决民生之本。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

四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47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37万人次。

实施农民工“素质进城计划”,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63万人。

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启动实施生育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183万、196万、91.2万、51万和5万人。

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三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稳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

四年市财政共投入养老、医疗、下岗再就业、抚恤救济等补助资金132.04亿元,为解决民生之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广泛惠及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普惠原则,每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

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政务专网、市长热线等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市民意见。

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四年来,每年从近万条建议中,筛选确定十件实事。

建立责任、报告、督察、考核、奖惩等制度,共投入资金26.5亿元,内容涉及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

改造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破损道路9075条,安装路灯2.2万余盏,改造社区排水管网518公里。

开展居民区噪声、油烟扰民专项整治,综合治理129个黑烟囱。

建成100个城市小森林、街区绿地和街头小游园,新建、改建并免费开放中山公园、解放公园等25个城市公园。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推进“平安武汉”建设。

严格市场监管,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农资等专项整治。

本届政府承诺每年为市民办十件实事的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在城市发展中普遍得到实惠。

  

  关注弱势群体,兼顾社会公平。

实行就业承诺制,帮扶一户多人下岗、“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6.85万人次。

通过租金补贴、提供廉租房等途径,缓解1.6万户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

实施“助学行动计划”,四年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91万人次。

妥善解决出租车司机“停车难、就餐难、如厕难”问题。

免费为进城务工人员体检,千方百计为其子女就学创造条件,80%以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就学。

实施“纳凉工程”,在夏季高温天气累计安排120万人次避暑纳凉。

建立特困残疾人救助专项资金,为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款2800万元。

新、改、扩建农村福利院72所,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由25%%提高到85%。

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让广大市民时时处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进步。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抓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治薄扩优”工作,制定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市属高等院校重组、整合与改制。

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实行“两免一补”,市级经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50%以上。

着力改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大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进社区,基本实现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机构网络全覆盖;全面实施惠民医疗政策,采取医药分开、药品直接配送等措施,降低社区就医费用。

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达到448.5万人次,同比增长33.8%,人均门诊费用同比下降11.7%。

总结防治“非典”斗争的经验,及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

坚持发展文化事业、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精心筹备“八艺节”、“六城会”,成功举办世界人口与发展论坛、中国武汉国际旅游节、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首届中部文博会、“法国文化年”、“俄罗斯文化年”等重大活动。

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免费为农民放电影,大力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

国防教育深入扎实,国防动员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

双拥工作日趋活跃,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四年市财政累计投入74.72亿元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倡导务实作风,夯实发展基础。

我们大力倡导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的科学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破难点;办实事,求实效。

  

  推行“两大行动”,构筑和谐平台。

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推动政府基础工作向社区延伸,把城乡社区建设作为牵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按照“社区变面貌、居民得实惠、盆景变花园”的目标,全面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社会服务“四进社区”。

创造和发展“社区社会事务听证会”、“社区对话”等新的自治形式,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探索建立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重心下移,着力理顺市、区、街、社区管理体系。

运用先进理念和现代技术,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

“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成果惠及全市500万居民,武汉成为全国唯一的“社区建设教育示范基地”。

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化解二元结构突出矛盾,适时提出并大力实施以“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有武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计划实施以来,落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4.7亿元,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330个行政村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

加快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全面推进路、桥、隧和站、场、港等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设施建设。

新、改、扩建城市道路1123公里,城市主要干道“黑色化”率达到80%%,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轻轨一号线一期、绕城公路、香港路立交、循礼门地下通道等投入使用。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长江隧道等建设进展顺利,地铁二号线一期开工建设。

开工建设7条高速出口公路,汉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京广客运专线武汉段、沪汉蓉快速客运线武汉段、武汉火车站、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建设进展顺利。

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一期工程投入运营。

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枢纽功能”日益增强。

实施125条城市干道绿化建设改造,完成188公里环城森林生态工程。

武汉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加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水网建设。

开展湖泊截污清淤,实施“清水入湖”计划,积极推进汉阳“六湖连通”。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武汉信息港投入使用,信息基础通信网建设规模达到3.3万管孔公里。

依托政府信用和城市资源,创新投融资体制,放大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效应,积极筹措城市建设资金。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依法行政、有情操作”,积极探索符合武汉实际的城市管理之路。

在广泛发动、周密部署的基础上,妥善解决了困扰我市长达十几年之久的“麻木”问题。

以查处龚徐湾违法建设事件为契机,开展大规模拆违行动,四年累计拆除违法建设570.76万平方米。

集中开展对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招牌、校园和营区周边环境等方面的专项整治。

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

加快老城区整体改造步伐,稳妥推进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四年累计动迁居民65903户,拆迁面积741万平方米。

改革机制,落实责任,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迈上新台阶,昔日“脏乱差”的形象明显改观,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立足“项目兴市”,积蓄发展后劲。

注意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超前谋划、精心设计、增加储备、强化实施,健全项目建设机制,全力抓好项目工作。

四年累计组织推进市级重大前期项目372项,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6项,累计完成投资1173.36亿元。

特别是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产业项目建设。

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数的28%%;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6.4%%。

为高起点谋划好“十一五”,提出并按照项目化、政策化、资金化的方针编制发展规划。

共策划“十一五”重大项目1342项、总投资超过10000亿元,为武汉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树立廉洁形象,建设责任政府。

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水平。

  

  

  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政令畅通。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武汉实际,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宏观调控政策。

认真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不符合标准的26个、总投资40.4亿元的项目取消立项或责令限期整改。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重点支持产业升级项目,以及交通、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

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管理,珍惜土地资源,建立“批项目、核土地”制度,撤销各类开发园区49个。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净增耕地面积3343公顷。

积极配合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适应房地市场变化,自觉利用调控杠杆,不断优化供应结构,较好地保持了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

着力形成与法律法规相符合的行政审批项目体系,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321项,依法保留221项。

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为重点,调整8个市直部门,划转22个市直部门的相关职能35项,精简财政供养人员编制3万多名,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

加大政事分开力度,撤销、整改、脱钩188家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

组建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集团,文艺院团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

坚持依法决策,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对不符合规定的2150件文件予以修改、废止和停止实施,对不符合规定的100个实施主体予以纠正或调整。

加强行政立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21件,制定政府规章82件。

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

累计办理各级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5790件。

  

  重视制度建设,坚持从严治政。

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制度;规范和严格执行政府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国有产权规范交易等制度;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政府工程“代建制”。

坚持政务公开,推动79家政府信息公开责任部门和单位的32万条信息向社会公开,开通48条“行风连线”,搭建政府部门与市民沟通平台。

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共查处余家湖村违法填湖等典型案件325件。

  

  规范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围绕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推动全市13个区和2个开发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完善市直部门“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武汉政务宽带平台和宽带交互中心两大基础工程投入运行,市、区、街电子政务平台网络实现联通。

为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组织对30个市直部门和4个公共服务行业进行民主评议。

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全面推行绩效管理。

探索建立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促进行政服务水平的提高。

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各位代表,四年来,武汉改革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帮助和推动,得益于广大市民给予我们的理解与支持。

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860万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汉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武汉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前进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工业整体竞争力和服务业的层次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随着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土地供应、资金筹措、施工管理、交通组织等任务更加艰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事业体制机制不活,服务功能还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行政效能有待提升,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所有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殚精竭虑,克难奋进,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去共同创造武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建议  

  今后五年,是武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五年。

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加快‘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总体部署,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增强城市亲和力;发挥比较优势,丰富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魅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为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而不懈努力。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4.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

与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交通、金融、保险、物流、商贸和中介等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城市化率达到66%%。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河流、湖泊水质达标率达到60%%以上,空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