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分层 热力环流气温.docx
《大气分层 热力环流气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分层 热力环流气温.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分层热力环流气温
大气分层热力环流气温(燕瑞)
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
(1)~(3)题。
(1)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对人类生存环境破坏最大的是( )
A.A层B.B层C.C层D.C层以上大气层
(2)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是( )
①新加坡 ②北京 ③漠河 ④摩尔曼斯克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3)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天气,发生在( )
A.A层B.B层C.C层D.C层以上
5、据统计,包括民航飞机在内的多数飞机失事都发生在该层,其原因可能是()
A、该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该层空气密度大,水分多
C、该层天气复杂多变,飞行环境差 D、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6、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黑龙江伊春机场上空因遇恶劣天气失事。
据此回答失事当时飞机飞行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D、电离层
7、对流层的气温在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但此现象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均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逆温现象。
下图即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早晨、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
据此,回答
(1)~
(2)题。
(1)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愈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愈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愈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将热能再辐射供大气吸收
(2)图中哪条曲线最可能是清晨(日出之前)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 )
A.甲 B.乙C.丙D.丁
8、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其原因是二氧化碳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短波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C.地面短波辐射D.太阳长波辐射
9、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
“嫦娥一号”在发射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最后到达电离层B.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又降温的过程
C.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小到大D.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发生向右偏转的现象
30、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
(1)-
(2)题。
(1)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最好高度不低于()
A.300米B.200米C.100米D.50米
(2)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A.19时—22时B.4时—7时C.7时—10时D.13时—16时
48、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齄化成雨滴.当它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大雪、冻雨等气象灾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四幅图是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是( )
(2)为监测并分析冻雨范围的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技术是( )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5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A B.B C.C D.D
52、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回答1~3题。
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3.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
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54、在某一温度下,空气水汽含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水汽含量的比值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图甲为“饱和状态空气的水汽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图乙为“某城市某日空气水汽含量随气温的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甲图乙
1.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A.上午10时无降水过程B.下午3时无降水过程
C.上午和下午都有降水过程
D.凌晨4时有可能产生霜冻
2.图示时段内()
A.相对湿度逐渐减小B.盛行上升气流
C.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D.气温在正午12时达最大值
55、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A.浙江B.湖北C.广东D.新疆
(2)图示季节应该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6、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点16分,“天宫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发射后约10分钟,到达了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46千米的预定轨道。
图1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回答1~3题。
1.当“天宫一号”到达预定轨道时,世界时约为()
A.30日5时16分B.30日5时26分C.29日13时16分D.29日13时26分
2.根据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官一号”运行在大气的中间层B.极光是太阳活动的一种标志
C.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短波通信D.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平流层
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58、读图2回答5、6题。
5.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
图3中能正确反映这一
现象的是()
6.关于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②地B.①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C.②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D.①、②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38、4、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2.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3.若图中②、④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B.经度位置不同C.大气环流不同D下垫面状况不同
37、5、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杭州某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2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低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阴
风力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较强偏北风
1.9月15日~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2.9月24日,杭州地区(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C.开始进入秋季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32、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2.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33、“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34、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哪些因素呈正相关( )
①太阳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
28、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18、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好象是地球的外衣,保护着地球的“体温”。
结合下图,下列哪一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
A.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9、读北京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
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12日污染指数:
4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原因最有可能是
A.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B.冷空气过境近地面大气出现逆温现象C.风力大D.城市多高大建筑,空气流动不通畅
15、读下图完成问题
(1).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图,A、B两处的温度相比较的关系是:
A.A>BB.A(2).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则此图为
A.白天的海风B.夜晚的海风C.白天的陆风D.夜晚的陆风
(3).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A.信风B.西风C.东风D.季风
(4).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则③表示哪个区域大气的热力状况:
A.陆地B.海洋C.高空D.以上都不是
20、读大气不同温压场配置垂直剖面图(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温面)。
关于图中近地面气温、气压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暖高压B.乙属于暖高压
C.丙属于冷高压D.丁属于冷高压
22、关于图示信息的正确判断是
A.①、②图均为白天B.①、②图均为夜晚
C.①图为白天,②图为夜晚D.①图为夜晚,②图为白天
4、读“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
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
由A流向B
11.若A位于亚欧大陆,B位于太平洋,则()。
A.A为亚洲低压,B为夏威夷高压B.上海此时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C.此时北极地区的驯鹿南迁D.由波斯湾驶往上海的轮船在北印度洋顺水顺风
12.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D.为夜晚,吹陆风
6、读“大陆和海洋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的纬度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大陆气温年较差和海洋气温日较差的曲线分别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
2.曲线丙在南、北纬30°附近达最大值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沙漠面积大,比热容小③多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④距海洋远,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23、关于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24、《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正式生效。
目前,已有141个国家签署了该项协议。
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5%,在2012年之前,他们还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
美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
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但2004年3月,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回答下题。
1.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的逆辐射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14、请回答1~2题:
读太湖表层水温日变化图。
1.太湖水的热量主要来源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
2.9日与10日的两条气温日变化曲线有较大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误差B.9日是阴天,10日是晴天C.太阳辐射差异D.10日有台风影响
17、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11、冻雨是冬季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地表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读某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冻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对流B.气旋控制C.暖锋影响D.地形阻挡
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此时贵阳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2、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
(1)~
(2)题:
(1)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2)波浪型烟流多出现在( )
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
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
【答案】DD
【解析】第
(1)题,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类型,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时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
第
(2)题,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型。
大气分层热力环流气温
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
(1)~(3)题。
(1)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对人类生存环境破坏最大的是( )
A.A层B.B层
C.C层D.C层以上大气层
(2)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是( )
①新加坡 ②北京 ③漠河 ④摩尔曼斯克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3)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天气,发生在( )
A.A层B.B层
C.C层D.C层以上
【答案】1-3BAA
【解析】第1题,臭氧层位于平流层,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体,而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到达平流层后会破坏那里的臭氧,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减弱,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第2题,对流层的高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而①②③④四城市的纬度位置是从低纬向高纬分布的。
第3题,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天气,发生在对流层中,即A层。
5、据统计,包括民航飞机在内的多数飞机失事都发生在该层,其原因可能是()
A、该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该层空气密度大,水分多
C、该层天气复杂多变,飞行环境差 D、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答案】C
【解析】
6、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黑龙江伊春机场上空因遇恶劣天气失事。
据此回答失事当时飞机飞行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D、电离层
【答案】A
【解析】
7、对流层的气温在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但此现象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均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逆温现象。
下图即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早晨、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
据此,回答
(1)~
(2)题。
(1)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愈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愈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愈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将热能再辐射供大气吸收
(2)图中哪条曲线最可能是清晨(日出之前)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 )
A.甲 B.乙C.丙D.丁
【答案】1-2DA
【解析】第1题,对流层大气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即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因此,越接近地面温度越高,故正确答案为D。
第2题,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最直接热源,而地面温度最低是在清晨(日出之前),即此时地面为大气提供的热量最少,近地面大气的温度最低且出现逆温现象,比较四条曲线可知,正确答案为A。
8、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其原因是二氧化碳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短波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C.地面短波辐射D.太阳长波辐射
【答案】B
【解析】
9、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
“嫦娥一号”在发射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最后到达电离层
B.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又降温的过程
C.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小到大
D.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发生向右偏转的现象
【答案】C
【解析】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说最后到达电离层是错误的;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的过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大到小的说法是正确的。
10、下面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
1.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分析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A
【解析】
11、下列各地对流层高度最大的是( )
A.中山科学考察站B.英国首都伦敦
C.马六甲海峡D.青藏高原
【答案】C
【解析】马六甲海峡在赤道附近,对流运动最强烈,对流层的高度最大。
12、对流层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由于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短波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
C.地面反射D.大气逆辐射
【答案】B
【解析】相对而言,太阳为短波辐射,地球为长波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多,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少。
13、“地球近地面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
M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B.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
C.同一纬度地区地表温度相同D.同一条经度地区地表温度相同
【答案】B
【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在近地面大气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递减。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
0.6°C/100米。
14、
30、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
(1)-
(2)题。
(1)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最好高度不低于()
A.300米B.200米C.100米D.50米
(2)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A.19时—22时B.4时—7时C.7时—10时D.13时—16时
【答案】AD
48、当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时,从高空冰晶层掉下来的雪花通过暖层时齄化成雨滴.当它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至0℃以下.形成冻雨。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大雪、冻雨等气象灾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四幅图是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是( )
(2)为监测并分析冻雨范围的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技术是( )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A
【解析】
51、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近地面空气对流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当逆温形成时,近地面大气的对流困难,大气层结稳定,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
读图可知,只有①图中不存在逆温层,最有利于空气对流和雾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52、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回答1~3题。
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3.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
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答案】CDA
【解析】第1题,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第2题,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
第3题,由于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容易被看见,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其他颜色的光在大雾天很容易被散射。
54、在某一温度下,空气水汽含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水汽含量的比值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图甲为“饱和状态空气的水汽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图乙为“某城市某日空气水汽含量随气温的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甲图乙
1.该地该日的天气状况是()
A.上午10时无降水过程B.下午3时无降水过程
C.上午和下午都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