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6388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docx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

历史必修一高考模拟试题(附解析)

1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

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

解析:

“周制微弱”是西周分封制的逐渐崩溃,而天下“统于秦”则是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这是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结束,选择B。

皇帝制的建立和郡县制的推行均为秦统一后的措施;秦统一后宗法制并未瓦解。

2“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解析:

从材料中“嫡长子自然承袭”“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可判断这与宗法制的特点有关,B反映了宗法制的主旨。

答案:

B

3“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解析:

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可以判断出是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度。

而郡县制中的官员不再世袭相承。

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4.《通典》记载:

“旧(唐初)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设置的变化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制的兴衰

B.三省协同理政,行政效率提高

C.相权一度得到加强

D.三省机构精简,职能趋于合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

宰相由仅于门下省议事,到迁至中书省,再到分列五房,说明对相权的制约,故C表述错误;对相权进行分割,不能说明职能趋于合一,D表述错误;整则材料未体现三省六部制的兴衰,故A表述有误,选B。

答案:

B

5.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

“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其与察举制相比(  )

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

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D.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对比分析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的异同。

从题干认识到强调九品中正制的“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的作用,B、C、D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6.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

“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

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

”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

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在这里可以自由辩论,选择A。

答案:

A

7.公元前399年,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苏格拉底死刑。

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

“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

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这最能说明的是

(  )

A.雅典民主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B.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C.该案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D.该案违背了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看,A项说法较之B项更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该案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也没有违背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案:

A

8.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以上法律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议会权力上升

C.英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逐步过渡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重视限制威廉三世的权力

解析:

《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没错,但题目说的是实质问题,A属于表象,不符合题意。

B错在“完全”,《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一部分政治经济权。

D是表象,其实质是议会对国王权力的制约。

英国从国王的“人治”社会向《权利法案》的“法治”转变,开始了议会主权、国王限权的联合统治,故选择C。

答案:

C

9.

陈独秀曾说:

“人权为法国大革命之赐,自《人权宣言》刊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晓然于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君主,废贵族,各国宪章赖以成立。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其论据的是(  )

①英国《权利法案》颁布 ②北美《独立宣言》发布

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中“自《人权宣言》颁布以后,欧洲人心如梦觉醒”分析,该论据应是法国《人权宣言》颁布之后,其颁布的时间为1789年。

①是在1689年;②是在1776年,排除含有①②的选项;③在1875年;④在1912年。

因此应选D。

答案:

D

10《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

“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

”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解析:

从材料“(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一个皇帝的性格可以造成施政的弊病,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权力很大,反映了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故C正确。

答案:

C

11.近代史学家蒋廷黻指出:

“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

我攻彼守。

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

彼攻我守。

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场“不能避免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革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

解析:

由材料可知,这场“不能避免的”战争是鸦片战争。

由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经济结构、革命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答案:

C

12.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

”该条文实质上(  )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解析:

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英人违背此条禁约……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反映此项治外法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A、B、D与题意相反,故答案为C。

答案:

C

13.“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

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B.赔偿白银4.5亿两

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解析:

根据材料判断为《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正确。

A、B、D是《辛丑条约》的内容。

答案:

C

14.孙中山说:

“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

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

”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列强认识到“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

答案:

C

15.《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

“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解析:

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

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

答案:

B

16.“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

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

”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

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D.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看,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后,之所以反复出现帝制复辟,不是由于共和本身之罪,而是由于“守旧之武人,及学者”的反对,即存在复辟的基础。

答案:

D

17.

李敖曾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解析:

“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突出应从文化方面来看,显然选C,因为它使新文化运动从传播资产阶级的文化转向传播无产阶级的文化;A是政治上的,不符合题意;“岔路”说的不是继承,故D不正确;“岔路”说的不是对社会性质的认识,故B不正确。

答案:

C

18.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

“……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

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

A.太平军B.北伐军

C.工农红军D.新四军

解析:

由材料中的“赣闽”“七载”“兵力达百余万”可作判断。

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3年10月起,蒋介石纠集百万军队对根据地进行“围剿”,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19.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大战役……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击毙俘虏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

”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从材料可分析出,在1938~1940年间,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并未提及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故排除A、C、D,B正确。

答案:

B

20.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时期是(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都没有实现民族的独立,排除A、B;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调动各阶级抗日的积极性,并没有消除社会各阶级的社会差别。

排除C。

答案:

D

21.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

“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解析:

“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即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首次尝试就是巴黎公社的建立。

故选B。

答案:

B

22.“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

A.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实现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D.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析:

由“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并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综合判断选D。

答案:

D

23.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

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  )

①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始终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③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

④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故②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故③错。

故选D。

答案:

D

24.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

“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

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

”据此可以了解到(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②④B.①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

材料显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之一;宪法通过过程中出现弃权票,这说明中国民主政治有了进一步发展,①③正确。

据所学知识可知,②④与史卖不符,说法错误。

答案:

B

25.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

此说法的依据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

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解析:

“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是指美国对华实施的外交孤立政策,而题干中说“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说明美国外交孤立政策的失败,这是因为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正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正确;A“开始”说法与史实不符;C“冲破了”说法与史实不符,新中国建立时与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即已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故排除D。

答案:

B

26.新华网日内瓦2012年9月28日电 正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21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摩洛哥、沙特等国提交的名为“叙利亚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

俄罗斯、中国投了反对票。

此举表明中国(  )

A.坚决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

B.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反对周边国家干涉叙利亚内政

解析:

中国针对叙利亚问题持反对态度,表明中国坚持自己的外交原则不盲从。

答案:

C

27.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向欧洲国家发出邀请以共同制定经济复兴计划。

马歇尔称,这个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冷战”由此正式开始

B.西欧的复兴对美国有利

C.该计划无政治目的

D.美国为此成立世界银行

解析:

从材料时间以及“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马歇尔计划。

“冷战”的正式开始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A不正确;马歇尔计划复兴西欧,一方面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另一方面稳定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故B正确,C不正确;美国成立世界银行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后,D不正确。

答案:

B

28.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相伴随的,还有“非极化”趋势。

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响减弱的过程。

这是因为

(  )

①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中小国家

③新的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机遇

④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发展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③

解析:

两极格局瓦解后,“极”以外的力量即中小国家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强权势力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③④正确。

①②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