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946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docx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

检验科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一、生化检验项目

(一)肝功九项

1、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

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2、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

临床意义:

增高:

(1)原发性肝癌、腺癌、乏特氏壶腹癌等,血清Υ-GT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2)嗜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安替比林等。

(3)口服避孕药会使Υ-GT值增高20%。

(4)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阻塞性黄疸、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腺炎等。

4、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

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等。

ALP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阻塞性黄疸,ALP显著升高,而转氨酶仅轻度增加。

肝内局限性胆管阻塞(如肝癌)ALP明显升高,而胆红素不高。

肝细胞性黄疸,ALP正常或稍高,转氨酶明显升高。

溶血性黄疸ALP正常。

c.骨骼疾病:

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

如:

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原性肉瘤、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d、某些恶性肿瘤晚期:

如胃癌、肺癌等

(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见于重症慢性肾炎、乳糜泻、贫血及恶病质、儿童甲状腺发育不全等。

5、总蛋白(TP)

临床意义:

增高:

(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相对增高常见于脱水症如腹泻、呕吐、失水性休克、持续高热等;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液发生浓缩导致总蛋白升高

(2)血清蛋白合成增多多发生于发生性骨髓瘤等

降低:

(1)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

如静脉输入多的低渗液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

(2)机体消耗增加:

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

(3)合成障碍:

只要由肝功能障碍引起

(4)蛋白丢失:

见于严重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

6、白蛋白(ALB)

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的脱水或补液不足(如腹泻、呕吐、大量出汗、过分干渴等)所造成的血液浓缩

降低:

(1)蛋白质摄入不足:

如长期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慢性胃肠道疾患及妊娠后期或哺乳期等

(2)清蛋白合成功能不全:

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及慢性恶性贫血等

(3)蛋白质的消耗增多:

慢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慢性发热性消耗疾患、感染或外伤等

(4)清蛋白丢失:

见于肾病综合征、严重出血、胸腹腔积水、广泛的烧伤等

7、球蛋白(GLB)

临床意义:

增高:

(1)血液浓缩引起的GLB的增高

(2)感染性疾病:

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结核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如SLE、硬皮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时r-球蛋白和部分β球蛋白均可增高至20-50g/l

降低:

合成减少或消耗过多,常见于小儿生理性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x线治疗后、肾病综合征、烧伤、维生素B6缺乏等

8、白球蛋白比(A/G)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清蛋白增高或球蛋白降低

降低:

见于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A/G比值小于1时称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9、总胆红素(T-BIL)

临床意义:

(1)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和预后。

肝脏疾病患者胆红素明显升高时,常反映有较严重的肝细胞损伤。

TBIL长期异常,提示病情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如黄疸短期内急剧增加,则表示病情危重;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大于8.6umol/l,则提示预后恶劣

(2)血清胆红素增高见于:

肝脏疾病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

肝外疾病:

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闭塞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等。

10、直接胆红素(D-BIL)

临床意义:

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疾病造成的胆红素排泄障碍,使经肝细胞处理后的胆红素无法排出而入血,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11、间接胆红素(I-BIL)

临床意义:

新生儿黄疸、溶血性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使结果升高。

12、总胆汁酸(TBA)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硬变、慢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癌、急性肝内胆汁淤滞、肝外阻塞性黄疸等。

(二)肾功四项

1、尿素(UREA)

临床意义:

生理性因素:

高蛋白饮食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增高,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0.5mmol/l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妊娠妇女尿素浓度偏低

病理性因素:

(1)肾前性:

失水引起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使血尿素潴留。

可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长期腹泻等。

(2)肾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中毒性肾炎等都可导致血尿素升高。

(3)肾后性:

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可使尿路阻塞引起血尿素浓度升高。

血尿素减少较少见,可见于严重肝病,如广泛性肝坏死。

2、肌酐(CREA)

临床意义:

增高:

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小管完全排泄。

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损害,血清肌酐值才升高,所以血清肌酐检验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其值升高3-5倍提示有尿毒症的可能,升高10倍,常见于尿毒症。

如果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升高,提示肾严重损害,如果尿素氮升高而肌酐不高常为肾外因素所致。

降低:

肾衰晚期、肌萎缩、贫血、白血病、尿崩症等。

3、尿酸(UA)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1)痛风:

血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血清中尿酸常增高。

(2)核酸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肾脏疾病:

急性或慢性肾炎时,血中尿酸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较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更显著,出现更早。

由于肾外因素对尿酸的影响较大,故血尿酸升高程度往往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

(4)其他:

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铅中毒、子痫、妊娠反应、饮食中脂肪过多、肥胖、糖尿病等。

减少见于:

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

4、胱抑素C

临床意义:

CysC的生成速度和血浓度稳定,不受其他病理变化影响,肾脏是其唯一的滤过和代谢器官,因此可作为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一种理想的内源性指标,较血清BUN、Cr、β2-MG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临床用于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期损伤,估计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和指导治疗,肾移植排斥反应和治疗反应的监测,其他原因引起的GFR异常(如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阻塞及尿路梗阻、肾小球损伤)。

(三)血脂四项

1、甘油三脂(TG)

临床意义:

增高:

一般认为,高甘油三酯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伴以高总胆固醇、高LDL-C和低HDL-C等因素才有临床意义。

(1)家族遗传性或饮食因素引起的高三酰甘油血症

(2)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继发引起的TG增高。

降低:

(1)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重症肝病等。

(2)消化吸收不良疾病继发引起的TG水平下降。

2、总胆固醇(TC)

临床意义:

TC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遗传、运动等,儿童及新生儿的正常参考值较成人低。

增高:

高总胆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常由遗传因素引起,继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胆总管阻塞、粘液性水肿、妊娠等。

减少:

低总胆固醇也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常由遗传因素引起,后者如甲脏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临床意义:

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呈负相关,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体内HDL含量下降临床意义较大

病理性降低见于:

冠心病、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吸烟等综合分析HDL和HDL/TCH值,能更好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临床意义:

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及损害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它降低可改善冠心病的症状,引起损害的修复

(四)葡萄糖测定

临床意义:

增高:

(1)生理性:

摄入高糖食物后,饭后1-2小时,情绪紧张时由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可以引起血糖升高。

(2)病理性:

a.胰腺β细胞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引起的糖尿病。

b.某些疾病导致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高血糖.c.颅内压增高,如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

d.脱水,如呕吐、腹泻、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增高。

降低:

(1)生理性:

饥饿,剧烈运动。

(2)病理性:

a胰岛素β细胞增生或瘤使胰岛素分泌过多。

b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c严重肝病,肝脏储存糖原及糖异生能力下降d胰岛素或其它降糖药物使用过量等。

(五)心肌酶谱五项

1、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2、肌酸激酶(CK)

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用于心肌梗塞诊断,但此酶总活性持续时间短,下降速度快,故对心肌梗塞后期价值不大。

各种类型进行性肌萎缩、骨胳肌损伤、肌营养不良、急性心肌炎、脑血管意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剧烈运动、使用氯丙嗪、青霉素等药物。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临床意义:

(1)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后先于CK总活力升高,24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动相平行,至48小时消失。

一般认为,血清CK-MB≥总活动力的3%为阳性,最高值达12%-18%。

若下降后的CK-MB再度上升,提示有心肌梗死复发

(2)肌营养不良的患者可检出CK-MB

4、乳酸脱氢酶(LDH)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

心肌梗死、横纹肌创伤、心肌炎、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镰状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肝炎、肝硬化、肺梗塞等

某些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中LDH活力往往升高

5、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临床意义:

α-HBDH与LDH、CP、CP-MB、AST一起构成了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α-HBDH升高,LDH/α-HBDH比值减低。

正常人比值为1.2-1.6;心肌梗死患者减低为0.8-1.2;肝实质细胞病变时可升高至1.6-2.5;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H1升高,α-HBDH也升高.

(六)电解质四项

1、钠离子测定

临床意义:

降低:

临床上较为多见。

胃肠道失钠:

腹泻、呕吐、幽门梗阻和胃肠道、胆道、胰腺手术后造瘘、引流等。

尿路失钠:

严重肾孟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应用利尿剂治疗等。

皮肤失钠:

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份、大面积烧伤或创伤。

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右心衰时有效血容量减少,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血钠被稀释。

大量放胸腹水。

升高:

临床上较为少见。

潴钠性水肿(血清钠浓度往往正常,而总钠增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由于皮质激素的排钾保钠作用,血钠升高;脑性高血钠:

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肿瘤等;中枢性尿崩症时ADH分泌减少;高渗性脱水;

2、K离子测定

临床意义:

增高:

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休克、组织挤压伤、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的液体、高渗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等。

减低:

严重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钒盐和棉籽油中毒、碱中毒、长期禁食等。

长期注射青霉素钠盐时肾小管会大量失钾。

3、氯离子测定

临床意义:

氯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它的生理重要性在于能保持人体正常的水代谢,渗透压和细胞外液中正常的离子平衡。

降低:

临床上较为多见,常见原因是氯化钠异常丢失或摄入减少,如:

腹泻,呕吐,胃液、胰液或胆汁大量丢失,长期限制食盐用量,亚狄森氏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糖尿病酸中毒,各种肾病引起的肾小管重吸收氯化物障碍等。

升高:

临床上较为少见,常见于氯化物排泄减少、氯化物摄入过多、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4、Ca离子测定

临床意义:

增高:

甲脏旁腺功能亢进(包括增生、腺瘤和癌肿)、骨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维生素过多症等。

降低: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手术后。

佝偻病和软骨病。

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移植或进行血透析患者。

吸收不良性低血钙:

严重乳糜泻时,钙与不吸收的脂肪形成钙皂排出。

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血后、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低血钙症等。

(七)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糖尿病监测中有很大的意义:

(1)与血糖值相平行。

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2)生成缓慢。

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

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

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4)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八)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

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预知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血液HCY增加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增加。

目前国内外逐渐把血浆HCY水平检测作为心脑血管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特别是对于那些血脂正常,胆固醇又不高的人群,有严重AS和家族史人群,有早期(50岁)冠心病、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病症状的人群,应进行血浆HCY检测。

大约10%的冠心病由高HCY所致。

血浆HCY每增加5μmol/L,相当于胆固醇增加0.5mol/L造成的危害。

国内研究显示,约50%的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正常人则不到10%。

临床意义:

病理性升高: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脑卒中患者。

(九)C反应蛋白(CRP)测定

临床意义:

增高:

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菌血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急性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线损伤等。

CRP在病后6到12小时中就可检出CRP升高情况,病变好转时又迅速恢复正常,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影响。

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

(十)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

 

病理性增高:

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等,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十一)淀粉酶测定

临床意义:

增高:

急性胰腺炎:

血清高于500Iu/L有诊断意义,达到350Iu/L应怀疑此病。

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性穿孔、注射吗啡后血清Amy可升高,但低于500Iu/L。

尿淀粉酶下降较血清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

减低:

胰腺组织速坏死、肝炎、肝硬变、肝癌、急性胆囊炎,淀粉酶可降低,甲脏腺功能亢进、重度烧伤、妊娠毒血症、急性酒精中毒时,淀粉酶亦可降低。

(十二)风湿三项

1、类风湿因子(RF)测定

临床意义:

增高:

类风湿关节炎(RA),IgG类RF与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关节外症状密切相关。

在RA患者,高效价的RF存在并伴有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时,常提示预后不良。

在非类风湿患者中,RF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这些人以后发RA者极少。

2、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

临床意义:

常用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相关疾病(扁桃体炎、猩红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的诊断或辅助诊断。

3、C反应蛋白(CRP)测定

临床意义:

增高:

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菌血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急性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线损伤等。

CRP在病后6到12小时中就可检出CRP升高情况,病变好转时又迅速恢复正常,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影响。

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

二、临检检验项目

(一)凝血功能测定

1、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临床意义:

减少: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也见于蛇毒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栓治疗(UK,T-PA)故是它们的监测指标,

增加: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反应,常见于下列疾病:

(1)感染:

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

(2)无菌炎症:

肾病综合症、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

(3)其它:

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也可见轻度增高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临床意义:

APTT常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Ⅻ因子)的筛选及肝素抗凝治疗的监测。

延长:

(1)凡参于血浆凝血活酶生成的各种因子缺乏时,均引起APTT延长,尤其Ⅷ、Ⅸ、Ⅺ因子含量减少所致的各种血友病时多见延长。

(2)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及有抗凝物质存在时也可延长。

(3)可作为血友病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指标之一。

缩短:

DIC高凝期、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临床意义:

PT是用于筛查外源性凝血系统(Ⅱ、Ⅴ、Ⅶ、Ⅹ)及口服抗凝药物剂量(如华发令、双香豆素等)的检测项目。

延长:

(1)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

缩短:

(1)先天性Ⅴ因子增多

(2)DIC早期(高凝状态)

(3)口服避孕药、其他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损伤等均为血栓形成的基础)。

口服抗凝药的监护:

临床上,当IN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

当INR>4.5时,如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数仍正常,则提示抗凝过度,应减少或停止用药。

INR>4.5时,同时伴有纤维蛋白原和(或)血小板减低,则可能是DIC或肝病所致,也应减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剂。

4、凝血酶时间测定(TT)

临床意义:

延长:

(1)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及DIC、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缩短:

见于血样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

5、D二聚体测定

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1)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在深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肌梗塞、重症肝炎、肺栓塞等疾病中升高。

目前认为正常的D-二聚体水平是诊断深静脉血栓(DVT)或肺部栓塞(PE)的重要指标,但是建议D-二聚体的检测在抗凝治疗前进行。

2)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的观察指标。

3)在DIC中,纤溶系统被激活,D-二聚体水平甚高,检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DIC的诊断;

(二)血常规

1、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

增加:

生理性:

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脱水)

减少:

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如:

痔出血,月经过多,消化出血,产后或手术后大量出血,钩虫病)

2、白细胞计数(WBC)

临床意义:

增加:

生理性: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

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

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3、白细胞分类

临床意义:

增加:

中性粒细胞: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

嗜酸性粒细胞:

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

淋巴细胞: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肝炎。

单核细胞:

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

中性粒细胞:

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化疗、极度严重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

多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嗜碱性粒细胞:

见于速民型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

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不大。

4、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

增加:

生理性:

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