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880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要求:

1、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2、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中。

3、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教学时间:

23课时

26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

“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

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

(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

(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

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

(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课时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

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

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

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

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奇险

夏湍急

三峡--(美)

(水)--春、冬清幽

秋凄清

第三课时

一、背诵并墨写课文。

二、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

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绘了优美的山川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

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

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多媒体显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

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ú)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

(4)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

全文可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多媒体显示,词语提纲:

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四、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

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

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

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

(板书文题)

多媒体显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

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

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

经圣元年(1094)。

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①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遂,于是,便;至,到。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选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形成板书,理清全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

1.提问:

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

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多媒体显示: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

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六、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七、比较阅读,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意境

1.学生齐背两篇短文。

2.提问:

这两篇短文意味隽永,富有诗情画意,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篇?

并说明理由。

八、布置作业

1.默写《承天寺夜游》。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

用两段文字来表述你学习《短文两篇》的感受。

二、关于举办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古今中外咏月的诗文有很多,请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举办一次以“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方今仲秋风起,平原彯色,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寂然渊视,忧心辞矣。

(选自江淹《报袁淑明书》)

附: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绘庭中景色月色

竹柏

寻张怀民

抒复杂情怀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28观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德育目标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

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比较拓展法。

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的区别,并学习进行改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

多媒体显示:

钱江涌潮

教师讲解:

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

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

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二、背景简介

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

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1)读准字音:

雷霆(tínɡ)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ɡchōnɡ)如履平地(lǚ)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赁(jiùlìn)

罗绮(qǐ)    鲸波(jīnɡ)

(2)辨明词义: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5.多媒体显示第三段译文,学生共同评点。

译文如下:

吴中地区有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一个个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逆流而上,出没在万仞高的巨浪之中,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而旗尾一点也不沾湿,以此来显示他们的技艺。

学生评点:

“吴儿善泅者数百”应翻译为“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旗尾略不沾湿”应译为“旗尾一点也不被水沾湿”。

教师提示:

文言文翻译应遵守“信”“达”“雅”三字原则。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一一对应,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

第二课时

四、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选两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

学生明确: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多媒体显示: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

学生明确: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塌一样。

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教师点拨:

这个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水军演习场面的壮观。

3.赏析文章精巧的结构安排。

学生讨论,明确:

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精巧的结构安排。

五、课堂小结

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

最近又获喜讯,海宁市已于2002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及联合国《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如果申报成功,这将是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

到那时候,与钱塘江潮有关的一切艺术作品将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产”。

江山如此多娇。

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中是自豪的。

让我们继往开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努力吧。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把下面这一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教师指导:

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大多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可以改换体裁,如这次训练要求把词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改换人称,如把词中的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可以改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

改写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透彻了解被改写的作品和将要改写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自的特点。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进行改写。

词的上阕写观潮,写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词的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

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应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学生构思,写作。

如时间不允许,可放在课下完成。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下列补充练习

多媒体显示:

翻译下列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3.完成课上的改写练习。

第三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说话训练

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

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

二、写作训练

请你展开想像,把文中的四幅画面改写成四个场景描写的片断,用第一人称改写。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以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荒秽,俾为亭宇。

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bì,增添,补助)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1.为加粗的字注音。

徘      徊     铭     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②悉皆怪石

③植松与桂               

④遂命之曰“右溪”

3.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请选原文的句子回答。

4.全文可分两层,如何划分?

并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