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866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一、概况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根据本矿井k2煤层开采设计方案,11203回采工作面布置在该矿区内k2煤层一水平一采区中,位于k2煤层运输下山南西翼,运输巷开口标高:

+1013,为走向长壁式回采工作面,沿倾斜布置,走向推进回采,平均走向长度为510米,倾斜长度平均为:

175米,煤层均厚:

1.35米,可采煤量约:

16.8万吨。

回采工作面名称命名说明:

11203:

第一位数为水平编号,第二位数为采区编号,第三位数为煤层编号,第四、五位数为工作面编号。

(二)、煤层赋存状况及储量计算表:

回采范围:

走向长

最大:

560m

最小:

460m

平均:

510m

倾斜长

最大:

185m

最小:

165m

平均:

175m

煤厚

最大:

1.45m

最小:

1.25m

平均:

1.35m

倾角

最大:

6度

最小:

2度

平均:

4度

容重

平均:

1.40吨/米3

可采

储量

16.8万吨

(三)储量及服务年限

1、工业储量:

工业储量:

16.8万吨

可采储量:

工作面可采储量采出率取95﹪,可采储量为16万吨。

2、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L÷(L日×N×n)

=510÷(2×26×80﹪)

=12.3(月)

注:

L——可采推进长度(m)

L日——日推进度(m)

N——月生产天数

n——正规循环率(﹪)

(四)、煤层特征

1、煤层的物理化学特征:

项目

自燃

倾向

爆炸性

沼气含量

煤种

硬度

灰分

含矸

指标

三类

煤尘无

爆炸性

6.53m3/t

烟煤

F=3

5.07%

9.2%

注:

本矿K2煤层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鉴定为三类不易自燃,无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2、附图1:

八倍采高的煤层顶板及底板岩性综合柱状图:

3、煤层顶、底板矿压特征:

通过在k2煤层生产中作出的矿压观测记录,以及接露的顶底板岩性对照地质钻孔柱状图进行综合分析,本矿k2煤层顶板直接顶为炭质泥岩组成,硬度系数为2—3类,厚度在1.5m—2m之间,易于管理,一般情况随回柱而垮落,局部地方悬顶三米左右,老顶由泥岩和粉砂岩组成,其厚度大于10米,老顶初次放顶步距一般在15m—20m左右,老顶周期来压一般在30—40m左右;底板为泥质粉砂岩,无底鼓现象。

二、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简述:

该工作面位于本矿2#煤层下山一采区南西翼,回采标高为1013~1045m;东至本矿k2运输下山,西至矿界边60米,南为11201采空区(无水患),北为本矿11205采空区。

区内构造简单,煤层为东北-西南走向,倾向3350,倾角40,煤层厚薄基本一致,为1.25~1.45m,平均厚度1.35m。

2、水文情况: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未见顶板淋水,底板也无涌水。

但部份大气降水会通过老空区及裂隙渗透,在雨季应做好疏沟排水工作,在回采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并开掘放水沟进行疏导。

3与邻近煤层及采空区的关系(简述):

本工作面上部距3#煤采空区垂高63m,为本煤层上山采区东翼工作面,地表基本上为荒山,呈南高北低的陡坡。

4地质构造对开采的影响:

从已掘的运输巷、回风巷及切割所揭露的情况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无断层及大的构造影响生产,仅在局部地点出现有小型褶曲,导至工作面沿走向及倾斜方向略有起伏,一般对回采不会带来大的影响。

但在开采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小型褶曲边的顶板管理工作,加强支护和预防局部冒顶的安全措施。

第二章采煤方法、回采工艺、采煤机械

一、采煤方法:

1、采煤方法的选择:

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倾角为4°,属于近水平煤层,根据开采设计方案设计选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采高的确定:

本工作面煤层厚度较稳定,平均厚度在1.35m左右,故回采时采全高。

3、附图2:

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回风巷、运输巷均沿煤层走向布置,切眼沿倾向布置,风巷及运输巷断面为梯形断面,风巷巷道下净宽3.4m,净中高1.8m,采用矿制工字钢棚支护;运输巷巷道下净宽3.4m,净中高1.8m,采用矿制工字钢棚支护;切眼为矩形断面,巷道净宽3.2m,净高1.5m,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4、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r×C

=175×1×1.35×1.30×97﹪

=298(t)

式中:

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斜长(m)

S——循环进度(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r——煤的密度(t/m3)

C——采出率(﹪)

5、工艺流程:

检修→备料→准备→割煤→挂铰接梁→割煤→移溜→挂铰接梁、支柱→回柱→文明生产。

二、回采工艺

(一)落煤

1、落煤方式:

采用机械落煤。

2、落煤工具:

采用MG130-TD型采煤机,实现落、装煤机械化。

附:

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

采高

1.7m

电动机形式

偏心出轴定子水冷

滚筒直径

0.85m

电动机功率及电压

110KW,660V

牵引方式

锚链牵引

防尘方式

内外喷雾

牵引力

300KN

摇臂长度

1285.7mm

卧底量

225mm

滚筒转速

55.4r/min

牵引速度

6m/min

配套输送机

JDSB-625

截深

1.0m

外形尺寸

8512mm×2030mm×840mm

(二)装煤

采用机械装煤,MG130-TD型采煤机滚筒设计为螺旋槽和截齿,实行落煤装煤机械化,工作面用SGB-630型刮板输送机。

(三)运煤

工作面用一部180m长SGB-63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机巷用一部SGB-55型刮板输送机和一部650型(30KW)皮带机(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缩短),采区运输下山采用一部650型(30KW)皮带机转载运煤到主运输大巷。

主运输上山用一台800型(95KW)皮带机运到主运输平巷,主运输平巷用胶带输送机运到地面煤场。

(四)回采工艺

1、工作面采用MG130-TD型采煤机,沿工作面单向割煤,一次进一刀,截深为1.0m,煤机自行装煤,正刀割采高范围内的顶煤,反刀清扫未割完的底煤,往返为一个循环。

2、工作面选用直接进刀方式,采面上下端头人工打眼放炮做机窝。

3、采煤机割煤过单刀后,及时挂超前铰接梁作临时支柱。

滞后煤机5—10米开始推溜,严禁停机推溜,推溜后及时打柱。

4、清理:

工作面运输机推过之后,要将支柱间及电缆槽内的浮煤清理干净。

5、煤机完成反刀运行20m后,打好基本柱后,进行回柱放顶。

 

三、采煤机械和主要设备配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主要技术参数

用途

刮板

运输机

SGB-630/90

1台

660V90KW

采面运煤

SGB-630/55

1台

660V55KW

顺槽运煤

皮带

输送机

DSJ650/15/30

1台

660V30KW

顺槽运煤

采煤机

MG110/130-TDdDD

1台

110KW

采面落煤

乳化液泵

BRW80-20

2台

电机功率

2×37KW

压力20MP

流量80L/min

供液

煤电钻综合保护器

ZBZ-4.0

2台

660/127

机窝打眼

回柱器

回柱器

YH-63

6台

拉力54KN压力24MP

回柱

第三章顶板控制

一工作面支护设计

(一)、支护形式的选择

根据上述采面顶板八倍采高岩性分析,结合我矿回采2#煤层的实践经验及现有支护材料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该工作面的支护材料采用单体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回采空间。

工作面选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支护,支柱型号:

DZ18-30/100和DZ16-30/100,支撑高度分别为1100~1800mm,工作阻力为30吨/根;选用DJB-1000型金属绞接顶梁,支护长度为1m。

(二)、计算工作面支护密度确定排距、柱距:

L柱=P1/(K×L排×P)

=30/(1.2×1.0×8×1.35×2.3)

=1.06m

P1——是支柱工作阻力,根据目前支柱质量的实际状况和底板条件,支柱工作阻力取30t;

P——每棵支柱应承受的八倍采高岩石重量;采高1.35m;岩体容重,2.3T/m3。

K--—是调整系数,取1.2;

L排--—排距,1.0m。

根据支柱使用、人工操作水平、护顶材料及煤层条件等因素,考虑到安全系数,选择采面柱距为800mm。

根据以上计算,11203回采工作面的排距为1m,柱距为0.8m,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规定柱距偏差不大于100mm,即最大柱距达到0.9m时仍能满足工作面允许的最大柱距要求。

工作面采用DZ18-30/100型支柱,正排支柱选用1.0m金属铰接顶梁配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一柱、齐梁齐柱支护顶板。

(三)、工作面特殊支护

1、临时支护:

采煤机割煤过单刀后,每棚必须挂金属铰接顶梁作为临时支护,顶板遇有结构带出现裂隙或者破碎地段必须在挂梁后打临时贴帮柱,在返刀时逐步替换。

2、切顶柱:

顶板完好正常期间,在第三排每隔一棚档内打一棵支柱,加强切顶戗柱。

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2×5m2时,在第三排每一棵打一棵戗柱。

3、木垛:

根据悬顶距离及工作面压力情况设置,要求木垛架设平稳,四角对山,紧贴顶底板。

规格为1.2×1.4m,成井字形架设在尾排柱和人行道之间。

4、密集支柱:

在回第四排支柱时,先将第三排支柱加密,视工作面压力情况,在原有支柱中间补打一根支柱,作为密集支柱,密集支柱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挡矸和切顶之用。

5、戗柱:

用于工作面老空侧,配合密集柱,作主要切顶支柱。

根据工作面来压情况确定,防止直接顶和老顶来压垮落时,推倒基本支柱,从而增加切顶支柱的支撑力,一般每隔一架打一棵,特殊地段压力较大时每棚梁上必须打一颗戗柱。

6、工作面上下端头采用3.6mΠ型梁配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错梁齐柱、并棚支护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段,并棚柱距为280mm、并棚之间棚距为600mm;梁子交错距为600mm。

(四)两道支护设计:

根据我矿现场生产实际,该面两道超前支护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1.0m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

自煤壁起2Om范围内打设双排支护柱距1米,排距1.2m。

随工作面推进而不断向前延伸,支护距离不得小于20米。

材料道:

距巷道中心线0.5m的上下两帮各架设一排支柱。

运输机道:

两排均靠溜子边打,与溜槽之间距保持在150-200mm。

靠上帮一排超前支护与巷道上帮应留0.7m以上的人行通道,以便于行人、运输等。

附图3:

工作面布置示意图

(五)、单体支柱的管理

1、入井前所有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全面检查,登记造册。

井下必须每班清点,实行现场交接班管理,确保支柱不丢失。

丢失的支柱要追究责任人,查清原因按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罚款。

2、支柱必须对号入座,不得串号,回出的柱必须全承载,不得放倒在地上。

3、材料道要有足够的备用柱和备用梁,分类码放整齐,编号进行管理。

4、工作面坏柱梁要及时运出,回收升井,材料道、运输机道临时存放坏柱梁等不得超过50根。

支柱在运、卸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摔砸。

在搬运和堆放时随时注意碰伤人事故。

5、采面由验收员兼管支柱和材料,每班必须清点并登记。

(六)、乳化泵站设计

1、采用BRW80-20型乳化泵1台,该泵额定工作压力为20Mpa、额定流量为80L/min、电动机功率为2×37Kw,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2、液压管路:

泵站至工作面下超前用φ25×4无缝钢管,工作面及运巷采用KJR系列三层钢鞭高压胶管。

其线路为:

乳化泵站→k2运输下山→11203运输巷→11203回采工作面。

3、泵站使用规定:

(1)泵站设备的维修管理由机电队负责,维修管理措施、质量要求及管理制度由机电队负责制定实施。

(2)泵站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交接班制度,必须配带乳化液浓度计,认真填写乳化液浓度检查记录。

(3)乳化泵站输出压力不小于18Mpa,乳化液浓度达2%~4%,有配比和检测手段,配液用水为中性水,泵站周围不得有积水及杂物。

(4)油箱必须有过滤网,正常情况下油箱必须盖好。

(5)泵箱的自动给液装置应配备齐全完好,严禁开空泵、漫油箱。

(6)开泵前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7)注液枪及管线设专人管理维护,管线吊挂整齐,注液枪使用后应悬挂在人行道两侧,不得放在地上。

(8)液压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密封圈和油管损坏后必须及时更换。

(9)泵站至工作面的所有高压管路必须用棕绳或铁丝牢固的固定在巷道的道钎及运输巷侧帮的工字钢厢上。

工作面的高压主管则用棕绳固定在电缆架的外面。

注液枪及支管在未使用时必须圈好并用棕绳牢固的固定在人行道两侧的支柱手柄上,严禁随意放在地上。

(10)泵压由检修工调定,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整,正常情况下只准开一台泵工作,另一台泵备用,若有损坏及时修复。

(11)更换液压管或液压密封圈,应停油泵或关闭断路阀。

二 工作面顶板管理

1、采面顶板管理

(1)支护形式:

全工作面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齐梁齐柱,正悬臂呈直线柱布置。

(2)控顶距:

工作面为三、四排管理顶板,见四回一,采面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

(3)采空区处理方法:

全部垮落法。

回采后裂隙发育处的顶板会离层冒落。

裂隙不发育处的顶板会缓慢下沉。

工作面裂隙发育处及老顶来压时的顶板,要及时打好特殊支护。

2、两道顶板管理

工作面材料道、运输机道两道超前支护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自煤壁起20m范围内为双排支护,柱距为1米,排距为:

1.2米。

若巷道压力大、支架变形的动压区内部必须及时进行超前临时支护(除采用单体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外,还可采取架设临时支架如点柱或木垛等措施进行加强支护)。

3、架设支柱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架设支柱必须两人操作。

打柱:

找好柱窝将支柱树起,同时找好排、柱距的位置,一人手扶活柱,另一人戴柱帽并手持注液枪对准注液孔,接通油路供液,活柱上升使柱子达到初撑力。

支柱的三通阀应平行于工作面煤壁,注液口在机尾一侧,手把在机头一侧,注液前必须先冲洗支柱进液孔,升柱时手不要放在顶盖上,且应注意缓慢升起,严防挤手等意外事故发生。

使用后的注液枪,要悬挂起来,严禁扔在地板上,更不能放入溜槽内。

4、初次放顶和正常放顶期间的顶板管理

(1)初次放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规定》中初次放顶的有关规定。

(2)初放期间,矿必须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初放领导小组,编制出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初放顶措施必须通过领导小组有关人员的现场会审,认真组织职工学习贯彻,初放期间,矿技术部门的采煤主管和区队技术员及时掌握工作面顶板变化情况并填写初放日志,必要时及时补充修改措施。

初放期间,初放领导小组成员分三班进行现场把关,老顶冒落后经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现场会审并签字批准后,方可认为初放工作结束。

(3)正常放顶期间,工作面支柱的初撑力必须认真检测,保证其符合规程要求,末排正规支柱间打密集点柱进行支护,在加强切顶线支护的同时,防止老空顶板冒落时向工作面窜矸。

(4)必要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编写初放安全技术临时补充措施,并按所补充的措施严格进行施工,确保安全。

5、回柱放顶方法

(一)、回柱方式

采用人工回柱器进行回柱。

(二)、回柱顺序

工作面(包括切顶支柱及特殊支柱)→挂卸载手把→卸载→取支柱(人工回柱器)→取联接销→取铰接顶梁

(三)、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1)、备齐回柱工具(回柱器、卸载手把、牵引绳、撬棍等)。

2)、认真从煤壁到采空区检查支护的状况,修理并替换不正规支柱。

3)、清理维护好安全退路,打好切顶支柱。

(2)、技术要求:

1)、回柱顺序由下向上,从老空侧到煤壁逐棚回收,严禁提前摘梁盗柱或进入采空区人工搬运支柱作业。

2)、采用分段回柱时,尽可能将断层或顶板破碎带分在同一段,分段位置尽可能在顶板条件较好,支护较可靠的安全地带,并进行修理加固后方可回柱。

3、)正常回柱放顶,分段距离不小于15m;采回平行作业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

4)、回柱放顶每个作业头至少两人,先在切顶侧打好切顶支柱,一人回柱放顶,一人观察顶板及支护情况并配合打载柱及站立顶梁,作业人员必须站在支柱牢固、顶板稳定的安全地点操作。

5)、工作面所有支柱必须实行全承载支护,回出的支柱及时垂直顶底板整齐地支撑在控顶区内顶板上,顶梁站立整齐,材料堆码整齐,确保人行道畅通。

6)、回柱后局部悬顶沿走向超过2m、沿倾向超过5m(面积大于10m2)不冒落时,必须打好戗柱、密集柱等特殊支护,必要时打上木垛,加强切顶排管理,防止顶板垮落时推倒支架。

(3)、安全注意事项

1)、禁止在顶板破碎、压力大、支护状况不完好等地点分段作业。

2)、回柱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整,支柱完好的地点进行并保证有良好的退路。

3)、遇支柱不能卸载时,先支好临时支柱,后采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进行回撤支柱。

4)、回柱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顶板及其支护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维护。

顶板压力增大或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撤人至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并维护好后再进行回柱工作。

5)、当顶板压力较大时,卸载手把必须用牵引绳进行远距离缓慢卸载,牵引绳长度不得超过3m。

6)、严禁使用其它工具代替卸载手把操作。

三 回采巷道及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下超前缺口及支护方法:

1、超前缺口规格:

下超前缺口走向长1m-2m,倾斜长2-4m。

2、支护方法:

超前缺口采用3.6mΠ型梁配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错梁齐柱、并棚支护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段,并棚柱距为280mm、并棚之间棚距为600mm;梁子交错距为600mm。

形成2个并棚支护,顶板破碎时用木料背护严实。

二、工作面上、下出口及两巷维护要求

1、工作面与上、下巷不留设煤柱,上、下巷的工字钢棚同采面一同回收。

上巷工字钢随切顶排柱子一起回收,下运输巷工字钢随顺槽刮板机的回撤一起回收,滞后距离不得大于3米,在滞后的3米中刮板机两边煤壁侧不得少于一排支柱,空区侧不得少于2排支柱。

2、加强上下出口管理,自工作面煤壁线向外20m范围内,保持巷道净高不小于1.6m,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m;运输巷超前靠上帮棚、回风巷超前靠下帮棚与工作面上、下第一棚间距不大于500mm。

3、距工作面20m以外两巷净高不得小于1.6m,行人侧宽度不小于0.7m,断面最低不小于设计断面的80%。

4、加强两巷维护,发现棚子变形、片帮、漏顶要及时维护,确保两巷支护完整,无断梁折腿,无空帮空顶。

5、巷道无积水、无浮矸、无杂物,柱梁、材料、设备等必须编号挂牌管理,在固定地点堆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6、回出的工字钢及从工作面回出的坏梁子、失效支柱要在固定地点堆放整齐,达到一定数量后要及时装车运出,不得影响通风、行人及运输。

7、回采巷道超前支护:

上风巷、溜子道采用1m绞接顶梁配适合高度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一柱走向架设在原巷道支护的工字钢顶梁上。

要求:

20米内架设双排,柱距为1米,排距为1.2米,铰接梁要连接牢固可靠,接顶要严实,要求随时检查有泄压、歪斜和失效的柱子要及时进行替换。

附图4:

工作面支护示意图:

四 矿压观测

(一)、工作面的矿压监测

1、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采煤队管理人员及班组质量验收员必须对工作面所有支柱进行检测,发现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补液加固。

2、跟班人员每班必须认真检测支柱的受力及工作面的支护情况,当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遗留重点问题要现场交待给下一班。

3、值班人员对当天现场反馈的信息,在班前会上及时向职工贯彻布置清楚,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并责任到人。

4、对工作面上、下端头破碎带、断层处及冒顶处等异常地段的支柱实行颗颗跟班监控,以加强对事故多发点和薄弱区域的重点管理。

5、矿压观测人员及安监处现场人员每天必须对工作面支柱进行抽样检测。

工作面初撑力和工作阻力,达标率不低于90%。

发现达不到要求的支柱必须及时替换并搬运出井维修。

(二)、两巷的矿压观测

每班现场跟班人员及班组长必须对机巷及风巷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并对超前护巷抬厢支柱的受力情况进行测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给矿调度室及队值班人员汇报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三)、支护质量监测

每旬由安全科及生产调度室对工作面和两巷支护质量动态检查两次,对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及时填报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采煤队立即指定人员进行整改,确保生产无隐患,安全有保障。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支柱初撑力、煤壁片帮情况、梁端距、采高及切顶侧顶板冒落情况、两巷单体支柱初撑力、超前支护质量、支柱的密度、直线率及迎山角度等。

五、采面质量标准化管理

1、工程质量验收

(1)采面验收员全面负责采面质量验收工作,生产班设专职质量验收员一名,严格按《作业规程》《采面质量标准化要求》规定对当班工程质量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2)建立完善的验收记录,按验收标准验收,质量不合格不予验收,验收人员要坚持原则,大公无私、不循私情,验收评比结果及时公布,接受职工监督。

(3)做好隐患项目及隐患整改工程的记录。

(4)质量验收工作不得空岗,专职验收员缺勤时,由生产科指定人员负责质量验收工作。

2、现场交接班

(1)各岗位人员必须提前15min到达工作面交接班,经接班人同意,交班人员方能离岗;交班人必须将本班安全隐患处理及设备情况向接班人交待清楚。

(2)没有交接手续离岗,下班出现的一切问题由上班负全部责任。

(3)交接班时,接班人不到,现场情况经验收员验收后,经本班跟班管理人员同意方可下班,接班后出现的问题均由接班人负责。

(4)刮板输送机缺少螺丝、刮板,运行不正常不得交接班。

(5)刮板输送机不能开启,采煤机跳闸,电机烧坏、减速机损坏等情况全部交接清楚后,方可交接班。

3、工作面两道验收

(1)两巷超前支护段长度:

自煤壁起往外20m范围内为双排;排距1.2m,柱距为1米,铰接梁必须连接牢固可靠。

(2)材料道:

距巷道中心线0.5m的上下两帮各架设一排支柱。

(3)运输机道:

两排均靠溜子边打,与溜槽之间距保持在150-200mm。

靠下帮一排超前支护与巷道上帮应留0.7m以上的人行通道,以便于行人、运输等。

(4)两道超前支护必须打柱成一条直线,支柱必须经常补液加压,两道超前支护的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

(5)两道应坚持做到浮煤清净,无杂物堆积,无积水、淤泥。

(6)巷道净高不低于1.6m,料场材料分类码放整齐,管线吊挂整齐,开关上架,坏柱及更换的设备及时升井。

(7)隔爆水袋齐全,水量充足,转载点、两道喷雾雾化效果好,机电设备台台完好,设备上粉尘打扫干净,各类牌板悬挂整齐。

(8)采煤机的内外喷雾必须完好,内喷雾水压不低于2Mpa,外喷雾不低于1.5Mpa。

在开机时先开喷雾,停机时,先停机后停水。

4、采煤工作面

(1)工作面柱距0.8±0.1m,排距1.00m,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2)支柱三通阀平行煤壁,注液口朝向机尾,卸载口朝向机头。

(3)坚持拉线打柱,工作面基本支柱必须打成一条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