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卷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副卷解析版
202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副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P2O5﹣﹣氧化物B.Na2CO3﹣﹣碱
C.CuSO4﹣﹣盐D.HNO3﹣﹣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P2O5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
B、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而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a2CO3不属于碱,分类错误;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uSO4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uSO4属于盐,分类正确;
D、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HNO3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HNO3属于酸,分类正确;
故选:
B。
2.下列物质的实际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焦炭用于炼铁B.液氮用作制冷剂
C.甲烷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B
【解析】
【详解】A、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甲烷用作燃料,是因为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分类处理垃圾,以节约回收资源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降低“白色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分类处理垃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故选:
C。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时用水扑灭
B.用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用食醋除去水垢
D.用干冰对食品进行保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加剧火灾蔓延,应用锅盖盖灭,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B、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做法正确;
C、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可以除去水垢,该选项做法正确;
D、干冰升华时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可以用干冰对食品进行保鲜,该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
A。
5.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整理摆放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酒精灯使用完毕,要盖上灯帽,故A错;
B、天平使用完毕,要将砝码放到砝码盒,游码归零,故B错;
C、胶头滴管使用完毕,不能横放在桌面上,要放在小烧杯中,故C错;
D、试管清洗完毕,要倒扣在试管架上,故D正确。
故选:
D。
6.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
2Fe2O3
B.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一定是SO2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H2”中“2”表示两个氢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方程式为:
,说法错误;
B、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二氧化硫或是三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或SO3,说法错误;
C、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1,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故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说法正确;
D、H2”中“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
C。
7.下列是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四个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C+O2
CO2
②2C+O2
2CO
③CO2+H2O=H2CO3
④6CO2+6H2O
C6H12O6+6O2
A.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一定相同
C.上述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D.上述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会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故A正确;
B、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4,故D错误。
故选:
A
8.依据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无色气体中
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C
将表面积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甲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比乙快
金属活动性顺序:
甲>乙
D
将某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
该固体一定是NH4Cl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也可能是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选项A不正确;
B、能使木条熄灭
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因为稀有气体、氮气都不支持木条燃烧,选项B不正确;
C、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说明甲比乙活泼,选项C正确;
D、铵盐和氢氧化钙混合后研磨都能生成氨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该固体不一定是氯化铵,也可能是硝酸铵、硫酸铵等物质,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
A.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CaO粉末
B.
分别加热两份等质量的KClO3,其中一份加入MnO2
C.
向等质量的Zn、Mg中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不断加入氧化钙,水会不断减少,最终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均为+2价,相对原子小的金属,产生氢气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每64份质量的铜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铜,固体质量继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
A。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1)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
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其目的是_____,同时兼顾美观。
(2)汽车行驶中必须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一般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汽车安全气囊被触发时,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会瞬间分解,产生一种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
(3)汽车和摩托车尾气中通常含有CO2、CO、NO、NO2等气体,其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
【答案】①.防止锈蚀②.合成纤维③.N2④.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锈蚀,同时兼顾美观,故填:
防止锈蚀;
(2)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瞬间分解产生的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是N2,故填:
合成纤维;N2;
(3)汽车和摩托车尾气中含有的CO2、CO、NO、NO2等气体中,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填:
CO2。
11.酿酒
历史源远流长,《蓬拢夜话》中记载:
“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
(1)“汤”即酒,用花果酿酒的过程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
_____。
(3)某些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有治疗恶性贫血的作用。
此外,适当的补充_____元素,也可治疗贫血。
(4)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
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是_____(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D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答案】①.化学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铁(或Fe)④.C
【解析】
【详解】
(1)花果酿酒的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酒的香味在数百步都能闻到,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人闻到酒香;
(3)适当的补充铁元素,可治疗贫血;
(4)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
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
C。
1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如图是利用二氧化碳生产乙烯的微观示意图。
(1)D的化学式是_____。
(2)如图所示物质中,无机化合物有_____种。
(3)乙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答案】①.H2O②.两③.6:
1④.1:
3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
(1)由物质的构成可知,每个D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的化学式是H2O。
(2)如图所示物质中,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乙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无机化合物有CO2、H2O两种。
(3)乙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4)=6:
1。
(4)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
6=1:
3。
13.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2)t2℃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仍然饱和的是_____的溶液。
(3)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_____结晶的方法。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丙的固体溶解,可向烧杯中加入_____(填字母)。
ANaOH固体
BNH4NO3固体
CNaCl固体
【答案】①.60②.甲③.降温④.B
【解析】
【详解】
(1)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故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1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0g=60g;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会析出固体,仍然饱和的是甲的溶液;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丙的固体溶解,则需要降低温度,故可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因为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而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
B。
14.同学们利用Fe、稀硫酸、CuO制取单质铜,设计了两种不同方案。
方案一:
CuO
CuSO4
方案二:
Fe
H2
(1)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更加安全节能。
(2)写出两种方案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实际操作时,步骤②需加入过量Fe粉,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答案】①.一②.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或H2+CuO
Cu+H2O③.除去过量的铁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方案二中,需要加热,耗能,加热时,如果装置中有氢气,容易发生爆炸,因此方案一更加安全节能。
故填:
一。
(2)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两种方案中的置换反应: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热时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或H2+CuO
Cu+H2O。
故填:
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或H2+CuO
Cu+H2O。
(3)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铁粉。
故填:
除去过量的铁粉。
15.小亮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向B中加入Na2CO3溶液时,有气泡产生,向C中加入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上层清液为无色。
请回答:
(1)A、B、C中,溶液一定不是红色的是_____。
(2)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为确定D中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溶质,可以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填序号)。
①Na2SO4
②AgNO3
③HCl
【答案】①.B②.BaCl2+Na2CO3=BaCO3↓+2NaCl③.①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B中加入Na2CO3溶液时,有气泡产生,说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则B溶液一定不是红色。
(2)产生白色沉淀,即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Cl2+Na2CO3=BaCO3↓+2NaCl。
(3)向C中加入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碳酸钠溶液一定没有剩余,氯化钡可能有剩余,氯化钡能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可选用硫酸钠溶液鉴别,氯化钠、氯化钡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盐酸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均不能选用,故选①。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依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生装置应选择甲中的_____(填字母)装置,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乙中的_____(填字母)装置。
(2)丙中垂直放置的玻璃管内,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球,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棉球。
通入干燥的CO2后,_____(填“a”、“b”、“c”或“d”)处的棉球先变红。
(3)丁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接触氧气的现象是:
铜片上白磷燃烧,以及_____。
【答案】①.2KMnO4
K2MnO4+MnO2+O2↑②.A③.C④.d⑤.水中白磷不燃烧
【解析】
【详解】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C;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d处的棉球先变红,a处的棉球后变红,而b、c处的棉球不变红;
(3)在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17.牙膏具有美白牙齿、预防牙病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摩擦剂,还含有泡沫剂、甜味剂、芳香剂等辅料,常用的摩擦剂有CaCO3、SiO2、Al2O3等。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甲、乙、丙三种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及含量(每种牙膏中只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一种),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牙膏中除摩擦剂外的物质均为有机物,都易溶于酒精,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CaCO3、SiO2、Al2O3不溶于酒精。
③SiO2难溶于水,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实验探究一】为探究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甲、乙、丙三种牙膏样品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X的名称是_____。
(2)写出一个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用甲牙膏样品进行实验时,若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观察到_____,即可得出甲牙膏中的摩擦剂为SiO2。
【实验探究二】为测定乙牙膏中摩擦剂CaCO3的含量,小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牙膏样品,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碱石灰是烧碱和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1)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2)根据C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的牙膏中CaCO3的含量比实际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装置中有残留的CO2未被吸收
②CO2中混有HCl气体
③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和水
【拓展与应用】选择牙膏中作摩擦剂的物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填字母)。
A价格
B密度
C毒副作用
D溶解性
【答案】①.乙醇②.
③.固体不消失(或固体未溶解或无明显变化)④.干燥二氧化碳⑤.①⑥.B
【解析】
【分析】
【详解】[实验探究一]:
(1)根据题意,牙膏中除摩擦剂外的物质均为有机物,都易溶于酒精,可以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乙醇,以除去样品中的有机物;
(2)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由于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当加入足量的酸后,若固体不消失,或固体未溶解或无明显变化,说明摩擦剂中含有二氧化硅;
[实验探究二]: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本实验是根据装置C的质量差,也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
①装置中有残留的CO2未被吸收,会导致装置C质量差偏小,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小;
②若CO2中混有HCl气体,则氯化氢气体也会被装置C吸收,导致装置C的质量差偏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大;
③若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和水,导致装置C的质量差偏大,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大;
故填:
①;
(3)选择牙膏中作摩擦剂的物质时,应考虑摩擦剂的价格、毒副作用以及溶解性,无需考虑密度;
故填:
B。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为测定某工厂废水中CuSO4的含量,取废水样品400g,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是10g。
(废水中其它杂质易溶于水,但不与NaOH反应)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若想通过沉淀的质量计算CuSO4的质量,应对过滤后的沉淀进行 、干燥后再称量。
(2)计算废水中CuSO4的质量分数。
【答案】
(1)洗涤
(2)设400g废水中CuSO4的质量为x,
x=2g
废水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
答:
废水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0.5%。
【解析】
【详解】
(1)若想通过沉淀的质量计算CuSO4的质量,应对过滤后的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后再称量。
(2)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