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检测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4397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味精检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味精检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味精检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味精检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味精检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味精检测标准.docx

《味精检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味精检测标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味精检测标准.docx

味精检测标准

GB/T8967—2000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1994年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六版中的“谷氨

酸钠”标准。

本标准是对GB/T8967—1988《谷氨酸钠》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8967—

1988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谷氨酸钠(99%味精)”;

——取消了对锌的限量规定;

——将“重金属(以Pb计)”指标改为“铅”,最高限量不得超过1mg/kg;

——将硫酸盐指标由小于(或等于)%修改为小于(或等于)%;

——增加了测定干燥失重的快速法(第二法);对其他有关试验方法也做了

相应的调整;

——将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质量要求列入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8967—1988。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冠生园天厨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田栖静、张世根、俞儒钧、苏振玉、花惠颖、陈继高、

徐爱菌。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负责解释。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967-2000

谷氨酸钠(99%味精)代替GB/T8967-1988

MonosodiumL-glutamate(99%WeiJing)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氨酸钠(99%味精)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99%的产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

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2—1988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1354—1986大米

GB/T—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6543—1986瓦楞纸箱

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

QB/T1840—1993工业薯类淀粉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算监督规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谷氨酸钠(99%味精)sodiumL-glutamate;L-谷氨酸单钠—水化物

monosodiumL-glutamatemonohydrate;缩写式:

MSG(99%WeiJing)

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

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制成的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

4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

化学名称:

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物(或L-α-氨基戊二酸单钠一水化物)

分子式:

C5H8NNaO4·H2O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结构式:

NaOOC—CH2—CH2—CH—COOH·H2O

NH2

相对分子质量:

(按1995年相对原子质量)

5技术要求

5.1原料要求

玉米淀粉:

应符合GB/T12309的规定。

薯类淀粉:

应符合QB/T1840的规定。

大米:

应符合GB1354的规定。

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

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2外观及感官要求

本品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明显杂质,具有特殊的鲜味,无异味。

5.3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谷氨酸钠理化指标

项目

谷氨酸钠含量,%≥

透光率,%≥

比旋光度,[]20D

氯化物(以Cl计),%≤

pH值

干燥失重,%≤

铁,mg/kg≤

硫酸盐(以SO42−计),%≤

砷,mg/kg≤

铅,mg/kg≤

6试验方法

指标

98

+~+

 

5

 

1

本试验方法中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三级或三级以上水规格。

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为分析纯。

6.1外观和感官检查

将样品撒在白色滤纸上,目视法检查其颜色和杂质品尝其滋味。

同一单位

包装,100g样品中不得超过1个(mm以上)肉眼可见杂质。

6.2谷氨酸钠的鉴别

必要时,可按附录B鉴别。

6.3谷氨酸钠含量

6.3.1第一法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

6.3.1.1方法提要

在乙酸存在下,用高氯酸滴定样品中的谷氨酸钠,以电位滴定法确定其终

点,或以α-萘酚苯基甲醇为指示剂,滴定溶液至绿色为其终点。

6.3.1.2试剂和溶液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a)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O4)=mol/L]:

按GB/T601—1988中配

制和标定;

b)乙酸(GB/T676);

c)甲酸(HG/T3-1296);

d)2g/Lα-苯基甲醇-乙酸指示液:

称取α-萘酚基甲醇g,用乙酸[b)]

溶解并稀释至50mL。

6.3.1.3仪器

自动电位滴定仪(精度±5Mv);

或酸度计: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

合电极),并备用电磁搅拌器。

6.3.1.4分析步骤

a)第一法电位滴定

先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处理电极和校正电位滴定仪。

用小烧杯称取样品g,精确至g,加甲酸[c)]3mL,搅拌直

至完全溶解,再加乙酸[b)]30mL,摇匀。

将盛有试液的小烧杯置于电磁搅拌

器上,插入电极,开启搅拌,从滴定管中分次滴加mL高氯酸标准溶液[a)],

同时记录电位E(或pH值)和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当滴定将至终点

前,则每次滴加mL高氯酸标准溶液,记录一次电位E(或pH值)和消耗

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V,突跃点过去,仍继续滴加高氯酸标准溶液,直至电位E

(或pH值)无明显变化为止。

以电位E(或pH值)为纵坐标,以滴定时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为

横坐标,绘制E-V滴定曲线,以该曲线的转折点(突跃点)为其滴定终点。

b)第二法指示剂法

称取样品g,精确至g,加甲酸[c)]3mL,搅拌直至完全溶

解,再加乙酸[b)]30mL、α-萘酚苯基甲醇-乙酸指示液[d)]10滴,用高氯酸

标准溶液[a)]滴定试液,直至颜色变绿即为终点,记录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

体积(V)。

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

c)高氯酸溶液浓度的校正

若滴定样品与标定高氯酸溶液时温度之差超过10℃,则须重新标定高氯酸

溶液的浓度;若不超过10℃,则按式

(1)加以校正。

c

c

1

=

0

(10)

……………………

(1)

1+

×−

tt

式中:

c1——滴定试液时高氯酸溶液的浓度,mol/L;

c0——标定时高氯酸溶液的浓度,mol/L;

t1——滴定试液时高氯酸溶液的温度,℃;

t0——标定时高氯酸溶液的温度,℃;

——乙酸的膨胀系数。

6.3.1.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按式

(2)计算:

 

X

1

=

×V1−V0×c×

m

100……………………

(2)

式中:

X1——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V1——试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L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O4)=mol/L]相当于谷氨酸

钠(C5H8NNaO4·H2O)的质量,g;

m——样品质量,g。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3.1.6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

6.3.2第二法旋光法

6.3.2.1方法提要

谷氨酸钠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能使偏振光

面旋转一定角度,所以,可用旋光仪测定其旋光度。

根据旋光度换算成谷氨酸

钠的含量。

6.3.2.2试剂

盐酸(GB/T622)

6.3.2.3仪器

旋光仪(精度±)备有钠光灯(钠光谱D线nm)。

6.3.2.4分析步骤

a)称取样品10g,精确至g,加少量水溶解并全部移入100mL容

量瓶中,加盐酸20mL,混匀,待冷却至20℃,补加水至刻度,摇匀。

b)在恒温室(20℃)里,先用标准旋光角校正仪器。

然后,将上述试液置

于旋光管中(不得有气泡),观测其旋光度,同时记录旋光管中试液的温度。

6.3.2.5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按式(3)计算:

a

X

 

2

=

×

+(20−t)×100

………………(3)

式中:

X2——样品中谷氨酸钠含量,%;

α——实测试液的旋光度;

L——旋光管长度(即液层厚度),dm;

c——1mL试液中含谷氨酸钠的质量,g/mL;

——谷氨酸钠的比旋光度,[]20D;

t——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3.2.6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

6.4透光率

6.4.1仪器

分光光度计(精度±%)。

6.4.2分析步骤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作为试

液。

用试液冲洗并注入10mm比色皿中,以溶解样品的同批水调仪器零点,于

波长430nm处,测定其透光率。

测定结果准确至整数。

6.4.3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1%。

6.5比旋光度

6.5.1方法提要

同。

6.5.2试剂

同。

6.5.3仪器

同。

6.5.4分析步骤

同。

6.5.5分析结果的表述

若采用钠光谱D线,1dm旋光管,在20℃测定(液温为20℃)时,可以直

接读数;若试液温度为t℃时,则须按式(4)换算:

X3

=[]

D

20

−t)…………………………(4)

式中:

X3——样品的比旋光度,[]20D;

[]tD——在t℃时试液的比旋光度;

t——测定时试液的温度,℃;

——温度校正系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5.6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

6.6氯化物

6.6.1方法提要

试液中含有的微量氯离子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其浊度与标准氯离子

产生的氯化银比较,进行目视比浊定量。

6.6.2试剂和溶液

a)硝酸(GB/T626);

b)氯化物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mg氯):

按GB/T602—1988中

配制。

c)10%(V/V)硝酸溶液:

量取1体积硝酸[a)],注入9体积水中;

d)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mol/L]:

按GB/T601—1988中配

制。

6.6.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0g,精确至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作为试

液。

吸取试液mL于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3mL,摇匀;准确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吸取氯化物标准溶液[b)]mL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3mL,

摇匀;同时向上述两管各加10%(V/V)硝酸溶液[c)]1mL、硝酸银标准溶液

[d)]mL,立刻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取出,立即进行横向或纵向

目视比浊。

若样品管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浊度,即氯化物含量等于或低于%。

6.7pH值

6.7.1方法提要

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构成一原电池,在一定温度

下,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呈直线关系,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

得出溶液的pH值。

6.7.2试剂

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值为):

称取预先于120℃烘干2h的磷酸二氢

钾(KH2PO4)g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

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摇匀。

6.7.3仪器

a)pH计(酸度计):

精度为±pH;

b)电极,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

合电极)。

6.7.4分析步骤

用磷酸盐标准缓冲液,在25℃下,校正pH计的pH值为,定位(或采

用两点定位法),用水冲洗电极。

称取样品5g,精确至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

摇匀,作为试液。

用试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试液中,调整pH计温度补

偿旋钮至25℃,测定试液的pH值。

重复操作,直至pH值读数稳定1min,记

录结果。

测定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7.5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pH。

6.8干燥失重

6.8.1方法提要

用干燥法测定失去的易挥发性(附着水分等)物质的质量,以百分含量表

示。

6.8.2第一法常规法

6.8.2.1仪器

a)电热干燥箱:

温控98℃±1℃;

b)称量瓶:

50mm×30mm;

c)干燥器:

内盛硅胶干燥剂;

d)分析天平:

感量mg。

6.8.2.2分析步骤

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样品5g,精确至g,置于98℃±1℃电热

干燥箱中,烘干5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0min),称

量。

6.8.2.3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的干燥失重按式(5)计算: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mm

GB/T8967—2000

X

4

=

1

2×100……………………………………(5)

mm

1

式中:

X4——样品的干燥失重,%;

m——称量瓶的质量,g;

m1——干燥前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g;

m2——干燥后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g;

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6.8.2.4允许差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10%。

6.8.3第二法快速法

6.8.3.1仪器

a)电热干燥箱:

温控(103±2)℃;

b)称量瓶、干燥器、分析天平:

同。

6.8.3.2分析步骤

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样品5g,精确至g,置于103℃±2℃电

热干燥箱中,烘干2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0min)称

量。

6.8.3.3分析结果的表述

同。

6.8.3.4允许差

同。

6.9铁

6.9.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样液中的铁离子与硫氰酸铵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

其颜色的深浅与铁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可以进行比色测定。

6.9.2试剂和溶液

a)硝酸(GB/T626);

b)1+1硝酸溶液:

量取1体积硝酸[a)],注入1体积水中;

c)硫氰酸铵(GB/T660);

d)150g/L硫氰酸铵溶液:

称取硫氰酸铵[c)]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mL;

e)铁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mg铁):

按GB/T602—1988中配

制储备液。

使用时,准确稀释10倍,即为铁标准使用溶液(1mL溶液含有

mg铁。

6.9.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1g,精确至g,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0mL,摇

动溶解,再加硝酸溶液[b)]2mL,摇匀;准确吸取铁标准使用溶液[e)]mL

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mL、硝酸溶液[b)]2mL,摇匀。

将上

述两管同时置于沸水浴中煮沸20min,取出,用流水冲冷至室温,同时向各管

加硫氰酸铵溶液[d)]mL,补加水至25mL刻线,摇匀,以白纸为背景,

进行目视比色。

若样品管颜色不高于标准管颜色,即铁含量等于或低于5mg/kg。

6.10硫酸盐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6.10.1方法提要

GB/T8967—2000

样液中微量的硫酸根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与标准浊度比

较定量。

6.10.2试剂和溶液

a)盐酸(GB/T622);

b)10%(V/V)盐酸钡溶液:

量取1体积盐酸[a)],注入9体积水中;

c)氯化钡(GB/T652);

d)50g/L氯化钡溶液:

称取g氯化钡[c)],加水搅拌溶解,定容至

100mL;

e)硫酸盐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mg硫酸根):

按GB/T—1988

中配制。

6.10.3分析步骤

称取样品g,精确至g,置于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18mL

溶解,再加盐酸溶液[b)]2mL,摇动混匀;准确吸取硫酸盐标准溶液[e)]

mL,置于另一支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mL、盐酸溶液[b)]2mL,摇

动混匀。

同时向上述两管各加氯化钡溶液[d)]mL,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

后,取出,进行目视比浊。

若样品管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浊度,即硫酸盐含量等于或低于%。

6.11砷

称取样品1g,精确至g,置于测砷的锥形瓶中,加水25mL摇动溶

解,作为试液。

以下按GB/T—1996中砷斑法(第二法)测定。

6.12铅

称取样品1g,精确至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摇匀,不经消化,

作为试液。

以下按GB/T—1996原子吸收光谱法(第一法或第二法)或

者二硫腙比色法(第三法)测定。

6.13单位包装质量检查

将单位(内)包装袋提起,封口向下,轻轻抖动3次,不得撒漏内容物。

7检验规则

7.1组批

凡同一生产厂名、同一产品名称、同一规格、同一商标及批号,并具有同

样质量合格证的产品为一批。

7.2抽样

按表2规定抽取样本及单位包装,样品总量不应少于500g。

不足500g时,

可按比例加取。

表2

批量范围

2~25

26~150

151~1200

1201~35000

35001以上

抽取样本数

2

3

5

8

13

抽取单位包装数

袋、瓶或桶

2

3

5

8

13

合格判定数

A

1

1

1

2

3

不合格判定数

R

2

2

2

3

4

7.2.1抽样后,先进行外观和单位包装质量的逐件检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GB/T8967—2000

 

7.2.2将单位包装袋打开,迅速混匀,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磨口瓶中,

贴上标签,并注明样品名称、生产厂名、商标、生产日期(批号)、取样日期、

地点和取样人姓名。

一瓶送化验室进行检验,另一瓶封存3个月备查。

7.3交收检验

7.3.1产品出厂前,须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

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签发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

7.3.2交收检验项目

外观及感官、谷氨酸钠含量、透光率、比旋光度、pH值、干燥失重、铁、

硫酸盐、单位包装质量,标签和净含量。

7.4例行检验

7.4.1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

7.4.2一般情况下,例行检验每委度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亦须进

行。

a)更改主要原辅材料;

b)更改关键工艺和设备;

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停产生,重新恢复生产时;

d)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提出例行检验要求。

7.5判定规则

7.5.1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同样判定。

7.5.2外观和单位包装质量按表2判定。

7.5.3标签、净含量和其他理化指标,当检验结果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

求时,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样品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若仍

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

8.1.2外包装箱上应标明:

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生产(包装)日期

(或批号)、规格、总净含量,并应标有“防水、防潮”、“轻拿轻放”等字样。

8.1.3销售包装上应按GB7718规定标注:

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谷

氨酸钠含量、生产(包装)日期、净含量及执行的产品标准号。

可以免除标注

保质期(或保存期);生产(包装)日期可采用喷码或压印两种方式标注至年、

月、日,但字迹必须清晰可见。

8.2包装

8.2.1销售产品必须用符合GB9687要求的塑料薄膜袋或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的容器进行包装,无包装产品不得上市销售。

包装纸箱须符合GB/T6543要求。

8.2.2销售包装的净含量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的规定。

8.2.3包装袋应应封口严密。

8.3运输、贮存

8.3.1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扔、砸、磕碰。

8.3.2产品在运输中,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

异味、有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污染物混装、混运。

8.3.3产品在贮存中,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物品及其他污

染物混合贮存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5批准2000—09—01实施

 

A1定义

GB/T8967—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半成品L-谷氨酸(麸酸)质量要求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L-谷氨酸(麸酸)L-glutamicacid

以面料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