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4044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9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 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docx

高考历史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高频考点

解密04农耕文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

2019新课标Ⅱ,24

古代水利工程兴建的原因

以秦国兴建的水利工程切入,考查秦的国家控制力

中等

2019新课标Ⅲ,27

清代小农经济

以文言文材料切入考查乾隆时期江南农业

中等

2019江苏卷,1

井田制

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西周土地制度

容易

2019海南卷,4

清朝农耕文明

以历史现象切入考查清代农耕文明

中等

2019北京卷,12

东周时期手工业

以历史现象切入考查古代丝织业

中等

2019天津卷,1

古代青铜器

以历史图片和地图形式考查古代青铜器

容易

2018北京卷,13题

古代农作物的发展

通过历史现象考查古代农作物发展的状况

中等

2018新课标Ⅱ,25题

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通过历史现象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中等

2018新课标Ⅲ,24题

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状况

通过图片材料考查中国古代铁器的发展

中等

2018天津卷,12题

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通过相关史料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中等

2018新课标Ⅰ,26题

北宋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通过北宋时期四川地区雇工现

象考查民用手工业的发展

中等

2017新课标Ⅰ,26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

通过历史现象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等

2017新课标Ⅲ,26题

中国古代农业

利用表格信息,考查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中等

2017江苏卷,1题

商周时期的手工业

通过历史文献考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用途

容易

2017年海南卷,6题

中国古代农业

通过历史现象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商品化

容易

 

分析解读

该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涉及。

命题者常以文献资料、图片、表格数据等形式来考查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

备考时应把生产工具与耕作方式联系起来,通过生产工具的进步,掌握耕作方式的变化,理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关注奴隶制社会井田制,春秋战国时土地私有制确立,这种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手工业方面备考时要宋朝、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新变化,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变化的原因。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2019年江苏卷,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要点解密】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及原因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

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

主要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地主经营,土地兼并是获得土地的主要方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均田制。

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限制土地买卖。

③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2.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

(2)鲁国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3)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推动各国变法。

(4)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5)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土地演变的根本因素。

古代小农经济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租佃经济的发展,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选项符合题意。

明清时期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在地主手里,A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选项排除。

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选项排除。

【要点解密】

全面理解小农经济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产生条件

(1)生产工具:

铁农具和牛耕。

(2)生产关系: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农民自身: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4)政府扶持:

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小农经济。

3.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面对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4.地位

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年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5.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推动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

②小农经济的稳定也保障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

③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保障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2)消极影响

①小农经济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封闭性和落后性,这些特点使之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的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而在小农经济下,人们只有通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7年新课标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唐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接受。

故答案为C项。

材料不能反映唐朝中期“南茶开始北运”,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实际上南北方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排除;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要点解密】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朝代

表现

特征

魏晋南北朝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中唐以后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南宋时期

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耕技术

(2019年吉林模拟)下面是中国古代早期农具对比表。

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耕作方式

时间(天)

面积(担田)

锄耕

1

1

木牛

1

4

牛耕

1

14

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

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

【答案】C

【解析】表格中的数据表明采用牛耕技术耕作效率大为提高,这说明牛耕是中国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C正确;在表格中无法体现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排除A、D两项;采用牛耕能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这不是表格所要强调的,排除B。

【要点解密】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

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善农业环境:

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2019年北京卷,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要点解密】

1.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

(1)家庭手工业

以纺织业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2)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3)官营手工业

①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时将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

②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制度)使得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技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技艺失传。

(4)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

①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②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③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

(1)纺织业

①新石器时代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周时期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③汉代:

丝织业发达,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有“丝国”之称。

④唐代: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织品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⑤宋代:

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纺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时期:

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制瓷业

①商到东汉:

是陶向瓷发展的过渡阶段。

②东汉晚期:

出现青瓷。

③魏晋南北朝:

出现白瓷。

④唐朝:

出现唐三彩;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首创釉下彩绘;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⑥明清时期:

景德镇成为“瓷都”,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中外闻名的珐琅彩也出现了。

(3)冶金业

①青铜铸造业:

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多、种类齐备,铸造技艺精湛,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供贵族使用,较少用于农业。

②冶铁业:

春秋时期,铁器时代到来。

a.冶铁技术的进步:

春秋——生铁冶炼和块炼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b.冶金燃料的发展:

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炭(南宋末年开始)。

3.古代中国手工业特点

(1)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2)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

(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4)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5)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考点一农业生产工具

1.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峰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

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

A.封建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B.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C.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西汉时期的犁铧……有铁口犁铧、尖峰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养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犁铧工具的改进,牛和马的保障,都说明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将小农经济与其它经济形态进行比较,不能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故D项错误。

故选B。

2.下图1、2分别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铁犁资料。

从铁犁使用的变化中说明了

A.耕作技术的改进

B.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C.产业结构的升级

D.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汉代到唐代,耕作技术由二牛抬杠发展为曲辕犁,体现了农耕技术的进步,选项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排除B;材料只反映出耕作技术变化,未反映产业机构变化,排除C;从材料看,唐代依然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排除D。

3.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农业普遍实现精耕细作

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

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领先全国

【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图表不难看出,铁器于东汉末年,在西南地区的分布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仅仅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A项错误;材料信息展示的只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而非比例表,所以仅仅依据该表格难以推断铁器是否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工具,故B项错误;西南地区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并领先全国,二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考点二耕作方式和耕作技术

1.清朝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志》中记载:

“(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

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

”材料主要反映了

A.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南方稻麦轮作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南宋时北方的“土豪大姓”“诸色人”被迫迁移到南方,“开垦荒闲土地”,从事农业耕种。

在稻麦两熟的情况下,官府只征收一熟或者只征收稻谷,佃户可以保留一熟或者麦,这说明了南方实行稻麦轮作制,故D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耕作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地主的收入,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ABC三项排除。

2.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耘耥”,“既胜耙锄,又代手足”,而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以两手耘田,匍匐禾间,膝行而前。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B.社会体制制约技术传播

C.官营手工业的封建性D.商品经济对技术的限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耘耥”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但是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长,造成劳动力的过剩。

故A项正确。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中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的革新,而不是限制技术,故D项错误。

点睛:

农村人口的增加会制约农业的发展。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具的倒退。

首先,人口的增加以后,使得土地越分越细,土地越分越细又使得一些较先进而又复杂的农具在小块土地上失去了用武之地,这就限制了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由于农村劳力很多,原本一些可以采用先进工具来完成的作业,都采用手工劳动来完成。

生产工具的改进也成了多此一举。

3.下图是漫画《铁器牛耕引发的风波》。

该漫画揭示了铁器牛耕的出现

A.加速了国家的分裂

B.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

C.破坏了土地私有制

D.促使各种思想相互融合

【答案】B

【解析】铁器牛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故选B;铁器牛耕是诸侯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增强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排除A;铁器牛耕推动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排除C;材料与思想融合无关,排除D。

点睛:

根据材料“岁收谷、麦两熟”抓住材料的主旨,结合所学历史概念排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如本题的ABC三项。

考点三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

1.2017年8月,在浏阳河河底发现一块刻字石碑,部分碑文为:

“奉宪批示严禁:

浏阳县虽属滩河,货船既无阻滞,粮船何至难行,准出示严禁押差船户人等,不得籍运漕粮大堤毁坝毁车,致碍粮田灌溉,如遇滩浅之处自行淘洪前进,亦不准按粮派丁,故滋扰累,如敢不遵,定行拿案,严行重处。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月初三日示。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浏阳明代实行“河长制”

B.浏阳政府重视河道管理

C.浏阳的农业在湖南领先

D.浏阳货船运输非常发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不得籍运漕粮大堤毁坝毁车,致碍粮田灌溉,如遇滩浅之处自行淘洪前进,亦不准按粮派丁”,说明浏阳政府重视河道管理,既考虑水运,同时又照顾到农田灌溉。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2.《华阳国志》载:

“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河渠书》载: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以上史籍记载的两大水利工程

A.皆位于灌溉发达的关中地区

B.都是春秋时期水利工程的典范

C.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

D.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秦朝修建的两处水利工程都有利于人民和国家,因此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第一处修在巴蜀地区;B选项错误,还有战国时期的;C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看出。

3.下表唐朝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

统计数字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政策有所松动

B.北方农业发展比较稳定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降低

D.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唐朝北方农田水利工程数量不断下降,而南方的数量不断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南方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北方农业发展比较缓慢,导致从唐中期开始,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农政策的松动,故A项排除;北方水利数量的下降表明北方农业发展相对缓慢,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考点四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1

19.8

998.6

80.2

唐朝

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122.5

62.9

662.4

37.1

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

这说明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

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

D.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由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增长迅速,北方人口有所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人口迁移,故选D项;表格反映的是南北方人口数目变化,无法得出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增长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表格内容无法得出藩镇割据和王朝更替对人口数目的影响,排除B、C项。

2.从武则天起,唐(周)中央政府经常“就食东都洛阳”,但中央军队仍旧常年部署在长安及其周围;而唐中后期,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洛阳取代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

B.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约地方门阀势力

C.大运河运输物资的支持

D.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就食东都洛阳……杭州、扬州、开封、汴河成为关中地区政治中心存废的关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杭州、扬州、开封、汴河都属于东南地区,当时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向南迁移,由于大运河运输物资的支持,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C项正确;当时长安仍然是全国政治中心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制约地方门阀势力,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唐代城市政治、经济职能出现分工,故D项错误。

3.下面是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比较示意图。

这说明古代太湖地区

A.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明显

B.农耕发展恶化了生态环境

C.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生产

D.农耕开发的难度十分艰巨

【答案】B

【解析】图表中主要反映了自东晋到清代以来太湖地区水旱灾害爆发的次数,水旱灾害的次数不能说明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地区得到开发,所以自北宋以后水旱灾害的次数明显增多,说明农耕的发展恶化了生态环境,故选B项;太湖地区水旱灾害次数的增加是农业过度开发的结果,并不能说明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生产,故排除C项;是由于农业的过度开发导致灾害增加,而不是农耕开发的难度艰巨,故排除D项。

考点五土地制度

1.据史载,屯田制始自西汉文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连续不断的战乱使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为新的国家政权所占有,屯田制逐渐流行开来,屯田一般分为军屯、民屯两种,各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不属郡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