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4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docx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广东省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是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层面日常规范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家庭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政府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3.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C.中书省D.六部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B17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D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A.BB.CC.DD.D8.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10.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11.读题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学校名称办学地点1912年北京大学北平1937年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长沙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1946年北京大学北平A.外来侵略B.政权更迭C.国共合作D.军阀割据12.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

“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

”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13.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A.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

“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B.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C.已被世界各国接受D.已写入《联合国宪章》15.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A.万里长征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D.十一届三中全会16.读题表:

《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1年(比率)1981年(比率)1991年(比率)日本(11.8%)中国内地(19.3%)中国内地(28.7%)新加坡(11.6%)美国(11.5%)美国(20.9%)印尼(9.1%)印尼(10.2%)德国(6%)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B.改革开放的实施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D.中国重返联合国17.如图所示内容集中体现了(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18.马克思说: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具有深远影响的是(  )A.海外贸易B.文化教育C.军事外交D.民主政治19.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

“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维护国家统一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C.确立君主立宪制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20.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A.畜力、水力B.改良蒸汽机C.石油D.电力21.1915年初,俄国军医活沃伊洛夫斯基在写给亲人的信中说:

“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士兵对战争漠不关心B.士兵不惧怕死亡C.战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D.战争使士兵斗志昂扬22.题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国民收入(%)农业产值(%)生铁产量(万吨)规定指标数应增102应增501700实际完成数增加60下降14616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3.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了B.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24.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  )A.北约B.华约C.独立国家联合体D.欧洲联盟25.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中“敌、我、友”界限变得比较模糊,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冷战”逻辑逐渐失效.下列表述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B.各国之间政治分歧已经消失C.竞争合作、妥协共处趋势增强D.多极化国际格局形成 二、综合题26.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名称.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这场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历代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4)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概括归国学子在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

27.在区域文明发展进程中,各国实力此消彼长,先进国家影响巨大,其引发的区域变化值得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美)史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二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核心内容如图.材料三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日清战争重组了东亚国际关系,欧美列强在东亚的强权秩序被削弱,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不情愿地接受了新生强国日本.清国失去了对朝鲜的独占权和国土台湾.国内内乱蜂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日本“迅速改革”的重要历史事件.

(2)根据题图,指出《大日本帝国宪法》对日本“西方化时代到来”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日清战争”又称什么战争?

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同时,给东亚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变化?

(4)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是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故选C.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层面日常规范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家庭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政府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考点】百家争鸣;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礼仪规则”“遵守礼仪规则”,联系所学可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重视“礼”和道德教化的作用.故选B. 3.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了诸葛亮的相关史实.【解答】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