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2015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南昌三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南昌三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请从下列实例中指出哪一项一定是显性基因

A.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只表现其亲本之一性状,控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的基因

B.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只表现其亲本之一性状,控制这表现出来的性状的基因

C.两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表现型一致,这子一代细胞内控制其表现出来的性状的基因

D.两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表现型一致,这子一代细胞内控制其全部性状的基因

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

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色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D.让其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

5.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6.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7.据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8.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

0B.1:

1C.2:

1D.3:

1

9.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8、8B.2、4、8C.8、16、16D.8、0、8

10.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1、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12.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只要通过6与9或4与7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D.5号和6号结婚,生出患病小孩中纯合子占1/4

 

13.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14.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1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后代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

雄=1:

1B.雌:

雄=1:

2C.雌:

雄=3:

1D.雌:

雄=4:

1

16.雄果蝇的一个体细胞经正常的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和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

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

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

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

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17.科学工作者在玉米的育种过程中发现了一粒粉红色玉米粒,把该玉米粒种植后进行自花授粉,结出了两种玉米粒,黄色的玉米粒25粒。

粉红色的玉米粒可能是多少呢?

A.25粒B.35粒C.100粒D.80粒

18.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

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19.有关甲、乙、丙、丁四种遗传病图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能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的是甲 

②引起甲、丁发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不存在相应的等位基因 

③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的只有丁 ④属于核遗传的只有乙、丙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20.某XY型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

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43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1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植株占1/2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21.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

D.此时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2.甲、乙两只黑色短毛雌鼠,甲与一只白色短毛雄鼠丙交配,其后代三只全为黑短;乙与丙交配,后代三只全为黑长,丙鼠的基因型可能为(控制毛色的基因用C、c表示,控制毛长的基因用D、d表示)

A.CcDdB.ccDdC.ccDDD.Ccdd

23.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24.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下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25.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基因决定雌株。

G对g、

是显性,g对

是显性.如:

Gg是雄株.g

是两性植株.

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

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26.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

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

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

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1/64B.6/64C.15/64D.20/64

27.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

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决定,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其中的单列鳞鱼互交,其后代有上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6:

3:

2:

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aaBb×AAbb或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28.若某种生物体细胞中n对同源染色体有n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都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无变异的等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种类数、一个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交配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数、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数依次是

A.2n、2n、2n、3nB.4、2n、2n、3nC.2、2n、2n、3nD.2、2n、2n、4n

29.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AABBCC桃子重210克。

甲桃树自交,F1中每个桃重均150克。

乙桃树自交,F1中每桃重为120克~180克。

甲乙两树杂交,F1每桃重为135克~165克。

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A.甲AAbbcc,乙aaBBCCB.甲AaBbcc,乙aabbCC

C.甲aaBBcc,乙AaBbCCD.甲AAbbcc,乙aaBbCc

30.雕鹗(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

其中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某种纯合致死效应。

现有一绿色有纹雕鹗与一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

l。

当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雕鹗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绿色、无纹

B.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自由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

占其后代的比例为1/4

C.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无纹∶黄色有纹=1∶1

D.现有一黄色无纹雕鹗与一绿色有纹雕鹗作亲本交配,子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该双亲的交配属于测交类型

31.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B.3/8C.1/16D.3/16

33.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

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Ⅰ;Ⅰ        B.Ⅱ—1;Ⅰ

C.Ⅱ—1或Ⅰ;ⅠD.Ⅱ—1;Ⅱ—1

34.把黄玉米和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实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条件下传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子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的果穗上子粒有黄有白。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为纯合子,白玉米为杂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为纯合子,黄玉米为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3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下F1,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下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D、Ad、aD、ad四种,雌蜂的基因型也有AaDd、Aadd、aaDd、aadd四种,则亲本基因型是

A.aadd,ADB.aaDd,AdC.Aadd,adD.AaDd,Ad

36.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

其显隐性关系是:

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

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A.1中紫色:

1浅紫色B.2深紫色:

1中紫色:

1浅紫色

C.1深紫色:

1中紫色D.1深紫色:

1中紫色:

1浅紫色:

1很浅紫色

37.科学家用辐射的方法处理普通叶型豌豆,得到了豌豆半无叶型性状的突变体,半无叶型是受基因a控制的,呈完全隐性,该基因与子叶颜色基因都位于第一号染色体上,且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无叶型基因a的产生是普通叶型基因A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B.因豌豆的叶型与子叶颜色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叶型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分离定律

C.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

D.基因型为AaYy的植株自交,若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说明没有发生交叉互换

38.右图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若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XD,则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不考虑基因突变)

A.AbcXD、abCXd、aBCXdB.ABcXD、abCXd、abCXd

C.AbcXD、abCXd、abCXdD.ABcXD、abCXd、aBCXd

39.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

下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Ⅳ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

C.家系调查与群体调查相结合可推断此病的遗传特点

D.此病的症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0.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

9∶3∶4。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配子,其比例为4:

2:

2:

1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2/3

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四大题,共40分)

41.(每空1分,共8分)某二倍体昆虫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

图甲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

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用虚线表示)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用实线表示)。

请据图回答:

  

(1)Bb、Dd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图甲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

图中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乙中的____(填图中字母)阶段。

(4)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图中字母)阶段。

(5)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2.(每空2分,共10分)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

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__Bb

A__bb

A__BB或aa____

花的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身粉色的。

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

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已给出两种类型,请将未给出的类型画在方框内(如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粉花植株自交。

第二步:

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粉色:

白色=1:

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

c.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

43.(每空2分,共10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

(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4.(每空1分,共12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条。

(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和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

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

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

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__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高三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41.(每空1分,共8分)

(1)不遵循,因为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①分裂间期时发生基因突变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3)2 e (4)b (5)4 4

42.(每空2分,共10分)

(1)AABB×AAbbaaBB×AAbb

(2)①

③a.子代植株花粉色:

红色:

白色=6:

3:

7

c.子代植株花粉色:

红色:

白色=2:

1:

1

43.(每空2分,共10分)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显性遗传

(3)1/1296 1/36 0

44.(每空1分,共12分)

(1)28

(2)XrYY(注:

两空顺序可颠倒)XRXrXRXrY

(3)3:

11/18

(4)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I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II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

III无子代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