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879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docx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可编辑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

 

外国音乐家生平故事

巴赫(1685―1750)

请记住,三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欧洲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巴

赫。

约翰?

?

塞巴斯提安?

?

巴赫(JohanSebastianBach)于1685年3月31

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

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

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

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

人尊敬的音乐家族。

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

年间,有50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

?

塞?

?

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

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

7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

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

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

以补贴学费。

10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

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

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

哥哥藏有前辈著名大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

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

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

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

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

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

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

然而,

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

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

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

巴赫年岁虽小,但生性顽强,为了学习,不怕任何困难。

听说汉堡有位

著名的管风琴大师技巧相当高超,巴赫心向往之。

无奈路途遥远,身无分文,

他只好携带干粮,只身徒步前往。

凭草垛栖身,饮河水消渴,一路风尘坎坷,

巴赫全都置之度外。

一次往返180里,归来时已是双足生满血泡。

然而,能

观摩大师演奏,聆听大师教诲,小巴赫每次出发之前,从不犹豫。

1702年,巴赫从学校毕业。

以其优异成绩,完全可以免试深造,但生计

无着,只能就业于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弹奏管风琴。

供职后,为提高琴艺,他

常常通宵达旦,发奋练习,每逢假日,仍徒步前往汉堡,从老师学习。

在鲁贝克教堂任职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北德最杰出的作曲家和管风

琴大师,巴赫对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大师风采。

正巧巴赫获得了为期一

个月的休假,他不顾往返640多里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风餐露宿,徒

步走向鲁贝克。

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与演奏,令巴赫大为倾倒。

他如饥似渴

地向前辈大师讨教,竟流连忘返误了归期。

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时,已是四个月之后。

上司们素来与他有隙,乘机

罗列了他的一大堆罪状,除了超延假期可以归为玩忽职守外,还说他在演奏

中曾加进怪诞的异端音响,令教友吃惊。

各位上司有的指责他在仪式中醉心

演奏,时间过长;有的指责他无心演奏,时间过短。

尤其可笑的是,指责他

未经教会当局许可,就擅将表妹带进教堂唱歌。

巴赫见状哭笑不得,愤然辞

职离去了。

几经辗转,巴赫于1708年来到魏玛,就任魏玛公爵的宫廷风琴手。

当时

的音乐家毫无地位可言,巴赫的姓名与马夫、厨娘列于一册。

教堂中,为风

琴师特设一间小屋。

公爵礼拜时,则开启屋门,以便听见琴声;公爵祈祷时,

则关闭屋门,风琴师没有资格在这一场面中露面。

在低下的奴仆地位中,巴赫的音乐家声誉却日渐增高。

1717年,法国著

名古钢琴家玛尚来到了德国,在德累斯顿举行音乐会。

他恃才傲物,目中无

人,视德国音乐家不过芥土。

当时,德累斯顿宫廷特别崇尚法国音乐,吹捧

逢迎之中,玛尚更是洋洋得意,不可一世。

在玛尚的一次音乐会后,巴赫应

邀即席演奏一曲。

玛尚听了,登时大惊失色。

有人提议玛尚与巴赫举行比赛。

第二天举行赛事时,只巴赫一位选手出场,玛尚先生早已连夜乘车逃之夭夭

了。

巴赫的胜利大长了德国音乐家的志气,但他的处境并无丝毫改善。

宫廷

的区区赏赐也早被宫臣们吞食,进了他们的腰包。

巴赫忍无可忍,与公爵不

断发生冲突,终于鼓起勇气提交了辞呈。

公爵看到一名奴仆竟敢逆忤犯上,

勃然大怒,扣留不放。

巴赫屡次请求,都未获准。

当时有位奎登公爵嗜乐如命。

有人说他爱音乐胜于江山,国家支出中的

三十分之一都支付了乐队经费。

奎登公爵久慕巴赫盛名,听说上述种种后,

便深夜派车偷偷去接巴赫,但出师不利,竟被发现。

巴赫反遭逮捕,拘禁月

余。

获释后,他终于离开魏玛,就职奎登,时1717年岁末。

奎登六年,于巴赫来说,是难有的平静,但好景不长。

公爵的儿子成婚

后,开销增加,乐队经费大额度削减;巴赫自己的孩子们也已逐渐长大,他

希望孩子们能在大城市受到高等教育,以避免自己早年间的不足。

于是,1723

年他举家迁往莱比锡,在圣弗玛教堂附属歌唱学校任合唱指导。

为了这一职位,巴赫不得不忍着极大的屈辱在一份卖身契一样的职责书

上签了字。

这份文件写道:

“我要以举止言行为学生做榜样;我要耐心教育

学生;我要服从督学大人和学校首长;我要勤于教导合唱,但也要训练器乐,

以节约学校开支;我教的音乐不应过长,也不应与歌剧相像,要吻合听众的

虔诚精神;不经批准,我不得在任何大学任职;不经市长批准,我不得擅离

本市。

”凡此种种。

从这个苛刻的文件中,可以想见巴赫处境的困难。

首先是生活拮据。

时在德国工作的意大利女歌星的年收入是五千到一万塔列尔(货币名),而

巴赫只有七百,他不得不为区区几文钱忍辱力争。

他看到学校教学无序,质

量低下,向当局提出改进意见后,竟遭到残酷迫害。

当局说他“不服管教,

屡教不改”,决定“降薪降职,以示惩处”。

偌大世界,巴赫竟再无好去处。

他忍辱负重一直留居莱比锡,把精神全

部寄托于音乐事业和培养孩子们成长。

他的孩子们中有好几位出类拔萃,后

来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

1750年7月28日,贫病交加的巴赫因眼疾手术无效,与世长辞。

他的

遗体被静静地埋在教堂公墓里,连墓碑也没有。

妻子生活无着,从此住进了

贫民收容所,十年后,与他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去了。

巴赫一生写有包括清唱剧《马太受难乐》、《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平

均律钢琴曲集》在内的500多部各种体裁的作品,但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尊

重,大都没有出版。

如今,巴赫的音乐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成为“某种不可企及的标范”。

自他之后的每一代音乐家,无不领受着他的深刻影响;自他之后音乐史中的

每一步重大发展,无不感受着他的有力推动。

巴赫的音乐是人类进步音乐文

化中的灿烂花朵,它将永呈瑰丽,与世长存。

亨德尔(1685―1759)

在18世纪上半叶,与巴赫比肩并立的是亨德尔。

乔治?

?

弗里德里克?

?

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1685年2月23

日诞生在德国萨克森的哈勒。

他比约?

?

塞?

?

巴赫早出生一个月,而且出生地

相距很近,真可谓天生双璧,日月同辉。

亨德尔的父亲是亲王王宫里的理发师兼外科医生。

如今我们经常见到理

发店门前挂有红蓝相间的招牌,据说表示动静二脉,正是昔日里理发师与外

科医师都由一人兼任的遗风。

亨德尔从小酷爱音乐,音乐天才早有显露。

但是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

以便得到个一官半职。

因此,他只能半夜里偷偷爬上屋顶的阁楼,借着月光

悄悄练习古钢琴。

亨德尔8岁时,父亲有一天要去音乐爱好者威森非斯公爵家。

亨德尔要

求父亲带上他,父亲不肯,他就死追着父亲的马车跑,父亲无奈只好同意。

小亨德尔为公爵演奏了古钢琴,公爵很欣赏他的才华,帮他说服了老亨德尔。

这样,亨德尔便被送到哈勒的圣母马利亚教堂接受音乐训练。

在老师的悉心

指导下,亨德尔日新月异进步很快。

12岁时,父亲去世了。

小亨德尔一边坚持学习音乐,一边仍然秉承父教,

准备学习法律。

然而,由于他在音乐上声誉日增,已奠定了雄厚的发展基础,

渐渐地,他就放弃了法律,而专心于音乐了。

亨德尔18岁时,移居当时唯一上演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汉堡,并开始创

作歌剧。

亨德尔来到汉堡后,结识了富家子弟马提松。

马提松学识渊博,有极高

的音乐修养,不仅能写歌剧,还创办了德国的首家音乐杂志《音乐评论》。

亨德尔与马提松一拍即合,结成亲密无间的朋友。

马提松为亨德尔提供了很

多的帮助,但他因社会地位形成的优越感,也常常令亨德尔大不自在。

1704年,正值马提松出外旅行,亨德尔大展手足写了自己的第一部清唱

剧《约翰受难乐》。

马提松得知后,甚为不满,与亨德尔发生了口角。

由此,

他们的关系日渐疏远,终于在一次演出中反目为仇。

那次演的是马提松的歌剧。

马提松自己忙上忙下,既担任主要角色,又

要指挥。

当他上台表演时,便由亨德尔接替;下台后,又要重新回到指挥台

上,准备接受观众的欢呼喝彩。

亨德尔忍无可忍,断然拒绝让出指挥位置。

盛怒之下,俩人相约决斗。

决斗中,马提松刺中亨德尔衣服上的一颗钮扣,

这颗钮扣挽救了亨德尔的性命。

这时,这一对青年方如梦初醒,泣不成声,

从此之后,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25岁时,亨德尔担任了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

其间,他曾两次以青年作曲家的身份出访伦敦。

英国的安娜女王非常器

重亨德尔的才华,破例任命他为王室作曲家,并赏之以终身年俸。

凡此种种

足令亨德尔乐不思蜀。

选侯几次催他回国,不见回音,至为恼怒。

1714年,安娜女王去世。

汉诺威选侯是英国皇室的近亲,因此皇室推举

他继承王位,改号乔治一世。

新任国王曾因亨德尔久召不归而生芥蒂,亨德

尔自知理短不敢露面。

一次,一位公爵告诉亨德尔,英王将在次年夏天在泰

晤士河举行一次盛大的水上音乐会,以庆祝登基,并将亲自泛舟河上。

亨德

尔听后,立即埋头苦干,写出一部管弦乐组曲,名为《水上音乐》。

泰晤士河上,金碧辉煌的御舟居乎中央,前后左右簇拥着无数乘有达官

显贵们的船只,悠悠然顺流而下,伴随着的是管弦齐鸣。

亨德尔和他的乐队

坐在尾随英王船的另一条船上。

当庆典进行至高潮时,亨德尔指挥乐队演奏

起了他的《水上音乐》,英王听到这美妙的乐声,不禁问道:

“这是谁写的?

“亨德尔。

”英王大惊,君臣间的芥蒂也在这一瞬间化为玉帛。

他不但不念

旧恶,反而增加了亨德尔的年俸。

亨德尔索性于1726年入籍英国,终身留居

未去,此是后话。

1719年,在王室的支持下,亨德尔创办了“皇家音乐院”,他把当时欧

洲著名的艺术家纷纷请来任教。

由于学院具有演出条件,因此,他专心于歌

剧创作,一时间十多部新作接踵而至,为亨德尔带来更高的声誉。

不想就在

这时,出现了他的对手博农奇尼。

博农奇尼是位意大利作曲家、大提演奏家,1720年来到英国,创作歌剧。

一天不容二日,加上赞助博农奇尼的贵族出于政治原因煽风点火,亨德尔与

博农奇尼之间的敌对情绪日益加深。

有一首诗描述了这个争斗场面:

有人说,比起博农奇尼来,

亨德尔先生不过是个笨蛋;

也有人说,他比起亨德尔来,

作个掌灯的还差一点。

奇怪,这一切的差别,

就在叽哩呱啦和呱拉叽哩之间。

最后亨德尔将博农奇尼战胜,对方于1728年离开伦敦。

然而,经过接二

连三的类似争斗后,结果是一损俱损,两败俱伤,亨德尔苦心创建的音乐院

也日见式微,终于无法继续支撑。

1742年,亨德尔应邀来到都柏林,看到友人詹姆斯所撰描述耶稣生平的

清唱剧《弥赛亚》脚本,歌词是用英语写的,共3部,分53章。

亨德尔决心

为它谱曲。

他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废寝忘食,一气呵成,

完成这部长达354页的曲子,仅用了24天。

罗曼?

?

罗兰形容这部作品是亨德

尔“蘸着泪水”写成的。

同年,《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时,盛况空前,座无虚席。

翌年,在伦

敦上演,英王乔治一世亲自到场。

当音乐进行到其中的合唱《阿利路亚》时,

英王大受感动,情不能禁,肃然起立,全场听众见状也纷纷效法。

此后,欧

美国家每逢演唱这首合唱时,听众都要肃立聆听,已成规范。

1759年,亨德尔在伦敦的一次《弥赛亚》演唱会后不久,与世长辞。

他的遗体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亨德尔终于与帮助他成功的英格兰大地化为一体了。

海顿(1732―1809)

交响曲,如今已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它的奠基人海顿却曾是一

位奴仆身份的作曲家。

弗朗茨?

?

约瑟夫?

?

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年4月1日出生在

奥地利南部的罗劳。

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人,很喜欢音乐,不用看谱就能弹

竖琴,还会唱歌。

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辛辛苦苦操持家务,与音乐全然

无缘。

海顿的家庭虽然穷苦,但充满着亲爱和温暖,每天晚上家里都要举行音

乐会。

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从小就爱上了音乐。

一位亲戚发现了海顿的音

乐天赋,就领他入汉堡神校唱歌学琴。

这所学校教学非常严格,为海顿日后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由于海顿天生一副好歌喉,8岁时被维也纳的圣司蒂芬大教堂唱诗班选

中。

在唱诗班里,他还学会了演奏管风琴和小提琴。

17岁时,海顿因变声不

能再唱歌,教堂想辞退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一天,他无意中剪掉了

前座同学的头发,正好授人以柄,被校方革除。

出了校门,海顿孤苦伶仃,无以为生,只好流浪街头,靠卖艺糊口。

来,他开始从波波拉学习作曲,并为波波拉的学生弹伴奏。

为了一日三餐,

穷苦的海顿还必须为老师做奴仆。

1752年,海顿的作品得到了冯贝格男爵的赏识,男爵录用了这位年轻的

作曲家,让海顿来宫中为自己写作。

1760年11月,海顿结婚了。

妻子玛丽亚性格乖戾,不喜欢音乐,也不

尊重丈夫的工作,常常把海顿的乐谱当废纸来包东西。

海顿因此十分苦恼,

却也无计可施。

海顿29岁那年来到匈牙利艾斯塔哈基公爵的宫邸任乐长。

那时,被雇用

的音乐家和主人之间订有详细而苛刻的合同:

上班时必须穿号衣戴假发;必

须按主人的命令写作;乐曲必须投主人所好;必须按时完成交稿,等等。

繁重的差遣,令海顿忙得岌岌乎不可终日,每天上午作曲,中午听公爵

训话,下午指挥排练,晚上演出。

他还要像监工一样负责乐队考勤,一旦出

错,就会遭到痛骂。

他要负责管理每件乐器、每张乐谱,要负责给新学员上

课,整天像钟表一样运转。

名曰乐长,其实形同仆役。

在这样的环境中,海

顿无可奈何地工作了30多年,主人也前后换了四代。

1772年夏天,继位已10年的第二代公爵出外避暑,乐队当然要奉陪。

公爵乐不思蜀,早已忘了归期。

乐队队员们思念家人,归心似箭。

大家求计

于海顿。

海顿虽身为乐长,却也无法左右公爵,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办法。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部新写好的交响曲开始了。

第一乐章,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都过去了。

“不是说要奏一部不寻常的作品吗?

它不是和平常一样

吗?

”公爵很失望。

说话间音乐已进入第四乐章。

在一片沉郁的音乐声中,

大家忽然看见有两位乐手合上乐谱,吹熄谱台前照明的蜡烛,抱着乐器,从

容地从舞台上退下去了。

台下人大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再看其他的乐手,

都依旧安详地演奏。

接着,又有一名乐手下去了。

陆陆续续地下去了好多位,

最后台上只剩下两个人。

他们轻轻奏完最后的曲调后,也吹熄了自己的蜡烛。

台上漆黑一片。

听众都为之瞠然,连鼓掌都忘了。

公爵还不至于太愚钝,他终于明白了海顿的用意:

大家想走。

第二天,

便起程返回了。

后来,人们给这首乐曲起了个名称,叫作《告别》。

1790年,第三代新公爵继任。

他无心欣赏音乐,解散了乐队,念海顿已

是三朝元老,便保留了海顿的薪金,让他挂职赋闲。

海顿终于有机会到外面

的世界透透气了,于是,往返于维也纳和伦敦之间。

第二年,他到伦敦在查

洛蒙主办的音乐会上发表新作,而后又回到维也纳,写了12首交响曲,其中

包括著名的《伦敦》、《时钟》和《惊愕》。

关于《惊愕》交响曲,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听说海顿有一部新作要

演奏,伦敦的达官显贵们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来到剧场。

演奏开始了,优

雅的第一乐章使听众们飘飘然,宁静的第二乐章又使人们昏昏欲睡。

就在这

时,忽然间鼓声大作弦管齐鸣,第三乐章惊醒了在座所有人,有不少打盹的

听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惊得跳了起来,有些贵妇人甚至被吓得差点背

过气去。

1791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海顿音乐博士学位,按规定他要提交一部作

品,这部作品便叫作《牛津交响曲》。

英国之行,使海顿名利双收,从此他

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1798年,66岁的海顿应新继位的第四代公爵召请,再度回到艾斯塔哈

基,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及《四季》两部巨作。

海顿在英国逗留期间,曾听过亨德尔的《弥赛亚》,他决心自己也要创

作一部清唱剧。

《创世纪》的脚本本来是为亨德尔写的,亨德尔没有使用。

海顿根据英

译本写成了这部作品。

1799年3月4日《创世纪》公演后,获得了空前的成

功。

当海顿在音乐会座席中听到“光芒初现”那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歌曲时,

情绪激动,不能自已,突然站起来,指着天空,大喊:

“光芒从那儿射过来

了!

1804年,海顿被选为维也纳荣誉市民。

1809年5月,拿破仑进攻维也纳,

居民们个个惶恐不安。

海顿泰然自若地对人们说:

“不必惊慌,只要有我在,

便不会有事。

”说完,便坐在钢琴边,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由他作曲的奥地利

国歌。

其时,海顿年事已高,相当衰弱,几天后,即1809年5月31日,77

岁高龄的海顿在为人们留下1000多部作品之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时值战

争,无法举行隆重葬礼,送葬者仅寥寥十几人。

这位善良的老人一生中忍受着令人窒息的屈辱,以乐观顽强为唯一的武

器,战胜重重困难,为人类的音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身后的荣耀何以能

够消补生前的恨憾于万一呢?

莫扎特(1756―1791)

人人都说莫扎特是一位举世罕见的天才,然而,他自己说:

“谁与我付

出同样的努力,谁便能与我获得同样的成就。

沃尔夫冈?

?

阿玛德乌斯?

?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年1

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萨尔茨堡。

莫扎特的父亲是音乐家、

作曲家和管风琴家,一直都在当地大主教宫廷乐队里任职。

莫扎特的姐姐也

很有音乐才能。

莫扎特3岁时就显示出惊人的音乐记忆力,能把所听过的乐曲片断在钢

琴上准确无误地弹奏出来。

他的音乐才能令父亲大为震惊。

父亲决心下大气

力,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一名出色的音乐家。

莫扎特不仅天资过人,尤其刻苦

用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钢琴技巧已有了飞快的进步。

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房间,看见4岁的莫扎特正在纸上涂鸦,弄得

满手都是墨水。

父亲随手取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莫扎特在“写”一

首“钢琴协奏曲”。

父亲逗他说,这首曲子或许不能演奏。

小小“作曲家”

未假思索就反问父亲:

“哪首曲子不经修改练习就能演奏?

莫扎特还具有罕见的绝对音高概念。

据说,7岁那年,他曾用过父亲朋

友的小提琴。

回到家中,他对父亲的朋友说:

“我的小提琴比您那把琴低八

分之一音。

”父亲和朋友都不信,取来琴当场验证,莫扎特的话果然分毫不

差。

莫扎特从6岁起,便与11岁的姐姐一道,由父亲带领周游各国举行音乐

会。

莫扎特不仅能熟练地演奏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在演奏技术艰深的陌生作

品时,也同样得心应手,就像早已经练得滚瓜烂熟。

人们用绸子蒙住琴键时,

他同样能准确无误地演奏技术复杂的乐曲,在场者无不同声赞叹。

人们奔走

相告,渲染夸张,音乐“神童”的名字不久便为欧洲各地家喻户晓了。

1764年,莫扎特来到英国,结识了音乐泰斗约?

?

塞?

?

巴赫的儿子,人称

“英国巴赫”的克利斯提安?

?

巴赫。

这位著名的作曲家对莫扎特后来音乐风

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几年间几乎走遍欧洲主要城市,莫扎特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时,他已

开始出版自己的作品。

如果说莫扎特出发时主要是演奏家,那么当他11岁回

到萨尔茨堡时,就已经是一位作曲家了。

莫扎特14岁时,被罗马教皇授于“金马刺”骑士称号,并成为意大利鲍

伦亚学院的院士。

第二年一月初,维伦的爱乐学院也将他遴选为院士。

几年中,莫扎特的父亲一直努力想为孩子在维也纳宫廷中谋个一官半

职,但及至1873年莫扎特17岁时,仍未能遂愿,无奈,只好让莫扎特留在

萨尔茨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中担任乐师。

新任的大主教专横跋扈,为人歹毒,视莫扎特如奴仆,任意驱使。

他不

准莫扎特在饭厅吃饭,还强迫莫扎特为自己收拾房间。

莫扎特在给朋友的信

中说,没有大主教的许可,他不得外出演出,不得举行音乐会,不得自已出

去找工作,也不能受别人委托作曲来取得收入。

这时正值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前夜,莫扎特随着年龄增长,受启蒙运动思

想的影响日深。

1881年,他终于忍无可忍,向大主教提出辞职。

为期8年的

奴隶生涯结束了,25岁的莫扎特义无反顾,离开故乡,只身前往维也纳,开

始了他一生中音乐成就最辉煌的十年。

但为成为独立作曲家,他也付出了高

昂的代价,毕生为谋生奔命,毕生与穷困相伴。

莫扎特来到维也纳后,不分昼夜拼命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下

了《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

?

璜》和《魔笛》等一系列在歌

剧发展史上占有光辉地位的作品。

但这一切,并未使他的生活境况有丝毫改善。

冬天,没钱买柴,他只好

拉着妻子跳舞取暖;孩子们饿了,连买面包的钱也拿不出来。

1778年,莫扎

特已是一贫如洗,为了吃饭,他不得不在6个星期内,赶成3首交响曲。

中《C大调交响曲(朱庇特)》是他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伟大的代表

作之一。

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莫扎特,他把心中的苦楚、希望、热情和理想,

全都倾注在创作中了。

莫扎特写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受人之约的《安魂曲》。

莫扎特写这部作品

时非常投入。

情绪过分激动,加重了他的病情。

1791年12月4日夜里,他

轻声吟唱着自己最中意的一首咏叹调,人生如寄,往事如烟,在温馨的旋律

声中,离开了令他荣耀、更令他痛苦的人世。

第二天,悲风天来,大雪纷扬,寥寥几位送葬的人都已中途折回,下葬

时,只孤零零一位掘墓老人。

几日后,妻子抱病而来,竟已无法辨认莫扎特

的遗柩所在。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短短36年的一生中,写下了75卷(600

多部)音乐作品,包括22部歌剧、49部交响曲和25部钢琴协奏曲,为欧洲

以及全世界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光辉的贡献。

他曾在孤寂凄苦中离开了世界,

但如今这个世界上每个善良的人都将永远怀念他。

贝多芬(1770―1827)

毫无疑问,如果有一个名字几乎与音乐本身成了同义语,那就应当是“贝

多芬”。

路德维希?

?

凡?

?

贝多芬(LudwingVan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

日诞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在当地的宫廷乐团供

职。

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

母亲是女仆,温和善良,

终日辛劳,对粗暴乖戾的丈夫更是无可奈何。

贝多芬幼年时其音乐才能便崭

露头角,为了要把贝多芬训练成第二个莫扎特式的神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