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043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x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人物)

第一页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学科独立标志,“现代教育学之父”、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康德:

教育学大学课程的开端,《康德论教育》

培根:

首次提出教育学学科独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独立标志

洛克:

《教育漫话》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白板说,“教育万能论”“个人本位论”

卢梭:

自然教育《爱弥儿》“个人本位论”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个人本位论”

斯宾塞:

《教育论》“社会本位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陶行知:

(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生理成熟)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遗传学创始人)、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董仲舒(性三品)

环境决定论:

洛克(教育万能论)、华生(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婴儿,,,)、荀子“内发论”

二因素论:

施太伦(合并原则)、吴伟士(相乘说)

个人本位论:

洛克、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爱伦.凯、马斯洛、康德

第二页

社会本位论:

孔德、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最为极端,具有了国家主义倾向)、柏拉图、斯宾塞等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教育即生活)

朗格朗:

最早提倡终身教育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人物).

桑代克:

<1>“教育心理学之父”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后又发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试误说”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动物实验

<3>学习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冯特: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实验心理学之父、心理学之父”

第三页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学习的本质;适应

过程;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维果茨基:

内化、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危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危机和相应特征

阶段

发展危机

年龄(岁)

基本任务

信任、不信任

0~1.5

形成信任感

自主、害羞与怀疑

2~3

形成自主性

主动内疚

4~5

发展主动性

勤奋自卑

6~11

培养勤奋感

同一性、角色混乱

12~18

建立自我同一性

亲密孤独

18~25

形成亲密感

繁殖停滞

25~60

获得创造力感

自我整合对失望

60以后

获得完美感

第四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

发展阶段

心理特征

前习俗水平

(9岁以下)

1

避罚服从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2

相对功利取向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断行为好坏。

习俗水平

(10~20岁)

3

寻求认可取向

(好孩子定向阶段)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4

遵守法规取向

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后习俗水平

(20岁以上)

5

社会契约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意所建立的。

只要达到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

6

普遍伦理取向

道德判断以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

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

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巴普洛夫: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消退与恢复

(2)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创始人)程序教学

第五页

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的变化

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概念

反应发生概率

相关刺激物

正强化

增加行为发生概率

给予一个积极刺激

负强化

增加行为发生概率

撤销一个消极刺激

惩罚

减少行为发生概率

给予一个消极刺激

消退

减少行为发生概率

不给予也不撤销刺激

班杜拉:

社会学理论

自律学习(养成三阶段历程理论)

<1>自我观察

<2>自我评价

<3>自我强化

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观察者会受到三种强化的影响。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

布卢姆:

掌握学习(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反馈——矫正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苛勒:

(格式塔)完形顿悟说(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

第六页

托尔曼:

认知地图论

布鲁纳:

认知发现说(认知结构论)<发现学习>

学习的实质:

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过程:

获得、转化、评价

奥苏泊尔:

认知结构差异(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程度)

1、有意义学习

2、同化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

模式: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3、接受学习

4、先行组织者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类型: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认知结构迁移:

为迁移而教

加涅: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认知策略:

内潜性、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启发式的

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第七页

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

<1>、辨别<2>具体概念<3>定义性概念<4>规则<5>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5、态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具有影响)

(一):

激进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斯特菲

(二)社会建构主义:

鲍尔斯费尔德、库伯

(三):

社会文化倾向(师徒式教学)

(四):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温和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

二、学习观

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他们是具有一定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体。

因此,第一,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从外部塞给学生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第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第三,要重视合作,包括,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间的合作。

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告诉不能

第八页

奏效,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间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康布斯、罗杰斯

三大教学运动:

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人本主义学习运动

马洛斯:

人本心理学之父、自我实现理论

康布斯:

全人教育思想

罗杰斯:

自由学习理论

陈述性知识:

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变式:

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换

艾宾浩斯:

遗忘;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又叫压抑理论(过度学习不可超过150%)

克服遗忘的方法:

(1)、采用复述策略

(2)、采用精加工策略(3)、采用组织策略(4)、组块化编码(5)、适当过度学习,150%(6)、合理进行复习

第九页

吉布森:

知觉实验

辨别技能:

刺激与反应接近、反馈、重复

操作技能的特点: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心智技能的特点:

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动作技能:

习惯论、认知论(闭环理论、开环理论)、生态观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操作的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有效的指导与示范、练习(基本途径)、反馈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学习三阶段论(具有指向性、系统性、认知性特点):

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我国心智技能学习三阶段论(心智技能学习过程):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产生式迁移)

态度三元论:

情感成分、认知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学习的过程:

依从、认同、内化

态度学习的认知理论:

1、海德,认知平衡理论(平衡彼此的态度来维持相符一致)

2、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发生变化。

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

(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法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第十页

(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费斯廷格)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4、受教育程度

促进态度改变的方法:

条件反应法、提供榜样法、说服法

价值观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价值标准、价值取向

价值观的特征:

主观性、选择性、稳定性、社会历史性(核心本质:

价值标准、价值取向)

影响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外部条件;1、家庭环境2、学校环境3、社会环境4、大众传播媒介

(二)、内部条件;1、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2、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

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过程:

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

问题的基本成分:

一、给定的条件二、要达到的目的三、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的分类:

1、有结构的问题2、无结构的问题

问题的解决:

纽韦尔、西蒙

(特点):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1、发现问题2、形成问题表征(表面理解、深层理解)3、选择并运用正确的策略4、评价反思

第十一页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客观因素1、问题的特征2、外界环境

(二)、主观因素1、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2、认知结构3、动机强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4、智力水平5、定势6、功能固着(邓克尔)7、原型启发和酝酿效应

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尝试策略

(二)启发式策略1、手段-目标分析法2、顺向推理3、反向推理4、爬山法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发散思维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二)智力

(三)个性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和负迁移2、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3、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4、一般迁移(原理、方法、策略、态度)和具体迁移(经验。

技能)

5、同化迁移(不发生实质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顺应性迁移(新旧知识加以概括形成更高级的认知结构)与重组性迁移(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应用于心情境)

第十二页

传统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成分说)3、概括化理论(贾德)4、关系转换说(格式塔顿悟说)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泊尔,为迁移而教

产生式迁移理论:

辛格莱、安德森

策略性知识的反省认知迁移理论

影响迁移的条件:

1、学习对象的相似性(相似性多-正迁移,相似性少-负迁移)

2、原有认知结构(决定迁移的可能性与程度)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促进与阻碍)

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是教学目标服务的)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布鲁纳)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4、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

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期待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内驱力:

认知的内驱力(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交往内驱力)——外部动机

第十三页

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尚的学习动机(利他)与低级的学习动机(利己)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1、决定学习的方向

2、增强学习的努力程度

3、影响学习的效果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倒U曲线关系,学习动机水平为中等时,学习效果最好

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

2、成就动机理论(默里提出,代表人物;阿特金森;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归因理论:

(海德提出),维纳:

内外性归因、稳定与不稳定性归因、可控性与不可控性归因

归因种类

归因维度

原因来源

稳定性

可控性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可控

不可控

能力

努力

工作难度

运气

第十四页

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四种,缺失性需要,生存必需)

5、认识与理解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性需要)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先行因素)效能期待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言语劝说

4、情绪唤醒

 

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持性

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