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9928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docx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1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是天子骄子。

然而,时过境迁,“毕业即失业”不仅是曾为“天之骄子”的悲愤,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一大痛疾。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像“狼来了”似的,成为人们忧心忡忡、望而生畏的一个话题。

如何处理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总体就业率:

据2006年的5月一项报告中,大学生的各专业的就业率为:

 农学78.38%管理学58.02%工学55.44%法学37.85%教育学33.33%医学31.01%。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

2,薪酬要求。

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

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

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要选择,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

专家认为,“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供求状况

第一,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经大大增加。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有145万,2003年达212万,2004年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2006年达到了490多万。

但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相对的却是就业岗位增长的缓慢。

这就使得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

 第二,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

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生,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其本身沉积着大量的冗员,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每年需向社会排放相当数量的富余人员。

   第三,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从总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另一方面,却又戏剧性地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从我国国情来看,现阶段大学生仅占同龄人的5%左右,北京地区所占比例最高,也仅有13%,这与发达国家的30%到50%的比例相比相差甚远,就是与中下等收入国家8.8%的比例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

这就决定了在可预见的未来,高校毕业生仍将是一种稀缺的高层次人力资源。

因此,供求失衡,及一定程度上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定和结构性失衡与个人偏好失衡有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自身都有对此加以反思的必要。

  

(二)有关政府行为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有着特殊的权威作用。

当政府行为和毕业生行为协调一致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会进行得平稳顺利,反之就会出现矛盾。

两者行为协调一致的前提是对就业目标认识上的一致,通常情况下,当政府决定了某种政治经济体制以后,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目标的认识也就随之确定。

问题是毕业生个人有时并不一定认同政府的这一目标。

此时,政府为贯彻这一目标通常有三种手段:

一是思想宣传、鼓动或政治动员,二是行政强制,三是经济调控。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个人行为目标与政府行为目标不一致时采用的多是前两种手段。

其中尤以第一种手段作用为大,行政强制手段只是对前者的补充。

思想宣传鼓动和政治动员对毕业生产生的政治压力及社会规范压力足以使毕业生放弃其个人的价值目标。

这种做法在80年代以前收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有效地保证了高层次人力资源对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的配置,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但这一做法过分地强调了政府的意志,忽略了毕业生的自我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

政府较多地运用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毕业生在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市场规则自主择业,但却忽视了宏观调控的作用。

 (三)有关用人单位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面对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他们已经意识到人才素质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已不再盲目被动地接受毕业生,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挑选。

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干部梯队已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人更慎重,要求也更高。

他们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而且要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挑专业和学历层次,而且要挑学校,甚至挑性别。

这就客观上使一些“名不见经传”学校的毕业生及长线专业、女大学生、学历层次低和综合素质较差者过剩,出现就业难。

用人单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问题,由于新进一个大学生,其效益要在几年工作以后才能发挥出来,多进人意味着企业人力成本的提高与职工平均收益的降低,这就导致了企业领导在用人策略上的短期行为;二是在大城市中,由于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与个人偏好失衡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无节制地提高进人规格。

如原来只需录用专科生的职业岗位,现在却上升到录用本科生、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等等,从而造成人才浪费与专科生人才资源的相对过剩。

这和六、七十年代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文凭疾病”十分类似。

在我国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的情况下,这种人才使用上的浪费,应该引起政府与用人单位的足够重视。

(四)高等教育改革滞后

  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需要,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加之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这就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

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所谓“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结果使学校培养脱离了社会的需求。

  (五)大学生的素质与就业观念

  目前,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

这些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的。

另一方面,就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人的人才感觉特别强。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人才,那么就不应该到那些虽然很能发挥作用,但是人不多、钱又少的“小”单位去;或者不应该到第一线去,而应该到大单位、到指挥或领导岗位上去;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人才,就应该有相应的待遇,所以在择业时,首先关心的是“收入如何”、“住房条件如何”,让用人单位着实对这样的人才不敢恭维;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个人才,那么就应该得到重视,不能去也不愿去做默默无闻的工作。

毕业生的这种错误感觉,恰恰断了自己的就业之路,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二.对策及建议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就业环境与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

   

(一)政府: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

   从政府角度讲,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在目前仍属稀缺资源这一现实,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认真研究对策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因此,真正有效的机制是一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混合机制,那种认为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无为”即“有为”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

   众所周知,按照经济学原理,稀缺资源的市场一定是卖方市场。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是一种稀缺资源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由于结构性失衡和个人偏好性失衡的存在,多数人集中在热门专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优厚的行业。

这本也无可厚非,因为人具有经济动物的特性,在择业上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这一特性的体现。

但是,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热门专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好的行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稀缺资源不再稀缺的问题。

面对这一现象,大城市的一些用人单位则不断地提高用人规格,造成人才上的浪费。

而一些地处偏远、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则苦于得不到人才,以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除了要加强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如对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强度的优惠,除免交学费和免还贷款等措施外,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适当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约。

(二)企业:

树立人才观,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

尽管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

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实是,1996年我国GDP排世界第7位,而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的第28位,劳动力素质低下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美国就业人员中,专业职位、技术职位和非技术职位的比例已由50年代的2:

2:

6演化为90年代的2:

6:

2。

对我国企业来讲,抓紧有利时机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合理置换冗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学校:

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

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

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

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

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

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

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四)大学生:

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

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大学生就业难,但转变观念并不难,尽管不利因素有很多,但并非没有亮点。

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城镇化道路将会加快,农村也就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现实的巨大市场;而且为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央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通过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大众化教育下的大众化就业理念,主动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结束语:

作为一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原因与解决策略,以此与大学生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