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9919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第1课时备课教师:

xx

课题

奥运开幕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认识钟表上的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准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读懂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交流、合作逐步发展时间、空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

难点

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情境引入。

1、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时08分,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开幕了。

这是开幕时的图片和那个时间的钟面。

(板书:

奥运开幕)

2、说一说、看一看,引导学生认识钟面。

(1)关于钟面你们知道些什么?

(2)认真观察钟面,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3)你们是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75页“拨一拨,填一填”。

组织学生观察后试着填一填。

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

体验1时=60分。

2、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1)出示教材第75页“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个时针的认识。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2)猜一猜、认一认。

师提问:

早上几时从家出发上学?

几时上数学课?

几时做广播体操?

下午几时课外活动?

(3)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一天。

你们各自的一天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请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3、同桌互动:

我拨你说,我说你拨。

同桌之间拿出钟表模型,一个同学拨时间,另一学生说时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6“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76“练一练”第2题。

学生小组交流,说一说每一个时间。

3、出示郑州到北京的列车时刻表,让学生在游戏中认时间。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作业。

课时作业。

板书:

1、奥运开幕

有12个大格时针走了1大格是1时

有60个小格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

1时=60分

利用北京奥运开幕的情境,引出时钟,让学生有学习、认识情境图中钟表的欲望。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通过动作操作、互动认时间的活动来加深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乐趣。

 

通过游戏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加深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

进行交流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第2课时备课教师:

xx

课题

1分有多长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教材通过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一系列具体活动,感受1分的长短,帮助学生建立一分钟的时间观念。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某一情境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

教学

重点

通过多种不同的活动,体验1分、1秒的长短,掌握1分=60秒。

教学

难点

建立1分钟、1秒钟的时间观念,进行时、分、秒的时间单位换算。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情境引入。

1、精彩动画一分钟:

《描和老鼠》。

2、耐力一分钟:

单脚站立,手自然下垂,看着屏幕上的时钟,坚持一分钟。

经过精彩动画一分种和耐力体验一分钟,你们有什么感受。

二、探索新知。

1、实践感知“分”、“秒”。

(1)课件出示有时针、分针、秒针的钟面。

在以前我们认识的钟面上有什么针?

又多了什么针?

秒针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走的时候又有什么特点?

每走一格又是多长时间呢?

学生仔细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小结:

秒针是最长的,走得也是最快的,走1小格就1秒。

(2)请把你的闹钟或手表放在耳边,你听到了什么?

滴答声和秒有什么关系?

1秒钟你能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

学生观看课件,体会“秒”的长短。

2、秒与分的关系。

(1)观察课件出示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分钟的动画。

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分=60秒。

(2)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活动情境图。

1分钟能做什么?

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

(3)数一数,再次感受分与秒的关系。

同学们知道1分钟等于多少秒吗?

1秒大约有多长呢?

让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模仿钟表的滴答经过一分钟。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

2、完成教材第78页“试一试”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巡视。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时作业。

板书:

1分有多长

1分=60秒

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融入活动之中。

 

通过介绍、演示,让学生明确1秒的短暂,使学生意识到要珍惜时间。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真真切切地对1分钟有了具体的认识。

 

进一步巩固了分与秒关系的知识记忆。

 

进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第3课时备课教师:

xx

课题

淘气的作息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教材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通过说一说每一次活动的时间,在比较中发现时间的变化经过多长,并结合时间的变化,发现前后时间经过了多少分钟。

教学

目标

1、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2、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时间,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时间观念。

教学

重点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

难点

跨时的时间经过计算。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视频:

《爱迪生珍惜时间》小故事。

引导学生发表感想。

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师: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好方法。

(板书:

作息时间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淘气的作息时间情境图。

让学生说说每次活动的时间。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纠正。

我们应该向淘气学习什么?

2、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课件出示两次时间的变化过程。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

3、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画一画,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出时间的经过。

4、请同学们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指名同学交流汇报。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法,及计算过程。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时作业。

板书:

3、淘气的作息时间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自然引入课题,并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教育,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巩固所学认识钟面上的时间,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作息的习惯。

 

巩固本课所学的新知,使本课的教学知识深化到学生的知识系统中。

 

进学生进行防雷、防水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第4课时备课教师:

xx

课题

上学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钟面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

目标

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换算的方法,正确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进一步使学生掌握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

重点

加深对经过时间的理解,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

难点

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教师演示拨钟,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刻。

如:

7时,6时,3时20分等。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情境图。

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小明早上几点离家,几点到校?

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指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本题中的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3、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活动任务。

(1)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和同伴说一说?

(2)怎样记录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

(3)说一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4、做一做:

完成教材第83页上学时间记录表。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想一想”。

独立完成制作一张上学路上时间记录表,并汇报展示。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时作业。

板书:

4、上学时间

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

7:

507:

3020(分)

结束的时间一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环节首先通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然后讨论交流。

进一步巩固学生认识钟面,读懂时刻。

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来获得计算,经过时间的多钟方法,更加直观地了解时间的变化及时间的经过。

 

通过思考问题,巩固时间的经过计算。

学会制作自己的记录表,并交流讨论,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进学生进行交流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第5课时备课教师:

xx

课题

“重复”的奥妙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本节课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

目标

1、理解一些事物排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

重点

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教学

难点

找出事物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中的美。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情境引入。

师:

昨天晚上是“六一”儿童节,大家看淘气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晚会现场,那里的会场布置得可漂亮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情境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探索新知。

1、在会场上你们发现了哪里数学信息?

说说看。

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

2、师:

现在我们来看彩旗有什么规律,并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学生仔细观察寻找情境图中的规律。

(2)小组选出代表,说说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

3、师:

在会场还有许多的物品和人,用符号表示一下你喜欢的图,再找一找它们的排列规律。

学生认真观察后,用自己的符号表不出规律。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生小组交流。

4、展示学生的表示方法。

出示课件:

看两位同学的表示方法,你们能看懂吗?

各表示了什么?

5、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你能把这些规律再分别说一说吗?

6、你能找找生活中“重复”的现象吗?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并涂一涂。

先观察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律。

请学生表演。

3、摆雪花片。

小组内排一排,集体汇报,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时作业。

板书:

5、“重复”的奥妙

有规律的重复。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最欢乐的时刻,在此创设情境的氛围,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学会发现规律。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美的能力,并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

 

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设计游戏,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进一步让学生找出“重复”中的排列规律。

 

进行交流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