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9875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docx

必须掌握的摄影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七个摄影知识点

数码相机的P档和AUTO档有区别吗?

入门级的数码单反,如D40等,除了有P档之外,还有一个AUTO档,但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P档虽然也是由相机来控制曝光,但可以给人更大的灵活性,比如你转动相机的拨盘,即可选择各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进行曝光补偿等。

AUTO档没有这个功能。

另外,用AUTO档时,光线不够的时候,会自动打开内闪,而P不会这样。

说白了,AUTO档就是将你的单反完全模拟成为一个自动的小DC。

什么是相机的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指的是能基本保证你拍照时不会因为手抖而导致照片发虚所用的最慢的快门速度。

一般来说,安全快门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说你用200mm的焦段拍摄,你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

但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因为上面说的只是过去的传统说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DX画幅的数码单反。

如果你用的是D80一类的DX画幅相机,由于视角变小,镜头焦距相当于乘上了1.5倍,所以你的安全快门再用1/200秒可能就不行了,而应该是1/300秒。

第二,如果你所用的镜头有防抖功能,比如是VR镜头,这个安全快门的速度可以降低不少。

第三,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练好基本功,这样你有可能使用更慢的安全快门,如果功夫过硬,在广角端用几分之一秒、长焦端几十分之一秒的速度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片子。

用内闪的时候要注意你所用的镜头!

如果你用内闪,如果同时使用70-300一类的长镜头,你的照片的下面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半圆形的黑影。

这不是问题,而是你的镜头遮挡住了闪光灯的光线。

为什么我的镜头安装到机身上时,只能在某几档光圈下释放快门,其他的均显示FEE?

发生这种情况的一般都是D型镜头,也就是说有光圈环的那种。

你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把光圈锁定到最小位置才行。

为什么我在回放照片时,有些地方总是闪耀,尤其是亮的地方?

可我下载到电脑上看的时候就一切正常?

这是你把回放状态设定在高光状态了,所以照片中最明亮的部分会闪烁不停。

你只要向下按动多重选择器即可回到正常的查看状态。

这里提醒一下,买了相机之后,首先仔细阅读一下说明书非常必要。

遮光罩到底有什么用?

怎么合理使用?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废话,顾名思义,遮光罩就是为了遮挡光线的,尤其是在逆光或者侧逆光拍照时。

但有时候,你会发现,尽管你使用了遮光罩,但照片上仍然会有光斑出现,而且你也没有使用劣质或者假冒的UV镜,甚至根本就没用UV。

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APS-C画幅相机使用全画幅镜头情况下。

因为,全画幅镜头的遮光罩是给全画幅相机设计的,其最大长度以不在照片上出现阴影为准。

但你将其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比如D80,这个遮光罩就失效了,或者说是部分失效。

因为你只用了镜头中间的成像部分,遮光罩显然就不够长了。

因此,如果你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另外配一个遮光罩。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拍照,就立刻把遮光罩安上。

当然,我这样做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遮光,尤其是晚上。

我的目的其实是保护镜头。

因为,我对画质非常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画质,我的镜头基本都不用UV了(除了到海边拍照和下雨的时候例外)。

没有了UV,自然会多一些风险,尤其是爬野山时,经常会有树枝等划到镜片上。

我安装了遮光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

镜头焦距、视角和景深的关系

1、镜头焦距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尺寸,是多少毫米,就是多少毫米,100mm就是100mm,不会变成150mm,不会随着相机的画幅不同而改变;

2、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的相机上,画幅越大,视角越大,画幅越小,视角越小;

3、相同画幅的机身,如果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或者说越深、越长)。

通俗地说,镜头焦距是指从镜头光心(单片镜头的中心或多片镜头的成像中心)到焦平面的距离。

焦平面是相机里的成像面或感光面。

这个感光面从早期使用的干板式玻璃片式的底板,到后来的软片式的胶片底板,一直发展到现在数码相机所使用的CCD、超级CCD或CMOS等感光器件。

这个成像面的尺寸规格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幅。

通过上面的定义不难看出,镜头焦距实际上是一段距离长度,而且是一个不会改变的固定长度,是一个物理尺寸。

不论你的105mm镜头放在DX画幅的D300上,还是放在FX全画幅的D3上,这段物理距离都是固定的,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发生改变的只是你的相机焦平面(即CMOS)的大小而已。

这个焦平面越大,视角也越大,也就是说所能容纳的拍摄场景越大,反之视角越小,容纳的场景越小。

换一句话说,同样的拍摄对象,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当焦平面是全画幅时,感光面积大,所得到的拍摄对象就更全面一些,如果是DX画幅,感光面积小了,拍摄对象的四周的一部分被剪裁到画面外,因此得到的成像则就更局部一些了。

这是从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相机的角度上说的。

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看看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是什么结果。

如果我们使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不论是D3还是D300,在同样的拍摄距离,用100mm的镜头拍摄之后再用150mm的镜头拍摄。

我们会发现用150mm镜头拍摄时,只能拍到100mm镜头画面中的一部分。

结果和上面使用不同画幅相机一样,视角小了。

尽管两种拍摄条件不同,一个用全画幅+150mm焦距镜头,另外一个是DX画幅+100mm焦距镜头,但由于两者成像时的视角相同,结果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便一样了。

因此,人们便发明了一种说明相同焦距镜头在不同画幅相机上使用的表述方法,即“相当于”三个字。

我们可以说,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就相当于150mm焦距(视角)。

注意:

这里说的是“相当于”,指的是视角效果,不是说镜头的100mm焦距变成了150mm,因为人们经常把括弧里面的“视角”两个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更完整和更正确的说法就是,“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其视角相当于150mm焦距的镜头”,这种说法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本质。

什么是恒定光圈镜头?

首先,恒定光圈的概念是相对于变焦镜头说的。

有的变焦镜头非常便宜,比如不带防抖的70-300mm/f4.5-5.6才几百元钱,而有的变焦头则要上万,比如尼康新出的24-70mm/f2.8。

后者贵是因为后者是恒定大光圈,无论你将焦距调整到多少,都可以使用f2.8的光圈。

图样,佳能的24-105/F4镜头也是如此,无论是在24mm焦距还是105mm焦距,都可以使用f4的光圈。

而70-300mm/f4.5-5.6由于不是恒定光圈的,所以尽管你在相机里使用光圈优先,把光圈调整为f4.5,但只要你把焦距拉到长焦端,光圈就会变小了。

恒定大光圈镜头为了保持能够恒定使用f2.8的光圈,所以镜身一般很大,因此成本也高,所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镜头的最佳光圈是怎么回事?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

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

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

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用17-55时经常使用f5.6的原因。

  有人曾经对大多数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过如下统计: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拍摄人像的最佳镜头

拍摄人像要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呢?

这个是很多摄影初学者最疑惑的问题,

如果你不追求标新立异的视觉,只想老老实实的拍张漂亮人像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焦距范围在80~100mm的镜头

其实长度在80~100mm之间的长焦镜头一般被称作人像镜头,也是大多数专业摄影师拍摄人像的心头好。

为什么呢?

现在就让我们来说说选择它的理由吧。

1、符合人的正常视觉

这个焦段的镜头拍摄出来的人像基本和正常肉眼看到的是一样的,既不会像广角镜头一样变形也避免像长焦镜头一样引起压缩.

2、摄影师与被摄者保持和谐的距离

这个距离刚好离拍摄对象3~4m的距离,彼此之间都留有空间,避免了镜头太近导致模特不自在,也避免了距离太长模特和摄影师之间缺少互动。

同档次的镜头中,定焦镜头的呈像是最好的,如果你将选择定焦镜头作为你拍摄人像的利器的话,焦距在85mm或者100mm的镜头是你的首选,只不过就需要摄影师为了构图跑前跑后,但是相信其呈像效果会让你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而如果你喜欢抓拍,大场景小场景的切换,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焦段较长的镜头,而焦段越长的镜头,重量就越大,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

但是记住,广角和长焦会给你带来惊喜收获,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变形。

这个是你应该小心的。

其实本专题只能告诉你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可以让你得到一张标准的专业的摄影人像,但是摄影总是需要创意的,多少精彩作品都是通过打破条条框框得到的!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镜头,最终还是取决于——你最喜欢拍摄什么样的?

如何捕捉动态画面的三种基本方法

很多人喜欢使用光圈优先的曝光模式,即使是在抓拍的时候,他们也觉得光圈优先非常方便。

这样做的理由是:

光圈变化的级数没有快门变化的级数多,如果使用光圈优先,需要的快门速度不容易超出相机能够设定的范围;而使用快门优先,需要的光圈值很容易超出相机能够设定的范围,比如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曝光需要的光圈往往比相机的最大光圈还要大,这样就容易造成曝光不足。

有经验的摄影师即使使用光圈优先曝光模式,也会留意取景器里快门速度的显示,从而判断运动物体在画面中可能清晰还是模糊。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无暇顾及取景器中的各项参数,所以在画面中需要表现运动物体的时候,我们仍然建议使用快门优先(S)的曝光模式。

在数码相机中,如果使用快门优先时需要的光圈值超出了相机能够设定的范围,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感光度来改变光圈值,这就可以尽可能保持我们所设定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对拍摄运动物体非常重要。

决定运动物体在画面中是否清晰,除了快门速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那就是物体在感光材料上的投影(以下简称投影)的移动速度。

投影的移动动速度越快,要凝固它,我们就需要越快的快门速度。

  

在很多教材里,都提出过这样一些规律:

相机离物体越近,投影的移动速度就越快;

相机焦距越长,投影的移动速度就越快。

在实际运用中,如果物体离我们很近,或者我们使用长焦距镜头将运动物体“拉近”,都会让这个物体在取景器里变大。

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将物体距离相机的远近和相机的焦距综合起来

运动物体在取景器里越大,投影的移动速度就越快;

运动物体的实际速度越快,投影的移动速度就越快;

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越接近平行于焦平面,投影的移动速度越快。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上面这些规律并结合快门速度,在画面中主动地去获得清晰或不清晰的运动物体。

运用快门速度拍摄运动物体有三种最基本的方法:

高速快门凝固运动瞬间、追随拍摄、固定机位慢门拍摄。

这三种方法在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也被用来作为基本功训练,借助这样的训练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快门的应用。

“捕捉动态到底需要将快门怎样设定?

”有很多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情况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我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如果是学员,我会建议他(或她)马上进行拍摄实践。

对于快门的掌握,只有大量的拍摄实践才能积累足够的经验。

即使你从书里或别人的经验里了解某些情况下快门的使用技术,临阵时往往也想不起来用;即使想起来用,经验不足也会使你手忙脚乱。

在摄影中,基本功的训练没有捷径。

如果想掌握快门的应用技术,那么使用快门优先(S)的曝光模式大量拍摄运动物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方法一:

高速快门凝固运动瞬间

用足够快的快门速度凝固运动瞬间,这是捕捉动态时最常用的方法。

无论是起跳扣篮,还是临门一脚,人们需要看到被冻结的动作。

也许最精彩的动作会在事情发生前的一秒钟出现,预见和推断能够让人们更容易地得到心理满足。

多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凝固运动瞬间呢?

现在我们将单位换算成更容易判断和操作的“米/秒”。

当然,我们所期望的不仅仅是换一个数字,而是建议你参考表格上的数据不断地进行拍摄实践,这样可以很快地获得使用快门的经验。

 

为了使沿水平方向运动并足够靠近相机、可占满照片画面的被摄体运动“定格”,那么可以参考使用以下快门速度:

如果被摄对象沿斜线(45°左右)运动或被摄对象只占画面的一半,可以考虑使用长1倍的曝光时间;如果被摄对象朝向或背离相机方向运动,可以尝试用长2倍的曝光时间。

 

为了保证能够冻结动作,我们给出另外一条建议:

让你的快门速度比你已经知道的再快一些。

方法二:

追随拍摄

在使用追随拍摄法拍摄时,相机将“跟定”运动物体移动(即运动主体和相机保持相对静止),于是画面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

运动主体相对比较清晰,而与这个运动主体运动方向不一样的、运动速度不一样的在画面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模糊,在背景中甩出与相机运动方向相同的线条,从而使得画面动感十足。

背景中被甩出的线条长,速度感就会强烈;背景中被甩出的线条短,紧张感就会强烈。

追随拍摄法所带来的两种视觉感受往往会交叉在一起。

所以在使用追随拍摄法前,我们应当考虑需要更多地表现速度感,还是需要更多地表现紧张感。

另外,不是所有的运动物体都可以用追随拍摄法表现。

被追拍的对象往往需要具备快速或紧张的特征。

比如在拍摄竞速类的比赛时、拍摄警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时,或者街头追逐时等等,摄影师经常会用到追随拍摄法。

如果我们用追随拍摄法拍摄骑着小三轮的老大爷,无论是表现紧张还是表现速度,看起来都会觉得怪怪的。

尽管现代相机采用追拍比过去的相机成功率高出不少,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使用追随拍摄法要领:

提前追随。

等到运动的主体到达拍摄地点再追拍,往往不能成功。

正确的做法是:

运动主体在远处时,我们就开始在取景器中跟踪锁定它。

锁定主体。

如果希望被追拍的主体在画面中更清晰,我们就要在追随的过程中保持主体在取景框中的相对位置不变?

平滑拖尾。

按下快门后不要马上停止追随的动作,让我们的相机继续追随主体直到平滑地停止下来。

除了这三条要领外,下面还有五条建议帮助我们提高追拍的成功率:

如果相机上有连续对焦功能,并且对焦速度足够快,那么使用它。

如果相机上没有连续对焦功能,或者连续对焦的速度不够快,那么就要判断运动物体将要经过的位置,并且对着这个位置预对焦,同时应当让景深稍微大一些。

如果来不及对焦,可以考虑使用区域对焦或超焦距。

如果相机的高速连拍可以达到8张秒或更多速连拍可以提高追拍成功率。

如果相机的拍速度低于4张/秒,最好只用单次拍摄。

因为这个时候使用连拍可能会错过关键瞬间。

方法三:

固定机位慢速快门拍摄

固定机位慢速快门拍摄所形成的效果显而易见:

静止的物体在画面中是清晰的,而运动的物体会因为他们的运动速度和在画面中的大小不同变成不同模糊程度的影像。

我们看到过俯拍的集市:

摊位清晰、走动的人们模模糊糊,这是在表现集市里人来人往;我们也看到过拍摄繁华的街道:

建筑清晰、行驶的车辆模模糊糊,这是在表现街道上车水马龙。

固定机位慢速快门拍摄所产生的虚影还可以表现彷徨、匆忙、神秘、无助等等。

当快门速度不够快,而且画面中必定将出现虚影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这些虚影在画面中起到什么作用,避免它们成为视觉干扰。

在上面这张照片中,作者很好地运用了慢速快门营造了一个女人模糊的身影,结合画面中的其他视觉元素暗示了青春逝去和护肤品庇护之间的冲突。

虚实对比和明暗对比表达了“过客”这个主题。

我们的目光在两个女人身上跳来跳去,到底谁是过客?

青春、女人,还是时间?

结束语:

这一次讨论了拍摄运动事物的三种基本方法。

拍摄运动事物还有很多方法,比如通过闪光灯捕捉动态、通过变焦表现动感,以及通过不稳定的构图表现动荡等等。

话说回来,即使有再多的方法,如果不去实践,还是等于没有。

所以,我们要说的还是那句话:

现在就拿起相机,开始你的摄影实践。

怎样拍摄出更加“锐”的照片

好多朋友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怎样拍摄出更加锐利的照片呢?

我想不外乎几点:

(1)设备(机器+镜头)的好坏;

(2)拍摄过程;(3)外部环境(天气、光线等等)。

今天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设备的问题和外部环境的问题,只是探讨在已有条件下拍摄方式的差异,通过学习各位高手的经验体会,发帖如下,看看需要注意哪些才能拍摄出更加“锐”的照片。

1、拍摄时候三脚架的应用

很多情况下,照片图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动快门时产生“手振”或“机振”所造成的。

如果使用了三脚架,无论快门速度设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长时间的曝光,都可以减少由于“抖动”而产生的图像模糊。

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快门线,因为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触快门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清晰度,如果没有快门线的话可以使用相机的延时拍摄功能,这样可能会更加方便些。

2、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使用高速快门

虽然现在好的机器及镜头都有防止抖动的功能,但是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速快门来拍摄。

没有经验的拍摄者,快门速度设定在1/30s以下时,照片拍虚的概率较大。

即使专业摄影工作者,也不能保证在低速快门拍摄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提高快门速度,会相应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

对于长焦,建议把快门速度控制在(1/焦距)以外,当然,为了保证照片的亮度,在手持照相机提高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势必开大光圈,因而会失去“大景深”,但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有时候适当放弃景深是不得已的办法,或者可以综合考虑,通过适当提高些ISO值来提高照片的亮度。

3、充分发挥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镜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误差,这些成像误差将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镜头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线经过透镜中心和边缘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从而导致清晰度下降。

如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将导致该镜头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会产生光的衍射,也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

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问题,通常采用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提高成像的质量。

一般来说镜头的最佳光圈为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左右。

当然性能超群的镜头在这里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像佳能系列的“红头”、“L头”等。

4、合理使用对焦方式

目前大多数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

然而,在景深特别小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往往会聚焦不准确,特别是在向主体近距离对焦,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人像特写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

如果此时采用自动对焦,“靶子”非要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宁可放弃自动对焦,而采用手动对焦,可以通过半按快门来测试是否合焦(合焦后有提示音),而且提醒大家“下手要快,动作要稳!

”现在有些镜头在自动对焦的基础上仍然可以手动对焦,请大家合理使用。

5、适当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并不在意。

在用正面光、前侧光或侧光时,遮光罩的作用并不明显。

但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必须使用遮光罩,有时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阳光仍会直射到镜头上,造成画面“冲光”,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

这时,应调整镜头角度,避开直射到镜头上的光线。

此外,遮光罩还有助于防止镜头镜面损伤,同时避免手指接触到镜面。

6、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据拍摄者拍摄的目的来决定。

如果是拍摄风光摄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为让照片上景物的清晰范围从近至远都表现得很清楚。

如果是拍摄特写,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让照片上主体的背景(也可能是前景)虚化(模糊),突出被摄主体。

如何合理运用景深呢?

要记住:

采用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远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大。

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近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小。

当然影响景深深浅的因素很多,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拍摄方法也行,但效果综合起来使用作用更明显。

7、尽可能选用低值感光度(ISO)

要获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让照片看起来具有丰富的质感,除选择使用高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和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外,还有个简便的办法,即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电子传感元件有个特性:

即ISO感光度设定得越低,胶片的颗粒度就越细(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少),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对高。

ISO感光度设定得越高,胶片的颗粒度就越大(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对较低。

目前,胶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范围可供选择;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根椐厂家对低端、中端、高端相机的不同要求,设计在ISO50~3200不同的范围。

了解了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传感元件的这一特性,在拍照的时候,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8、把握正确曝光(测光)的方式

现在大家最常用的是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

要准确曝光,必须掌握正确测光的方式。

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时,有时,按测光数据将导致曝光不准确。

举个例子:

你想表现冬季的白雪(白雪在画面中占多数),如用反射式测光,拍摄结果,白雪却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现为浅灰的色调,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测光提供的“准确”数据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现“正确”的白色。

相反,你想表现黑色的煤炭(煤炭在画面中占多数),结果,煤炭呈中灰色,这时,就要在测光的基础上再减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摄人像(背景较亮)时,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人物的面部往往曝光不足。

这时候用“点测光”功能去测被摄体的反射光(测人物脸部),曝光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9、尽可能选用RAW图像存储格式,保留后期处理的空间,方便后期通过软件调整照片的锐度

RAW是一种无损压缩的文件存储格式,它能在拍摄的一瞬间将各种有关参数,包括相机、镜头、焦距、曝光组合等最原始的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

RAW格式与TIFF格式相比,RAW格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储存空间要比TIFF格式小。

尽管TIFF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文件格式,且不必转换文件格式便可直接打印照片,但TIFF格式占用的储存空间较大。

拍摄同样质量的照片,采用RAW格式比TIFF格式要多拍2~3倍的数量甚至更多。

因此,目前有的生产商在相机上已不采用TIFF格式,看来是有道理的。

RAW格式与JPEG格式相比,RAW格式的图像质量显然要比JPEG格式好(照片放得越大越明显)。

由于JPE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文件格式,而且压缩后是无法恢复的。

如果JPEG格式文件每改动一次,仍用JPEG格式储存,又有损压缩一次,导致图像再次受损,因此,一个JPEG文件应在完成所有编辑后一次性保存。

放较大尺寸的照片,最好不要采用JPEG格式拍摄。

但JPEG格式仍有优点,文件小速度就快、张数多、兼容性强,方便通过网络传输。

10、充分利用机器自身的设置功能

现在的相机里都有各种参数的设置功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充分发挥机器的特色。

一般单反数码相机有照片风格的设置项:

锐度、反差、饱和度和色调。

友情提醒:

机内设置应根据镜头、场景、拍摄要求等而设置,不是唯一固定值,而且把参数设置到极限值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值!

请大家不要忽略了这点哦!

11、合理使用后期处理软件,适当调整照片锐度

照片后期处理的软件比较多,佳能自己的DDP就是一款不错的RAW后期调整软件,在DDP里面可以调整照片的锐度。

最常用的软件还是PS系列,特别是PSCS系列软件直接支持部分格式的RAW文件处理,可以使用菜单下“滤镜---锐化”工具对照片进行详细的锐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