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减压.docx
《职场减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场减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场减压
职场减压
(2)
职场减压
主讲:
苏锋利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1993年3月9号,上海大众老总方宏跳楼自杀;1997年7月28号,贵州喜酒的老总陈兴国举枪自杀;2002年青岛啤酒老总彭作义游泳的时候突发心脏病猝死;2004年3月4号,大中电器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去世;2004年4月8号,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心脏骤停,猝死在跑步机上,终年是54岁;2004年11月7日,温州均瑶集团的总裁王均瑶因病去世,年仅38岁;某年初,清华大学两名中青年教师,在4天之内,相继去世,因为怀疑是劳累过度,引起了高校教师的讨论。
生命枯竭
生理枯竭
心理枯竭
职业枯竭
第一单元压力认知概述
一、压力的来源
1、客观因素:
堵车
2、主观因素:
美容、减肥
3、角色认知:
发展焦虑
二、压力的积极作用
缺乏压力表现:
1、积极动机不足
2、自我价值感不足
3、注意力空置
三、压力的消极后果
1.压力的消极方面2.压力摧毁心理环境的三种方式1)一个接一个累加(广泛性焦虑)“门锁了没有”
2)细碎而持续(强迫倾向)
反复做来释放
3)注意力碎片化(纱窗效应)
4)偏执型压力(抑郁)
林黛玉
焦虑
强迫
抑郁
癔病
焦虑型人格特征
总是把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危险夸大
总是处在永恒的不间断的预先考虑之中
对万事都往最坏处想
总是最大限度地、尽其所能地采取一切措施来面对问题、防止危险,常过分操心。
总希望事物都在他们的掌控和视野内
强迫型人格特征
工作狂,可以牺牲一切无关的消遣
喜欢事情井井有条,不喜欢混乱
喜欢整齐、和谐、对称
处事一丝不苟,作风严谨/古板刻薄吹毛求疵
对待感情采取克制态度,绝不轻率流露
不喜欢抛弃旧东西
舍不得花钱
犹豫不决
癔病型人格特征
自我要求高,求全,求先,求大
以自我为中心
明显内向,常处在自我压抑中,易自我暗示和受他人暗示
对身体比较注意和敏感
多愁善感
对生物性的危险特别恐惧,而社会性的灾害却泰然处之
关注健康长寿,对医学知识感兴趣
第二单元压力宣泄
一、情感宣泄
说出压力
唱出压力
哭出压力
打出压力
写出压力
二、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睡眠充足
体育运动
度假
亲子活动
讲究营养
音乐冥想
饲养宠物
打扮自己
合理购物
培养业余爱好
三、音乐冥想
增强自信心:
命运交响曲、创世纪(海顿)
催眠:
班得瑞系列、钢琴协奏曲(德彪西)
镇静:
塞上曲、春江花月夜、仙女牧羊、平沙落雁
舒心:
喜洋洋、蓝色多瑙河、江南好
消除疲劳:
水上音乐(海顿)、大海(德彪西)、假日沙滩
增强勇气:
英雄(贝多芬)、众神的黄昏(瓦格纳)
四、行为放松
按摩
渐进式肌肉放松
呼吸法
禅坐
第三单元压力调节心理学
一、认知论
含义:
人的情绪是由人的认知方式决定的
A(外部刺激)→B(评价方式)→C(情绪)
这是心理学当中的一级心理理论。
其衍生的二级心理理论有:
社会标签论、视角大小论、对错程度论、攀比论、他人评价重视程度论、风险放大论等等。
举例
1、老哭婆的故事
2、婆媳矛盾分析
3、晚回家的丈夫
我们应该少说“你气死我了”,
而应该多说“我气死我了”。
语录
我生气主要是我的观念引起的
我生气主要不是外部环境引起的
我以后一定要少说你气死我了
我知道主要是我自己气死我了
改造观念途径:
听、说、写、看、做
概念:
潜意识
之所以要多次重复学习的原因,是因为情绪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而理解理论是由意识完成的。
潜意识:
自己不知道却在影响心理、情绪、行为的意识。
正确理解批评的实质
——批评一定程度是好事
1、批评是表扬的前提
2、对干部而言,“批评多”常是受重用的特征
3、直截了当批评说明关系亲近
4、批评是前进和完善的原因
5、批评隐含前提是工作安全
二、社会标签论
社会标签论定义
社会通过亲朋好友、同学邻居、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特别是广告,无时无刻在给个体贴标签:
“活得好”或者“活得糟”。
个体为迎合“标签”,就会产生人格扭曲,进而形成痛苦。
广告由于要卖商品,总是会制造一种虚假的、高于实际的生活方式,力图暗示人们“你活得不正常”或者“你过的是非人的生活”,解决的办法是:
购买我的产品。
所以,物质丰富了,人们却更痛苦了,广告起了巨大的作用。
分析
某中档车广告的心理暗示。
分析
时尚杂志的心理暗示。
分析:
奢侈品的特点
绝大多数人知道,极少数人拥有。
故而是典型的“大众痛苦制造器”。
举例
谢老师买车的经历。
举例
让人…突出的百万跑车。
举例
两层别墅里的电梯。
建议措施
1、深刻理解社会标签是痛苦之源。
2、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各类非必需品广告。
3、远离时尚类杂志和报纸,见到这类报纸杂志心中就默念:
这是痛苦制造器。
三、对错程度论
对错程度论定义
对错观念清楚程度越高,人就越痛苦,认为凡事有对错的人十分痛苦,对错观程度低即思维弹性高的人更幸福。
心理学的经典论述是:
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只有大是大非,没有小是小非。
小事情没有约定俗成的对错标准,人世上99%的事无对错。
工作中讲对错是对的,但是把工作中的对错观任意扩大到私人生活领域,将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50年前,吃饭前要高呼毛主席万岁,现在……
40年前,婚外情是要挂破鞋游街的,甚至要判刑,现在……
30年前,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现在……
20年前,大学谈恋爱时悄悄地,现在……
10年前,都是男人和女人谈恋爱,现在张国……
5年前,结婚表示两人的关系稳定了,现在……
3年前,大多数学生是不懒的,现在某些90后公开的口号是:
我们就是懒!
不要和我比懒,因为我……
对错程度容易偏高的人群
1、部分理工科背景的人员
2、部分财务背景的人员
3、部分独生子女
部分工作中对错程度高是正确的,但是,把这种高度对错观任意泛滥扩大到其他工作和生活领域,就不妥当了。
特别是把这种观念延伸到私人生活中,是十分错误的,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痛苦,也会给亲友造成很大的痛苦。
建议措施
经常默念经典结论:
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只有大是大非,没有小是小非。
小事情没有约定俗成的对错标准,人世上99%的事无对错。
建议措施
请消除以下负面思维:
这对我很不公平。
追求公平是一种很荒谬的想法,公平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着人人认可的公平,追求公平基本上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或者说就是给自己制造痛苦。
请记住:
追求公平就是追求痛苦。
四、视角大小论
视角大小论定义
视角的大小影响人的情绪,视角越大,痛苦越少;视角越小,痛苦越多。
分析
1、哲人为何痛苦少?
2、家庭主妇为何痛苦多?
建议措施
爬爬高山。
看看大海。
扫扫坟墓(特别是名人坟墓效果特好)。
想想人生。
学学历史。
翻翻哲学。
参加追悼会可以大幅度降低因功名利禄心而产生的烦恼。
请写大字
五、体内生化论
体内生化论
含义:
人的情绪是由人体内的生物化学物质决定的。
生化物质种类:
五羟色胺、类啡肽、去甲肾上腺素
影响途径:
1、体育运动
2、穴位刺激
3、药物补充
美国礼来药品公司1988年生产的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抗情绪低落药物:
百忧解
现在,在中国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
另外,百忧解用来治疗强迫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体内生化论
目前,抗情绪低落的新药物已有许多,都是从各种不同的途径来调整体内五羟色胺的含量,广泛地用来解决人类多种心理问题。
有研究者声称,有些抗抑郁药物甚至可以降低离婚率。
对抗抑郁症药物理解的误区
1、这些药物是否是毒品?
2、这些药物是否是兴奋剂?
3、这些药物吃了是否会变傻?
百忧解在西方高压力阶层当中广为流行,西方人并不把心理问题理解为“精神病”,很多西方有钱人都会配心理咨询师。
而中国文化中,“你心理有毛病”是骂人的语言。
其实,有心理问题的人犹如感冒患者一样普遍,抑郁症就称为“心理感冒”。
那么,如何区分“精神病”和“心理疾病”呢?
西方有一位哲学家声称未来的美好社会为“美丽的新世界”,其特点就是百忧解无限免费供应的社会。
建议措施
(一)
每天打羽毛球四十五分钟,或跑步半小时,或游泳三百米,或打篮球、足球半小时,坚持半年,情绪就会明显变化。
特别注意:
要把运动搞得非常有趣才能坚持下去。
建议措施(三)
如果已经出现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建议到心理门诊给予药物治疗。
治疗抑郁症的“五朵金花”药物:
1、百忧解(氟西汀)
2、赛乐特(帕罗西汀)
3、兰释(氟伏沙明)
4、左洛复(舍曲林)
5、西普妙(西酞普兰)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单次诊断标准:
心境低落为主,至少有下列4项症状持续两周)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抑郁症
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终身发病率为15-20%,重度抑郁症的自杀率为20%。
不能把抑郁症理解为“想不通”,特别是重度抑郁症者必须药物治疗,其脑海里的消极观念不是通过劝解可以消除的。
由于许多人把抑郁症仅仅理解为“观念问题”或是“通过劝说可以解决的问题”,导致延误治疗,形成自杀的惨剧。
六、态度协调论
态度的定义
人对人、事、物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态度三成分
态度三种成分协调时,人就幸福;态度三种成分不协调时,人就痛苦。
态度三成分:
1、认知成分:
对人、事、物的看法
2、情感成分:
对人、事、物的情绪体验
3、行为成分:
对人、事、物的实际行动
特别要注意
认知与认知矛盾,也是造成痛苦的源泉。
举例
1、人对香烟的态度
2、“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现象
3、学生在学习上的痛苦
4、婚后出轨者的心理问题
社会现象
1、人为什么会信宗教?
2、观念流行的规律是什么?
启示
人要善于协调态度的三种成分。
建议措施
1、要充分意识到人是为幸福而活,而不是为真理而活。
2、淡化对错观念,加强思维弹性,让认知与情感行为协调。
3、努力协调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七、风险放大论
风险放大论
1)大多数人对未来风险有放大倾向
2)大多数忧虑绝大多数不会发生
3)人应该计算概率,并与可理解的概率比较,就可以减轻痛苦;
4)人在信息缺少的情况下,容易倾向于往坏的方面想;
5)让“感觉”代替“理智”,并让负面情绪任意泛滥。
案例:
非典中泰然自若的的钟教授
案例:
二战运油船海军如何解除忧虑
1)100艘船,20只被鱼雷击中
2)被击中的,只有40%会沉没
3)沉没的只有12.5%,5分钟之内沉没;
4)掉到海里的士兵,只有30%的会死亡;
5)每个士兵的死亡率是0.3%。
99.7%的人不会死亡。
坐飞机恐惧分析
坐飞机每年每人每次死亡率:
100万分之一;
坐飞机每人每次死亡率:
500万分之一
案例:
“我”担忧的经历
1、小时候担心得癌症;
2、进大学时,担心同学看不起;
3、大学毕业,担心找不到工作;
4、工作后,担心被领导炒鱿鱼;
5、批评后,担心日子没法过;
6、工作后,担心没房子住;
7、工作3年后,担心找不到
7、当经理后,担心别人眼红把我扯下去;
8、上讲台讲课,担心同学把我轰下去;
9、…
八、攀比论
攀比的人生活痛苦。
攀比特征:
单因素或少因素比较
攀比论
统计学表明:
60岁之前得癌症的人平均攀比程度高出常人许多。
所以,爱攀比人的性格又称为“癌症性格”。
攀比论
斤斤计较的人十分痛苦
斤斤计较是攀比的变种,爱斤斤计较的人非常痛苦。
攀比论
举例:
1、特殊的煤气自杀
2、如何对付婚宴上的假钞
3、孤老夫妇的电费问题
4、离婚与假牙
攀比收入,终生痛苦
大量的调查表明,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如果存在互相攀比收入的风气或组织文化,那么组织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十分委屈,都会感到十分不公平。
互相攀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单因素或少因素比较。
拿自己最有利的因素与别人比,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吃亏了。
互相攀比的结果是:
对某一人而言,自己会认为与别人相比拿少了,而又必然被同事评价为拿多了。
人人都会认为“他人收入太高,我凭什么比他低,这很不公平”,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指这种现象。
人的情绪是“气死人”,自然会降低组织竞争力,严重的还会导致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变“气死人”为“饿死人”。
这种现象过去在国营企业中常见。
正因为危害严重,在大部分企业中都实行工资保密制度,有的企业规定实行“攀比工资者除名制度”。
那么,互相攀比是如何创造出委屈感的?
它的产生过程如下:
首先,决定收入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例如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的难度、学历、潜力、忠诚度、年龄、工作态度、安全性、稳定性、纪律性、运气等等,总之收入是多项因素综合的结果。
而收入的构成也是复杂的,它包括工资、福利、学习机会、职业安全性、地位、权力、企业成长性、能力锻炼、个人与上级关系等等。
组织根据多种因素形成收入现状,种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每个人收入的差距。
一个人的收入不如别人,可能是由以上诸多因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造成的。
其次,互相攀比的典型过程是单因素或少因素比较。
比如,商厦站柜台的工作,月薪是800元,月奖金是根据销售额提成200元至500元左右,忽然分来一个营销系新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六个月锻炼,然后调回公司总部做营销策划,月薪2000元,但无奖金。
如果故意互相攀比,这个原营业员就可能感到十分不公平,因为他撇开学历等其他因素不谈,单从工作内容相同这一点出发,抱怨“同样的工作为什么薪水不一样”,于是委屈感产生了。
再次,抱怨一旦被传到对方耳中,很有可能会引发对方反弹。
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原营业员这种抱怨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新大学生耳中,该大学生就会反弹,他也互相攀比道“都是公司职员,干嘛他每月有奖金,而我没有奖金,这太不公平”。
于是新的“不公平感”又产生出来了。
只要你想寻找委屈,通过攀比,就必然找得到。
而且这种互相攀比极易造成同事之间产生裂痕,伤害彼此的感情,激化企业内部矛盾,从而严重降低组织竞争力。
互相攀比收入的结果就是都认为别人占了便宜、自己吃了亏,从而形成“人比人、气死人”,这种互相攀比多见于组织内部,也偶见于组织外部。
比如大学同班同学,散布于各行各业工作后,彼此之间还保持着相当紧密的联系,经常容易在收入方面互相攀比,从而引发对各自工作的不满。
他们仅仅把“都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毕业”作为攀比的出发点,感叹到: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不一样呢?
!
”
其实,这种单因素的比较及其之荒谬!
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证据证明:
“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毕业的学生的能力是一样的!
”更何况收入的概念是广义的,不仅仅只有钱。
别人也许钱多,但可能压力更大、工作更不安全;别人也许钱多,但成长机会却没你多;别人也许钱多,但你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没你人脉广;你真的走向攀比对象钱多的那个岗位,说不定干得更糟。
总之,单因素比较完全没有必要。
另外,邻居、亲人等熟悉的人也常是攀比的对象,一般人们不攀比不熟悉的人。
相互攀比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同事、对组织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首先是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自己制造痛苦。
因为攀比都是单因素比较或少因素比较,拿自己最有利的方面与他人最不利的方面比较。
所以只要攀比总可以找到理由证明自己“吃了亏”。
具有攀比人格特征的人,无论跳槽多少次,增加了多少工资,换了多少领导,他永远是认为自己吃了亏,永远心理阴暗,情绪低落,感觉非常痛苦,痛苦的来源与收入无关,而是来源于攀比性格。
最极端的情况是,有的人攀比的条件是“我们都是人嘛,怎么收入不一样?
”这种人纯粹给自己找不痛快。
其次,从来没有一个成功者是喜欢攀比的,喜欢攀比的人很难事业成功。
斤斤计较、喜欢攀比的人,人际关系更糟,而且这种人常常不被领导所喜欢,他的机会就少,事业难以成功。
再次是降低他人生活品质,给他人制造痛苦。
盲目与他人攀比,容易引发同事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大家都陷入到痛苦当中。
第四是降低组织竞争力,严重者可形成组织崩溃。
最后,大量统计表明,爱攀比的人寿命更短,现代人几乎无人是因为“没饭吃”导致死亡的,死亡多是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导致的,这些病与情绪有密切关系。
所以说,现代人的死亡多半是被“气死”的,爱攀比的人得上述毛病的可能性比普通人群高出好多倍。
你想健康长寿,请通达些!
立刻停止毫无意义的攀比。
如果企业或组织内攀比风气兴盛,那么如何处理这种不良现象呢?
首先,组织应形成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不互相攀比的文化。
其次,要通过选举的方式,把心胸宽广的人和斤斤计较喜欢攀比的人选出来,号召组织成员向心胸宽广的人学习,同时帮助喜欢攀比的人改变这种负面的思维方式。
具体的选举办法是:
每一个部门员工投票选举心胸宽广的人,选举的名额为该部门人数的50%。
比如,某部门有12个员工,每人就投6票,选举心胸宽广不攀比的人,凡得票最多者即为心胸宽广不攀比的人,凡得票最少者即为斤斤计较喜欢攀比的人。
再次,组织成员应自觉的做到不互相攀比,维护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工作气氛。
如果你还在这里工作,就应该负起责任,努力把工作做好;如果确实难以忍受,不必做毫无用处的抱怨,抱怨不会改变任何事情,请立刻付诸行动——写辞职报告!
奔向令你满意的地方!
!
最后,请再次牢记这句至理名言:
喜欢攀比收入的人,无论增加多少工资,换多少工作岗位,永远是生活痛苦的。
这种痛苦来源于“攀比”本身,而不是来源于收入多少。
换言之,如果你活得不耐烦,想自寻烦恼,通过攀比就必然找得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比人,气死人”。
攀比论
建议措施:
立刻停止毫无意义的攀比。
毕业20年内少搞全班同学聚会。
60岁后也少搞全班同学聚会,统计表明,60岁后全班同学聚会一年内,中风的概率比普通水平上升了好几倍。
请写大字。
请多学习《攀比收入,终生痛苦》,特别是发年终奖前和调工资前,更要学习此文。
九、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的简单定义
影响人的心理、情绪与行为,但自己不知道的意识。
人的痛苦来源:
当潜意识与意识冲突,潜意识的创伤或观念不为意识所接纳,就形成了痛苦。
潜意识的复杂定义
意识下的一种心理活动。
意识是指我们理性行为的精神活动,包括逻辑、分析、计划、计算等。
潜意识的功能包含:
控制基本生理功能,如心跳、呼吸、记忆、情绪反应、习惯性行为、创造梦境、直觉。
在临床催眠学上认为,潜意识有六大功能:
本能、记忆、习惯、情绪、能量、想象力。
举例
1、握手试验
2、一见钟情
3、曹同学的故事(左额头一颗痣)
4、骑车走神
5、看电视干活
6、听优美的音乐时
7、梦游
8、大门牙的母亲
9、某同学的害羞症
潜意识是怎么发现的?
形成潜意识的主要途径
1、生物基因遗传
2、重大刺激沉淀
3、幼年少年经历
4、重复信息输入
5、催眠输入信息
潜意识的五大特征
1、能量巨大。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易受图像刺激。
4、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5、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一大主要功能:
主管情绪
改变潜意识的常用方法
1、听、说、写、看、做重复信息输入
2、通过专家进行催眠
催眠的实质
意识收窄、潜意识开放。
潜意识沟通
催眠的认识误区
催眠可以让人做对被催眠者不利的事情。
建议措施
1、太痛苦找专家催眠以消除和调整不当潜意识
2、通过“听、说、写、看、做”修正不科学的潜意识
3、以自我暗示的方法输入正面信息
十、心锚论
心锚论定义
人的情绪与外部信息之间在潜意识层面的链接关系,又称为“情绪条件反射”。
心锚分为正向心锚和负向心锚。
举例
1、吊丧的小伙子
2、基督教的餐前祷告
3、女儿的心锚与读书的爱好
4、勤劳的女心理学副教授丈夫
5、用心锚提高员工对批评的承受力
建心锚的方法
1、在相同情绪时,持久多次输入相同信息。
2、催眠。
调整情绪,给予联系信号。
建议措施
1、多费点功夫,建个正向心锚,可以很好地调整情绪。
2、夫妻绝对不可在床上吵架。
3、不要把孩子的读书变成负向心锚。
4、不能把另一半的偶然家务变成负向心锚。
改变
学习……钱没了,
不学习……前途没了;
改变……过去的你没了;
不改变……未来的你没了;
富不学习富不长、穷不学习穷不尽。
学习与不学习的人,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五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观念的巨大分别。
等到了十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再逃,别忘对自己负责;再忙,别忘给自己充电!
第四单元性格修炼
自我评估:
你属于哪种个性类型?
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宗教
社会团体
朋友
家庭
理解
情感支持
团队和
社会支持
控制力
……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在生气之际,
我们如能多想想: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
」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
」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
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
所以…
你要和朋友..
家人吵架时…
要记得你们的相遇…
不是用来生气的喔…
然而所谓人非圣贤...
谁能不生气呢…
不过…
下次要生气时…
就别生太久…
免得伤心、伤肝、伤肾又伤肠胃…
将钱交给银行
将怕忘的事交给笔记本
将方方面面的工作交给各个负责的部下
将无法预测的未来交给命运
将烦恼交给自生自灭的情绪规律
将没必要的包袱交给大地
将孩子的成长一定程度上交给孩子自己
将恋人有关忠贞的承诺交给他本人保管
将自己的作为交给别人任意评价
将对未来的忧虑交给未来
将旅途劳顿交给淋浴
将身心疲惫交给随心所欲的休闲
将自己赤条条地交给自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