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956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x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doc-免费下载

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国债发展问题综述

一、国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年轻的中国国债市场茁壮成长,走完了西方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一个基本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国债市场确实已实实在在地建立起来。

今天,恐怕已经很少会有人把国债看成仅仅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了。

国债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已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国债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债供不应求。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日渐好转,特别是199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保值储蓄,5月、8月又连续两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政策的出台,城乡居民储蓄的热情有所降低,而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变现性较强等优点而倍受广大市民青睐,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国债市场,全国各地出现了争相购买国债、销售异常、供不应求的局面。

2、发行品种较为单一。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已有18个年头了,国债期限大多以3-5年期的债券为主,且大多数不可上市流通。

品种单一,这与其他国家发行国债种类相比,相差很大,据查有关资料、澳大利亚31种,加拿大20种,英国17种,瑞士8种,丹麦、德国5种,最少的法国也在3种以上。

国债品种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不同投资要求,也大大制约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3、实物券国债偏多。

十几年来,我国发行的国债大多数是实物券,即无记名国库券,持有者一旦出现丢失、被盗现象而又不能挂失。

同时,此类债券也因成本过高,操作不方便等原因,影响国债交易市场及国债运行效率的提高。

4、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

在国债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有者通常以专业机构、政府为主,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较低,比如在美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仅为10%,日本也不超过30%,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竞高达60%以上。

这与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发行频率不断加快,国债投资专业性明显增强,运作效率不断提高大大不相适应。

另有学者认为,根据我国国债市场的现实情况,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国债市场将会出现如下趋向:

1、国债发行市场化的步伐大大加快。

国债发行市场化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规范化、全国性国债市场的核心。

近年来,在完善承购包销和代销的基础上,开始将招标发行这种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并逐渐向纵深发展。

2、国债发行的效率大大提高。

首先体现在国债发行期大大缩短。

国债发行期和缴款期的不断缩短将大大提高国债发行的效率。

其次体现在国债实现了滚动发行。

这样既减少预算资金的占压,又节省了资金占用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3、国债发行成本不断降低。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债利率大幅度调低。

第二,国债竞标发行也使国债发行成本降低。

第三,记帐式无纸化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也使得近年来国债发行成本得以降低。

4、国债品种日益丰富,国债期限结构的设计日趋合理,流通性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继续坚持发行一部分不可上市的凭证式国债,并对这种债券采取了“品种齐全,同步发行,广设网点,利率优惠,变现灵活”的政策,颇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另外,1996年发行的国债中有80%可上市流通,其中60%为记帐式通过上网发行,这些都大大地增强了国债的流通性,活跃了国债乃至整个证券市场。

5、国债一级市场不断成熟,市场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健全。

近年来,财政部进一步强化了国债一级自营商的承销和分销职能,吸收了一批有实力的机构参加国债承销,不断加强市场要素的培育,使以国债一级自营商为代表的广大证券机构真正发挥承上启下的市场中介作用,成为国债发行部门与投资者的桥梁。

6、国债二级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交易方式不断增多,市场建设日臻完善,国债二级市场的建立和健全,极大地提高了国债的流动性,加速了国债市场不断步入成熟。

7、国债市场的改革配合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金融证券业的改革。

国债发行市场的改革,不仅满足了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的需要,也为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还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债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国债发行方式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1994年和1995年,我国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然而,我国的一级自营商除了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其它一级自营商的自有资金的规模都不大。

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对这些自营商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往往对国债一级自营商实行了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

这种方式仍然是通过各级财政层层下达承销计划的办法。

可见,这种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也没有真正摆脱行政分配倾向。

此外,我国一级自营商所拥有的权力和义务是不对称的。

一级自营商只有在一级市场上承购国债的义务,但却没有取得资金融通以及在二级市场上做市场的权力。

(二)国债市场结构不合理。

其一,国债发行利率缺乏弹性,国债利率结构不尽合理。

其二,国债期限仍显单一,发行节奏和发行期无均衡性。

其三,目标市场定位低。

长期以来,中国国债一级市场的目标市场为居民个人投资者,这不仅使发行市场较长的时期在低水平徘徊,也是造成二级市场流动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强。

国债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反映着市场的活跃程度,衡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标准,主要是市场的交易量,交易量越大,市场就越活路,就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市场,债券市场资金配置才能趋于合理与有效。

(四)对国债衍生产品管理不善。

国债衍生产品是在国债现货交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国债回购、期货、期权交易、代保管业务等。

由于当初设计国债期货交易时,没有把风险锁在一定范围内,加上通货膨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保值贴补变动频繁,增强了市场的投机性;严重冲击了国家的金融秩序。

(五)国债的借、用、还不统一。

我国在国债的债务主体及发行权限的规定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国债在借、用、还这三个环节上还不配套、不协调。

国债的举借与使用,国债收入的使用与偿还相互脱节。

二、我国国债在宏观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第一种观点认为。

国债是财政经济的重要内容,财政通过国债规模的变化,增减财政收支的规模,使原来难以对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的财政收支,变得具有适应经济变化的弹性,并有可能对经济运行的结构和总量经常性地进行适时调整。

适度规模的国债发行与流通又是中央银行赖以全面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物资基础。

在一个较活跃的金融市场被引入社会生活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以把国债作为平衡市场货币量的筹码,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吞吐,以适应国家经济政策变动和调节银根的需要。

我国国债是用来弥补建设性预算资金的不足的,生产建设性是我国国债的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总量的矛盾基本解决,而结构调整的任务突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科技进步成为迫切的任务。

为此,我国出台的财税、金融、外汇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需要国家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国家财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发挥强化力的作用,而我国由于预算内财力较弱,在宏观调控特别是结构性调整中的作用还很不够。

通过国债形式,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对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可以说,国债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根源于它与财政、银行之间的经济关系。

从宏观着眼考虑国债管理,将其与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引导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总任务相配套,并与整个金融改革政策相协调,应是达到建立一个“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最终目标的必要手段。

第二种观点认为:

1、国债是缓解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

赤字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是一个紧迫的字眼。

当国家发生财政赤字的时候,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增加税收、增发货币和发行国债。

用增加税收的方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受到经济发展状态的制约,如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投资和消费处于萧条状态,此时提高税率,不但不能增加税收收入,反而会造成财源枯竭,遏制经济发展。

用增发货币的手段弥被财政赤字,会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其结果不堪设想。

用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缓解财政困难,保障国家重点经济建设则起到难以取代的作用。

2、国债为国民经济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它为增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债的作用由单纯满足政府筹集资金的需求,拓展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第二,国债为国家重点建设和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发行国债有偿筹集经济建设资金,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实践证明,发行国债,对于支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国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的投资手段。

国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安全最可靠的投资保障。

这是因为,国债发行是政府行为,因此,被广大投资者誉为“金边债券”,它以其安全性和收益性高,流动性信誉性强,且品种丰富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和接受。

第三种观点认为国债除有以上作用外,还有如下几项作用:

一是调整社会资金流向,改革分配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明显出现了向个人、集体倾斜的态势,国家集中的财力明显不足。

客观上要求通过适当的形式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向社会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整社会资金流向和改善分配结构的作用。

二是推动资金市场的发育的发展。

国债作为有价证券的一种,重新进入我国的经济生活,它的生存与发展,对繁荣市场经济,推动资金市场发育,加快证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证券市场是商品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资金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到逐渐发展壮大,其中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国债。

目前,证券市场上市交易量最大的是国债。

因此,国债市场的发展壮大为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融资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是丰富了财政职能。

国债不仅为财政增加收入,也进一步完善了财政职能,规范了财政信用行为。

第四种观点认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使得国债市场第一次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其具体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卖出国债进行银根松紧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执行银根紧缩政策时,向市场出售国债,从商业银行回收货币,减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抑制社会需求,减少投资;当中央银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从市场上买入国债,即向商业银行投放了货币,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刺激了社会需求。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引起市场利率和利率结构发生变化。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社会基础货币量增加,供应量增加,市场利率随之下降;相反,中央银行售出国债,社会基础货币量减少,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随之上升。

同时,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哪种证券,会直接对市场利率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中央银行买入10亿元长期国债,卖出10亿元短期国债,虽然社会基础货币量不变,但会造成市场上长期利率下降,短期利率上升。

第三,国债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金融市场变化的领头效应。

中央银行通过大量买入某期国债,使这期国债价格上涨,到期收益率就会降低;反之,卖出这期国债,导致其收益率上升。

不仅如此,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对整个市场转递信息,产生领头效应,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预期目标。

例如中央银行大量购进国债,放松银根,增加市场货币量,社会公众就会认为利率会更加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加债券需求,而导致信用扩张。

正是因为包括国债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有效的宏观调控,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止了通货膨胀,商品物价指数呈零增长,成功地实行了经济软着陆。

三、国债的发展前景与难点分析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国债的发行潜力仍然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几年的国债规模也越来越大,1994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1997年达到2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