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9299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426课教案设计

14.《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以较强的整体意识,在教学中展示一个思维放飞的过程,一个情感激荡的过程,一个言语转换的过程。

运用“三点一路,自主互动”的教学策略,围绕“无火—盗火—受罚—获救”这一顺序,形成有序的板块,真正体会“普罗米修斯是个极富同情心而勇敢的神”,争取向心的力量,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同时以课文为中心,通过学生读课文,然后调动生活积累,谈感悟,在谈感悟的过程中,处处指向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教师适当加以整合,将读文、感悟层层推向深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列出框架

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谁能将文章的前因后果讲出来。

板书:

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二、明确训练,体会精神

(一)体会无火的痛苦

1.你能想象到人们生活在“黑暗”中的种种困苦吗?

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学习第1自然段。

)没有……只好……

练习用“没有……只好……”说话。

体会当时生活的困苦。

2.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普罗米修斯极富同情心?

哪个词一下引起了你的注意?

理解“决心”,再读该自然段。

3.小结:

同学们,再次朗读读这一部分时,相信你一定也会对古代人民充满同情之情,同时又会领略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的决心。

(二)感受有火的快乐

1.读“盗火”的片断,一边读一边想象情景。

看看谁读得最投入,脑海里有电影。

普罗米修斯:

你是怎样把火盗到了人间。

(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yàn)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为什么要这样小心翼翼?

(火种是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取来的)把火盗到人间后,你还做了些什么?

2.体会有火后人们的欣喜。

(1)假定你就是那第一次见到火的,人群中的一员,终于告别了暗无天日的生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读相关的段落。

(2)了解了火的用途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想为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3)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3.小结:

人类有了火种,就能吃到熟食,而熟食能促进人的大脑的发育,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有了火之后,再寒冷的黑夜也不会显得那么的漫长;也是因为有了火,人们学会了冶炼金属,不再用那些粗陋的石器工具,从此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什么话?

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气急败坏”,体会普罗米修斯情愿为人类受苦的精神。

1.人类有了火种,文明进了一大步,可是有个神却不高兴了,从哪里看出来?

板书:

气急败坏。

谈谈对该词的理解,你从哪里看出宙斯气急败坏了?

2. 火神为什么敬佩普罗米修斯?

因为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是为人类造福,是正义之举,也是极大胆的行为,所以火神敬佩他。

3.用心读第六自然段,看看宙斯是怎样惩罚普罗米修斯的?

读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4.激活迁移练习

(1)师:

每次我读到这里,心里就特别难受,我仿佛看到了这么一幕情景: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大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悬崖石壁被烤得发烫,铁链摸上去都烫手,普罗米修斯手腕已被灼伤了,全身被烤得一点劲也没有,这时,那只凶残的鹫鹰又飞来了,他想把鹫鹰赶走,但手脚都被锁住,一动也不能动。

鹫鹰对准他的肝脏,用尖锐的嘴,猛地啄下,顿时,鲜血直往外涌,悬崖也被染红了……

出示:

“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2)你的脑海里一定也会有其它的画面吧:

请赶快把它写下来:

(3)生写后交流:

每个学生读后师出示:

普罗米修斯承受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煎熬。

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一次次的复沓,为的是加强对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伟大精神的理解。

(4)读到这里,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

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宙斯说些什么?

(四)学习“获救”段落

1.过渡:

如果说前文写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得天火,我们内心充满感激的话,那么现在,我们的内心又多了一份感动。

感动于普罗米修斯的高尚的情操,感动于他那不屈的灵魂。

其实,受到感动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希腊大英雄赫拉克勒斯。

他的出现,使得普罗米修斯结束了许多年的残酷折磨。

自由读一读第7,8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得知赫拉克勒斯也受到了感动?

2.指名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比较读:

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普罗米修斯获得了自由。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感动着大英雄,也感动着无数的人,历来有很多的诗人以诗歌咏他,画家以画来纪念他。

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

是谁?

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

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

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

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

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将本文故事讲给自己的亲人听;

2.课下搜集希腊神话,进行故事比赛。

五、板书设计:

14普罗米修斯

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气急败坏

 

【创新教案】

17.《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而且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

)(出示板书)

二、研读文本。

(一)事件的起因。

师:

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猎狗到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

(出示卡片)

  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

(出示幻灯)

2.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①出生不久(样子……)

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

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

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

害怕陌生的环境)

3.生概括:

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

(稍轻、稍慢)

5.齐读第1自然段。

(二)事件的经过。

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板书:

想吃)

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

4.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

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

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应该读时稍快,语气加重)

5.老麻雀飞下来后,又是怎样做的?

(全体男生读)

“扎煞“是什么意思?

(是一般的竖起吗?

我们知道鸟雀一般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时也会篷起自己的羽毛,那时的毛一定是十分的坚硬,充满了力量。

它扎煞起羽毛说明了什么?

(做好了准备搏斗的姿势)

6.我们不仅看到它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而且还能听到他绝望的尖叫,绝望是(毫无希望)老麻雀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希望?

(力量过于悬殊)但是,老麻雀退缩了吗?

逃避了吗?

(所以,这尖叫是老麻雀竭尽全力发出的,它明知自己不是猎狗的对手,但它仍然决定与猎狗进行搏斗。

)(板书:

拯救)

  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读。

师范读,生跟读。

  第5自然段

1.老麻雀为救小麻雀,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下来,而且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竭尽全力地发出了(绝望的尖叫)它还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一心想把自己的幼儿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

2.可是,为什么它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出示卡片)从呆立着不动,你又会体会到了什么?

  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课文,学习句子4、5两句。

3.浑身发抖是因为紧张?

为什么紧张?

(力量悬殊)

4.既然老麻雀那么紧张,以至于全身颤动,连嗓子都哑了,但是不能放弃吗?

你从它呆立着不动,又体会到了什么?

(老麻雀信念坚定不动摇,宁可牺牲,也要与猎狗展开生死搏斗。

5.谁能把老麻雀虽然紧张,但又十分坚定的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出来。

(有勇气读好的同学的起来读)

  引读:

6.老麻雀为救自己的幼儿,尽管它知道搏斗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因为紧张,而呆立着不动,发出了绝望的尖叫,但是它仍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准备着一场博斗。

7.是啊!

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地,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因为它孩子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

它要(救自己的孩子),所以会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板书)那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也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啊!

(板书)(母爱)

8.这一段是课文的高潮部分,出示卡片,请你用“谁为什么而怎样做的”句式归纳段意。

9.这一部分中哪些是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的,让我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体会。

(三)事件的结果。

1.奇迹终于发生了,老麻雀的幼儿得救了。

2.齐读最后的小节。

  猎狗为什么会后退?

  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

(母爱的力量)

3.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

(板书:

我唤回猎狗怜爱,感动)

  

(1)对小麻雀的怜爱

(2)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四、总结

1.学完课文,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作者正是要赞颂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母爱)

2.课文写得生动吗?

所以我们要有感情地来朗读。

现在老师要请一位有信心读好的同学来示范读,配乐朗读。

【创新教案】

18.《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根据故事情节性强,场面描写具体生动,道理蕴涵耐人寻味的特点,教学设计时主要体现了“读、悟”结合的理念,如:

自读、练读、齐读、学生赛读、分角色读,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浏览理清文章脉络,默读勾画出“我”怕鹅,鹅不怕“我”的语句。

层层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鹅的谜语

同学们,你怕不怕鹅?

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作者开始怕鹅,到后来听了金奎叔叔的话而又不怕鹅的转变。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

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

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

(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

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儿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

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2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

“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你能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

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1)指名读。

(2)学生赛读。

指导朗读:

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

5.我们害怕鹅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

请你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

他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

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

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雄鹅摔到了半空中。

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

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

“落”“纷纷”“跳”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鹅害怕的样子。

你能读出鹅的害怕吗?

自己练习读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我们一起读读。

6.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

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你读读13、1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好,同学们很会读书,能运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

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

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教师板书: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

谁来说说?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教师板书:

角度不同  认识不同  结果不同)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

你是怎样解决的?

(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三、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笔下生花——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

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牛和鹅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角度不同  认识不同  结果不同

【创新教案】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的独特的言语是他们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思与独特的语言同构共生的产物。

加强言语独特性的培养,既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对生活产生独特的视角,提高他们感受言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以独特的学习方式,对文本、对生活、对心灵进行自由的剖析和描述,以使他们的言语流光溢彩、五彩缤纷,还要使他们在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同构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谁知道有关老虎的故事?

下面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件事,但是为什么是窝囊的老虎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知一下。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读文。

大声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读得不畅的句子做一个记号,再回读一遍。

2.检查读文。

这位同学有这么几句话读得不太顺,让他再读一读或大家齐读。

三、品读课文

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还得把课文读懂、读好。

2.我们来读第1—3自然段。

(1)指名两位小朋友读,谁的朗读读到大家心上去了?

我们大家都来这样读一读。

(2)指名接着读,你也来问一问。

(3)“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很怎样的心理?

(可爱   期待)

3.“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

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

这一段用哪些动词具体说明表演时的动作顺序?

(者仅用了“爬”“站”“叫”“扑”“追”“躺”六个动作把老虎怎么演写得具体明确。

4.此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

排练时感觉怎样?

(自信  排练  难)

5.演出时我是怎样的心理?

(紧张)我的表演如何?

(哄堂大笑)

四、总结全文

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板书设计:

 

可爱  期待  上台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自信  排练  难

         紧张  演出  哄堂大笑

  

【创新教案】

20.《陀螺》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如:

“恍惚、手舞足蹈”。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

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童年时代的玩具有很多,什么玩具是你印象最深?

作者讲述的“陀螺”是爸爸妈妈童年时代的玩具。

这节课让我们来深刻了解这篇课文。

二、研读文本,理解感情

1.学生小声朗读或默读文章,给精彩片段、句子词语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批注。

2.小组讨论,修辞方法。

(1)学生自主品读,探究,

(2)教师引导归纳

①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比喻句: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个比喻句形象的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如拟人句:

“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势。

②幽默诙谐的语句。

如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等。

 

③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话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三、 拓展延伸  

1.你小时候玩过些什么玩具?

可曾亲手制作过玩具?

谈谈你制作玩具的苦与乐。

 

2.你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作者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板书设计:

20陀螺

情感变化

 郁闷    恍惚    兴奋    自豪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创新教案】

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目标:

1.结合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破题而入,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师:

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

生:

关塞、边塞

师:

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

生:

反映边塞生活或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课件出示: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

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师:

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生1: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生2: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 

生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生4:

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生5: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二、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师:

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

生:

万里长征

3.师: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

生:

边塞远;时间长。

4.师: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

生:

人未还

5.师: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生: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课件出示)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师:

——所以古人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师:

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

生: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 (板书:

秦月汉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师: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

生:

凝重

师: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

同情征人。

(板书:

征人未还)

师:

该怎样读呢?

生:

同情。

师: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诗人看到了什么?

师:

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

生:

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

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

生:

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生:

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生:

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师:

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生1:

对征人:

…… 

生2:

对战争:

…… 

9.师:

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板书:

飞将在)

生2:

即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