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894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1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广西北海市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牛顿B.千克C.帕斯卡D.焦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牛顿是力的单位;故A错误;

B、千克是质量的单位之一;故B错误;

C、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故C错误;

D、焦耳是功的单位;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重点是常见物理量的单位知识,对于物理量的单位要再平时的计算中强化训练,才能对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有正确的认识

2.下面列举的几个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

A.一只蚂蚁的重力B.一头大象的重力

C.托起两只鸡蛋的力D.拿起体育训练用的铅球的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只蚂蚁的质量非常小,一般在

左右,受到的重力在

左右。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质量在3000kg左右,其重力在

左右。

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即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故C符合题意;

D、一个铅球的质量在3kg左右,拿起铅球的力在

左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跳远时先助跑B.踢球时穿带钉的球鞋

C.严禁车辆超速行驶D.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运动员跳远时通过助跑增加速度,起跳后人可以借助惯性保持这个速度在空中运动,属于利用惯性,故A符合题意。

B、踢球时穿带钉的球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车辆超速时,其速度增大,相同质量时动能就会增大,发生交通事故时危害极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紧急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属于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正在草坪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D.风中摇摆的树叶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下落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

故B正确;

C、正在草坪上越滚越慢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风中摇摆的树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始终在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关键是牢记平衡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为平衡状态,即速度和方向都不能改变。

5.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C

【解析】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作用在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6.如图所示,一个苹果漂浮在水面上,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F浮和重力G的关系,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F浮=GB.F浮<G

C.F浮>GD.F浮的大小与G无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苹果漂浮在水面上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以受到的浮力: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点睛】重点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如果F浮>G,物体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液体面上;如果F浮<G,物体将下沉;如果F浮=G,物体将悬浮。

漂浮和悬浮时浮力都等于重。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早冰鞋装有滑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

故A不符合题意;

B、给轮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故B不符合题意。

C、气垫船与水面脱离,使接触面脱离,是为了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雪天轮胎绕上链条,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反之减小摩擦力,另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

8.如图所示,用纸片把盛满水的杯子的杯口盖上,再使杯口向下,纸片不会掉下,水也不会流出,主要是

A.纸片很轻B.水粘住纸片

C.空气有浮力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杯口朝下时,由于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而杯内水柱产生压强远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纸片就被大气压给“顶”住了,不会落下。

故选:

D。

【点睛】注意掌握演示和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对理解掌握大气压的存在是很有帮助的。

9.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错误;

B、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故B正确;

C、吸盘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将其固定在光滑的墙面上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

D、潜水艇利用的是浮力,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

B。

10.高速列车成为百姓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候车时,乘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内避免列车进站时被吸向列车,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气流速度小、压强小B.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C.气流速度小、压强大D.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

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事故。

故选:

D。

【点睛】注意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牢记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规律,中考中也是常出现的题目类型,且要能用此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1.图所示的相同砖块,在平放、侧放和竖放三种方式中,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平放B.侧放C.竖放D.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砖放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

,所以砖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因为砖立放时,地面的受力面积最小,

所以由压强公式

可知,砖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故选:

C。

12.图所示的几种杠杆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羊角锤拔钉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图示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故选:

C。

【点睛】牢记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3.骑自行车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这个过程中人和车的

A.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自行车下坡时,自行车和人质量不变,高度减小,自行车和人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速度越来越大,则动能不断增大,因此该过程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

D。

【点睛】熟练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知道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4.当两台机器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

A.做功多B.做功时间短C.做功快D.机械效率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或者是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而不能说明做功的多和少,故C正确;

而做功时间长短与功率和功的大小有关,且功率与效率没有关系,故ABD错误。

故选C。

15.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有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故运动员对杠铃没有做功;故A错误;

B、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马的拉力和移动的距离都是水平向前,故马的拉力对车做功;故B正确;

C、人用推力推箱子没推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故人的推力F对箱子没有做功;故C错误;

D、起重机吊着重物在水平方向移动,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两个方向垂直,故拉力对重物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重点是做功的判断,要根据做功的两个要素进行判断,一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当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此力不做功。

16.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装有与墙相连的轴在它的左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右端。

当物块向右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图,长木板长为L,力F方向竖直向上,所以动力臂为L不变,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

,阻力臂为L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故得:

当物块向右匀速滑动时,L2变大,所以F变大。

故选:

B。

二、填空题

17.踢足球时脚会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被踢的足球由静止飞了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答案】

(1).相互

(2).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作用,脚会感觉到痛,是因为足球同时对脚施加了反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静止的足球被踢出去,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公共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会向_____(“前倾”或”后倒”),在匀速行驶过程中,乘客竖直向上跳起,将落在起跳点的_____(“前方”、“后方”或“原点”)。

【答案】

(1).前倾

(2).原点

【解析】

【详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公共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前倾倒;

在汽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原地起跳的乘客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车一起向前运动,会落到原来的位置。

【点睛】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注意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9.将菜刀磨锋利后切菜更容易,是因为刀刃与菜的接触面积_____,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压强_____了(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减小

(2).增大

【解析】

【详解】根据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解答。

将菜刀磨锋利后切菜更容易,是因为刀刃与菜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增大了。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

20.天宫一号在完成使命后,于今年4月2日从太空重返地球,由于受到地球的_____作用,在下落过程中天宫一号的动能_____、在进入大气层之前机械能总和_____。

(后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重力

(2).增大(3).不变

【解析】

【详解】天宫一号从太空返回地球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所以重力热能减小,动能增加;

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因为没有摩擦,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所以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21.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置于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中,静止时两容器内的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小球受到的浮力FA_____FB(“>”“<”或“=”):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_____p乙(“>”“<”或“=”);在乙容器中加入与甲相同的液体,则乙中的小球将_____(“上浮“或“下沉”)。

【答案】

(1).=

(2).>(3).上浮

【解析】

【详解】由图知,A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B在乙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因为AB重力相同,所以两球浮力相等,即

根据浮沉条件犄,A在甲中漂浮,说明

;在乙中悬浮,说明

,所以

深度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

若在乙容器中加入与甲同种的液体,液体的密度变大,则

,根据浮沉条件知,乙中的小球将上浮。

22.如图所示,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当用大小为10N的拉力F拉重50N的物体时,物体恰好以v=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

(1).20

(2).40(3).不变

【解析】

【详解】

(1)因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拉物体的力为: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

(2)由图知有2段绳子拉着物体,即

则拉力F的功率为:

(3)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使用、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率的计算、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识,要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当两个因素都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与其它因素无关。

三、作图与简答题

23.如图所示,无人机正悬停在空中,请你在图中画出无人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无人机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其重心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符号为G,如图所示:

24.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

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的绕线方法有两种:

一是绳子由动滑轮开始;一是绳子由定滑轮开始;所绕绳子的段数越多越省力,对本题而言,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最后的绳端应是从定滑轮下来的,故最多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25.如图所示,高原地区哨所的战们通常都要用压力锅来煮饭,这是为什么____?

用压力锅煮汤,冷却后不久打开锅盖发现汤又重新沸腾,这又是为什么_____?

【答案】

(1).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原地区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高原边防哨所的战士用压力锅煮饭

(2).高压锅锅内气压大,沸点也高,用高压锅煮汤,汤的温度会在100℃以上。

当给锅加热时,汤会沸腾;当停止加热时,汤会停止沸腾。

冷却时,锅内的气压会立即减小,粥的沸点也会随之减小,冷却后不久打开锅盖,由于汤的温度仍然是高于沸点,所以汤重新沸腾。

【解析】

【详解】根据影响沸点高低的因素,即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

(1)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高原地区气压低;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故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低,煮饭不容易熟,所以使用压力锅煮饭,可以提高沸点。

(2)沸腾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从本题来看,火已经熄灭,意味着汤不能再继续吸热了,应该会停止沸腾。

冷却后不久打开锅盖时,气压会迅速下降,粥的沸点也下降,汤的温度仍然是高于沸点,所以重新沸腾。

四、实验探究题

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左”成“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

(2)如图乙所示,已调节好的杠杆上刻度均匀,在A点挂3个钩码后在B点挂上2个钩码,则杠杆_____(“左”或“右”)端向下沉,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挂在B点的钩码向_____移。

(“左”或“右”)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处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将_____,原因是在a位置拉力的力臂比在b位置时拉力的力臂_____。

(“大”或“小”)

【答案】

(1).左

(2).力臂(3).左(4).右(5).变大(6).大

【解析】

【详解】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左侧,

,右侧,

,左侧力与力臂乘积大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故左端向下沉;

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可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挂在B点的钩码向右移;

(3)保持B点不变,若拉力F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力变大;

原因是在a位置拉力的力臂比在b位置时拉力的力臂大。

【点睛】重点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除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还是力臂变化情况的判断,理解当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是最长的,倾斜后力臂会变短。

2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先后在铺有毛巾、棉布及木板的水平表面上滑行直到停下,所停位置如图中的a、b,c所示。

(1)保持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高度不变,目的是使小车沿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上叫_____法。

(2)从实验中可以发现,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想,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小车将一直保持做_____运动。

(3)可见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

物体的运动_____用力来维持(选“需”或“不需要”)。

这个结论是由实验分析并加上_____的方法得到的。

【答案】

(1).速度

(2).控制变量(3).小(4).远(5).匀速直线(6).不需要(7).推理

【解析】

【详解】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对比三幅图,不难看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

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其速度不会变化,即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通过本实验知: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这个结论是由实验分析并加上推理的方法得到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这种方法叫作理想实验法。

28.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提出以下猜想,并通过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她的猜想。

猜想一: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沉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三: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的重力如图中A所示,铜块的重力为__N

(2)将铜块部分浸入水中,比较A,B两次实验,可知,此时铜块所受的浮力为___N

(3)比较A和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比较A,C和D三次实验,可知“猜想二”是___的(“正确”或“错误”)

(4)小丽通过A、D、E三次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____(“有”或“无”)关。

(5)另一位同学通过A、C、E三次实验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沉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

【答案】

(1).2.6

(2).0.8(3).BC(4).错误(5).有(6).不正确(7).没有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解析】

【详解】

(1)图中A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铜块的重力为2.6N;

(2)图B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根据称重法的原理得,铜块所受的浮力为:

(3)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应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只改变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故比较A、B、C三次实验,可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

比较A、C、D三次实验,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是相同的(只有深度不同),因两实验中,测力计示数相同,根据

可知浮力相同,故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沉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即猜想二是错误的;

(4)通过比较A、D、E三次实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而根据

可知D、E两次实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C、E两次实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故利用A、C、E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原因是没有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五、综合应用

29.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的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站在该双轮电动平衡车上时,如果车与小明的总质量为8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2m2,小明骑着它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600m,双轮车受到地面阻力恒为50N.求:

(1)车和小明所受到的总重力____;

(2)骑行过程中电动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强___;

(3)此过程电动平衡车克服地面阻力做的功____。

【答案】

(1).800N

(2).4×104Pa(3).3×104J

【解析】

【详解】

(1)车和小明所受到的总重力为:

(2)电动平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电动平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平衡,二力大小相等,则电动平衡车克服阻力做的功即为牵引力做的功为:

30.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置在装有水的底面积为0.2m2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下端有细绳与容器底部相连,静止时木块有

露出水面,此时水深0.3m,绳子处于自由状态,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______;

(3)在容器中加入水,直至木块完全被浸没,此时细绳所受到的拉力____。

(容器足够高)

【答案】

(1).6N

(2).600N(3).4N

【解析】

【详解】

(1)木块的体积

则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

(2)求出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根据

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3)根据题意可知,在容器中加入水,直至木块完全被浸没,此时木块的重力与拉力之和等于木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木块静止时,有

露出水面,此时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