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824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docx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4页“探索与实践”的12、13题及“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实践,锻炼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收集午餐需要的每样菜的菜价和数量)

教学时间:

12月5日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为家里设计一份午餐的菜单,并根据菜单的需要到菜场买菜,记录每样菜的单价和数量,并且算出总价。

二、探索实践

(一)第12题

1、展示学生设计的统计表。

2、说说从统计表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3、分组活动:

在小组中交流菜单、记录单,说说自己记录了哪些信息?

从其他同学的记录单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4、学生汇报:

每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时,集体交流:

你设计了什么菜单?

应该买哪些菜和配料?

说说你的买菜经历。

怎样算出总价的?

5、教师评价:

通过亲身体验买菜,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设计菜单,有计划地采购并记录、整理和计算,你有什么想法?

跟同学们说说。

(要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集数据,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但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在活动中要看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第13题

1、同学汇报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帮助理解。

2、交流:

这些信息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小组活动: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如何计算,说出各自的想法。

4、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5、汇报及评价。

(国内长途:

①0.07元/6秒

②0:

00-7:

006折0.04元/6秒

国际电话:

①0.80元/6秒

②0:

00-7:

006折0.48元/6秒

港澳台电话:

1.20元/6秒

要求学生计算:

王春宇:

计算国内电话

刘文静:

计算国际电话6:

00单价是0.48元

张庆仪:

计算港澳台电话)

三、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

学好了数学,也就帮助了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很多问题。

 

针对本班级情况,我安排了如下第九单元复习课

教学时间:

12月6日

一、小数乘小数

1、小数乘小数,先( ),再看( )中一共有( )位小数,就从( )的右边起数出( )位,点上小数点。

2、数学诊所(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4  31.2

×2.8 ×3.5

2721560

68936

 95.2   10.920

二、积的近似值

1、0.386×4.6的积里面有(  )位小数,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6.935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3、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7,则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三、乘法运算律的推广和运用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3.6×5.4=5.4×3.6根据(   )。

2. 12.5×(8×4.2)=12.5×8×4.2根据(   )。

3.7.2×3.6+6.4×7.2=7.2×(3.6+6.4)根据(   )。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25×7.6×4     3.67×99+3.67   2.4×102

63×10.1-63×0.1        0.23×199

三、你能直接在圆圈里填上“<”或“>”吗?

1.4×2.8   2.8

0.63×0.9 0.63

0.85×1.3    0.85

0.8×1.3    1.3

思考:

积与划线的乘数比大小,有什么规律?

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四、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不计算,将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计算下面各题。

4.95÷3.31.872÷2.43.952÷0.76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8÷0.06=( )÷6         0.96÷0.24=( )÷24

6.72÷0.042=( )÷42        42÷0.35=( )÷35

4.对号入座。

①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0.1,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100倍,商是(  )。

A、 101       B、 1.01       C、 10.1

②8.4除以0.56的商是(  )。

A、 1.5      B、 15      C、  0.15  

5.解决问题。

一辆汽车0.35小时行驶12.25千米,是小黄骑自行车速度的2倍。

他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不计算,在   里填上“>”、“<”。

1.6÷0.25 1.670.5÷9.4    70.5

11.5÷0.46  11.5   3.95÷1.1    3.96

7.判断题,对的打“√”、对的打“×”。

A、被除数比除数大,商就一定比被除数大。

          (  )

B、除数如果是小数,商就大于被除数。

            (  )

C、0.1除以比1小的小数,商一定大于0.1。

          (  )

8.在   里填上“>”、“<”或“=”。

1÷0.05    1+0.5        1÷0.125    0.125×1

4.5÷0.85   45÷8.5        3.85×0.1    3.85÷0.1

五、求商的近似值

1.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两位小数)

0.3737……≈10.0808……≈

3.547547……≈0.999……≈

2.求出商的近似值。

精确到十分位

精确到百分位

精确到千分位

3.8÷0.17

5÷0.9

1.3÷12

3.露一手:

甲数与乙数的和是6.05,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就跟乙数相等。

乙数 是多少?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认识公顷

2、认识平方千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四、教学难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六、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认识公顷1课时

认识平方千米1课时

 

第1课时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81-82页:

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2月7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学生回忆说一说。

(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面积单位,明确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

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

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出示例1图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提问:

你们听说过“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吗?

谁可以为大家介绍一下?

让学生读一读文字说明,发现这里使用的面积单位都是公顷,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认识公顷

1、认识公顷的含义

谈话:

100米有多长?

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指出:

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

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

1公顷=10000平方米。

(板书:

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

(1)(来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来到篮球场)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

(一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大约是420平方米,24个这样的篮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4、单位换算

(1)出示试一试,提问:

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

(2)请同学们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

(3)小组交流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

(4)小结:

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试一试:

换算时,40000平方米=4公顷,这道算式中单位名称不能漏写,否则等式就不成立了。

5、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1公顷。

(2)完成第2题

先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统一数据后再用计算器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10000÷50=200(个),所以大约200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三、课堂小结

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四、解决问题

(一)练习十三第1、2题

1、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1题:

把400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时,可以直接划去末尾的4个0;把72公顷换算成平方米时,可以在末尾添上4个0。

2、第2题,学生完成后交流。

小结:

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清楚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第2题:

要注意指导学生把0.8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以及把9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的方法。

(二)练习十三第3、4题

1、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结果和过程。

2、第4题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已知道的面积1公顷和底80米写在相应的字母下面,高用“□”表示,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求出高。

提醒先要把1公顷换算成10000平方米。

板书设计:

公顷的认识

1公顷=10000平方米

 

第2课时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82-83页:

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5-7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

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2月8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

通过上节课的学

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

(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投影出示例2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4、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导入:

复习:

1公顷=10000平方米

补充单位换算题:

65000平方米=()公顷

6.2公顷=()平方米

9平方米=()公顷

0.08公顷=()平方米

7000平方米=()公顷)

二、认识平方千米

3、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1)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绍一下)

(2)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

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3)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

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1)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1000米有多长?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象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例2的教学,补充: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而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公顷。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

(学生计算)

4、交流反馈。

(1)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2)集体交流: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1)学生理解题意。

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

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指出:

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3)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试一试: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2、学生计算后,要重点讨论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成平方千米。

(将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千米:

1、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再将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

2、将平方米直接换算成平方千米,将得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6位。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生练习后,要引导学生总结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互换的方法。

4、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面积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如下:

山西:

15.63万平方千米

湖南:

21.18万平方千米

云南:

39.4万平方千米

海南:

3.4万平方千米。

5、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除了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他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6、练习十四第7题

想象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是1100平方千米;)

2、机场跑道约占地20公顷。

四、教学“你知道吗”

1、学生自己读一读你知道吗

2、交流阅读后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第十单元统计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和解答问题。

3、整理与练习。

4、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开展《了解周围的家庭》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3、使学生根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发展统计观念。

4、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难点

能对统计表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加以分析,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六、课时安排

共六课时

复式统计表1课时

复式统计表练习1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1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1课时

整理与练习2课时

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2月9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例1的场景图。

2、提问:

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可以同时出示这里的4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3、提出要求:

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4、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5、提问:

哪个组的男生最多?

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6、指出:

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学生填表后,要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以及总人数,使学生体会到用这几张表进行上述的比较,显得很不方便。

在此基础上再出示相应的复式统计表。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2、学生观察、交流后提问:

(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

(指航模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

(指航模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

(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3、出示“表头”,提问:

“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

(讲解什么叫做“表头”)“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

“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

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

(人数)

4、提出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

5、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6、提问:

(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总计和“合计”计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提问: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7、启发:

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8、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9、小结:

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10、引导:

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么名称?

学生讨论后揭题。

(板书课题)

11、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

(学生填表后,要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张统计表不仅能反映更为丰富的信息,而且便于比较各组人数,便于从整体上了解四个兴趣小组的情况。

由此,指出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

三、巩固练习

(一)指导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

2、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

3、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你第一步就可以填什么?

能不能一下就填出“合计”的数据?

4、学生完成后,提问:

你能分别说说金牌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

“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还有不同算法吗?

5、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表中“合计”栏与“总计”栏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3、使学生体会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指导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1、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2、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3、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4、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

5、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第1题:

1、解答教材提出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2、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共同讨论解答;

3、开展调查活动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

要有人负责询问,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核实数据。

(三)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集体交流

(第2题:

学生填表后,要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这张表中没有“合计”栏与“总计”栏?

使学生初步体会表中栏目的设置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统计表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

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