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习作.docx
《北师大习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习作.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习作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写作是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一、课程标准对中段习作的目标要求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兴趣培养)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不同形式表达,学习选材,重点突出,表达真情实感)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互助习作,共同学习)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应用文的学习)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重视词句的积累与运用)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重视评价的导向)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习作的数量到习作质量的变化)
二、本册教材的单元习作及练笔安排
单元
主题
主要习作话题及类型
练笔
相关“金钥匙”
一
师生
P10:
自制贺卡(制定计划、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实践体验类)
P2:
选一首古诗编个故事;P4:
想象与孔子对话;P10:
想象作者与布鲁斯先生见面的情景。
二
明月
P20:
写自己眼中、心中的月亮(观察体验作文或想象作文)
P11:
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写下来(想象类)
三
民族之花
P29:
介绍少数民族(一种民族工艺品/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介绍所画少数民族小朋友的服饰打扮或生活习俗)(调查体验类)
修改习作(P29)
四
收获
P40:
写收获(经历体验类、看图想象类)
P31:
落花生,我想对你说……
五
桥
P53:
写一写桥(说明文、想象作文、记叙文)
六
方寸世界
P62:
介绍邮票(实践体验类)
真实有据(P62)
七
地名
P65:
介绍地名(编旅游故事/编地名谜语/家乡有趣的地名/地名调查报告(想象类或实践体验类)
写简单的调查报告(P66)
八
尊严
P77:
记述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经历体验类)或评议《嗟来之食》故事(阅读体验类)
有请有意(P77)
九
音乐
P86:
关于音乐(我最喜欢的歌曲或乐曲/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一件神奇的乐器/记述班歌创作的经过)(经历体验类或想象类)
鉴别歌词好坏(P86)
十
金钱
P96:
有关金钱(写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背面的风景名胜/写一写人民币正面的图案/人民币的调查报告/续写“钱能买到钟表,但是买不到时间;钱能买到……但是买不到……)(调查体验类、想象续写类)
P90:
用100字左右缩写《散落的钞票》
先后顺序和并列关系(P96)
十一
大与小
P106:
用能够体现“大与小”关系的几组事物来编故事(童话、想象)
在习作中通过引用来比喻。
(P106)
十二
风雪
P115:
写学期个人总结(应用文)
写个人总结(P116)
三、习作指导建议
(一)指导思想: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与修改结合,鼓励学生在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表达。
(二)基本原则:
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
(三)指导策略:
第一,扎实开展各主题单元的“口语交际(畅所欲言)”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初显身手)”活动,为本册教材中的“话题作文(笔下生花)”做好“经历体验”的储备。
1、保证口语交际的质量——能有理有据地进行交流和评价。
本册教材安排了7次口语交际:
口语
交际
说说我们的老师(P5)、看月亮说月亮(P18)、开一个“民族之花”的聊天会(P28)、说说农民的生活(P39)、说“桥”(P46)、评议《嗟来之食》故事(P77)、说说见过或想象的雪(P111)
进入四年级,在交际的能力,也就是交际的质量方面教材提出了要求:
1做重点发言人;
②讨论的主持人;
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对口语交际的指导,应当贯穿全学期,螺旋上升。
教师要组织好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交锋。
比如,可以先分小组,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辩论;可以分正方反方,各自推举重点发言人辩论;可以全班集中讨论。
后一种方式观点交叉,说的人容易转移议题,听的人容易思维混乱,需要教师或学生主持人组织能力较强,但不能因为难就回避,全学期重点议题必须在班级范围内讨论。
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提出了做交流重点发言人的要求。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学会重点发言呢?
一是培养学生想好再说的习惯。
二是改变以往闹哄哄的交流场面,提高交流的质量。
怎么培养重点发言人呢?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
重点发言人可以做讨论的临时主持人,自己先对议题进行发言,发言后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回答同学的问题,总结同学的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重点发言人并不是培养小组里的一两个学生,而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做交流讨论时的重点发言人,重点发言人应当轮流做,让小组里的同学自领任务(当然,差生应该在较靠后的时间里练习),全学期里保证每个学生都必须当过重点发言人。
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可以让各小组设计一张表格,如:
时间
交流讨论的问题
重点发言人
小组评价
2、以整合的思想开展综合性活动
综合性活动≥4次/学期,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有6次:
综合实践
拟订自制教师节贺卡的计划、并实施计划(P10)、搜集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或了解建桥技术并与同学交流(P53)、办邮票展览会(P62)、开地名游艺会(P65)、创作班歌(P86)、关于钱币的调查(P94)、
对于综合性活动,不但要布置任务,而且要督促、检查,课堂上安排时间让学生交流、活动。
严格地说,所有的语文学习活动,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为此,有必要强调两点:
要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语文天地”的活动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从一开始就着手研究、布置“语文天地“中活动的内容,进行准备,这样既可缩短教学进程,又可使活动融进其他学习之中。
也就是说,备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要考虑:
这个单元要组织哪些综合性活动?
从教学第一篇课文开始就布置学生进行准备或活动。
综合性学习应当有明确的目的。
第七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学写个人活动计划,这个要求应当贯穿后续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有计划地做事的习惯。
第八册第七单元指导学生写小组活动计划,今后凡是合作完成的活动,都应当制订集体活动计划。
第二、写日记,使习作和生活紧密结合。
所谓“日记”,不是严格按文体划分意义上说的,而是随笔、练笔的代名词,不必每天写,也不必改为“周记”,不必要求严格的格式,有的写就写,没的写就不写,可长可短。
日记本身没有固定格式、内容要求和形式限制,教师也可不指导不讲评,只通过篇数(全学期不少于16篇)来督促学生勤练笔。
第三,读中有写,让写作和阅读有机结合。
教材中主体课文后以及“语文天地”的自读课文后都有可供选择的与阅读相结合的各种形式的练笔,续写,仿写,缩写、补写等。
要引导学生把平时阅读时的“写”当作习作对待,虽然字数上作要求(可以写一段话),但要做到通顺、明白、用词尽量准确生动,使每次提笔表达都成为练笔的好机会。
第四,注重话题作文与单元文化主题的整合。
七至十二册的“笔下生花”采用话题作文(而不是命题)的形式,话题与单元主题一致,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围绕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
对习作而言,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的可写;而且通过写作可以提升阅读等实践活动的水平。
话题作文大体都有写真实和写想象两类题目。
有的老师反映,学生写想象的事物很容易,写真实的事物感到比较困难,编写者建议:
①学生可以在列出的题目进行选择。
但老师应当引导,不能一学期总写想象。
②四年级学生必须开始练习写真实。
开始不必要求过高,可以写长,可以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
不限制自己拟题。
如何整合?
比如在教学第二单元《明月》时,先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对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人、今人的笔下感受到月色的美,又从人类登月使学生感受到月亮无穷的奥秘,激发学生去探究月亮。
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月亮,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学生搜集的资料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有了这么多的素材,就不愁没有话说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说月亮。
学生在交流中畅谈科学家对月球的研究成果,有关月亮的天文气象知识,讲述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说自己心中的月亮、未来的月亮等等。
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确定写作的内容,写出自己心中的月亮。
这样的指导就能达到“激发学生探究月球奥秘、训练学生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完美结合”。
第五、在习作修改中提升表达能力。
修改,就是“认识”习作实践,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还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作文修改应在课堂上进行;应保证每学期对所有学生至少面批一次。
1、关于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教材教给学生两种修改的方法:
自己读;
请别人提意见。
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语感”来修改,而不是靠理性的分析、知识的传授来修改。
2、修改习作有什么标准呢?
教材第六单元“笔下生花”P62提出了“有根有据”(即内容真实)的标准,P75第八单元“笔下生花”提出了“有情有意”(即有中心)的标准。
当然,这两个标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教材只是提醒学生关注这两个标准,努力去做,至于做得怎么样,我们不必要求太高,关键在于激起学生写的兴趣,培养他们修改的习惯。
如果说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识、情感等方面储备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达到了“想要写”、“有的写”的话,那习作修改就应该达到“愿意修改、初步会修改”之目的。
在我看来,习作修改的指导远比学生在尝试写作时的指导更重要,我不太主张学生在动笔前就用“怎样写”去限制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而主张把重拳向“习作修改”出击。
因此,我的一贯做法是:
先让学生自由写、放胆写,然后就学生的初稿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再让学生修改誊抄。
教师再细心批阅“修改稿”,并注意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加分”评价:
我把每次作文的基础分定为70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作文中的用词、造句、内容、中心等方面给予不同分值的加分奖励(上不封顶),学生的习作兴趣、自觉修改的意识被唤醒!
第二单元:
月亮
我眼中(心中)的月亮
教材解读:
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
可以写自己对月亮的观察或中秋赏月的情境,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写未来的月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可以写在月球上的生活。
写作范围宽泛,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一些有关月亮描写的诗句、文章,也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感受比较空洞,不知如何观察。
教学目标:
让学生由初步了解月亮到进一步了解中外月亮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美,激发他们学习写月亮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背诵与月亮有关的名篇佳句,仔细观察月亮。
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动手查找、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因特网上获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总体思路:
1、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
你喜欢月亮吗?
你眼中、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为自己心中的月亮画像。
展开联想,想象练说。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交流,集体评议。
与金钥匙结合进行。
一、引入:
引入课题。
1、提问:
在浩瀚的太空中,什么星球离我们最近?
2、提问:
在蓝色的夜空下,月亮是不是很美啊?
3、出示第图片,提问:
这是诗人眼中的月亮,在诗人眼中,月亮似乎更多情、更别样?
?
看到这幅图,你们会联想到哪些诗句?
4、出示课题: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月亮,去感受月亮的美。
二、望月
1、外国人眼中的月亮。
我们先来看一下外国人眼中的月亮。
外国人把月亮奉为他们心中的什么?
(女神),可见,月亮在外国人心中是很美的。
2、月亮在唐诗宋词中的美称。
你们知道月亮在唐诗宋词中还有其他名称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以下这些诗
句中,诗人把月亮称做什么?
3、小结:
从以上这些称呼可以看出,月亮在中华民族心中也是很美的,月亮这么美,大家想不想进一步去认识她啊?
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月”,进一步认识诗文中月亮的美。
三、赏月:
1、收集诗文的月亮文字。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每个学习小组收集描写月亮文字的任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
2、自由发言:
收集文字时,我们发现,唐诗宋词中的月亮诗多不多?
哪位诗人的月亮诗最多?
我们再看一下以下的数据:
以上的这些数据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月亮会成为千百年来文人最爱吟咏的自然景物?
诗人对月亮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3、小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月亮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寄托诗人丰富的感情,所以,从远古的《诗经》到当代的诗歌,月亮都是诗人的宠儿,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对月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追月这个环节。
四、追月——成果汇报及评价
(一)成果汇报
1、每组各自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月亮文字进行学习。
2、根据你们的理解选出诗文你喜欢的带有月亮的词句,为所选的诗句配上图片、音乐,
制作成演示文稿。
3、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
(二)评价:
1、自评的内容为团队合作这一项。
2、小组互评:
按照第一组评第二组,第二组评第三组,第三组评第四组,第四组评第一组的方式,评价内容包括内容和整体效果两项。
3、评价等级分为:
一般
优秀
4、教师小结:
通过四个小组的展示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活动,可以发现,我们的同学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地、
主动地参与学习,很好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诵月。
五、诵月——真情诵朗月
1、每个小组朗诵一段自己最喜欢的写月的文字。
要求:
要有感情,咬字清晰,读音准确,声音宏亮。
2、评价:
采用互评的方式,第一组评第二组,第二组评第三组,第三组评第四组,第四组评第一组。
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朗诵,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大胆沉着、声音宏亮,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诵出自己的感情。
六、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真正被月亮的美感染了。
下面,就请大家把心中的感动写下来,
完成下面的作业。
七、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月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
1、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
2、字数为400字。
教学反思:
第3单元:
民族之花
民族之花
教材解读: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花园中,盛开着56多争奇斗艳的奇葩,是他们共同的芬芳,才使这个花园五彩缤纷,花香四溢;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使这个花园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学情分析:
有一定的民族文化了解,但不能抓住每个民族的特点,不容易区分。
教学目标:
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民族文化特点,能有具体的描述。
教学难点:
要抓住一个民族话题的一两点来写,不要面面俱到。
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的民族知识。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本单元《草原》、《中国结》、《做客喀什》等,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今天。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二、图片展示,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些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说说你所看到的,同桌互相交流。
三、小组交流课前所准备的、了解到的各民族文化习俗。
1、交流所知道的民族文化习俗(工艺品、故事或服饰打扮、生活习俗)
2、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些资料。
四、全班开展交流。
教师要适时评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笔下生花: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民族之花)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有三个,大家从中任选一个。
2、四人一组交流自己准备选择的一项内容。
3、全班交流,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可结合自己课前准备的图片来介绍)
4、教师点评。
5、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巡视:
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缺点。
2、个别进行指导。
三、班上交流:
第四单元:
收获
收获
教材解读:
第一个和第二个题目都是半命题作文,学生应补充完整,然后进行充分的想象。
第二个题目是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具体。
学情分析:
平时的生活中,学生靠自己的努力,一定有许多收获,曾经给自己带来成功、喜悦、自信、、、、、、、以此为话题,学生有话可说。
教学目标:
按一定的顺序把收获的过程写出来;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和丰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法,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
观察农民伯伯收割庄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起读要求。
2.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是收获。
二、补充题目。
第一个题目根据后面的不分可知,所补充的文字应该是表示名称的词,如:
小麦、草莓、杏子等,第二个题目根据前面的部分可知,所补充的文字可以是:
知识、成绩庄稼等,第三
个题目自拟。
三、选择材料,联系实际。
1、你平时看到农民伯伯是怎样收割庄稼的吗?
他们的收获和他们的付出有什么关
系呢?
2、你平时有过付出与收获的经历么?
请你起来说说。
四、确定题目,提出要求。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加以想象,并按一定的顺序把收获的过程写出来,既然是收获,要注意把适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结合起来,要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五、学生动笔,教师巡视。
六、学生写完后动笔互相修改,教师评讲。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地名
地名
教材解读:
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例文的基础上,从地名的又来入手,从家乡地名所体现的地方特色,随着经济发展及历史演变,地名的变化,让学生明了地名中蕴含的丰富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身边的很多地名都耳熟能详,也能说出一两个地名的典故,但是地名的来历及相关知识还欠缺。
教学目标:
1、了解与地名有关的知识。
2、从地名以及演变中了解历史以及祖国巨大的变化。
3、培养学生对家乡及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围绕地名的相关叙述有条理,有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地名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课前准备:
查阅地名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本单元有关地名的文章和游艺活动。
二、明确本次笔下生花的要求
1、回忆初显身手中
“查找资料,介绍一个地名将地名串成相声或描述生活经历的文章”的内容
2、重点指导地名调查报告的写法
地名调查报告,主要是对地名的历史渊源、变迁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经过分析综合,客观的写出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题目、内容来源、报告内容、附件注释等,在报告结尾写明调查人和时间。
调查报告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3、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
启发学生将调查获取的信息和游艺会上设计的活动内容写下来即可
三、学生构思,一气呵成。
有根有据(真实);有情有意(有中心);
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
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把握住衡量的尺度,
四、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
要点:
内容与中心是否吻合;是否存在病句;有无错别字。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修改作文。
组长要对组员的修改情况作记录:
六、充分展示。
再差学生也要念,学生习作需要鼓励的,良性刺激和正面鼓励非常重要。
在小组内有所记录,每月公布一次,不管长短和质量。
笔下生花的意思是:
只要写了,就是一朵花。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尊严
尊严
教材解读:
这篇作文的题目要让学生来定,可以根据叙述的内容或时间的本身来写,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情分析:
古今有关尊严的故事不少,学生也能从自身的自尊去感受,但很容易将有时的意气用事当作尊严。
教学目标:
写出对有尊严或维护尊严的人的佩服,记叙是写出人物的心情和想法,写出真情实感;学会修改。
教学重点:
抓住具体的实例,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尤其是人物的内心来刻画。
教学难点:
突出人物的细节和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查阅与尊严有关的小故事。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尊严)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讲述故事。
学生讲述与尊严有关的小故事。
三、习作示范。
老师可出示一些范文读给学生听。
四、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学生开始习作。
6、修改习作。
7、抄清习作。
五、朗读、评选优秀习作。
教学反思:
第9单元:
音乐
音乐
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三个作文题目都与音乐有关,都离不开对音乐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要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人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音乐很热爱,但学生很难把喜欢的原因说具体,因此鼓励学生最好在交流的基础上集中准备一题。
注意要引导学生从积极健康的歌曲入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的交流,自由表达的能力。
2、发挥丰富的想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
想象既要丰富,但不能脱离现实。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相关的音乐碟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音乐)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假如世界没有了音乐。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引导习作主题。
A、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B、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胆地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D、拓宽视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学生开始习作。
7、修改习作。
8、抄清习作。
教学反思
第11单元:
大与小
大与小
教材解读:
本单元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能够体现大与小的事物,从而使学生对大与小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白做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再结合身边的实际,如树与森林,沙子和沙滩等,从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小事,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
1、有顺序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尽量做到想象丰富,内容具体,情节生动。
2、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联系以小见大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丰富的联想能力和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事物有机的联系并阐明道理的能力。
课前准备:
观察生活中小与大的事物。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比较生活中的大与小,如大与小的名言,事物等。
二、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的大与小的事物,他们有什么区别。
三、分析题目。
1、小水滴与大海之间有什么差别,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