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提升运输事故.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723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提升运输事故.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5提升运输事故.docx

05提升运输事故

附件12.6.5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立井提升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立井提升主要用于升降人员、运送设备物料、矿井排矸、提升煤炭,因用途不同又分为副井和主井,立井提升可能发生的提升事故有断绳、蹾罐、蹾箕斗、过卷、人员及物体坠落、物体打击、火灾及其他伤害等,提升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毁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1.2机车运输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机车运输是煤矿井上、下的主要平巷运输设备,主要用于运送人员、物料和煤炭,机车运输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触电和机车掉道、机车追尾、机车蹭帮等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毁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1.3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倾斜井巷运输是利用绞车通过钢丝绳牵引矿车或人车在倾斜的轨道上运行,主要是运送人员、设备和物料。

倾斜井巷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

机械伤害、运输过程中的掉道事故、运输跑车事故、人员违章伤亡事故、过卷事故等,可能导致设备毁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1.4刮板输送机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井下的主要运输设备,主要用于运送煤炭,刮板输送机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等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毁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1.5带式输送机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带式输送机运输是煤矿井上、下的主要平巷运输设备,主要用于运送煤炭,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人员违章造成的机械伤害、断带等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毁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提升运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积极采用先进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提升运输事件和事故防范水平;不断完善提升运输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2)矿应急救援部门应有效掌控矿区内提升运输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等情况;

(3)提升运输使用单位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有应对措施;

(4)矿应急救援部门应有效地进行提升运输事件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5)矿应急救援部门应有效地落实相应的提升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处理事故时的职责。

2.3实行分工负责的原则

(1)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依靠科技、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整合资源、平战结合”的原则,做到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实行领导问责制。

(2)在提升运输事件和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上,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救援、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方式。

(3)在处理提升运输设备在运行使用中各类意外事故和伤人、困人事件时,应急救援实行区域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3应急组织与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现场抢救组、技术组、财力保证组、物资保证组、医疗保证组、警戒保卫组、通讯及交通保证组、善后处理组组成。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如下: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指挥机构

成立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作为矿应急处置事故的最高决策机构。

总指挥:

矿长

副总指挥:

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后勤副矿长

成员:

其他矿领导,相关战线副总工程师、党办、行办、工会、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救护队队长,医保中心主任,职工医院院长,物管中心主任等。

日常职责:

分析矿属各单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制定批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教育和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发生时,立即组织自救,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应急状态下工作职责:

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组织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准确的信息。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

(1)指挥部办公室

设在矿调度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和机电副总工程师兼任,机电科、安检科、通风科、劳资科、医保中心、救护队、纪委、组干科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各专业组和专业救援队伍人员集结、调配;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传达抢险救援指挥部对抢险救灾的决定、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调度事故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相关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参与制定救灾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定期组织各专业组和专业救援队伍人员业务培训。

(2)现场抢救组

组织机构:

由机电副矿长任组长,分管科室负责人和专业人员以及应急救援指挥部调集的专业性强的救援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及具体的抢险救灾方案的实施和安全措施。

(3)技术组

组织机构:

由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任组长,机电、安全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矿有关副总工程师和机电科、调度室、通风科、技术科、开拓科、总办室、地测队、安检科、救护队、防突科等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为成员组成。

主要职责:

参加现场抢险救援,指导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全矿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和鉴定工作;建立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人才库;完成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4)财力保证组

组织机构:

由矿总会计师任组长,财务科科长任副组长,财务科、企管科、审计科、纪委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各项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的筹措和调拨;各专业组和专业救援队伍人员业务培训费用的核定和拨付;各种应急救援设备购置资金的审定。

(5)物资保证组

组织机构:

由生产副矿长任组长,物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物管中心、行政科及专业管理人员为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各种抢险救援物资的调拨供应;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购置储备和保管维护。

(6)医疗保证组

组织机构:

由医保中心、职工医院负责人为组长,医保中心、职工医院、救护队相关人员为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医疗救护指挥以及救援医护人员的集结调配;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危重伤员的护送转院。

(7)警戒保卫组

组织机构:

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保卫科科长任副组长,保卫科、武装部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周边地区的警戒保卫;事故现场的保护;事故嫌疑责任人的监控;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护秩序。

协助集团公司事故指挥办公室在事故追查过程中对现场的勘查和取证。

(8)通讯及交通保障组

组织机构:

矿办公室主任任组长,保卫科科长、汽车队队长任副组长,机电六队、监测队、汽车队、保卫科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和救援人员的车辆保证;各种通讯设备和信号的灵敏使用和正确发送;协调指挥事故发生单位对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各种通讯设备和信号的日常维护和使用培训。

(9)善后处理组

组织机构:

后勤副矿长任组长,劳资科负责人任副组长,安检科、办公室、劳资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处理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矿各级领导、各有关业务部门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辨识出的、难以控制的重大危险源,建立台帐,分级管理,加强业务保安工作,督促隐患整改,控制风险,防止事故发生。

建立健全矿井重大危险源各项管理制度,安装监测报警装置,并制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行动的程序

当矿井重大提升运输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对事故种类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做出初步预判,并将预判结果及时上报矿井重大提升运输事故指挥办公室。

矿井重大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地点人员上报的事故预判情况分别启动现场预警、区域预警和全体预警,特殊情况可召集技术组进行综合分析,在进一步辩识事故的可能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危害辩识意见书。

4.2.2预警信息的报告方式

需要报告预警信息时,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出现事故的征兆、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地点、可能的影响范围、预警区域等。

(1)人工现场预警信息报告方式

现场预警信息报告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在最近地点使用调度电话报告预警信息。

也可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

要根据矿调度室下达的预防与预警处置措施,监督现场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置。

情况紧急时可越级上报。

(2)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发出声光告警信号或采用了系统自动断电措施,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报告调度室核实情况,要征求并听取调度室下达的预防与预警处置意见。

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落实调度室下达的处置措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继续报告预警信息。

4.2.3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

调度员接到预警汇报后,立即按照预警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人员撤离。

特别紧急的预警信息要直接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预警基本情况包括:

①事故征兆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②事故征兆发现的简要经过;③发生事故可能原因的初步判断;④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抢险处置情况等。

5信息报告程序

5.1现场报警方式

井下调度电话、小灵通、风井专用电话等。

5.2通讯、联络方式

矿调度室设立24小时不间断接警电话(号码2735126、2735331、5001、5002、5003、9),建立接警和事故通报程序,按照重大事故汇报及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流程图,迅速将事故信息及时报告给当天矿主值班领导、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其他全体成员。

(1)矿相关部门及负责人通知程序:

具体联络电话见总体应急救援人员通知名单。

(2)值班和通信要求

①调度室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其它相关单位也必须有人值班,不得空班漏班。

②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矿长、矿长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不得停机。

③应急救援总指挥及主要成员如有事要离开煤矿现场时,必须按照矿上规定指派应急处置临时负责人。

临时负责人必须24小时开机,不得停机。

5.3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一旦发生矿井提升运输事故,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调度室立即下达自救、互救及避灾的紧急命令。

同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并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到调度室集中。

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安排专人上报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安监局。

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类型及简要经过;

(3)影响范围;

(4)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6)应急预案的启动情况;

(7)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进展情况;

(8)需请示报告的其它事项等。

5.4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矿调度室)负责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求援。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分为两个等级,即现场响应、一级响应。

6.2响应程序

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立即组织现场自救,并参照有关标准,迅速作出判断,确定报警和相应应急救援级别。

如果事故较大,预计现场人员难以控制事故发展态势,应立即启动现场响应,迅速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到位,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当确认矿井提升运输事故不能很快控制或已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按应急救援人员通知明细表迅速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到位,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并立即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安监局报告。

6.3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及现场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技术组、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尽快安全撤出被困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人员;各单位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

(2)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3)根据事故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提升运输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

(4)根据救护队侦察情况迅速制定救灾方案和救灾作战计划。

(5)为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条件具备时,应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设立井下救灾基地。

井下基地的指挥由领导小组选派具有救护知识,并熟悉现场情况的人员担任。

井下基地必须装有直通地面救灾指挥部的电话。

6.4应急结束

(1)应急处置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

(2)应急处置结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并实施。

(3)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人员撤回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小组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应急进行总结评审。

6.5后期处置

(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事故后期的损失评估和生产秩序恢复。

(2)善后处理部门负责事故后期的善后赔偿、影响消除。

(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事故后期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4)环境监测部门负责确定有毒有害物的成份及浓度,并提出控制、降低空气污染的相关技术。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

如:

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

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的物资供应部门做好物资器材准备。

如:

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

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矿山救援和医疗救援装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提请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援时间。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立井提升事故特征

立井提升主要用于升降人员、运送设备物料、矿井排矸、提升煤炭,因用途不同又分为副井和主井,立井提升可能发生的提升事故有断绳、蹾罐、蹾箕斗、过卷、人员及物体坠落、物体打击、火灾及其他伤害等。

1.1.1断绳

钢丝绳使用后期发生断绳事故的几率较大,断绳事故可能导致提升容器和井筒装备损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引起断绳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征兆主要有:

使用不合格钢丝绳或钢丝绳安全系数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钢丝绳断丝、磨损、锈蚀超过规定;松绳、过卷、过速、限速、满仓等保护装置失灵;在特殊情况下钢丝绳打弯、挤压、撞击变形、重物砸击或受猛烈拉力伸长而不能及时更换;摩擦轮多绳提升钢丝绳各绳的张力不均和不按规定更换等。

1.1.2蹾罐、蹾箕斗、过卷

蹾罐、蹾箕斗和提升容器过卷损坏井架,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造成蹾罐、蹾箕斗、过卷的主要原因有:

制动装置不完好或不符合规定;液压站油质过滤不良,杂物多,回油管堵塞造成回油不畅、阀组拒动作致使不能可靠的制动;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电气制动失效;超载运行引起制动失灵;摩擦式提升钢丝绳打滑;人的不安全行为等。

1.1.3人员及物体坠落

人员及物体坠落是指由操作或防护不当(或没有防护)、保护失灵(如防坠器)、管理不善、违反规定等造成的人员、设备、矿车等从罐笼坠入井筒的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该类事故可能发生在上、下井口人员乘罐时,也可能发生在人员、设备、物料的提升过程中。

1.1.4火灾

立井提升火灾主要是指由机电设备不防爆、无“MA”标志或存在失爆现象、电气设备不完好、电缆不阻燃、老化、短路或电火花等引起的电气火灾,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该类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为车房、上下井口或井筒。

1.1.5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主要是指由于防护不当(或没有防护)、设施不健全(如副井冬季无暖风设施,井架、井筒结冰坠落伤人)、违章作业等在井口或井筒坠物导致的物体打击事故。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1.1.6其他危害

在立井提升过程中可能还存在触电、雷击、突然失电、过速、提升容器卡阻、带绳下滑等危险、有害因素,造成对设备、人员的伤害。

1.2机车运输事故特征

机车运输是煤矿井上、下的主要平巷运输设备,主要用于运送人员、物料和煤炭,机车运输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和机车掉道、机车追尾、机车蹭帮等事故。

1.2.1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碾压、搓、挤压、碰撞等形式的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可能造成人体的伤残。

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如人进入设备内部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

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

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

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等作业。

4)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

5)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1.2.2起重伤害

在机车运输系统的修理间、蓄电池机车的充电硐室存在着相当的起重设备,发生起重伤害事故的几率较大。

其伤害因素主要表现为牵引链断裂或滑动件滑脱、碰撞、突然停车等。

事故原因:

常见的是专用卡具夹物脱落、挂吊不牢、起落吊不稳、起升钢丝绳破断、吊装钢丝绳脱钩、吊物零乱或捆扎不牢、吊具损坏、挂吊位置摆动过大、设备缺陷、运行不稳等有关等安全防护装置故障等。

起重伤害多是由起重设备、吊挂绳索引起的事故,或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人员和被起吊物相碰撞而造成的,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1.2.3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

触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不按规定操作电气设备;检修电气设备不停电;误操作引起短路;人体过于靠近带电体;电缆绝缘层老化。

触电事故伤害途径是直接伤害、间接伤害和电流灼伤。

1.2.4机车掉道

机车掉道是指机车在运行过程中轮对脱离轨道造成不能正常运行的事故。

机车掉道在每年的夏季发生的机率最大,发生在轨道的道岔、变坡点、曲线段;掉道事故会对轨道、运输设备造成一定的破坏,易造成运输生产中断、零星人员伤亡。

矿车掉道事故产生的原因:

(1)轨道轨距超过标准规定;

(2)道钉浮离失效;

(3)钢轨磨损严重;

(4)车辆车体变形;

(5)车辆轮对磨损严重;

(6)工作人员操作不当。

1.2.5机车追尾

机车追尾是指机车运行过程中同一轨道的后列机车与前列机车相撞。

其原因主要是列车超速行驶,不按信号指令行车或调度信号错误等,易造成运输生产中断、人员伤亡、机车设备及轨道损坏等事故。

1.2.6机车蹭帮

机车蹭帮是指并列运行的机车在运行过程中车体之间发生碰撞摩擦或者机车运行过程中与巷道及巷道两侧的管线相碰撞摩擦。

主要原因是巷道变形严重引起轨道安全距离不够,易造成运输生产中断、人员伤亡、机车设备及轨道损坏等事故。

机车蹭帮主要原因是巷道变形严重引起轨道安全距离不够。

在以上危险源中,其中机车追尾事故是最严重的机车运输事故,应重点加以监控和防范。

1.3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特征

倾斜井巷运输是利用绞车通过钢丝绳牵引矿车在倾斜的轨道上运行,主要是运送人员、设备和物料。

倾斜井巷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

机械伤害、触电、运输过程中的掉道事故、运输跑车事故、人员违章伤亡事故、过卷事故等。

1.3.1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碾压、搓、挤压、碰撞等形式的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可能造成人体的伤残。

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如人进入设备内部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

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

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

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还有的人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等作业。

(4)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

(5)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1.3.2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

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

触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不按规定操作电气设备;检修电气设备不停电;误操作引起短路;人体过于靠近带电体;电缆绝缘层老化。

触电事故伤害途径是直接伤害、间接伤害和电流灼伤。

1.3.3矿车掉道

矿车掉道是指绞车在运行过程中矿车或者人车轮对脱离轨道造成不能正常运输。

矿车掉道事故多发生在倾斜轨道的道岔、变坡点、曲线段;掉道事故会对轨道、运输设备、钢丝绳造成一定的破坏;机车掉道在每年的夏季发生的机率最大,易造成运输生产中断、零星人员伤亡、设备及轨道损坏。

矿车掉道事故产生的原因:

(1)轨道轨距超过标准规定;

(2)道钉浮离失效;

(3)钢轨磨损严重;

(4)车辆车体变形;

(5)车辆轮对磨损严重;

(6)工作人员操作不当。

1.3.4运输跑车事故

跑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连接件脱落、连接件断裂、断绳、绞车闸失灵及斜巷人车制动机构失灵,造成矿车及人车高速下滑的事故

运输跑车事故是重大的运输事故,会造成现场人员伤亡,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3.5人员违章伤亡事故

人员违章伤亡事故多发生为蹬钩、扒车、跳车,违犯“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

人员违章伤亡事故,纯属个人行为的不规范所造成的个体伤害事故,人员违章事故易造成现场人员伤亡。

1.3.6过卷事故

过卷就是提升容器被提到正常停车位置时没有停车,而是超越正常停车位置继续上提或下放,防过卷保护又不起作用,使提升容器与安全防护装置相撞,造成人员伤亡、提升容器损坏。

过卷事故是由于设备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事故,易造成设被损坏或人员伤亡。

在以上危险源中,其中运输跑车事故是最严重的斜巷事故,应重点加以监控和防范。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