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8584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docx

学校卫生制度汇编

 

纳又古小学

纳又古小学

二〇一六年九月

 

食品卫生制度

一、食堂管理与监督制度……………………………………………………1

二、食堂卫生检查制度………………………………………………………2

三、学校食堂环境卫生要求…………………………………………………3

四、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制度…………………………………………………4

五、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培训制度……………………………………5

六、餐饮具用具消毒制度……………………………………………………6

七、食品采购索证制度………………………………………………………6

八、食品采购验收制度………………………………………………………7

九、库房卫生管理制度………………………………………………………8

十、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9

十一、餐厅卫生管理制度……………………………………………………9

十二、就餐管理制度………………………………………………………10

十三、学校食物(饮水)事故报告及处置制度…………………………11

十四、食堂预防食物中毒措施……………………………………………12

十五、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13

十六、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13

十七、学校防投毒措施……………………………………………………14

十八、食堂除四害制度……………………………………………………15

传染病预防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6

二、晨(午)检制度………………………………………………………17

三、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17

四、消毒隔离制度…………………………………………………………18

五、传染病管理制度………………………………………………………19

六、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20

七、疫情报告人职责………………………………………………………20

其它制度

一、常见病防治制度………………………………………………………21

二、视力保护制度…………………………………………………………21

三、健康体检与体质监测制度……………………………………………22

四、卫生宣传制度…………………………………………………………23

五、教学卫生制度…………………………………………………………23

六、健康教育制度…………………………………………………………24

七、校医/保健教师职责……………………………………………………25

八、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26

食品卫生制度

一、食堂管理与监督制度

1.学校食堂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和监督机构,配备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2.学校食堂必须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督,取得卫生许可证。

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证照若接近失效期,要提前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复)训,及时申请办理相关证照。

3.学校食堂设备、设施要符合卫生要求,食堂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的水池水箱要加盖上锁,定期消毒。

4.学校食堂要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库房,防止投毒事件发生,并定期开展灭“四害”工作。

5.食堂常规管理坚持食品采购、加工、销售、饮食卫生“五四”制度。

(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过期的原料;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过期的原料;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过期的原料;营业员不卖腐烂、变质、过期的食物。

(2)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生与熟隔离;食物与杂物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物与天然水隔离。

(3)用具实行“四过关”:

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4)环境卫生实行“四定”:

定人、定位、定时、定质。

(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勤洗手洗澡;勤理发剪指甲;勤洗衣服被褥;勤洗换工作衣帽。

6.学校应设立食堂管理办公室,在食堂外醒目处设置食品卫生专栏,将食堂管理责任人、每周工作重点、每周食谱和价格公开;开辟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设置意见箱,认真听取师生意见,不断提高饭菜质量。

7.加强对从业人员法律法规、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指导。

重视学生健康教育,保证课时,根据季节及实际情况适时搞好专题讲座,增强师生健康自护能力。

8.学校要建立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执行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和食品卫生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二、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校(园)长为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为具体责任人,食品卫生管理委员会和膳食管理委员会分别为管理和监督机构,各相关责任人共同负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2.食品卫生管理员应每天对食堂的一般卫生、从业人员卫生、食品采购与贮存、食品加工制作与配餐、餐饮具和用具清洁消毒、留样等环节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作好记录。

3.落实日常卫生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把食堂、商店、厕所、宿舍等作为检查重点详查,确保日常卫生安全检查无空白、无死角;学校值班带班领导对负责的卫生安全责任点(区域)进行认真检查,并形成卫生安全检查记录,有特殊情况及时报主要领导。

4.学校卫生安全检查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有患必改。

三、学校食堂环境卫生要求

1.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卫生死角,做好校园消毒灭害工作,添设防蝇设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2.环境卫生坚持一餐一小扫,一天一中扫,一周一大扫,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做到墙角无蛛网,墙面无污迹,地面无灰尘。

3.妥善处理垃圾。

垃圾不要堆放过久,做到日产日清,以防腐烂及孳生苍蝇。

垃圾容器的结构要严密、有盖,能防蝇、防鼠、防雨雪,轻便耐用,便于清除垃圾和冲刷内部。

运输时要防止灰尘飞散或撒落在地,对含有病体的垃圾应采用焚烧法处理。

4.厕所、粪便处理及粪池的位置,要远离饮用水源,设在住宅或教学楼的下风侧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

设施结构内部要符合卫生要求,既不渗漏污染,又不孳生蝇、鼠,并建立卫生管理制度。

清运过程中要严防污染外界环境,运输工具要保证不渗、不漏、不溢。

5.食堂物品摆放应整体有序,在使用方便的基础上,力求整齐美观,并按规定分类分架、离地、离墙,摆放标有物品名称标志。

6.食堂仓储室要保持通风、阴凉、干燥。

四、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每年一次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并且每年复查一次。

上岗期若患不宜从事食品工作病症者,要立即停职接受治疗,直到经健康检查合格方可再回原岗位从业。

2.所有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食品卫生专项知识培训,熟悉相关专业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做到“四勤、四不、四要”:

“四勤”:

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剪指甲;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帽。

“四不”:

不将非食品加工制作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带入操作场所;工作时不得赤脚、穿拖鞋、背心;不留长指甲、不涂染指甲、不戴饰物;不在工作期间吸烟饮酒。

“四要”:

上班时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加工制作食品和配餐操作时要戴口罩;直接入口食品要用专用工具拿取;收费和拿取食物时操作程序要分开。

4.在操作间内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并把头发固定置于帽内。

临时离开工作间必须脱下工作衣帽,进入工作间再重新更衣、换鞋、洗手、消毒。

5.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接触不洁物后,均要用肥皂及流水洗手并消毒。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前洗手并消毒。

不得有面对食品说话、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6.加工直接入口的食品和分装食品、售菜时应戴口罩,销售食品时不能用手拿取直接入口的无包装食品,必须备有清洁卫生的包装纸或食品袋。

收银人员不得直接接触食品。

7.患有皮炎及痢疾、肝病等传染性疾病,不得上岗操作。

五、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培训制度

1.食堂所有人员每年必须在相应的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制。

从业人员工作时,应随身携带健康证。

2.食堂从业人员有传染病的不得聘用。

3.食堂从业人员发生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时,须立即脱离工作岗位,等治愈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建立学习制度,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等相关卫生和业务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

5.学校每学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培训内容落实,并认真作好学习记录。

6.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熟练掌握各种烹调技艺。

六、餐饮具用具消毒制度

1.实行专人负责餐饮具、盛装直接入口食品容器的清洗、消毒与保洁,并做好消毒记录备查。

2.餐饮具洗刷消毒要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

餐饮使用的碗、盘、杯、勺、筷和盛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严禁使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

3.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它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存放于固定场所(柜),有明显标识。

5.用化学药物消毒,其消毒液浓度和消毒时间必须保证。

6.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存放柜有明显标识。

7.消毒后的餐饮具、用具须存放于保洁专间和保洁柜内备用,每天清洗消毒,保持洁净。

已从保洁柜内取出,但当餐次未用完的须重新消毒后才能使用。

8.保洁专间、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燥、洁净。

保洁专间空气消毒每天至少1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七、食品采购索证制度

1.坚持大宗食品原辅料(米、面、油、肉类、调味品等)和食品添加剂定点采购,蔬菜、水果等应相对固定采购地点。

2.食品原辅料的采购必须做到“三有两要”:

有卫生许可证、有营业执照、有质检合格证;向供货方索要合格的货验报告,索要规范的供货票据。

3.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标识必须清楚且符合有关规定,严禁采购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食品。

4.严禁采购过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观异常的食品原辅料。

一是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是未经生猪产品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制品。

三是超过保质期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是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及半成品。

5.食品采购定人、定责、定岗,必须有两人采购,每购必记。

八、食品采购验收制度

1.坚持由验收员和食堂相关责任人多人验收,有验收入库记录,做到每入必录,注明名称、数量、价格、金额等事项,并签明意见和验收人的名字及日期。

2.复核员要根据采购员两人签名的原始进料单复核数量,验收员、复核员两人签名,并48小时留样。

3.对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要坚决清退。

4.定性包装食品的验收五要素:

一看:

看包装是否有厂名、厂址、日期(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二查:

查包装上内容是否与检验报告内容相符;三验:

验食物外观有无破损、污损、变形、杂物、霉变等;四闻:

气味是否有异味;五摸:

手感是否有异样。

5.非定性包装食物的验收四要素:

一查:

是否有腐烂、霉变的食物;二闻:

是否有异味;三摸:

手感有无异样;四看:

蔬菜是否新鲜。

九、库房卫生管理制度

1.库房实行专人管理。

做到随手关门,非库房管理人员不得任意进出,任何人员不得私自动用库房内的物品。

2.遵循“先进先出、易坏先用、疑坏不用”的原则,定期检查和处理变质或超过保持期的食品,尽量缩短储存期。

3.食品原辅料入库前必须严格检查验收,发现有感观异常、腐败变质、无检验合格证明、无供货票据及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不得入库。

4.坚持出入库登记制,定期查看购货时间、品名、数量、地址和供货单位,准确掌握库存量。

超过保质期或霉烂变质食品要及时销毁,不得存放在库房内。

5.定期检查冰箱、冰库等保鲜设施,按时清理和除霜,做到无血水、无冰渣,符合食品冰藏要求。

6.库房内严禁存放灭蝇、灭鼠药、农药等有毒有害及非食品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以防食品污染和中毒。

7.食品原辅料须隔墙、离地、分类(库)、加盖和设置标志有序存放,食品添加剂须设专柜保管。

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或混装;食品必须隔墙离地。

8.保持库房清洁、通风、干燥,控制室内温差,定时通风换气,每天清扫,做好“六防”(防蝇、防尘、防鼠、防投毒、防火、防盗)工作。

十、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

1.供学生用的每餐、每种食品(菜肴、汤和主食),须有专人提前进行试尝并作好记录。

未发现有任何异常时,才能向学生供应。

2.每餐、每种供应的食品必须设专人负责留样。

3.留样用的容器,取样用的工具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取样时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每种食品装1个留样容器,留样量不少于100克。

留样容器用保鲜膜密封后,放置于专用冰箱保存48小时。

4.留样期满,食用者无不良反应才能解封。

5.妥善保存食品试尝、留样与解封记录等资料。

 

十一、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保持就餐环境整洁,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屋顶无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无灰尘等。

2.定时打扫餐厅,不得在餐饮具摆台或就餐期间清扫环境。

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3.就餐场所的卫生间、流水洗手设施,配餐间的消毒和更衣设施能正常使用。

4.配餐人员应穿戴整洁衣帽、戴口罩,用专用工具拿取食品。

5.开餐前30分钟内摆餐饮具和所供食品,当餐未使用完的餐饮具,应回收并重新消毒。

6.不得使用塑料袋和非食品用塑料盒盛装食品,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7.就餐尽量使用刷卡收费,没有条件的,在收费与拿取食品时操作程序要分开。

8.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分管领导或行政值周领导每餐必查餐厅的卫生情况,与学生共同进餐并做好相关记录。

 

十二、就餐管理制度

1.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就餐地点进行用餐。

2.餐厅要安排管理人员或值周老师值班,建立就餐常规,要在规定的地点自觉排队,有序就餐,维护餐厅正常秩序。

3.用餐时不高声喧哗、不争抢拥挤,不要面对同学或桌上的食物咳嗽、打喷嚏,防止飞沫唾液传播疾病。

4.讲究卫生,不乱扔杂物,不随意吐痰,不随意乱倒剩菜剩饭,剩菜剩饭必须倒在指定桶内,用餐后的餐具放入指定处。

5.勤俭节约,珍惜每分钱,爱惜每粒粮食。

6.养成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吃生、坏等不卫生的食物。

7.爱护公物,维护食堂设施,不随意在餐桌刻划,不得将餐具、食物带出学校规定的就餐场所。

8.不随意挪用他人餐具,严防病菌交替传染,确保身体健康。

十三、学校食物(饮水)事故报告及处置制度

(一)第一时间的报告与处置

学校发生食物、饮水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后,应由学校校长按以下程序处理和第一时间报告:

1.立即停止食堂、商店等所有食品、饮料的销售。

2.立即按报告流程图报告。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单位、地点、时间、事件概况、人数、可疑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应急措施、报告人姓名及电话等。

3.立即送往或通知医院进行抢救。

4.立即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开展抢救工作。

5.立即封锁校内所有的食品、饮品、原料、工用具、设备和现场,以备查验。

6.立刻对有关人员进行隔离。

7.报告应实事求是,不得隐瞒事实。

8.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医务人员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并上报。

(二)事故后续情况报告

事故发生后,学校除了要第一时间按报告制度报告外,应按照上级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要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处置、善后工作情况。

1.事故处理情况报告:

准确的数字,初步的经济损失情况,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救治和善后处理情况(法院判决、调解情况)。

如事故处理时间较长,应按要求多次、及时报送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2.事故结案情况报告:

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经济损失,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事故教训总结,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采取的相应措施。

结案报告在有关部门作出事故处理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报出。

十四、食堂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食品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卫生制度,保证食品卫生。

2.防止食品污染,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炊事人员注意个人卫生,操作前应洗手,消毒,炊具应消毒,操作人员应定期体检,有传染病的应立即隔离或调离。

3.经营食品坚持“四不”制度。

即:

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不做腐烂变质的原料,炊事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

4.控制细菌繁殖。

主要从时间和温度上采取措施:

新鲜食品要及时加工;对一时用不完的易腐食品,要进行低温保藏;已烧好的熟食菜要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现做现吃。

5.加强职工教育,增强食品卫生意识。

6.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厨房和操作间。

十五、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并按要求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抽样检验。

2.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校饮水安全和水源的安全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停用并报告。

3.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对学校使用的制水、供水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开水温度必须达到100℃,并保证学生足量饮用。

5.确保师生用水安全,井水、蓄水池必须密封加盖,定期清洗。

6.桶装纯净水产家具备相关质资,重视饮水机的消毒管理,定期消毒。

7.加强饮水卫生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不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

十六、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烹饪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学校食堂不得贮存亚硝酸盐。

2.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卫生许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3.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4.调料罐必须有明显标记,表明罐内调料的品名,购入调料或向调料罐内重新填加调料,必须向下一班操作人员交接,操作人员在不明调料的来源时,不得使用。

十七、学校防投毒措施

1.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执行校门出入登记制度。

2.严把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各环节的安全关。

3.原料库专人专管,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库房随时上锁。

4.厨房内除本单位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能随意进入,工作人员离开时要锁门。

5.定期对教职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增强员工防投毒意识。

6.各环节由专人负责,学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防投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纠正,出现安全事故要追究具体管理人员及主管人员责任。

十八、食堂除四害制度

(一)灭蟑螂工作

1.坚持“标本兼治,以治为本”的原则,合理使用环境、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分段实施。

2.广泛开展蟑螂普查普治工作,发现有蟑螂侵害的部位,要认真做好蟑螂孳生场所的综合治理。

3.要把涂挂药物及滞留喷洒作为化学防治的主要手段,有大蟑螂侵害的部位,要采取烟熏的办法,对下水道进行处理,有效地杀灭蟑螂。

(二)灭鼠工作

1.大力开展鼠类孳生场所的环境综合防治,清理垃圾,硬化路面,发动师生,消除杂物,铲除鼠类隐藏场所。

2.完善灭、防设备,加强对灭鼠设施的管理和应用,安装防鼠门、挡鼠板、防鼠台,各类通道和通风的地方加装防鼠钢网。

3.铲除鼠类隐蔽、孳生场所,设立防鼠设施,采取定期药剂灭鼠。

4.做好春冬两季的统一灭鼠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鼠密度。

(三)灭蚊工作

1.灭蚊工作要同灭蝇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动手,消灭越冬蚊蝇和第一代蚊蝇。

2.广泛发动师生,开展以翻盆倒罐为主要内容的小型积水容器的控制,及时清排雨水和污水。

3.有条件的,要定时定量投放生物杀幼剂,防止蚊幼孳生。

(四)灭蝇工作

1.积极推广垃圾袋装化,实行密闭存放。

2.加强对食堂、废弃物的管理。

3.认真掌握施药的时间,统一行动,确保药物效果。

传染病预防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2.明确疫情报告人,一般由学校在编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担任。

3.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4.严格疫情登记制度,校医室要建立门诊日志。

5.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进行登记,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6.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7.严格消毒灭菌隔离制度,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预防校医室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疾病的发生。

8.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校方应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防治措施。

9.自觉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二、晨(午)检制度

1.学校要严格执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6〕65号)

2.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

3.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4.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5.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6.午检参照晨检规定进行。

三、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学校要严格执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坚持每天晨检,建立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

3.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

4.学校要做好因病缺课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学生的联系工作。

5.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6.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四、消毒隔离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隔离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学校要认真执行以下消毒隔离制度:

1.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要及时隔离。

2.明确责任部门及职责

①学校校医或保健老师为消毒隔离责任人,负责督导校内落实消毒措施、检查消毒工作质量及效果评估。

②落实专(兼)职消毒工作操作人员。

专(兼)职消毒人员需经过专项业务培训,掌握消毒工作基本技能,并能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认真操作。

3.预防性消毒。

每周一次对卫生室及教室(公用教室)内的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实施常规的消毒灭菌工作。

4.传染病消毒。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对患病学生(教师)所活动过的室内、场所进行疫源地消毒,并以公用教室和活动场所为重点在全校实施消毒。

5.消毒灭菌保障措施:

①备有必需消毒灭菌器材,如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

②备有常用必需的消毒药(剂),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并定期检查消毒药(剂)有效期限。

③准确配制消毒药(剂)浓度及所需消毒液用量。

④有详细完整消毒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五、传染病管理制度

1.坚持晨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确保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

2.对易感人群进行严密观察并给予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