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7893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

“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部署,秉持发展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确保“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实现新跨越,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农机化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区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强化农业基础,保证粮食安全和推进现代农业的战略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自治区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机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全区农机总动力达550万千瓦,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1.1%;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21.4万台,增长14.28%,联合收割机达到8200台,增长30%,其中:

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3114台,增长522%,各种配套农机具达到32万台(套),增长15.7%。

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机械大幅增加,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布局进一步合理。

二、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提高了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灌区小麦、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85%,其中机械插秧水平达到30%,机械收获水平达到95%以上;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水平达到45%,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5%,分别提高了15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设施农业、渔业、畜牧业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显著增强

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建设农机化示范园区30个,有效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和农机化新技术组装配套。

设施农业、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育插秧、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畜牧水产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纵深发展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与服务质量同步发展,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快速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领域延伸。

各类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275个,增加了100个,其中农机作业服务公司76个,增加了52个。

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五、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全面推行了农机免费管理,农机挂牌率、年检率及驾驶人持证率明显提高。

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和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14个,自治区级平安农机示范县12个,初步建立形成“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六、农机化政策法规建设不断完善

2011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与2008年自治区人大颁布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基本构成了农业机械管理法规体系的初步框架。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完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章“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农机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常态。

一、面临的机遇

(一)政策力度加大,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都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和措施。

特别是自治区出台了“十三五”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农机化新机具引进、研发、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农机作业补贴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扶持政策,为“十三五”农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规模经营逐步扩大,为农机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必然对全程化、配套化、智能化的农机装备应用和相关社会化服务产生新的需求,机械化作业将成为必然选择。

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机械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生产成本逐年攀升,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内在需求。

近年来,国内主要农产品呈现全面价格倒挂态势,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形成“天花板”,加之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持续刚性上升,对农业增产增收形成了双重挤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谁来种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首要途径是尽可能减少人工用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替代效应成为必然选择。

(四)机艺融合步伐加快,为农机化发展赋予了创新内涵。

农机与农艺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步伐加快,农机化技术装备必然以创新促融合,以创新求发展。

而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五)装备制造方兴未艾,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随着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装备制造业调整和中国制造2025振兴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制造能力,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奠定更坚实的物资基础。

同时,先进适用、智能化、精准化、多功能、高效率的农业装备已成为今后农机工业产品的发展趋势,将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面临的挑战

(一)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整体依然不足,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应用;一些高能耗高排放老旧农业机械仍在超期服役,千家万户购买小型、低技术含量农业机械的情况仍然存在。

灌区和山川农机化发展不平衡,灌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山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0%左右,马铃薯种植收获水平仅为45%,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特征仍然明显。

(二)农机作业领域不宽。

种植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

特别是枸杞、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采摘机械化技术还不成熟。

(三)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

农机装备和技术还存在中低产品多,高端产品缺乏,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仅为1:

1.69,粮食生产以外的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普遍缺乏实用机械,难以满足现实生产需要。

农机化滞后于产业化,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

普遍还存在建设规模小、机械种类不全、配套程度不高、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服务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

农机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熟练机手及高素质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领头人缺乏。

(五)农机工业创新能力不足。

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品种类少、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推广难等问题。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区“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和“1+4”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坚持以“农机化引领农业现代化、以农机服务组织带动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机化供给侧改革,调结构补短板,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科技水平、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策扶持。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农民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适应市场、利用市场、发展生产、推动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农机化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立足“三农”发展大局,着力推进以补短板为重点的农机装备和农机化科技创新,加快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养殖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突破与集成。

深入探索不同区域、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农机化发展模式及技术路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做到区域优势互补、健康平衡发展、统筹协调推进。

——机艺结合、梯度推进。

坚持农机农艺融合,聚焦主要作物、关键环节,优先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主要环节机械化。

围绕突破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多形式、多层次推动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

——开放发展、共享成果。

推动农机“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立足区情,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装备。

提高农机共享发展水平,实现政策、信息和经验共享,让农民群众共享农机化发展成果。

——量质并举、转型升级。

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提高农机化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着力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在注重农机化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机化发展效益,加快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三、主要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62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达到10个,技术装备先进、结构合理、全程全面推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区域协调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一)农机装备水平。

农机装备水平稳定增长,拖拉机拥有量达到23万台,联合收获机数量达到9000台左右,各种配套农机具达到35万台,高效植保机械、高性能联合收获机、粮食烘干设备、葡萄埋藤机械、水稻精量穴播机等保有量显著增长。

(二)农机作业水平。

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小麦、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0%以上;玉米机械化种植水平稳定在90%以上,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75%,适合山区特点的小型农业机械较快发展,马玲薯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等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农机化科技水平。

农机农艺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达到每年30个,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数量达到300个,其中:

农机作业服务公司数量达到150个;年作业服务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

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机具使用效率显著提升,作业面积进一步扩大。

(五)农机安全生产水平。

积极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农业机械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农机安全管理手段日趋完善和增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农业机械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3以内。

第四章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一)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坚持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地方叠加补贴政策增加农机装备总量,既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又要引导农民发展精巧型、智能型、经济型农业机械,把农机装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巩固发展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机械装备的同时,围绕全面全程机械化,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提升马铃薯、玉米等农产品生产机械装备水平,着力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农产品烘干机械装备水平,带动农林牧渔业机械装备全面发展。

努力实现农机装备由低档次向高性能,单项作业机具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转变。

(二)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加快推进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着力提升马铃薯、优质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

重点解决马铃薯种植、收获、玉米机收、高效植保、谷物烘干等机械化薄弱环节。

因地制宜推进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积极引进研发特色优势产业生产机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机械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努力促进灌区、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农机化协调发展。

  (三)提高农机化新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

配合“一控两减三基本”,大力推广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残膜回收等清洁环保生产方式和农机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

将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

推进服务方式多样化、扶持政策系列化、组织建设规范化,支持引导通过土地托管、流转、“一条龙”作业和跨区作业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

积极推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发展壮大。

(五)保障农机质量和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以创建“平安农机”为载体,继续深化农机免费管理,完善配套规章制度。

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增强关键生产环节、重点机具和重要农时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和农机综合保险补贴试点。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手段。

推进农机安全检测、农机驾驶员考试、农机事故处理,农机监理执法、农机安全监理信息化迈上科学化、规范化台阶。

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修订完善农机推广鉴定大纲等相关技术文件,组织开展在用特定农机产品质量抽查,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二、区域发展重点

(一)引黄灌区。

该地区具备良好的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发展模式要由重生产能力的提高、重数量的增加向优质高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在率先实现小麦、水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主攻薄弱环节,大力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并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

加快大中型、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的发展,重点推广使用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大型烘干机、水稻精量穴播机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努力实现农机化跨越发展。

该区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处于农机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

该区域地形条件差异较大,既有平原、又有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方式已基本实现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转变。

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在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加快实现玉米和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要主攻关键环节,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开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工作。

由种植业向牧草产业、养殖业延伸,优先发展牧草种植、收获、打捆、加工机械化和养殖业机械化。

加快发展与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的中小型农业机械,重点推广中小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马铃薯种植、收获机、地膜覆盖机、残膜回收机等。

该区域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种植业。

坚持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全面推进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残膜回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成龙配套,形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

水稻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抓好机械化育秧、精量穴播、植保、烘干等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问题;继续抓好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抓好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以及收获等农机化技术。

要把玉米、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放在突出位置,在种植、收获、植保等方面要实现突破。

玉米分区域确定种植模式,突破种植、收获、植保机械化瓶颈,解决秸秆回收利用和废膜回收问题;马铃薯重点加大标准化生产模式、机械化统防统治和种收环节配套机具推广应用。

引进推广应用适合温室和大棚作物生长的小型机械设备以及智能化环境自动控制设备与装备,实现设施农业环境控制自动化和生产过程机械化;推进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重点示范推广蔬菜移栽、植保、施肥等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技术,探索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二)畜牧业。

结合产业推进计划,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生产机械化,在引黄灌区重点推广优质牧草机械化种植、收获、青(黄)贮玉米机械化收获、加工调制等机械化技术。

在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重点推进优质牧草机械化种植、收获、青(黄)贮玉米机械化收获、柠条机械化收获、加工等机械化技术。

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机械化,重点推广应用全混合日粮投喂、生鲜乳收集、运输、畜禽粪便清理、孵化、饲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以及奶牛发情监测物联网设备等机械化设备。

(三)渔业。

适应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重点推广应用投饵、增氧、水质净化、溶氧监测、池塘清淤等机械化技术和装备,提升现代渔业科技装备和机械化生产水平。

(四)林果业。

围绕枸杞、葡萄等产业发展,推进林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发展开沟施肥、中耕除草、高效植保、葡萄埋藤、起藤和采摘机械化技术。

通过关键、薄弱环节的有效突破,实现林果业生产机械化。

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

一、农机深松整地项目

按照农业部《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要求,在全区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500万亩.通过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改善我区土地耕层结构,达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

二、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项目

在全区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残膜回收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示范推广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育(插)秧、精少量直(穴)播、玉米机收、马铃薯种植、收获以及高效植保、烘干、残膜回收等农机化技术,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全区建设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0个以上。

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机装备引进研发项目

围绕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进研发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机装备,主要包括:

膜上种植机械、覆膜玉米茎穗兼收、硒砂瓜生产、药材生产、水稻精量点播、柠条收获、加工、枸杞采摘、葡萄埋藤、起藤、籽粒玉米直收、玉米免耕播种、秸秆生化处理制肥、设施农业开沟与起垄、设施蔬菜种植与收获、智能化无人驾驶与监控等。

四、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建设项目

在全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扶持发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全区新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80家,年作业服务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

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机具库棚建设上予以扶持,实行验收后以奖代补;并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机扩大生产规模,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利用自治区资金再累加20%,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规模和档次,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五、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围绕自治区确定的“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和“1+4”(粮食、蔬菜、畜牧业、枸杞和葡萄)产业发展重点,每年建设30个农机化示范园区,搭建开放的示范园区平台,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

六、农机免费管理项目

在全区实行农业机械免费挂牌入户、检验;驾驶员免费培训考证、审验,开展农机安全检查、事故处理、联组建设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管理等。

建立和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改善农机监理装备服务条件,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能力和质量。

完成农业机械挂牌入户10000台、检验20万台,驾驶员培训考证3.5万人、审验4万人。

七、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及残膜回收项目

在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实施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及残膜回收项目,每年完成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面积150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减轻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牧、农机化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十三五”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要统筹规划,把促进和支持农机化发展纳入政府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协调推进;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工作方法,大力提升农机化信息水平。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技术交流,加快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二、完善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发展农机化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农机购置信贷、农机保险等内容的扶持政策,强化财政投入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对农机化的投入,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农机化发展投入机制。

引导保护好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维护农业机械使用者、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农业机械化依法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

适应农机化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加快农机产品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的进程。

积极引导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多功能、高效率方向发展。

要围绕自治区“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农机与农艺、畜牧、水产等产业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引进研发一批先进适用农机装备,逐步建立产学研推合作、多部门广泛参与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建设质量和档次,带动我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大面积推广,推动全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四、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壮大农机人才队伍、提升农机人才素质、改善农机人才结构。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能操作使用现代农业装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思想业务过硬的农机化产业大军。

加强农机化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品德优、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农机化干部队伍,着力培育一批专业技术精、综合能力强的农机化人才队伍。

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机化人才培养,为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积极扶持农机工业发展

大力支持本区农机工业发展,依托各级政府对农机工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给予重点扶持,促进新型农机产品和配套机具的研发和生产。

加快培育农机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加快大功率拖拉机、播种机、复式作业机械、枸杞采摘、葡萄埋藤、压砂瓜翻砂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速度;积极研发节水灌溉、残膜回收、烘干、贮藏等机械装备,加快引进国外现代农业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适合我区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积极推进多功能根茎类收获机研发与应用等重点项目实施。

六、加强农机化舆论宣传

宣传农机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的重大作用。

宣传农机部门依法兴机、廉洁高效、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提高社会舆论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认同感和社会各界对农机化工作的支持力度。

宣传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典型案例,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