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7862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秸秆养羊示范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点:

1.1.4建设单位:

1.2建设规模与内容

1.2.1秸秆处理设施

1.2.1.1秸秆处理设施

1.建设青贮窖4座960m3,年新增青贮秸秆576吨(鲜重);建设氨化池4座3200m3,年新增氨化秸秆3840吨(干重,按每年氨化两次计算),共需投资54.080万元。

2.购置秸秆处理机械

购置FC-202R型割草压扁机1台,投资9.7万元;购置MARKNT55型捡拾打捆机2台,投资30万元;购置9ZC-15型铡草机10台,投资16万元,三项合计55.7万元

3.购置饲料加工设备

购置ZSH型饲料混合机2台,投资2万元;购置9FQ50-28型粉碎机4台,投资6万元,两项合计8万元。

1.2.1.2秸秆处理物资

项目两年共需购置氨化用尿素153.6吨,投资33.792万元;氨化膜2吨,投资3.2万元,两项合计投资37.712万元。

1.2.2精料及补充料

项目计划建植青贮玉米种植基地120亩,每亩需要补助玉米种子3公斤,按补助期两年、每公斤10元计算,共需要补助玉米种子720公斤,计0.72万元。

1.2.3养殖基地设施建设

新建暖棚羊舍16幢3200m2,投资96万元;配套运动场4800m2,投资48万元;新建饲料库150m2,投资13.5万元;干草库300m2,投资22.5万元;新建羊粪堆场400m2,投资4.8万元。

四项合计投资184.8万元。

1.2.3技术培训、科技推广

1.技术培训

培训项目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人员共38人(次),投资7.25万元。

2.技术推广

培训xx镇秸秆养羊、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明白人200户,每户一人次,投资2万元;聘请专家5人(次),需投资1万元;撰写科技培训手册200册,投资0.35万元;刻制科技培训光盘200盘,投资0.4万元。

1.2.4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

包括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共需4万元。

1.3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投资355.292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238.88万元,占总投资的67.23%;设备购置投资63.7万元,占总投资的17.93%;物资采购投资37.712万元,占总投资的10.61%;科技推广费、培训费投资11万元,占总投资的3.1%;项目前期费4万元,占总投资的1.13%。

项目共需流动资金245.25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73.58万元,不计入项目总投资。

1.4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投资355.292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140万元,占总投资的39.4%(财政资金中:

中央财政100万元,省财政32万元,州县财政8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15.292万元,占总投资的60.6%。

项目流动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在投产期第一年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及自筹等方式解决。

1.5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两年,即2010年1-4月项目期工作,2010年5至11月进行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2011年初投入运营及科技推广,2011年12月申请验收。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项目投产后第一年预计生产负荷为80%,第二年达产,其中第一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10.44万元,缴纳所得税17.53万元,利润总额70.13万元,净利润52.6万元;达产年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63.06万元,缴纳所得税23.43万元,利润总额93.71万元,净利润70.2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为15.6%,投资利税率为15.6%。

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7.12%,财务净现值为293.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82年。

投资效益好,投资风险低。

1.6.2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项目达产年,年可加工利用3840吨(干重)小麦秸秆,按每户均种植小麦5亩、亩产秸秆4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0.2元计算,可使1920户农民受益,年可实现新增收入76.8万元,户均增收400元左右,人均增收89元(按户均4.5人计算)。

此外,项目除满足自身育肥需求,达产年还可向周边养殖户销售青贮料230吨、氨化料2458吨,可使周边农户新增养殖奶肉牛800头或羊4800只,可实现新增收入38.4万元,按户均养殖牛4头或羊24只计算,可带动周边养殖户200户,户均增收1920元,人均增收426元(按户均4.5人计算)。

通过项目示范作用,可使本地区养殖能力得以提升,对巩固公司加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当地养殖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通过项目实施,以秸秆为主要饲料进行养羊,可以节约大量饲粮,为节粮型畜牧业在xx地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秸秆过腹还田,减轻了天然草场放牧压力,缓解了草畜矛盾,充分发挥了xx地区作物秸秆产量高的优势,解决了因大量秸秆无法利用而进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农办计[2009]87号)

2、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

3、《xx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xx省农牧厅)

4、xx省农牧厅《xx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

5、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08]52号)

6、xxxx公司提供的基础材料和xx县农牧业发展现状资料。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2.1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及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培育xx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结合xx县农牧结合优势,提出本项目。

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隶属xx藏族自治州管辖,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重的半农半牧县。

境内工业基础薄弱,无污染排放,水源洁净,光照充足,空气清新,素有xx小江南之称,农作物一年一熟,三河地区可供复种。

畜牧业是本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以牛羊为主体的畜牧业是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家和xx省关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精神,xx县将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继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引进陶塞特肉羊、xx半细毛羊等优良品种,并进行杂交改良,杂交效果十分明显,改善了xx地区羊种结构,为养羊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又通过“西繁东育”、“自繁自育”、“跨世纪青年农牧民培训”等工程实施,农区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年出栏育肥羊14.5万只左右,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同时项目区地处农牧交错地带,水资源充沛,气候条件较好,秸秆资源丰富,利用率偏低,许多作物秸秆因缺乏转换手段而白白浪费掉,同时由于养殖业基础设施薄弱、可利用饲草总量有限、精饲料价格高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低,养羊始终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限制了农牧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因此,本项目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政策,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建设秸秆养羊基地为基础,积极推行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秸秆养羊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并通过项目实施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大力推广秸秆养羊技术,对项目区农牧民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当地农民稳定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

根据《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国务院《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秸秆利用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和xx省《农牧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同时xx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有关要求,xx县委、县政府把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并把秸秆养羊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来抓。

但是由于财政困难,加之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秸秆青贮、氨化等新的秸秆利用方法没有得到及时推广,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实施xx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秸秆养羊示范项目,进一步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积极推广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发展和生产水平,扩大畜牧业产能,达到农民增收,富民强县的目的。

在此背景下,按照农业综合开发秸秆养畜的立项要求,xxxx公司作为当地农牧龙头企业,主动承担提高xx县畜牧业发展和生产水平重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提出本项目。

2.2项目建设目的和必要性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家和xx省关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精神,xx县将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推进牲畜的西繁东育、发展暖棚养畜、肉羊生产是实现调整的重要内容,收效明显。

截至2008年底,xx县已实现年存栏羊35万只,出栏14.5万只的生产能力,畜牧业产值占总值的第二位,农民收入也有大幅度增加。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新的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了出现,养羊方面主要表现在:

(1)未能有效利用xx县农牧结合地区秸秆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节粮型舍饲养羊技术。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还停留在天然放牧的水平上,由于xx地区天然草场总量有限,载畜能力已达到极限,如不充分利用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等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有效利用,将不利于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增长。

(2)缺乏与高产畜相配套的饲养管理措施,使高产畜发挥不出高产的潜力;(3)产品规模小而分散,还未形成产业规模,对市场影响甚小,产品价格不稳定,影响农民收益和生产积极性;(4)农户因生产规模和能力所限,对科技的吸纳力和市场变动的承受力都很低,对畜牧业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项目实施,可克服上述制约因素,通过发展秸秆养羊,提高作物秸秆和和饲草利用率,实现项目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达到农民致富的目的。

2、发挥资源优势,培育主导养殖业的需要

项目区地处农牧交错地带,水资源充沛,气候条件较好,秸秆资源丰富,有着发展舍饲养殖业的良好条件。

并且当地农民世代饲养牛羊,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由于没有企业去带动,没有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的输入,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

由此可见,项目建设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畜牧业持续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主导养殖业、发展科学养畜,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户有组织的生产,参与市场、探索发展模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需要。

因此,在本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秸秆养羊项目,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让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一条捷径。

3、发展科学养畜,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自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要求后,xx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落实畜牧业生产措施,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和贩运育肥户。

畜牧业现已成为该地区发展多种经营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

因此,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秸秆养羊项目,可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4、探索发展模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需要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产业化程度低、发展模式单一,也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秸秆养羊项目,其中的建设原则就是以养殖基地的形式,通过集中连片、统一建设的办法,走规模化、高效益的路子。

这本身就是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它的成功实施,必将极大地鼓舞农民发展养羊的积极性。

而且可为全县发展畜牧业产业化提供典范,其影响必将是深远的。

5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xxxx有限责任公司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在饲料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产业链条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公司在养殖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成立了生态养殖园,大力发展养殖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单位在畜牧业产业发展的力量,为今后企业发展壮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市场供求分析

2.3.1肉羊产量现状

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8年,xx省羊肉产量呈不断快速上升的势头,其中2008年,共生产羊肉8.67万吨,比2000年提高1.67万吨,年均增幅2.4%;2008年出栏肉羊542万只,比2000年增加125万只,年均递增2.95%。

羊肉生产呈现快速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

根据农业部相关资料,今后几年,我国羊肉生产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非常有利于我省肉羊产业发展。

2.3.2肉羊需求预测

项目主产品育肥肉羊主要销往省内大型屠宰市场,除满足西宁等省内城市消费外,大部分外销,根据近年来西宁市乐家湾、高原绿色、裕泰等主要屠宰市场乐家湾屠宰市场数据统计,年屠宰能力在400万只以上,而目前屠宰量仅为300万只,肉羊一直呈供不应求的趋势,尤其是屠宰淡季,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近年来,肉羊收购价格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xx县的市场收购价保持在7.5元-10元之间,呈现规律性、季节性逐年递增趋势。

因此,项目产品需求量大,在省内有充足的销售市场,近几年内不需考虑外销市场的问题。

2.3.3秸秆饲料市场分析

xx县是xx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年播种粮油作物11.12万亩,其中小麦8.69万亩,青稞0.72万亩,玉米0.1万亩,豆类0.86万亩,马铃薯0.43万亩,油菜4.2万亩,年产秸秆7.5万吨,可利用秸秆资源丰富。

经过调查,项目建设区xx镇所属的城东村、城西村、郭拉村;河西镇格尔加村、山坪村;河东乡保宁村奶肉牛的饲养量达到1200头,肉羊饲养量达到5000只,大部分采用放羊加精料补充的养殖手段,但因草地面积有限,精料占日粮比重较高,造成养殖成本过高、养殖效益低下。

如果发展以秸秆为主要饲料的节粮型养殖方法,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增加效益,还能促进农牧民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

仅以目前的养殖规模来看,如有30%的养殖户使用秸秆养畜,则年需秸秆饲料2400吨左右,完全能够消化本项目所生产秸秆饲料。

2.3.4羊板粪市场分析

xx县近年来依靠得天独后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温棚蔬菜种植,至2008年底,xx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89万亩,粪肥需求量达1万吨以上,但由于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少,粪肥总产量小,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羊板粪经熟化后使用具有提高地温、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功效,能够有效提高蔬菜产量,缩短蔬菜生长时间,提高作物产值,一般两年施用一次,有些产值高的蔬菜品种,一年施用一次,近年来在xx地区销售情况十分乐观,近五年来价格不断上升,至2008年价格已上升到150-200元/吨(干),并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

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3.1.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项目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是:

项目单位是州级龙头企业,自98年改制以来主要从事牛羊饲料的生产和经营,兼营畜牧业养殖,目前企业具有养殖基地两处,饲草料基地一处,年育肥羊1000只,肥猪1600头。

为充分利用项目区丰富的秸秆资源,结合项目建设单位自身条件,提高周边农民收入,确定了年育肥1万只羊的生产规模。

根据农业部秸秆养畜项目有关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秸秆处理设施、养殖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培训等内容。

主要依据包括:

1、项目实施单位成立于1984年,经营时间长,效益好。

有规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监督机构;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健全;经营管理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2、项目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且利用不充分;3、项目区农牧民发展养羊业积极性高,但没有规模,难以发挥规模效益;4、项目建设单位已有养殖基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5、地方财政有确切的资金配套能力。

3.1.2建设内容和方案

项目建设内容分基地设施建设、设备及物资购置、技术推广培训三部分。

设计必需符合相关专业技术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40-90)、工业企业爆炸和火灾安全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GBJ50058-92)、工业“三废”排放标准(GBJ1327-91)、洁净区企业噪声卫生标准(GBJ86-8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4-7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86)、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57-87)、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养羊场建设规范、农业种植一般技术规范。

3.1.2.1基础设施建设

本项目青贮窖、氨化池及暖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承包,严格按照图纸标准施工,做到统一设计,统一规格,统一材料,统一施工。

同时高度重视建设质量,严把工程隐形部位建设,确保工程的高质量。

1.青贮窖及氨化池建设方案

青贮窖和氨化池均为半地下式建筑类型,建设采取统一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其中青贮窖规格为地下2m,地上1m,宽4m,长20m,每座240m3,共4座960m3;氨化池规格为地下3m,地上1m,宽8m,长25m,共4座3200m3。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1)土方开挖

(2)素土夯实

(3)150毫米厚3:

7灰土垫层

(4)1:

1水泥沙浆赶光压实

(5)150毫米厚C20防渗混凝土底和侧边

(6)地上部分采用红砖砌体,宽24cm,四角、间隔5m处设37或48加强柱。

2.暖棚建设标准

依据“xx省畜用暖棚建设与高效利用技术规程”进行建设,新建暖棚3200m2、运动场4800m2。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1)棚址选择:

背风、向阳、干燥、交通方便地段;

(2)建设面积:

暖棚建设面积为每幢200m2,棚长25m,棚宽8m;

(3)建筑结构

地基:

地基和土墙基灌浆,地基宽0.4米、深0.6米,四角柱地基加宽加深0.1米。

墙基宽0.37米,高0.2-0.6米浆砌石

墙:

前墙高1.6米,后墙高2米,后墙中柱高1.8米,两侧墙中柱高2.7米(含.2米墙基),中柱距前墙面4.55米。

采光面:

采光面由钢梁、空腹钢框架和5mm厚玻璃建成,深450cm,要求钢梁和钢窗架焊接无缝,玻璃也用胶皮密封,也可采用轻体结构,覆盖材料为4mm厚的碳酸板。

屋顶背面:

深240cm,选用钢管立柱,水泥预制板做大梁檩条、支架等,斜梁中距250cm,檩条中距50cm,从下层到上层依次铺盖草泥(上两次,计15-20cm厚)、塑料泡沫加抗压板或钢筋水泥瓦。

门:

采用实腹钢料加工,高180cm,宽250cm。

通风设施:

在两个山墙140cm处各建一扇大小为40cm×50cm的通气窗。

在每间屋顶背面各建一个大小为40cm×40cm的百叶窗。

在前墙100cm处设置一排推拉式玻璃钢窗。

排粪口:

在前墙明石处砌墙时留出大小为25cm×35cm的排粪口。

人行道:

在棚中间沿棚脊方向设40cm宽的人行道。

隔栏:

在饲养牲畜时,可根据不同畜群情况,设置可移动、易拆装的钢丝隔栏或木制隔栏,高度为100cm,具体面积可根据畜群数量确定。

运动场建设:

采用空心砖砌建,大小为25m×12m,24墙,墙高150cm,总面积300m2/座。

3.饲料库房

建饲草料库房150平方米,每平方米投资900元。

饲草料库房为单层砖砌体结构,建筑面积为150㎡,37砖外墙,砖条基,预应力空心板,屋面做防水层,铝合金窗,防盗门及钢木大门,水泥砂浆地面,内外墙天棚抹混合砂浆并刷涂料。

4、干草库

建设干草库300平米,每平米投资750元。

干草棚为单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00平米,屋面采用石棉瓦铺设,空腹圆管门,水泥砂浆地面。

5、羊粪堆场

在圈舍下风向建设羊粪堆场400平米,150毫米3:

7灰土垫层,C15砼面。

(二)设备及物资购置

1.设备购置

项目建设单位现有饲料地120亩,种植青贮玉米,按亩产量5000公斤计,年产青贮玉米60万公斤。

因此,项目所需设备在现有设备、设施基础上,根据设计生产需要,项目实施单位在考查国内同类单位设备使用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决定,购置青贮及氨化设施19台套。

设备购置明细详见表3-1。

表3-1设备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

单位

型号

任务量

合计

 

 

19 

一、秸秆处理机械

台、件

 

 

(一)割草压扁机

FC-202R

1

(二)捡拾打捆机

MARKNT55型

2

(三)铡草机

9ZC-15型

10

二、小型饲料加工设备

台、件

 

 

(一)饲料混合机

ZSH型

2

(二)粉碎机

9FQ50-28型

4

2.秸秆处理物资

项目建设单位现有饲料地120亩植青贮玉米,按每亩播种量3公斤计,年需优质玉米种子360公斤,建设期2年共需720公斤,3200立方米氨化池年可氨化秸秆两次,共需要尿素153.6吨,氨化用膜2吨。

(三)技术培训

对本项目中管理、营销、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工人进行培训,主要采取异地培训的方式,共计培训38人次,培训内容包括育肥羊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秸秆饲料生产技术、牛羊贩销技术等。

科技推广是对项目区附近的养殖户进行进行培训200人(户),培训方法是聘请专家到项目地以授课和现场指导,做到每村有数名秸秆养羊科技明白人,培训后能够熟练掌握秸秆养羊方法,常规青贮及氨化饲料生产法;撰写科技培训手册200册;刻制科技培训光盘200盘(详见表3-2)。

表3-2技术培训和推广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

单位

方式

人数

合计

 

 

 

(一)技术培训

人次

 

 

1.管理人员

人次

异地培训

2

2.营销人员

人次

异地培训

3

3.专业技术人员

人次

异地培训

2

4.生产工人

人次

就地培训

31

(二)技术推广

 

 

 

1.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羊技术

就地培训

200

2.聘请讲课专家

就地培训

5

3.撰写科技培训手册

 

200

4.刻制科技培训光盘

 

200

3.2产品方案

项目产品包括商品育肥羊、羊板粪、商品青贮料和商品氨化料四类。

1、育肥羊:

按项目设计生产能力,每三个月为一个生

产周期,每期可育肥羊3200只,共可育肥羊9600只,按98%育成率计算,达产年,年出栏育肥羊9408只,出栏标准为健康无疫病,活体重40-45公斤肥羊。

育肥羊均以活体销售给当地牛羊贩运户及省内大中型屠宰场。

2、羊板粪:

按育肥羊每只平均日产羊板粪1.5公斤计

算,育肥期内,年产羊板粪1296吨。

3、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除满足自身育肥需要外,其它

按商品青贮料外销周边农户,预计种植120亩青贮玉米年可加工青贮饲料576吨,其中346吨本场育肥,另外230吨外销;

4、氨化饲料:

每年生产两次,除满足自身育肥需要外,其它均按商品氨化料,经打捆后外销周边农户,预计3200立方米氨化设施年可加工氨化饲料3840吨,其中1382吨本场育肥,另外2458吨外销。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说明

4.1工艺技术方案

4.1.1秸秆处理技术方案

一、青贮饲料的生产技术

1.青贮玉米的种植:

青贮玉米品种为京多1号,播期4月上旬,播量2.5~3公斤/亩,播深6~8厘米,中耕除草,每亩施肥20公斤,乳熟期机械收获。

2.整窖:

青贮原料装窖前应进行清扫和清理杂物和脏土。

3.原料收运、铡短:

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将青贮玉米收运到窖旁,不要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

及时铡短,迅速装窖。

4.装窖:

装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