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7624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docx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

17~18世纪俄国的高等教育

17~18世纪俄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疆土的扩大,手工业的生产,特别是冶金工业的广为发展,使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改善。

但这一时期俄国在许多方面依然继续落后于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

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这一时期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俄国高等学校的初创

多民族的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巩固与扩大,刺激了俄国17世纪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俄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促使了俄国高等学校的诞生。

一、基辅莫吉拉学院的创建

基辅主显派兄弟会学校开办于1615年。

在1632年它与彼德?

莫吉拉创办的僧侣学校合并成立了基辅莫吉拉专科学院。

基辅莫吉拉学院初创时仿照西欧耶稣会派高等学校的模式开设了八个班,而这八个班中又分为初级部四个班,中级部两个班和高级部两个班;学院招收不同阶层的子弟入学(僧侣和教士子女约占三分之一),学习期限为12年;在初级部为学生开设斯拉夫语、希腊语、拉丁语和俄语(阅读、书写、语法)、祈祷、宗教问答、算术、音乐、唱歌;在中级部为学生讲授诗学(作诗法)和修辞学;在高年级为学生讲授哲学和教义研究,从17世纪末又增加了神学、外语(法文、德文、英文)和一些实用学科(绘画、建筑学、地理学等)。

1632年基辅莫吉拉学院的创立是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俄国高等教育的诞生。

从1632年成立到1819年,基辅莫吉拉学院共培养了一千二百余名高级专门人才,为彼得一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原苏联著名教育史学家麦丁斯基对基辅莫吉拉学院创建的历史意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

“基辅莫吉拉学院,成为17~18世纪古代俄罗斯西南部及南部最大的教育中心。

在它的影响之下并仿照它的模式,以后在哈尔科夫和契尔尼戈夫成立了继续基辅学院事业的高等学校。

由于莫斯科公国与西方关系日益密切……基辅学院供给了莫斯科许多的活动家……17世纪末叶,莫斯科俄国之产生许多希腊—拉丁语学校,尤其是在莫斯科成立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有力地说明了基辅莫吉拉学院所起过的影响之作用。

彼得一世在向那些反对改革维新的旧俄僧侣的斗争中,曾经依靠了基辅学院。

……学院的大批学生,在18世纪转入了各种专科学院(例如外科医学校)。

由此可见,作为俄国第一个高等学校的基辅莫吉拉学院在文化方面的意义,是很巨大的。

”前苏联教育家沙巴也娃也指出:

“1632年一个以兄弟会学校为基础在乌克兰开办了一种高等学校就是基辅莫吉拉学院,这个学院比起当时西欧各校──中世纪的大学和耶稣教会的学院来并不逊色。

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初叶俄罗斯国家的许多活动家都曾在这个学院中受过教育。

该院在当时已经成为对天主教进行斗争和维护正教居民利益的中心了。

二、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的创建

17世纪末俄国由于和西方国家交往的增多,迫切需要专门的外语人才。

因此17世纪末俄国各界人士发出了在莫斯科创办类似基辅莫吉拉学院的呼声。

最初提出创办这个学院的人是当时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波洛茨基,他于1682年把创办新型语言学院的计划书呈交给沙皇,但这一学院是在1687年沙皇去世后才以爱里诺希腊文学院的名义正式成立。

按照西欧各高等学校的传统,该学院开设了拉丁文、希腊文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普通课程,招收信奉正教的俄罗斯公民子弟,不规定修业年限。

这所学院的教员必须信奉正教。

最初这所学院的教员用希腊语授课,后来改用拉丁语。

教学中仅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学院时常举行有关专题讨论会。

到18世纪末叶时,该校学生已增至1600人。

这所学院为俄国18世纪的振兴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彼得一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提供了人才储备。

正如麦丁斯基所指出的,彼得一世广泛地利用了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的学生,派遣他们从事东方探险,并为印刷厂、制币厂及各种机关选取了工作人员。

苏联教育史学家康斯坦丁诺夫对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在专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

“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不仅培养了新型的僧侣,而且也为外科医学校培养了学生,他们以后成了1725年在科学院内附设的大学的学生。

在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学习过的有罗蒙诺索夫,著名的作家坎捷米尔,建筑师巴热诺夫,以及18世纪其它一些著名的文化活动家。

”沙巴耶娃认为莫斯科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是全国第一个高等学校。

就当时水平来说,莫斯科学院已经有了很有学问的教师和有才智的学生。

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教科书的编者、学院和其它学校的教师,而到18世纪时又都成为彼得一世维新的积极参加者。

……伟大的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的最初几位教授和其它著名的俄国文学家也都在这里学习过。

从1755年莫斯科大学开办以后,莫斯科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就逐渐失去了它作为语言和哲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的意义,在一些宗教团体的支持和怂恿下,逐渐地变成了一所神学院,为俄国培养高级僧侣和宗教人员。

第二节实科学校的兴起

一、实科学校兴起的社会背景

17世纪的俄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俄国当时的教育发展迟缓,国民文化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极端缺乏,成为制约当时俄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苏联著名历史学家潘克拉托娃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

“俄国在17世纪时的文化落后是它衰落的原因之一。

没有识字和没有有学识的人,新的机器就不能造出,地质勘探、开采矿产、医学,都是既需要普通教育又需要专门知识的。

”“17世纪时,因为通信印本书缺乏,学校教育不够,大大阻碍了知识的发展。

虽然在17世纪中莫斯科的印刷厂印出了大量的书籍,但除了个别的例外,都是教会的内容。

彼得一世继位后,力图改变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落后和严重依赖西方各国的状况。

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工商业,鼓励手工工场的发展,注意开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往来,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这一切都既为俄国发展实业教育提出了紧迫的培养人才的要求,又为俄国实业教育的兴起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18世纪以前,繁琐难懂的斯拉夫文字是俄国文化、经济生活中的通用文字。

彼得一世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读的普通字母来代替斯拉夫字母。

彼得一世的文字改革运动对于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彼得一世极力主张俄国主动地虚心向外国学习,“因为没有俄文的技术书籍,所以不得不翻译外国著作。

于是像数学、造船学、攻城学、建筑学、军事学等方面的技术书籍和专门知识的书籍大量翻译和出版了出来。

历史方面的著作也印刷了很多。

《青年正镜》一书的阅读极为普遍,贵族青年子弟从这里获得了各种指导和有教养行为的准则。

”大量的科技方面的著作翻译出版,为俄国实科学校的兴起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实科学校的兴起

具有远见卓识的彼得一世对教育的作用非常清楚,他认为:

“良好坚实的学习,就像形成教会、国家一切利益的种子、根或基础一样”,“学院和学校是国民教育的非常事业”。

因此,他把创建实科性质的学校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为俄国经济的振兴和国士的扩张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

1.数学及航海学校的创建

据麦丁斯基等人考证,莫斯科数学及航海学校在1699年开办,但开办的敕令是在开办两年后才颁布的(1701年1月14日)。

彼得一世要求学校:

“教授数学与航海学,即与航海有关的各种知识”,目的在于培养数学、外语教师以及与军事与工业部门有关的各种专门人才。

敕令规定该学校学生定员为500名,“但实际上该校学生的数量介于两三百人之间,而且主要的学生都是来自下层社会:

教会秘书、法院书记、商人和士兵的子弟,至于贵族的子弟在学生中只占很小的百分比,是因为贵族们顽固守旧的怠惰成性而不愿学习所致。

如果说普通人家的儿童来上学是出于自愿的,那么,贵族子弟通常就是由于沙皇及其官吏的命令被迫来上学的。

”为了确保培养人才的质量,彼得一世为该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学校中为学生开设的课程有数学(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天文学、地理学等;“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学科:

航海学,即培养航海专家的科学;筑城学,即军事工程师所需要的科学;天文学、地理学和测量学。

”学生在低级班主要学习普通科学文化知识,高级班讲授航海学与测量学等专门课程。

学生学完低年级规定的普通文化课程后,可以转入别的学校学习,也可以被派往新兴工业的各部门工作(有的充任中小学教师),也可以留在高级班继续学习,学校中设有规定的修业年限。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速度学完一门学科后,再转学另一门学科,并根据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工作需要在不同的时期从学校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由国家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费,但要以服从苛刻的纪律为条件,“学员领有膳费(每日是3~5阿雨腾,每一阿雨腾等于3戈比),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

在校读书等于军队服务,所以制度很严格。

旷课定有很高的罚金,按天逐日累进计算(旷课第一天为5个卢布,第二天即为10个卢布,依次增加)。

家长为子女请求退学有被处苦役的危险。

”学生违犯了纪律,就要被体罚,“体罚有鞭打,坐禁闭、苦役等。

”学生如果经过三年学习还不能通过一门考试,就被勒令退学,送去当兵。

彼得一世亲自为该校挑选教师,他们中有从英国请来的教授和讲师,也有从斯拉夫—希腊—拉丁语学院聘请的俄国教师,他们工作非常刻苦认真,把他们全部的力量和才能都献给了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从1679~1716年,莫斯科数学与航海学校为俄国培养了一千余名数学教师、造船业工程师和海军技术专家,为俄国18世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沙巴耶娃在评价莫斯科数学与航海学校的历史作用时指出:

“数学与航海学校是18世纪初叶开办的其它类型的实科学校的模范。

”“这所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数学家、航海家、炮兵手、教师和教科书的编辑者。

1715年,这所学校的航海班迁到彼得堡,在航海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海军学院。

彼得一世逝世后,受地主贵族的影响,海军学院就只限于招收贵族子弟入学了。

2.炮兵学校的创建

1701年1月10日彼得一世颁布了开办炮兵学校的敕令,要求向炮手及贵族、官员子弟教授基本的阅读、书写、计算知识及其相应的技术知识,为俄国培养炮兵技术骨干,当年年末,设在莫斯科的炮兵学校学生人数达250名,次年末达300人。

莫斯科炮兵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编为初级班和高级班。

初级班相当于俄国的普通小学,开设俄语、算术、阅读等课程,高级班则开设几何、三角、制图及炮兵技术等课程,由受过军事训练懂得实际军事技术的专家担任教员。

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年限定为四年,成绩合格者到俄国军队中从事技术工作,成绩差者则令其退学到俄国的炮兵工厂充当一般技术工人。

莫斯科炮兵学校开办的时间虽然只存在了21年,但为俄国军队和炮兵工厂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力量,为俄国18世纪的军事扩张做好了技术人才准备。

3.外国语学校的创建

17世纪末,俄国与西欧诸国的交往日益增多,迫切需要通晓西欧语言的专门人才。

彼得一世于1701年7月颁布了开设外国语学校的敕令,要求学校“向俄国所有官员的孩子,用拉丁语、德语、瑞典语教授斯拉夫语的句子和书信文章。

”学校除教授外国语外(包括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英语等),还教授阅读、书写、计算、体育等各种普通文化课程。

莫斯科外国语学校是外国语中学,只存在了15年,但它为俄国培养了250名中初级外语人才,他们中多数人毕业后充当了政府部门和印刷厂的译员,也有人担任中小学外语教师。

此外,彼得一世为了培养俄国工商业需要的人才,还开办了工程师学校、外科医学校和计算学校。

18世纪初叶俄国实科学校的创建,标志着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诞生,为18世纪俄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实用专业技术人才。

第三节科学院的创设

俄国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在18世纪初已成为欧洲的一个强大国家,“大规模的本国工业在本国建立起来了。

俄国的陆军和海军在多次战胜欧洲最好的瑞典海军之后,赢得了声望。

彼得所建立起来的行政机构改善并巩固了国家的秩序。

在发展文化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俄国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方面还严重落后于英国、法国等西欧强国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对此彼得一世有清醒的认识。

彼得一世在对欧洲强国的访问中,目睹了列强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达,特别是他在1716年访问欧洲时,莱布尼茨等著名科学家就曾建议他在俄国设立科学院,以便开展本国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1717年彼得一世又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称号。

受此鼓励,1721年彼得一世便委托他的侍医起草创办科学院的计划,他亲自对该计划做了许多补充修改并于1724年1月28日正式颁布了创建俄国科学院的敕令和该院章程。

虽然彼得一世于次年(1725年)去世,但他在世时重金聘来一批西欧著名学者,订购了大批科研设备,为1725年科学院在彼得堡的正式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办科学院的敕令指出,在俄国彼得堡设立科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语言、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为俄罗斯的实际利益作出贡献。

根据彼得一世的意见,科学院里没有神学的位置,科学院的全部工作都具有世俗的性质,科学院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三个领域:

即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天文学、植物学等)、人文科学(含历史学,法学等)。

当时在科学院工作的人中有著名的外国科学家(爱立尔?

贝尔努利兄弟、格梅林、帕拉斯等人)和一些俄国的知名学者,这些人基本上都具有民主思想,其中占重要地位的应是俄国杰出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

彼得一世强调科学院的科学研究应当注意研究除神学之外的所有领域(特别是语言、科学和艺术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但必须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为俄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彼得一世还极力主张科学院的科学家不仅要大力从事科学研究,还应抽出时间和精力培养俄国未来的学者和科学家,要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根据彼得一世的意见,科学院内附设大学和预备中学,外籍科学家除从事科学研究外,还要在大学和预备中学任教,以便逐渐培养高素质的俄国学者来取代外国人。

根据彼得一世的意见,科学院附属的大学分为法学、医学、哲学三个系,预备中学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两部分,初级班学习期限为3年,主要讲授德语,故称德语学校;高级班两年,主要讲授拉丁语(但也学习希腊语等),又称拉丁语学校。

由于俄国科学院在彼得堡的成立,彼得堡成了当时俄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中心。

彼得一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教育事业日趋衰落。

从1725年之后的37年内,皇权先后更迭6次之多,政局不稳,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官员对科学院的作用重视不够,对科学院的拨款既不及时也不充足,加上科学院内部矛盾冲突不断激化,享乐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影响了科学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科学院日趋衰败。

尽管如此,俄国科学院创建的历史作用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俄国科学院的创建是俄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彼得一世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在借鉴外国发展科学研究的经验的同时,结合俄国的实际建立了具有俄国特色的教学科研机构,促进了18世纪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科学研究的骨干,为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莫斯科大学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节俄国贵族寄宿等级学校的兴起

18世纪的俄国是个典型的封建贵族专制的国家。

“18世纪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改革的措施促使了贵族地位的提高。

贵族变成了统治阶层,它享有许多特权。

缩短了贵族的义务兵役年限,而且给他们以军官身份在军队里服务的权利。

”俄国贵族阶级普遍认为,让他们的子弟和下层子女一起接受世俗的高等教育降低了他们贵族的身份,因此,他们向政府施加各种压力要求建立专为贵族子弟服务的学校教育机构,这就促使了18世纪贵族等级寄宿学校在俄国的兴起。

1731年,俄国在彼得堡开办了第一个贵族等级学校,“即训练贵族从事军事职业和世俗服务的陆军贵族士官学校。

”这所学校招收9岁左右的俄国贵族子弟,学生在这里除接受专门的军事训练外,还受到广泛的普通教育和世俗教育;学校实行严格的寄宿制度,甚至平时都不许与父母见面,更不得随意外出,故称之为贵族等级寄宿学校。

该学校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为四个年级,每个年级的修业年限为2~4年,全部修业年限为10~12年,年级的顺序是倒着排列的,即第一年级叫第四年级,毕业班叫一年级。

除神学与军事训练课程(如战争艺术、筑城、炮兵战术、击剑)外,还设置了突出普通教育的课程,如俄语、文学、外语(希腊语、拉丁语、德语等)、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此外该校还为学生开设骑马、击剑、舞蹈、音乐、美术等课程,因为创建贵族学校的人认为,开办军事学校的目的,不仅要培养英勇善战的军官,还要培养贵族子弟的良好风度,并能在上流社会里有文雅的举止。

俄国贵族在为自己的子弟开办寄宿学校的时候,采用了欧洲进步教育家的一些先进教育经验。

他们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和美育,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采用人道主义的教育教学方法。

贵族学校设施齐全,设有图书馆、实验室、剧场,在学生中间广泛地展开了诗歌创作,他们出版了杂志、举办了晚会、各种娱乐、散步等。

彼得一世去世之后,俄国贵族势力大大加强,原先为彼得一世作为无等级的教育机关而创办的许多学校,到18世纪中叶都有了鲜明的等级性质。

这一时期,俄国教育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形:

为其它各阶层开设的学校苟延残喘地生存着,维持着,而贵族寄宿学校却处于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时期。

贵族寄宿学校实际上是为贵族子弟设立的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创办为俄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领域的专业人才,对俄国18世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贵族寄宿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对俄国这一时期世俗化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导致了许多高等学校(如科学院附属大学、莫斯科大学)生源长期不足,影响了这些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

此外,贵族寄宿学校过分注重形式学科,强调培养学生所谓上流社会的气质、风度,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正如麦丁斯基所指出的:

“贵族学校有许多普通教育课程,神学、以及各种军事课程。

在计划内列有:

神学、俄文、外国语文、历史、地理、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物理、化学、天文学、自然法、国家法、政治经济学、战争艺术、筑城、炮术、音乐学、图画、写生、雕刻、建筑学、音乐、跳舞、击剑。

”在这种课程繁多的情形之下,有多门课程只能学到皮毛,而自该校长别次阔依去职以后,有许多课程更是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了。

”“‘贵族教育’所表现的形式日甚一日突出了一种虚饰外表的特质,仅只学到表面的光滑,在社会上能以‘举止大方’、通晓法文和几个历史名词而去炫耀于人,学校对于贵族子弟的培养,是为了将来既能担任军职也能担任文职的。

第五节罗蒙诺索夫与莫斯科大学的创建

一、罗蒙诺索夫简介

罗蒙诺索夫(1711~1765)是18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

罗蒙诺索夫1711年出生于俄国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一渔村农民家庭。

他天生聪颖,勤学好问,小时候在自己的小村庄里跟着几位家庭教师依据斯摩特里斯基和马格尼茨基编的教科书学习,他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深得他的几位启蒙教师的器重和关怀。

由于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他无法实现继续深造之愿望,只好一边帮助父母干活,一边抽空自学。

罗蒙诺索夫10岁的时候,父亲就带他到海上去打鱼,极其繁重危险的渔民生活,教会这个天才的孩子去仔细地观察自然。

在漫长的冬天里,年青的罗蒙诺索夫刻苦地学习识字、文法和数学。

读书拓宽了他的视野,激起他不顾一切继续学习的愿望。

19岁时他趁替人运鱼之机来到莫斯科,隐瞒了自己的农民出身进入了莫斯科的斯拉夫—希腊—拉丁语语学院学习,他每天仅靠学院发的3戈比生活费生活。

五年后获得了进入俄国科学院附属中学深造的机会,又因勤奋和才能出众于1736年升入科学院附属大学学习,此后又被派至去德国的马堡大学深造,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哲学、数学、伦理学、物理学、化学、矿物学、动植物学等课程,然后又去弗赖堡大学学习了冶金专业,1741年回国到彼得堡科学院任物理学副教授,1745年又成为科学院首位俄国人院士和化学教授。

他自1741年起还先后参与了科学院附属大学和附属中学的管理工作以及科学院本部的科研管理工作。

罗蒙诺索夫是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在多门科学领域里都颇有建树,曾发现著名的“物质不灭定律”,开创了物理—化学新学科。

他撰写出版的《修辞学》(1748年)、《俄语语法》(1755年)、《实验物理学》等著作在当时俄国学术界影响很大。

罗蒙诺索夫的主要活动是在18世纪中叶展开的,他对俄罗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他的全部活动中,教育活动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极力主张在俄罗斯人民中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世俗高等教育,培养俄罗斯青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为俄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根据罗蒙诺索夫的倡议,俄国于1775年创立了莫斯科大学,这所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组织创立莫斯科大学的过程中,罗蒙诺索夫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莫斯科大学的创建及其历史意义

彼得一世18世纪初叶在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俄国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振兴。

俄国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生活日趋复杂,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高和与西欧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大力加快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然而,这一时期俄国的高等教育却是非常落后的。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时期创办的为数不多的高等学校由于政局不稳、经费不足或宗教派别斗争激烈等原因,有的停办,有些改为神学院,有些变成外语培训学校。

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中迫切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却无从培养。

这样,俄国政治、经济等领域迫切需要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与当时俄国高等教育发展迟缓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迫切需要创建新的高等教育机构。

18世纪初叶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俄国科技、教育工作者,为莫斯科大学的创建做了重要的师资准备。

彼得一世创建的莫斯科斯拉夫—希腊—拉丁语语学院和彼得堡科学院及科学院附属大学等高等院校培养了罗蒙诺索夫、巴尔索夫、波波夫斯基等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们不愿在彼得堡科学院受不学无术的外国学者的无端压制,极力主张创建属于俄罗斯人的、由俄罗斯人创办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1754年在俄国学术界颇具声望的罗蒙诺索夫,向俄国政府提交了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意见草案。

在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意见草案中,罗蒙诺索夫高度评价了创设新型大学的重大意义,他说:

“俄罗斯人民的荣誉要在科学领域显示他的才能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不仅可以在英勇善战和其它重要事业中,而且在研究高深知识中使用自己的儿子们。

”大学“是一个研究和贡献科学和学说的场所”,是提供“人的生活中所需要的各门学科,启发学习智慧整个视野的机关。

”他说随着莫斯科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我们期待的那个时代一定会到来的,那时,……将会出现大有作为的科学家。

他们将把那些被掩盖着的大自然的秘密揭示出来。

”他还认为创立莫斯科大学有利于提高俄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人们对社会问题作斗争的信心,在他看来俄国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恶习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相当一部分俄国人醉生梦死,崇洋迷外,为非作歹,欺压穷人,这些人的孩子效法他们的父母,也干了一些非法的勾当。

在他看来,彼得堡科学院建成以后,莫斯科依然是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创建莫斯科大学有利于形成俄国科学文化中心,有利于保持莫斯科的繁荣,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传播社会文明,改变俄国人民落后愚昧的现状。

在创建莫斯科大学的草案中,他明确主张新创建的莫斯科大学要废除等级制”,“规定大学招收学员应不分阶级。

”“这个大学不是问出身的高等学校。

甚至过去的农奴亦可入大学,但有条件,须有领有地主给的解放证书。

”因为“在大学里,哪一个学生学得好一些,他就受人尊敬,谁家的儿子没有这个渴望呢?

罗蒙诺索夫极力主张新创建的莫斯科大学应反对烦琐哲学,教师要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讲授课程,并把各门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按其需要有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