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37567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doc

..

目录

第一章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的目的与原则 3

第一节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的目的 3

第二节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的目的 3

第二章编制依据和适用围 4

第一节编制依据 4

第二节适用围 4

第三章基本概况 5

第一节工程基本概况及边环境情况描述 5

第二节施工现场配备救援器材 6

第四章危险因素的确定及对边的影响 7

第一节危险因素的确定 7

第二节对边的影响 7

第五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 8

第一节应急组织分工 8

第二节 应急组织机构图 8

第三节应急小组的职责 9

第六章报警和通讯联络式 10

第一节报警及联络式 10

第二节报警注意事项 10

第七章紧急情况的救援处理措施 12

第八章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13

第九章危险区的隔离 14

第十章事故应急救援、受伤人员的抢救和现场控制 15

第一节事故的应急救援的程序 15

第二节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要求 15

第三节现场常见事故的应急救援 16

第四节受伤人员的抢救 18

第五节现场控制 18

第十一章应急求援保障 19

第一节部保障 19

第二节外部保障 19

第十二章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20

第十三章应急培训与演练计划 21

第一节应急培训 21

第二节演练计划 21

第十四章事故报告 22

第十四章应急救援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23

第一章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的目的与原则

第一节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的目的

为确保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展开.起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节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的目的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要求项目部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有效的工作措施。

本预案所指的紧急情况是指本项目施工中发生和可能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或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的事件或重隐患。

包括火灾、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食物中毒、大型机械设备倒塌等安全生产事故和汛期、台风等突发性事件。

第二章编制依据和适用围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国安全生产法》;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三、《职业病防治法》;

四、《消防法》;

五、《关于特大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的决定》;

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七、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和文件;

八、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施工组织设计案;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特点等实际情况。

第二节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和救援。

第三章基本概况

第一节工程基本概况及边环境情况描述

工程名称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工程地址

宝安中心区N16区

工程区域位置

工程规模及特征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工程占地29803.9平米,总建筑面积99007.98平米,其中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行政部、门卫、地下车库和设备房等。

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

基坑深度5.75米~6.0米,基坑面积28134平米。

总床位600。

工程功能

医院

工程结构

框架剪力墙

施工围

施工图所有容包括:

地基与基础工程、土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金属门窗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空调和通风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梯工程、防排烟工程、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燃气及室外工程、园林环境景观工程、公厕、景观照明、室外给排水、电气、化粪池、围墙、门卫、绿色环保工程、大门、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综合布线)、白蚁防治、场地清运、其他附属工程及所有相应施工措施等。

工程工期

暂定开工日期2012年03月15日(具体日期以开工报告为准),施工总工期不超过732日历天

工程质量

合格、市绿色建筑银级认证、市优质工程奖和省安全文明工地奖

安全目标

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格按建设部一标三规组织施工,格执行与甲签订的《安全生产合同》。

文明施工目标

格按照《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检查评定标准》的要求达到“市绿色建筑银级认证”的标准,并争夺“省安全文明工地奖”。

现场条件及边环境

一、本工程项目位于市宝安中心区新湖路与玉律路交叉口,东南紧邻玉律路,西侧为路、学校,北边为玉兰路,南侧为N16街边绿地、玉律路。

建筑场地北侧约150米有一加油站。

现场较平坦,施工现场有两条建成市政道路,道路下有各类管线,东侧为房地产项目。

二、施工用水管线从现场围市政给水管网处引入。

三、施工用电:

工程紧邻宝安区路,电力资源较丰富,施工用电从现场玉兰路南侧配电箱接出。

同时考虑配备2台300KVA发电机备用。

第二节施工现场配备救援器材

现场设置医务室一间。

应急领导小组应配备下列救援器材:

一、医疗器材:

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二、抢救器材:

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三、照明器材:

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四、通讯器材:

、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五、交通工具:

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六、灭火器材:

灭火器:

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第四章危险因素的确定及对边的影响

第一节危险因素的确定

根据本项目的施工特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项目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即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

架体倒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人事故、起重伤害、火灾、气体中毒事故、爆炸事故、高温中署及食物中毒等。

第二节对边的影响

在建工程位于校区附近,为了避免影响学校正常运作,施工现场必须加强组织、实施有效对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和救援重要设施等。

第五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

第一节应急组织分工

一、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该小组组长,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

二、现场抢救组:

项目部安全组负责人为组长,其他项目管理管子人员为成员;

三、医疗救治组:

项目部医务室负责人为组长,其他项目管理管子人员为成员;

四、后勤服务组:

项部部后勤组负责人为组长,其他项目管理管子人员为成员;

五、保安组:

项目部保安部负责人为组长,其他项目管理管子人员为成员。

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第二节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人员见下表,应急组织机构见下图:

姓名

职位

联系号

备注

绪兵

项目经理

领导小组组长

13570853697

 

林秀雄

项目副经理

领导小组副组长

13923456382

 

敬昌

技术负责人

领导小组副组长

13502847058

 

文雄

安全主任

现场抢救组组长

13632616131

 

项目副经理

医疗救治组组长

13760121412

 

灶贤

材料员

后勤服务组

13725533282

 

黄绍强

项目副经理

保安组

13640622988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现场抢救组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

医疗救济治组

后勤服务组

保安组

第三节应急小组的职责

一、负责制定和修订本项目的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三、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应急小组事故发生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掌握机关报动态,首先向110、119、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实情。

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及时组织疏散、排险、清障救援工作的实施。

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五、医疗救治组负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措施,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六、后勤服务小组负责保障应急救援器材、物资、设备的供应和交通车辆的调配。

七、保安小组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八、发生事故后,及时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章报警和通讯联络式

第一节报警及联络式

根据施工现场的现有资源及相关实际情况,确定有关应急事故报警和通讯联络式如下表:

联系式

单位或部门

联系

备注

1

施工现场配备24小时有效的报警器

2

项目部

3

公司

83403922

外部

4

火警

119

5

公安

110

6

医疗

120

7

交通

122

8

建设局

27799939

9

安监站

27754221

第二节报警注意事项

根据施工现场的现有资源及相关实际情况,确定有关应急事故报警和通讯联络式如下表:

一、按写出的工地报警联络地址说明。

讲清楚伤者(事故)在什么地,什么路几号、附近有什么特征。

二、报告事故类型:

说明伤(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如火灾报警时说明燃烧或爆炸物质、燃烧程度、人员伤亡、发生火灾楼层等。

三、说明单位(或事故地)的或手机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时,随时用通讯联系。

基本打完报警后。

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通完后,有人留守,并应派人在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便救护车到达后,能即使进行抢救。

四、如几部和手机,可由数人同时分别向有关救援单位报警求救,以便让各种救援单位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

第三节选择就近医疗单位

根据对项目边医疗单位的调查,选择就近的西乡人民医院作为应急救援医院。

 医院所处宝安区西乡街道熙园路6号,联系为:

27956611。

行车距离约2.6公里,用时约6分钟。

行车路线为:

1、直行

沿路向西北行驶140米。

2、右转

沿新安六路向东北行驶890米。

3、左转

沿宝安大道行驶260米。

4、右转

朝荔园路/河东路(东)向沿河东路行驶630米。

5、左转

朝龙珠路/河西路向沿荔园路行驶130米。

6、右转

朝广深公路/龙珠路向沿龙珠路行驶340米。

7、右转

沿熙同街向东行驶190米即到达医院。

第七章紧急情况的救援处理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发生紧急情况后,救援现场指挥部应以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展及保护环境作为优先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利用现场现有的救援资源和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如火灾及时报告119;中毒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等,就近组织临时救援队伍、人员、物资设备施救,同时紧急调集应急专业救援队伍、物资设备和能够参与救援的队伍及物质设备进行有效施救。

第八章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根据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所(如重大火灾事故)、设施及围情况分析,对人员的撤离采取以下法:

一、对事故现场与救援无关的人员,安排救援人员及时进行清点,并及进撤离。

二、对非事故现场人员,安排人员做好交通疏导工作,避免靠近事故现场。

三、抢救人员在撤离前、后做好相关报告工作。

四、对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采取及时通知、撤离的措施。

第九章危险区的隔离

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一旦发生危险紧急情况,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事故后的现场边区域的道路进行隔离或交通疏导,确保事故的有效救援。

第十章事故应急救援、受伤人员的抢救和现场控制

安全事故的应急和救援措施应按照有关标准和根据事故的发生环境、条件、原因、发展状态和重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实施抢救工作和进行事故处理,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第一节事故的应急救援的程序

一、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

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同时可用手机或对讲机立即报告工地当班负责人→条件可紧急实施救援→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救助)→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救援请求→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等→善后处理。

二、一般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

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条件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等→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节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要求

一、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救援命令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尤其是现场急救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地点,以便能给伤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施救。

二、当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

或立即拔打110等求助有关部门或机构。

三、当医生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急救人员要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或放弃施救。

四、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应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并组织治安队人员建立警戒,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保证事故现场的救援道路畅通,以便救援的实施发现事故预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迅速组织撤离作业现场,并迅速研究、分析事故预兆的发展,尽可能采取科学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当发生重特大事故,如上一级部门在事故现场建立应急指挥部,专业救援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本应急救援人员应协助他们进行施救,并服从他们的统一指挥。

第三节现场常见事故的应急救援

序号

事故类别

事故原因

现场求援措施

1

火灾

1、电器使用、线路短路等。

2、使用明火或电焊等

1、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争取法扑救,当判断火势无法控制时,要迅速报警或向有关人员报告。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义务消防队员和其他救援专业小组成员戴好有关防护用品和现场各处配置的消防灭火器材、有关应急器材迅速往事故地点实施扑救,控制火势。

4、指挥部根据火灾的影响围,迅速指挥疏散无关人员到施工消防平明布置图所画的指定安全区。

作业区火灾,可采用建筑物楼梯、外脚手架上下梯、离火灾部位较远的外施工电梯等疏散,不得使用离火灾现场的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不得抢先逃离,要负责指挥疏散,防止恐慌而发生其他事故。

5、当火势一时无法控制,要及时采取隔离火源措施或搬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或贵重物品,防止火势漫燃到有易爆物品或存放贵重物品的地点,当有可能发生气瓶爆炸等或火势无法控制且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指挥部在必要时可决定撤离救火人员到安全地,等待专职消防队救援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6、医疗救护应急人员应对受伤人员立即抢救和实施必要性的处理,并将伤势较重的人员迅速送往医院。

当专业消防队、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后,义务消防人员和急救人员应协助他们进行施救,并服从他们的指挥。

7、保卫消防负责人要组织治安队人员担负治安和指挥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围设岗,划分禁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2

易燃易爆气体泄露

气瓶保管、使用不当

1、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法施救,如尝试采取关闭阀门、堵漏洞等措施截断、控制泄露情况,若一时无法控制,应立即撤离并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但不得使用手机或在气体泄露区报警。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在有气体泄露区禁使用手机、、启动电器设备和一切产生明火或火花的行为。

并应指派电工切断泄露区域的电源和线等。

同时停止附近的作业。

3

触电事故

l、触碰外电线路。

2、设备漏电,未按规定装漏电保护装置等。

3、未按有关规定,违反操作规程等

1、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法施救,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法:

(1)条件可应首选切断电源开关。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拖出电源。

注意:

要防止地面导电,使救护者触电。

如地面导电,救护者应采取措施,使自己站在不导电的物体上施救。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立即采取救急措施。

如是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则应使伤者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静卧休息;如三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或虽有呼吸,但比较困难,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

4、有关人员迅速与医院门诊部联系要求派遣医生来工地。

5、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死亡应由医生来判断。

4

高空坠落

1、无临边、洞口防护措施等。

2、不戴安全带高空作业。

3、违反操作规程和纪律要求违章施工等

l、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敦,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法施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迅速解救伤员。

因高空坠落一般会有骨伤伤害,因此在施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给伤者造成二次伤害。

4、同上3、4点

5

土坍塌事故,

发现土坍塌预兆

1、基坑支护失效。

2、坑边堆载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采取一定的措施。

3、水的作用。

4、土开挖不按施工要求,采用超挖或“神仙土等

1、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法施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有关人员迅速与中医院门诊部联系要求派遣医生来工地。

4、迅速判断事故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采取正确法施救,判断清楚被掩埋人员位置后,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挖掘。

5、在救护过程中要防止二次土坍塌伤人,必要时要先对危险的地采取一定的措施。

6、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抢救出来的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任用呼吸,清晰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7、现场不具各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

8、分析事故或土坍塌的影响围,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组织治安队人员建立警戒,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影响围。

9、发现事故预兆后,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作业场所。

应急救援技术组应根据情况迅速制定有效的抢险措施后,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抢险。

同时要密切监测事故围建筑、道路、地下水等的发展情况,以便根据情况调整和实施新的抢救措施。

并迅速疏散影响围建设的所有人员。

6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高空坠物。

2、未戴安全帽等。

3、违章操作机械

l、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法施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要给伤者及时止血。

7

预制桩

事故

1、机架倒塌。

2、未使用安全电压,井下触电。

3、坠物或坠落伤人等

1、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法施救,但决不可盲目救助。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4、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

5、查明事故原因和判断事故发展状态,采取正确法施救。

8

高温中署

高温天气作业时防护措施不力

1、出现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继之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皮肤发红,病人感到剧烈的口渴、小便增多,脉搏快速而微弱等症状者为中暑,应该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解开其衣服,让病人平卧,头部不要垫高,用冷水毛巾敷头部,用风扇吹病人(不能太大风)或用较凉的水(刚一开始不要用很凉的水,而要将水温逐渐变凉)擦其身体(头部、腋下、股窝等处)再用风扇吹,一般中暑病人就能逐渐好转。

必要时可服人丹、十滴水等药物。

2、必要时送医院抢救。

9

食物中毒

食堂卫生管理不立于不到位

1、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法施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

3、有关人员迅速与医院门诊部联系要求派遣医生来工地。

4、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死亡应有医生来判断。

第四节受伤人员的抢救

现场发生事故后,若现场有受伤的人员,若伤情较轻的,立即利用现场的救援条件组织抢救;若伤情重的,应及时报告附近的医疗机构。

并应根据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定可操作性的处置案实施抢救。

第五节现场控制

现场事故发生后,除了要做好现场伤员、财物和环境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外,同时也要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控制工作。

以便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

第十一章应急求援保障

安全事故的应急和救援措施应按照有关标准和根据事故的发生环境、条件、原因、发展状态和重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实施抢救工作和进行事故处理,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第一节部保障

依据现场现有的资源:

一、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值班制度、培训制度、演练制度等制度;

二、建立应急队伍,包括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

三、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围地区图及相关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

四、应急通讯系统;

五、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

第二节外部保障

根据本项目部对外应急救援能力,要认真做好如下外部救援保障工作:

一、保持与外部相关部门和边单位的互助联络;

二、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三、保持救援信息的最新性。

第十二章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一、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肃查处事故有关责任人,使广大职工受到教育。

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要积极做好受“紧急情况”伤害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者家属得到抚恤;

三、积极做好受灾员工的慰问、救济工作,切实解决受灾员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恢复生产。

四、汛期和台风过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对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确认合格后,可恢复生产。

五、及时通知本项目部相关班组、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消除。

第十三章应急培训与演练计划

第一节应急培训

依据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边社区或边人员的素质分析,项目部坚持做好几个面的应急培训工作:

一、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为了保持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水平,切实做好现场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开工前或工期对应急救援机构的人员进行一个小时的培训。

二、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为了高效的做好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