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6832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案5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小数乘小数(3)

课时安排

3-1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情感价值观:

3.经历验算的不同方法,感受验算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提高小数乘法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小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养成算前估算、算后验算的习惯。

教学方法

自学启发式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作业检查

个别抽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两分钟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课件展示相应图片)

二、新课导入

聪聪和明明来到非洲旅游,被一只最高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的非洲野狗追赶,这时一只鸵鸟救了他们,眼看就要追上了,鸵鸟说:

“我的最高速度是它的1.3倍,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明明说:

“你跑得可真快啊!

那你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啊?

(1)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发现了哪些信息?

(2)同学们听的真仔细,你能帮聪聪和明明算算鸵鸟的最高速度吗?

该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明确:

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三、新课呈现

教学教材第7页例5。

(1)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56×1.3。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中例5的竖式)这位小朋友计算得对吗?

你是怎么想的?

如何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否正确。

(3)验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老师小结: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①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②用计算器计算;③根据算式中的因数特点进行验算。

(1)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自己的方法。

(3)学生交流后得出:

不要抄错数字,小数点要点正确。

(4)认真倾听、反思自己的验算。

四、课堂练习

1.直接写得数。

0.9×6=

7×0.08=

1.87×0=

0.24×2=

0.12×6=

1.6×5=

4×0.25=

1×0.5=

答案:

5.40.5600.48

0.72810.5

2.用竖式计算。

4.3×28

25×0.125

0.04×125

答案:

3.先判断,再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32.7×0.24=78.48()

(2)2.03×0.02=0.406()

答案:

(1)X7.848

(2)X0.0406

4.一只鸡的质量是1.25千克,一只鹅的质量是这只鸡的2.8倍,这只鹅的质量是多少?

1.25×2.8=3.5(千克)

答:

这只鹅的质量是3.5千克

5.一棵桃树高2.4米,一棵梨树的高度是桃树的3.24倍,这棵梨树高多少米?

2.4×3.24=7.776(米)

答:

这棵梨树高7.776米。

五、课堂小结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小数乘小数(3)

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56×1.3=72.8(千米/时)

答: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时。

作业

布置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前置性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第6、7题。

备注:

字号小四、宋体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课

课时安排

3-2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

3.理解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的算理。

情感价值观:

4.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会验算小数乘法。

5.理解可以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会正确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整数或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验算小数乘法;

3.理解并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启发式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作业检查

个别抽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两分钟

1.小明从家步行到外婆家,每分钟行28.4米,共花了18分钟,小明家离外婆家有多远?

28.4×18=511.2(米)

答:

小明家离外婆家511.2米。

二、教学过程

知识点1: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4题。

小娟要冲洗14张照片,每张照片冲洗费0.85元。

她一共要花多少钱?

知识点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5题。

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知识点3: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1题。

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

他坐火车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知识点4:

积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5: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及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8题。

一只梅花鹿高1.46m,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

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板书

设计

             练习

知识点1: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知识点2: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3: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知识点4:

积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5: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及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作业

布置

1.完成教材第9页第6、7、9题。

2.前置性作业:

优化作业相关习题。

备注:

字号小四、宋体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复习

课时安排

3-3

课型

练习课

总课时数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掌握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价值观:

4.掌握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5.掌握用小数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熟练掌握和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3.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学启发式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作业检查

个别抽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两分钟

让学生回答本单元的知识点?

二、教学过程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利用转化法,将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再通过单位之间的转化将整数结果转化为小数。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3.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4.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因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

一个因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5.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及小数乘法的验算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

(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

(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6.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表示;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要保留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时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保留两位小数为6.60。

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乘积是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可通过变形再进行应用。

8.用小数的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解决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上舍入”或“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

9.用小数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及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板书

设计

           复习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4.积与因数的关系

5.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及小数乘法的验算

6.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8.用小数的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9.用小数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及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作业

布置

1.优化作业相关习题。

2.前置性作业:

预习第二单元的内容

备注:

字号小四、宋体

教学后记

单元课题

小数乘法

教师教的方面(得失)

教师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

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学生学的方面(得失)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改进措施

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

经过此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

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

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单元备课表

单元

     第二单元

课时分配

            3课时

授课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中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知道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列与行的意义。

2.理解数对的意义,掌握数对的书写格式。

技能目标

3.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情感目标

4.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确定位置

(1)

课时安排

3-4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列与行的意义,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对数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价值观:

3.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思维的发展,感受合作学习的好处,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行、列及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和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自学启发式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作业检查

个别检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两分钟

同学们,我们班谁是你的好朋友?

他(她)坐在什么位置?

二、新课导入

引出课题。

这样描述很麻烦,表述也不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准确、更简洁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

三、新课呈现

1.明确“列”“行”的意义和一般规则。

(1)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1,引导学生寻找图中的信息。

(2)组织学生讨论行、列的规定。

2.探究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具体位置的方法。

(1)观察、操作,说说确定张亮的位置需要用到几个数据?

(2)如果用(2,3)表示张亮的位置,那么(2,3)中的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3)照样子用两个数分别表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

(4)讨论:

用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数的先后顺序可以颠倒吗?

(5)小结:

数对及表示方法、书写格式。

数对由2个数组成,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两个数要放到括号中,并用逗号隔开。

1.

(1)观察,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汇报。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行、列的规定。

(横排叫行,从前往后数;竖排叫列,从左往右数)

2.

(1)学生观察、交流,明确:

找到张亮的位置需要知道2个数据。

(2)师生共同明确:

2表示张亮在第2列,3表示张亮在第3行。

(3)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板书:

王艳(3,4)、赵雪(4,3)

(4)讨论后明确:

不能。

前面的数表示这个物体所在的列数,后面的数表示这个物体所在的行数。

(5)学生认真倾听,理解感悟。

四、课堂练习

1.习惯上,我们把()叫做列,把()叫做行。

答案:

竖排横排

2.列,一般是从()往()数;行,一般是从()往()数。

答案:

左右前后

3.数对由()个数组成,第一个数表示(),第二个数表示(),两个数要放到()中,并用()隔开。

答案:

两列行括号逗号

4.在练习本上画出本班同学的座位示意图,并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5.在同一平面图上,两个数对的后一个数相同,表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在();两个数对的前一个数相同,表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在()。

答案:

同一行同一列

6.一个学生说出班级里任意一个同学的名字,另一个学生快速地说出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个同学在班级的位置。

提示: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五、课堂小结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确定位置

(1)

作业

布置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前置性作业:

完成教材第21页第1题。

备注:

字号小四、宋体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确定位置

(2)

课时安排

3-5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方法的理解。

情感价值观:

使学生发现必须要用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如果表示不同物体的两个数对中的第1(或2)个数相同,那么在方格纸上,两个物体是在同一列(或行)上。

教学重点

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平移问题。

教学方法

自学启发式讨论法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作业检查

个别检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两分钟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如果把某个物体变成一个点,你还会表示吗?

二、新课导入

我们如何直观地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呢?

(板书课题)

三、新课呈现

1.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2动物园示意图,理解图意,寻找图中的信息。

(2)自主学习例题。

(随机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3)订正学生的自学结果。

(4)小结: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简明、清楚、准确。

只要先从左到右确定第几列,再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就可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拓展延伸。

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如何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1.

(1)观察图中信息并汇报交流。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独立完成问题1和问题2。

(3)学生认真听讲,反思自己自学成果。

(4)认真倾听,理解感悟。

2.小组交流数形结合思想的定义,回忆在以往的学习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形结合思想并说明如何在本节课中体现。

四、课堂练习

1.小明的位置在班里的第5列,第3行,那么小明的位置用数对可表示为(,)。

答案:

53

2.下面是春蕾小学所在街区的平面图。

请你用数对表示以下地点的位置。

春蕾小学(4,4)

公园(,)

游泳池(,)

体育场(,)

答案:

95

33

11

五、课堂小结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确定位置

(2)

(1)看位置写数对:

熊猫馆(3,5)

海洋馆(6,4)猴山(2,2)

(2)看数对找位置:

(1,1)→飞禽馆

(0,3)→猩猩馆(4,3)→狮虎山

作业

布置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前置性作业:

完成教材第21页第3题、第23页第8题。

备注:

字号小四、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