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6518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docx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

13 精卫填海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精卫填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4.学习精卫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知道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精卫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2.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神话及《山海经》的资料。

(师生)

3.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用时:

3分钟)

1.出示图片:

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提问: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猜测一下它为什么这么做?

3.揭题并相机板书课题:

精卫填海。

4.指导学生看题目质疑。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2.汇报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3.齐读课题。

4.学生质疑。

预设:

(1)精卫是谁?

“填”是什么意思?

(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3)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结果怎样?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片。

 

2.指导学生读准“填”的字音。

 

3.学生看题目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

20分钟)

1.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学习。

(1)学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带着刚才的疑问读文,并想一想:

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1.按照要求学习。

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字词,自学字词,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可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老师交流解决。

 

2.小组内自学生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如:

采用换偏旁法记忆“返”;运用比较法记忆“曰”和“衔”等。

3.指生认读,纠正字音。

1.“少”是多音字,要提醒学生注意。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初读课文时,教师可范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画出停顿。

三、朗读课文,读准读顺(用时:

10分钟)

1.引导学生试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生尝试朗读。

3.组内朗读。

4.引导学生赛读。

5.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1.试着朗读课文。

同桌互读。

2.朗读评议。

3.小组内轮流朗读,读好停顿。

4.竞赛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5.齐读、分组读、自由读。

  学习文言文时,教学中要把“读”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大量的朗读时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理解内容做好铺垫。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用时:

7分钟)

1.出示“帝、曰、溺、返、衔”的生字卡片。

2.出示生字“溺”。

指导学生观察: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3.范写生字“溺”。

4.指导学生书写剩余的字并评价。

1.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字的结构,说出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右宽,了解这类字的写法。

3.认真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和老师一起书空。

4.认真书写,力争规范、正确书写,写好后集体评议。

  提示学生带有“氵”的字多数与水有关;“弓”字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用时:

5分钟)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精卫填海》。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朗读。

3.听写本课生字。

4.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齐读课题。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在听写本上规范书写生字。

4.自由读、分组读、赛读、齐读。

1.学生朗读字词时要相机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

2.在学生听写后,引导学生回顾这几个字的易错处,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用时:

30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指导学生小组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3.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学习第一句话:

(1)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一句话的理解。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区分“少女”古今意思的不同。

理解“之”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

读了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4.学习第二句话:

(1)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二句话的理解。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于东海”的不同。

(2)引导学生思考:

读了第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①相机出示精卫填海的图片:

看到这张图片,你能联想到什么?

②思考:

大海和精卫鸟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③讨论: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精卫鸟?

5.想一想:

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6.简介《山海经》并推荐阅读。

1.汇报自己知道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自己理解后,在小组内学习交流。

3.汇报交流学习所得。

汇报对第一句话的理解。

(1)朗读第一句话。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3)思考后汇报,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4.学习第二句话:

(1)朗读第二句话,小组交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女娃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死后变成了精卫鸟,经常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

(2)组内交流后汇报:

①看图片尽情发挥想象。

②同桌模仿精卫鸟和大海进行对话表演。

③小组内讨论交流。

5.讨论交流:

人们通常在“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这种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6.了解《山海经》。

1.在学生汇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教师相机在黑板一侧板书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时,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并要深入各组相机引导点拨。

 

3.学生汇报时,教师不要急于总结,要把时间留给其他学生补充。

 

4.大海和精卫鸟的对话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表演中。

5.介绍《山海经》时,教师要灵活些,挑选其中有名的神话故事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三、总结全文,拓展阅读(用时:

5分钟)

1.总结全文,尝试背诵。

2.拓展作业。

(1)回家后把《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借阅《山海经》。

1.畅谈自己的收获,比赛背诵。

2.

(1)回家后把《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借阅《山海经》,和家人分享其中的故事。

  建议学生阅读《山海经》中自己喜欢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喜欢的人听。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

13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孩子学习古文的兴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全文。

3.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4.能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学习古文兴趣,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

有这样一只鸟,他外形像乌鸦,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

(生:

精卫鸟)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呢?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读古文,注意字音。

2、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yīn )于东海。

3、重点指导下列生字的读音:

少(shào)曰(yuē)溺(nì)

衔(xián)堙(yīn)

4、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研读古文,理解感悟 

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通顺。

(2)师:

在刚才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觉得有哪个词或哪句话不理解的呢?

重点字词:

 

1女:

小女儿      ②溺:

淹没    ③故:

因此    

④返:

返回  ⑤堙:

填塞

2、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其它句子的意思。

3、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

4、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因此就成为精卫鸟。

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5、教师小结:

第一句话介绍精卫的身份和名字,第二句话说明精卫填海的原因。

四、感受精卫的精神

1、出示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读、齐读。

板书:

溺而不返堙于东海

3、想象说话:

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

大海会怎么说?

精卫会怎么回答?

4、教师小结:

精卫鸟每天都衔着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

一只小鸟想到用这样的方法填平大海。

真是谈何容易。

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

它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让人敬佩的。

板书:

坚韧不拔

5、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全文:

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

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6、

7、作业

将精卫填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七、板书设计:

溺而不返

13、精卫填海坚韧不拔

堙于东海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

13精卫填海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神话,讲述的是炎帝的女儿溺亡东海后变为精卫鸟,立志填平东海的故事。

从精卫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对大海的恨以及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文中塑造的这只精卫鸟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后人。

相对上一篇课文来说,本文或许稍有难度,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接触得比较少。

因此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体会精卫的形象,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给出的注释,用现代语言翻译句子,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帝、少、曰”等6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帝、曰、溺”等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读出停顿和节奏,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3.借助注释翻译句子,把握故事内容。

4.理解课文,感受精卫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品质,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进一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读出韵味。

2.了解精卫的事迹,感受精卫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翻译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2.结合实际,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些故事名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入新课。

导语: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很爱听故事?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一个个神话故事都耳熟能详。

这些精彩的故事带给我们欢乐,丰富了我们的童年时光。

今天,我们走进课文,再来听听另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题把握课文内容。

(板书:

精卫填海)

明确:

“精卫填海”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精卫”是故事的主角,“填海”是其行为。

思考:

(1)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2)精卫填海的行为带来了什么结果?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作者不详,大概由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山海经》中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3.教师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1)学生认读生字,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

会认的字: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辶:

返(往返)遇(遇见)避(逃避)

彳:

衔(头衔)微(微笑)御(抵御)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了解字的结构、笔画、笔顺,教师重点示范。

◆书写指导:

[帝]上下结构。

上部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冖”稍宽,托上盖下;下部末笔竖在竖中线上。

[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部“氵”呈弧形;右部两个“”分列在竖中线两侧,右边的“”比左边的“”稍大。

[返]半包围结构。

“辶”平捺长伸托上;“反”第二笔竖撇沿竖中线下行,末笔捺改长点。

[衔]左中右结构,三部分大致等宽。

“彳”的第二笔撇和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上;“钅”的竖提有力,竖在竖中线上;“”的两横上短下长,下横在横中线上。

◆易错提示:

[曰]字形较扁,在书写时注意与“日”的区别。

[返]被包围部分是“反”,不要写成“又”。

[衔]中间部分是“钅”,不要写成“圭”,注意与“街”的区别。

(2)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书写错误、坐姿等。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朗读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注释翻译句子,教师指导。

重点词语补充:

[曰]叫作。

[返]返回。

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身亡了,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就化为精卫鸟,常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

明确:

翻译时要重点注意“少女”“故”“堙”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分小组交流,推举代表汇报交流内容。

4.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点拨重要内容。

(1)感受精卫鸟的形象:

结合精卫鸟的行为,分析它的形象。

预设: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分析精卫鸟誓填东海的前因后果,从而感受其品质,体会其精神。

明确:

起因——女娃东海游玩溺亡;经过——化作精卫鸟,衔木石填东海。

从精卫鸟誓填东海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不畏困难、敢于和困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2)联系实际体会精神:

生活中,我们常称哪类人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预设:

引导学生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的实质,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们会用这种精神来赞扬什么样的人、团体,用流畅的语句表述出来。

明确:

对那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地同困难做斗争的人,我们都可以赞扬他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3)丰富文章情节,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预设:

引导学生通过添加修饰成分、补充人物语言、丰满人物形象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所讲故事要生动,吸引人。

示例: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

有一天,女娃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称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树枝、石块,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悲鸣着,把树枝、石块投下去,想把东海填平。

(4)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呢?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从体裁特点出发,学到的是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翻译句子的方法等。

同时本文也是一篇神话故事,从神话故事的特点出发,学生学到的是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体会人物精神等。

5.教师进行总结,再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小结:

同学们,精卫填海的故事我们大致学完了。

这虽然是一篇短小的文言神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在掌握了译文和主要内容后,对课文的学习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女娃被大海夺去了生命化为精卫鸟,它不畏艰难,誓填东海,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果敢、迎难而上的坚决。

让我们再次诵读课文,感受精卫的精神,激励自己向着目标奋勇前进。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学生齐声诵读,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结识了一个勇敢、坚毅的朋友——精卫鸟,它身上那种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生活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办呢?

想想那个同大海抗争的精卫鸟吧,我们一定能从它身上汲取向上的力量。

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一篇短小的文言文,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同时也进一步感受了神话故事的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翻译了课文,分析了课文内容,体会了精卫鸟的形象。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相互讲讲文中的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师:

同学们,你们平常见过的鸟儿都是什么样的?

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生1:

机灵的。

生2:

活泼的。

生3:

自由自在的。

生4:

欢蹦乱跳的。

……

师: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鸟儿都是机灵、活泼、自由自在、欢蹦乱跳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不一样的鸟儿。

(出示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只鸟儿和你平日里见到的鸟儿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生认真观察)

生1:

我觉得这只鸟儿的眼神有些愤怒。

生2:

它的表情像是要复仇。

师:

同学们,这只不一样的鸟名叫精卫,它是从神话故事中飞出来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它的故事,请同学们将教材翻到第13课。

看到课题“精卫填海”,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思考)

生1: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

生2:

精卫鸟在哪里填海?

生3:

精卫鸟把海填平了吗?

师:

同学们,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现在我们就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赏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新的课文,学生只有对它产生兴趣,才能有继续探究的欲望。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就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从生活中常见的鸟儿的特点出发,同时出示精卫鸟的图片,让学生对比两种鸟的不同,这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他们必定很想知道精卫鸟为什么眼含愤怒。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课题,针对课题提问,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激发兴趣,学习热情才能高涨;问得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才能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