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6446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docx

张齐华老师经典课例

《倍数和因数》课堂实录

有幸去南京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因数和倍数》,感触颇深。

张老师那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文化底蕴,风趣幽默的谈吐,深深打动了我。

他那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令我感触很深。

感触一:

充满人性化的评价语

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聆听他那自然、精炼的评价语。

如评价作业纸时,张老师说“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想要指出错误)可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尽管学生是找错了,他这样说:

“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这些人性化的评价语在课堂中还有很多,这些朴实的语言,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是成功,是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感触二:

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关于本堂课的文化气息,是相当浓厚的,张老师一定查阅了不少的资料,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和优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

“计数器’九颗珠子的奥秘;神奇的完美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奥秘。

只有有了文化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而再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只会乐在其中。

感触三:

善于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

张老师善于捕捉学生发言过程中的信息,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找出36的因数和3的倍数,再通过对几份不同作业的比较,一步又一步,层次清晰地得出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联系,交流想法,形成意见,真正做到了“教育的引导者。

”如:

“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老师亲切的话语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

只是这一堂课上了55分钟,这在日常的教学中是不允许的,但在这节课中,没有这增加的十几分钟,简直是一种遗憾,那么如何解决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呢

课堂实录如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

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

1×12

师:

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

12个,摆了一排。

师:

(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

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

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

三四十二

师:

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还有吗

生齐:

2×6

师:

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

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

(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

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

因数和倍数

师:

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

谁先来

生说略

师:

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

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

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

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

自然数

师:

而且谁得除外。

生:

0

师:

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

试一试:

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

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

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

3、18

师:

还有谁

生2:

36

师:

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

1

生2:

4

生3:

6

师:

其实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张老师作一下详细说明,因为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完成,下面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合作,也可以单干,想一想怎么不遗漏,注意了,当你找出了36的所有因数,别忘了填在作业纸上,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下面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师:

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

我把他命名为A、B、C师板书。

A:

2、4、13、12、18、36

B:

1、2、4、3、6、9、12、18、36

C:

1、36、2、18、3、12、4、9、6

师:

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沉默)一点都没有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吗你先来。

生1:

都对的

师:

有没有道理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挺困难的。

生2:

写全了

生大声说:

没有!

师:

正好触及了大家的公愤,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不太好找了,是吧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说说有什么问题

生:

没有写全,少了3、6、9。

师:

大伙来思考一下,6、9这两个因数是36的因数吗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

生:

36÷4,只写了4,没写9

师:

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

生齐:

两个两个找。

生2:

先把1写在头,36写在尾,然后再把2写中间,这样依次写下去,这样比较美观。

师:

张老师提炼出两个字:

“顺序”,好象还不仅仅是因为粗心的问题,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

第二个同学有没有找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送给他。

生:

他应该把4、3调换一下。

师:

做了一个微调就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更带给我们一种寻找的有序。

第三个同学是最没有顺序的,什么1、36,2、18了,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师:

你想提出抗议吗你们觉得有顺序吗(有)你自己来说

生:

他们那样还要头对尾头对尾的,像这样直接就可以写了。

师:

有没有听明白,也是同样一对一对出现的。

生:

大小没有排,B大小排完后从小到大很舒服。

师:

你看你那个舒服吗

生:

舒服

师:

正是因为你的质疑,他把方法说了出来。

他用了什么

生:

乘法口诀

师:

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出的发言,正是你们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有没有问题。

师:

虽然这个同学找到了尝试完了1,找到36、尝试完了2,找到18、3、12、4、9、6,自然数有很多,那你的7、8没有试,你怎么知道找全了呢

生1:

找到开始重复就不找了

生2:

我认为应该找到比较接近如5、6,7、8找到比较接近就可以了。

师:

体会体会1、学生:

36、2、学生:

18、3、12、4、9、6这两个因数在不断接近,接近到相差无几。

《认识分数》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

猜老师年龄,说自己的年龄。

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数

二、新授部分

1、蛋糕的1/2

师:

丁丁和当当在数学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

(出示书上图:

四个苹果2瓶水)

师:

这是丁丁和当当在野炊,你能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吗

生1: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生2:

把2瓶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个

师: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

平均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生:

切成两半

师: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

二分之一

师: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

师: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分数线、分母、分子)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蛋糕的1/2)

师:

它指的是谁

生:

这块蛋糕。

师:

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2、长方形的1/2

师:

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作品。

师:

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生1:

都是一半

生2:

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

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3、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勾”。

小结:

无论是一个蛋糕,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4、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1/8、1/3、1/6……(师板书)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

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

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表示的1/4

(3)师:

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

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4)师:

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生:

能。

(5)师:

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学生举起)

生:

能。

5、比较分数大小

(1)展示作品:

圆形表示的1/2、1/4

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1:

1/4

生2:

1/2

师:

1/2表示哪一部分

生:

一大块

师:

1/4呢

生:

一小块

师:

中间用什么符号

生:

小于号

(教师板书)

(2)师:

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生:

用学生作品验证。

(3)师:

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生:

师:

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6、分数的书写。

(1)师教写1/2。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书上练习)

汇报:

1/31/61/91/8

(3)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样的

师:

中间短横是

生:

分数线

师板书后说明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师:

2是

生:

分母

师:

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

生:

2份

师:

1是

生:

分子

师:

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4)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

(书上题目)

长方形1

1/3先估,课件移动1/3,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先估,课件移动1/6,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师: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的有什么窍门

生1:

1/3是下面的2倍。

师:

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师:

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习的1之间有联系吗

师:

再往下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生说。

师:

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7、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

法国国旗(1/3)五角星(1/5)巧克力(1/8)

生:

每一部分都是这个图形的1/3

生:

每一部分是这块巧克力的1/8

师:

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生:

8

师:

你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

1/4

师:

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生:

4个

师:

你还联想到哪些分数

生:

1/2

师:

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生:

2个

师:

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8、出示:

黑板报。

师:

《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

《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

师:

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吗

生:

把《科学天地》再分,黑板版面就平均分成了四份。

9、瞧,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

图:

一岁现在的我

课件演示把一岁儿童的身长(图)平均分成四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4

把现在的我的身长(图)平均分成七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7

估计:

八、九岁孩子的头占身高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

师提供资料:

十岁儿童头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10、播放:

多美滋1+1奶粉广告

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八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

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

能想到1/4

师: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4

生:

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

能想到1/8

师: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

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

能想到1/2

师: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

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

1/9

师:

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1/9。

:

师:

生活中不缺少分数,只缺少发现分数的眼睛。

师:

冬冬分了1/2,他收获了什么

生:

收获了友谊。

师:

在蛋糕和友谊之间,哪个重要

生:

友谊。

三、总结部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交换律》

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

   师:

喜欢听故事吗

   生:

喜欢。

   师:

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

(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3+4=4+3。

   师:

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

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

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

(教师随即出示:

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

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

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

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

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

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

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

”改为“”)。

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

验证。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

怎么验证呢

   生1:

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

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

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

(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

   师:

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

五、六个吧。

   生3:

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

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

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

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

我反对!

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

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

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

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

   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

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

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

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

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

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

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

这叫不负责任。

(生笑)

   生7:

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

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

   (大家对生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

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

   师:

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

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

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

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

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9:

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

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

事实上,选生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

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

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

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生11:

我不同意。

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

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

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

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

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

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

0+8=8+0,6+21=21+6,1/9+4/9=4/9+1/9。

   生:

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

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师:

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

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

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

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

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

”,并补充成为:

“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师:

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什么其它收获

   生:

我发现,只举一、两个例子,是没法验证某个猜想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才行。

   生:

举的例子尽可能不要雷同,最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举到。

   师:

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

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

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

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加数的――(板书:

变)

   生:

位置。

   师:

但不变的是――

   生:

它们的和。

(板书:

不变)

   师:

原来,“变”和“不变”有时也能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结论,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师:

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

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

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那么,在——

   生1:

(似有所悟)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不会也不变呢

   (学生中随即有人作出回应,“不可能,差肯定会变。

”)

   师:

不急于发表意见。

这是他(生1)通过联想给出的猜想。

   (教师随即板书:

“猜想一:

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2:

同样,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会不会也不变

   (教师板书:

“猜想二:

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3:

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不变吗

   (教师板书:

“猜想三:

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

   师:

通过联想,同学们由“加法”拓展到了减法、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

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它变换,形成不一样的新猜想吗

   生4:

我在想,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

   师: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的猜想!

如果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

(教师板书“猜想四:

在加法中,交换几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

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

教师参与,适当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然后全班交流。

)师:

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一”,又是怎样验证的

   生5:

我举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8-6=2,但6-8却不够减;3/5-1/5=2/5,但1/5-3/5却不够减。

所以我认为,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的,也就是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师:

根据他举的例子,你们觉得他得出的结论有道理吗

   生:

有。

   师:

但老师举的例子中,交换两数位置,差明明没变嘛。

你看,3-3=0,交换两数的位置后,3-3还是得0;还有,14-14=14-14,100-100=100-100,这样的例子多着呢。

   生6:

我反对,老师您举的例子都很特殊,如果被减数和减数不一样,那就不行了。

   生7:

我还有补充,我只举了一个例子,2-1≠1-2,我就没有继续往下再举例。

师:

哪又是为什么呢

   生7:

因为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猜想,那猜想肯就错了。

   师:

同学们怎么理解他的观点。

   生8:

(略。

   生9:

我突然发现,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对的,我们必须举好多例子来证明,但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错的,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可以了。

   师:

瞧,多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你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

   生:

反例。

   (有略。

   师:

关于其它几个猜想,你们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10:

我研究的是乘法。

通过举例,我发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也不变。

   师:

能给大家说说你举的例子吗

   生10:

5×4=4×5,0×100=100×0,18×12=12×18。

   (另有数名同学交流自己举的例子,都局限在整数范围内。

   师:

那你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生11:

在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12:

我想补充。

应该是,在整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说更保险一些。

   师:

你的思考很严密。

在目前的学习范围内,我们暂且先得出这样的结论吧,等学完分数乘法、小数乘法后,再补充举些例子试试,到时候,我们再来完善这一结论,你们看行吗

   (对猜想三、四的讨论略。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完成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