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5127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docx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

黄河小区建筑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1、用地红线图和《规划设计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6、《鹤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1—93);

二,场地概况:

2.1,规模尺寸:

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3.71公顷,其中一期占地2.52公顷。

2.2,区位:

地块位于鹤岗市向阳区新兴路以北,东临北山路,西临鹤岗国家粮食储备库,北侧临北山路,现状地形起伏较大。

该规划项目是属于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我市危房棚户区改造工程之一,该地段距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3,环境:

规划地段现状是平房建筑,场地起伏大,周围的基础设施基本覆盖本处,但整体环境质量较差。

2.4,交通:

地块南接新兴路,东北部由北山路环绕,交通便利。

三,工程项目组成:

小区建设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包括1#,2#,6#,7#四栋十七层的住宅,3#,5#两栋29层住宅以及4#楼两层的会所,还有配套的锅炉房,门房等辅助用房以及配套公建。

本次设计内容为一期工程。

规划设计说明

1:

规划设计篇

一:

规划背景及项目分析

1.1,规模尺寸:

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3.71公顷,其中一期占地2.52公顷。

1.2,区位:

地块位于鹤岗市向阳区新兴路以北,东临北山路,西临鹤岗国家粮食储备库,北侧临北山路,现状地形起伏较大。

该规划项目是属于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我市危房棚户区改造工程之一,该地段距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3,环境:

规划地段现状是平房建筑,场地起伏大,周围的基础设施基本覆盖本处,但整体环境质量较差。

1.4,交通:

地块南接新兴路,东北部由北山路环绕,交通便利。

二:

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1—93);

4、《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7、《鹤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三:

规划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规划及建筑设计,以确立“塑造具有都市感、绿色、健康、高档宜居的高标准、高品质生活社区”为原则。

充分分析本项目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状况及景观环境等要素,关注目标客户群的文化素质层次、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需求,针对鹤岗市房地产市场再规划、建筑、商业的薄弱点,进行务实创新的规划、建筑、环境设计。

1.  注重效益的设计原则

(1):

  考虑发展商的开发效益,将项目开发的最大效益作为设计出发点,合理组织小区功能分区关系,创造出高效、合理和方便的使用空间。

同时符合以后的运营和管理要求。

(2):

  考虑使用者的效益,为居民设计出“物超所值”的高附加值产品和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3):

 考虑开发的社会效益,考虑本项目与周边商业氛围的衔接、烘托、升华,形成鹤岗积聚人气的商业圈。

同时考虑本项目对周边的辐射作用、部分配套设施(如:

超市、会所等)针对的服务对象除了本区居民还应包括周边居民。

从而树立项目的品牌和社会形象。

2.  符合项目开发的定位的原则:

规划及建筑设计,符合项目开发的定位,体现主题概念的整体性,并以此作为总体规划、建筑风格、园林环境设计的指导。

3.  设计方案体现以下特征:

      时代性:

整体设计为新现代主义风格,追求建筑的品质,体现出现代建筑的质感和层次感。

      人文性:

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和目标客户群的特点,以及现代主义的融合,设计方案具有独特的人文特性。

      合理性:

结合项目为综合商住小区的特性,充分考虑各物业类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各物业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分合有序。

      人性化设计:

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通过合理的室内平面设计、小区的配套设计布局以及人性化的细部处理,体现项目“以人为本”的精神。

四: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

住宅地块中,不同层高搭配错落有致,形成良好的天际线;

2:

充分考虑原有地形,合理组织地上及地下的交通空间;

3:

住宅布局合理规划,尽可能形成大的绿色景观空间。

五:

规划总体布局

通过整体考虑设计,一期共设两个出入口,一个位于地块南部,主要为车行,另一个结合会所设置于新兴路上。

东面区域以17层住宅为主,西面区域为27层高层和29层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天际线。

地块规划布局特点可概括为,“一心,一带,一环”

“一心”:

即一期较为独立的景观中心,位于一期地块中部,以人文景观为主,是全区的空间高潮所在。

“一带”:

即通过景观元素串联形成的景观带,将一二期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一环”:

即环绕一期地块的主要交通道路,结合道路绿化的处理,形成特色的景观绿带。

1:

住宅布置

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造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等。

住宅的规划保证住宅日照间距,充分考虑主导风向,使更多的住宅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景观视野。

本规划合理控制居住小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结合多种套型户型,控制容积率,提高套密度。

东面区域以17层高层为主,西面区域为27层高层和29层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住宅建筑设计详见“建筑设计篇”

2:

公建配套

小区一期会所结合东部入口设置,形成标志性的入口环境。

2:

交通设计

本地块交通组织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1):

动态交通组织与道路布置重点解决好了居民活动与自行车和汽车流向的关系,减少相互交叉干扰。

本小区道路没有区外交通穿越,同时能满足消防、救护、抗灾,避灾等要求,道路断面选择合理。

垃圾车独立设计通道,不进入小区。

外环车道的设置,在保证内外交通联系便利、畅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创造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

小区道路及场地设计符合老年人、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的通行要求。

(2)静态交通组织避免干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侵占绿地。

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地面环境。

停车位:

住宅建筑按0.5辆/户的标准配置机动车位,按2辆/户的标准配置非机动车位(含摩托车位)。

(3)出入口

本地块一期共设两个出入口,一个位于地块南部,主要为车行,另一个结合会所设置于新兴路上,为主要出入口。

2:

景观绿化设计篇

本设计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以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进行设计。

在整体布局上考虑的是公共的参与和社区的维护及管理,顺应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很合理的使用了除建筑外的土地资源,保持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在景观植物栽种上避免盲目移植,改善不良生态环境,将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运用到了景观设计中,大量的太阳能和环保灯具材料的景观设施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的发展,达到朴实简约的效果,提高了性价比,使景观能和规划和建筑达到整体的格调统一。

整体可概括为“一心,一带”

“一心”:

即建筑围合形成的一期的景观中心,结合地形及地下车库的设置,形成下沉广场,通过花坛,喷泉,叠水等的布置,形成丰富多变、错落有致的竖向空间环境。

整体也注重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拉近邻里距离。

是全区的空间高潮所在。

“一带”:

即以绿篱、灯柱等景观元素形成的带状景观,将一二期景观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自由柔和的曲线串联起整个小区,也使小区更加灵活多变,同时将各个宅间景观组织起来,儿童活动场、老年活动场地穿插其中,形成功能完善的景观环境。

建筑设计说明

一、构思立意:

以人为本:

创造出舒适高效的学习娱乐环境。

建筑地标:

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形象和建筑地标。

生态节能:

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建筑。

本小区建筑主住宅和配套公建两部分。

以“塑造具有都市感、绿色、健康、高档宜居的高标准、高品质生活社区”为目标,以新现代主义式建筑风格做立面造型,从身体感受、精神感受和行为感觉三个层面进行建筑设计分析。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原则。

1、立面造型

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风格为新现代主义风格,追求建筑的品质,体现出现代建筑的质感和层次感。

选用的外装饰材料多样性,外立面的色彩搭配美观大方,墙面的分隔凹凸有秩,造型简洁明快,有层次感、现代感。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精神风貌:

方形表示坚实和稳固,体现了建筑坚固实用的优点,映射出居住着持续不断进步发展齐头并进的稳固精神形象。

1.2体型错落:

利用阳台,飘窗,空调机位为原元素,经过重组排列的造型处理,使得立面效果生动不失典雅,活泼生动不失稳重,大气而不呆板。

1.3建筑美学:

我们以建筑美的法则为指导思想,通过对玻璃窗,石墙,空调百叶板,飘窗的提炼加工,做出了虚实对比感觉强,对称稳重中隐含微差与韵律的理想“矩形“立面效果。

1.4剖面与空间设计:

综合考虑到现代家庭的装修使用需要和当地的气候特征,住宅层高均设计为2.9米。

所有户内的室内空间与餐厅空间相互连通,空间相对流动、丰富。

1.5材料色彩:

立面材料选择,采用玻璃和石墙,形成一种强烈虚实对比。

在正立面上主要采用玻璃和毛石材料,呈现出一种通透的效果。

石材颜色选择较鲜亮的颜色,从而体现出时代气息强力,大气和现代的立面形象。

整个建筑群造型简洁明快,沉稳,气质高贵。

通过细节的精心雕琢,建筑尺寸比例的推敲,营造出精美而脱俗,耐人寻味,风度翩翩的“绅士”建筑。

1.6大胆创新:

在售楼部的设计中,我们把钢屋顶,玻璃幕墙这些新型的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材料钢筋混凝土完美的结合起来,设计出了如“出水婀娜”,时代感强的新现代主义风格的会所建筑

二、建筑平面:

2.1、一层平面

每个单元的主入口均设计了入口大堂,并与地下室侯梯大堂有机的结合起来,丰富了建筑内部空间,改善了建筑内部物理环境,使建筑更加生态节能,并与环境更加的融洽,统一。

所有楼栋依使得客厅空间更加的宽敞明亮,给人以通透大气的舒服感觉。

2.2屋顶层平面

屋顶平面设有一个个小的屋顶花园,丰富了城市的立面形象,同时也加强了小区生态环保的理念的建设,高高的女儿墙设计与建筑主题思想相呼应,并在女儿墙上开设矩形的洞口,既可在顶楼眺望城市风光和湖光山色又与立面效果相呼应,使得外部立面效果更加的完整。

核心筒放在北向朝向较差的地方,满足疏散消防要求。

建筑内部交通流线清晰无干扰,每个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单元与单元之间附于中心景观广场周围,加强中间广场的作用,将中间的圆形大广场创造成一个较独立又统一、舒适的交流和共享空间

2.3标准层平面

电梯间紧依入口大堂设计,其醒目的位置使平面交通与竖向交通紧密的结合起来,方便居民的使用和疏散。

侯梯大厅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的宽敞,大气,给人以舒适的内部空间感受。

户型经过细心设计,卧室面积主次适宜,采光通风好,内部交通流线简明无穿插干扰,所有厨房均设集中排烟道,卫生间设集中管井,避免管线明露,户内厨房和卫生间均为自然通风采光,单元入口均设门厅,使整个小区的管理与居住品位达到一个较高的水。

客厅配以观景大阳台,用防火墙分隔,门窗洞口的设计以及封闭剪刀楼梯的设计均符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

三、无障碍设计:

方案设计中注重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在各入口处均设计了无障碍坡道,在公共建筑中均设计了无障碍卫生间。

楼栋内均有起火自动报警系统,会所主入口大门以及住宅大堂入口大门均为智能门,在起火时能自动开启的电动门。

四、节能设计

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DB23/1269-2008)。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

4、《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5、小区位于中国建筑气候区一B区。

平面布置中将核心筒布置在朝向较差的北面。

外墙采用节能材料,在结构部分进行热桥处理;窗户采用热断桥型材,玻璃选用双层中空玻璃,有效的达到保温隔热的节能目的。

在幕墙部分,采用双层换气幕墙,和双层中空LOWE玻璃,形成可以呼吸的墙面,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舒适性。

五、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一期总用地面积2.52公顷,总建筑面积73678.13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3678.1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2543.25平方米,建筑密度16.48%,容积率3.02,绿地率39..5%,地下停车位395辆。

总用地面积

25231.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96221.38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22543.25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

73678.13平方米

1#2#6#7#每栋建筑面积

8367.80平方米(含阳台算一半)

3#建筑面积

13370.52平方米(含阳台算一半)

5#建筑面积

26471.04平方米(含阳台算一半)

4#建筑面积

1427.13平方米

建筑密度

16.48%

容积率

3.02

绿地率

39..5%

地下一层停车位数

252辆

地下一层停车位数

143辆

总户数

612户

六、公建配套设计:

本小区公建配套的配置,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的需要,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力求做到配套完善,设计合理。

公建商业配套与住宅一并考虑,在建筑颜色和材质等方面相统一、协调。

同时考虑地块特点和减少对住宅的影响,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强调时尚现代感,同时与小区住宅造型风格相统一。

七、消防设计:

本次设计的十七层住宅火灾危险类别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二十九层建筑火宅危险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一级,高层建筑的周围,均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均不少于两个,高层建筑的公共疏散门均向疏散方向开启,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本次设计的疏散口、疏散距离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和规程

1.1建筑结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1.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建筑抗震术规程JGJ3-2002

1.5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

详见报告书

3.采用的设计荷载

3.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走廊、楼梯2.5KN/M2

消防楼梯3.5KN/M2

居住卧室、厨房,厕所2.0KN/M2

阳台2.5KN/M2

电梯机房7.0KN/M2

上人屋面2.0KN/M2

屋顶花园3.0KN/M2(不包括花园土石等材料自重)

不上人屋面0.5KN/M2

未尽说明处,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

3.2拟建场地基本风压0.40KN/M2

3.3拟建场地基本雪压0.65KN/M2

二、设计说明

1.概况:

详见初设报告“建筑篇”

2.设计结构的安全等级及标准

2.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拟建场地类别参地质报考书。

2.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标准设防类;建筑防火等级为一级。

2.3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为会所框架为四级,高度超过80m的剪力墙结构为三级,高度不超过80m的剪力墙结构为四级,全地下室为四级。

三、结构设计说明:

基础设计

1.1本工程地质报告由黑龙江省佳木斯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勘察证书号:

081018-kj,方案确定采用地下室框架部分为独立基础,小高层部分和高层采用天然筏板基础。

2.上部结构选型

2.1纯地下室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板厚度一般为100mm,厨卫、阳台板厚为90mm,楼板跨度>3.9米的楼厚度为120mm,屋面板厚为120mm。

砼为C30级。

框架房屋长度超过55米,地面以上设伸缩缝(兼抗震缝)。

2.2高层住宅部分:

高层住宅采用砼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厚度为200mm,标准层楼板厚为100mm,阳台、厨卫间楼板厚90mm,楼面板跨度>3.9米的楼厚度为120mm,屋面板厚为120mm,地下室顶板厚为160mm,钢筋砼梁的基本尺寸为200x350和200x400,上部结构的1~4层砼等级为C30,其余均为C25,剪力墙房屋长度超过45米,地面以上设伸缩缝(兼抗震缝)。

2.3公建部分:

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砼采用C25-C30,结构构件截面根据平面确定后计算给出。

2.4框架部分超长问题。

为了解决主楼与裙楼高差而带来的沉降问题,

对于结构长度超过规范要求值,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采用设置温度伸缩缝,设双排柱粱。

2.采用后浇带做法,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在恰当位置设置后浇带,待主体封顶两个月后再进行浇筑。

并考虑以下措施:

a)增加屋顶隔热层厚度,建筑物外墙覆盖结构构件,减少梁、柱等结构构件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

b)设置后浇带,间距控制在55m,并且在混凝土楼粱、板内搀加10%HEA。

c)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楼板的混凝土做到二次振捣,二次抹面,且保证振捣器移动间距及插入深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同时要防止混凝土过振,以免表面产生粉煤灰浮浆层。

d)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d。

e)由于后浇带与其两侧混凝土的浇筑间隔在三个月以后,加之后浇带范围内钢筋连续,因此施工有一定的难度。

必须清除杂物、处理好旧混凝土表面以及新旧混凝土的结合。

3.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3.1混凝土强度等级:

梁、板、柱C25,高层部分采用C30以上混凝土,具体根据计算结果确定。

3.2钢筋选用:

梁,柱:

主筋HRB400;箍筋 :

HPB235;

板:

HPB235或冷轧带肋钢筋;

3.3墙体材料:

外墙,内墙为混凝土加气块,砌筑砂浆为M5混合砂浆;

3.4地下室采用P6防水抗渗等级,采用C30砼加防水剂;

四、结构分析软件:

结构设计软件采用国内最流行最先进功能齐全的PKPM系列结构软件。

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强电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个住宅综合小区,由高层住宅及商铺等组成,共612户。

二、设计依据

1、国家及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本工程各有关专业提供资料。

三、设计范围

本小区内住宅单体的电力、照明、防雷、接地及电气消防供电等设计。

住宅小区内的总体管线网由当地供电部门负责设计施工。

四、电气负荷数据表

序号

用电设备组名称

数量

设备容量(KW)

需要系数

cosφ

tgφ

计算负荷

Pc(KW)

Qc(Kvar)

Sc(KVA)

1

住户用电

612户

3672

0.35

0.9

0.48

1285

617

1428

2

公共照明

100

0.8

0.9

0.48

80

38

89

3

水泵房

150

0.8

0.8

0.75

120

90

150

4

公建及商业等

419

0.7

0.9

0.48

293

141

326

5

地下车库

100

0.8

0.9

0.48

80

38

89

6

绿化、道路照明

200

0.8

0.85

0.62

160

99

188

7

电梯

300

0.2

0.55

1.52

60

91

109

8

9

10

总计

4941

2078

1114

2379

五、供电方案

1、本工程消防用电等为二级负荷。

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二级负荷采用两路供电末级自动切换。

2、根据小区负荷情况,建议在小区场地内设置10KV高压开关站及3~4套10KV/0.4KV-630KVA~800KVA箱式变电站(变压器负荷率75%~85%),住宅楼电源等其它公共设备电源均从箱变接出。

用户配电形式均为三相四线220/380V。

高压开关站及箱式变电站由供电部门负责设计。

3、为确保小区环境优美,总体上所有供电电源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道路照明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各住宅、公建等供电进线电缆由供电部门负责设计、施工。

4、采用单元集中计量,住户用电计量电表设在各单元的楼梯间内;公共照明单独计量,计量表设在本单元的电表箱内。

5、水泵房、配套用房等单独计量。

六、住宅设计

1、多层住宅配电由单元电表箱采用绝缘电线穿阻燃管或电线管分别引至各户配电箱。

2、住宅干线均为三相五线进每个配电箱或电表箱,支线BV-2×10+E10单相进各住户,住宅,按6KW设计,每户电度表电表采用10(40)A。

3、每户住宅设一嵌墙式用户配电箱,分照明回路、房间一般插座、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及空调回路,各回路均设过载及短路保护。

插座回路设漏电保护装置及过压、欠压保护。

4、起居室、卧室设单相二极和单相三极组合式插座二~三只。

5、厨房设单相二极和单相三极组合式插座一只,单相三极带开关插座二~三只。

6、卫生间设单相二极和单相三极组合式插座二只,并在洗衣机位置设单相三极带开关插座一只,插座选用防溅式。

7、阳台均设照明灯。

8、公共部位除电梯厅照明外,均采用声光控照明灯。

9、住宅公用部位照明、对讲呼叫系统的电源均接至公共电度表上。

七、设备安装及线路敷设

1、住户配电箱嵌墙安装,其底边距地1.8M。

2、除照明干线外,所有照明线路均采用BV-450V/750V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塑料管暗敷。

3、消防用电线路采用阻燃耐火电缆(ZBN-YJV-0.6/1.0KV)或阻燃耐火导线(ZCN-BV-450V/750V)敷设。

4、其余由就地配电箱引出的电力线路均采用YJV-0.6/1.0KV型铜芯交联电缆穿钢管或阻燃管(地下敷设穿热镀锌钢管管)暗敷。

5、在竖井内线路均采用电缆桥架敷设。

八、防雷、接地

1、本小区所有建筑物均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用屋面避雷带保护方式,利用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内主钢筋作为接地极。

2、电源进线处及电子设备机房(电信交接间)设置防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