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范文 精品.docx
《最新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范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范文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范文精品
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
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不能直接传授,只能传授有关知识并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写作也不只是在课堂上、学校里才能学习和提高的,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工作中、实践里不断学习和提高。
第一个问题关于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在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写,而是思。
不同的文体,其思维的方式方法并不相同。
例如,文学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思维的形态呈现高度的创造性特征。
学术性文章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态则有明显地科学性特征。
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特征一、对象化思维公文写作属于一种对象化思维。
所谓对象化思维,是作者围绕想要处理的那一事件,或想要解决的那一问题而展开的思维。
一件事发生了,一个问题出现了,必须要处理、要解决,这就是对象化思维的基本动力。
这种思维方式不同于文学创作中的思维。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主要是有感情要抒发,思维的驱动力来自内部。
因此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主体化思维。
对象化思维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事物、处理事件、解决问题,是实用性目的。
主体化思维的最终目的是抒发感情、创造美的形式,以审美为目的。
二、模式化思维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创造性有强有弱。
公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较弱的写作行为,跟文学创作大不相同。
文学创作主要以创造性思维的方式进行。
文似看山不喜平。
在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构筑,社会环境设置,结构形态的安排,写作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的选择,语言风格的设计,都必须有独到之处。
而且,在以上各个环节上,作者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
文学创作拒绝模式化。
公文写作也要求有独到见解,但并不刻意求新求异。
在结构、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不要求标新立异,而更多地要求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展开。
在结构上,公文写作有一个结构的基本型,由三大块组成全篇开头、主体、结尾。
三大部分的写法也有套路开头一般都是写行文的根据、目的、意义。
主体部分用来叙述基本事实、阐明性质意义,或者提出措施、要求。
结尾部分则是执行要求或申报请求。
这样的结构安排,清晰合理。
如果不遵规矩,标新立异,反而会为理解、落实造成许多麻烦。
在表达方式上,公文写作一般只用叙述、议论、说明三种,而不用或极少用描写、抒情。
因为描写文字铺张,务虚不务实;抒情是主体化思维的物化方式,主观性强。
公文的语言也是模式化语言。
有一些词语,在公文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如来函收悉、希即遵照、拟请、敬请批复、特此函复等,这都是约定俗成的套语,言简意明,如果换用其它语言,效果反而不好。
非套语性的公文语言,也要求平实化、常规化,反对藻饰。
三、替代思维替代思维是一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因为公文的作者是代言人。
替代思维具有下列特征首先,它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公文作者的写作是根据领导和领导机关的指令或授权,要求能准确传达领导或领导机关的意图。
思维的目的、方向、内容,都不是作者的主动选择。
其次,替代思维是一种限制中的思维,思维的运行,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
在内容上,公文作者的思维必须无条件地循着领导或领导机关的规定行进。
其三,公文作者的个人化思维牲只能在公文结构的组织上、表达方式的选择上、遣词造句上有一定的体现。
四、逻辑思维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主要用形象思维,而公文写作主要用逻辑思维。
公文写作首先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
公文写作务必要对概念进行仔细的辨析,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正确地运用概念。
公文写作还要注意判断的准确性。
任何一个判断,都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
在公文中,判断是否准确不仅影响到公文本身的质量,而且有可能影响到事务能否得到妥善的处理,问题能否得到真正的解决。
公文写作还要大量运用推理。
要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必须遵守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形式正确。
一些常用的推理方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在公文写作中被大量运用。
第二个问题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及要求一、公文语言特征1、实用性俄国形式主义者把人类的语言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
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虽然在词汇、语法上没有太大区别,表面看起来是一种语言,但它们实际上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
实用语言只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人们在使用和接受它的时候,依靠平时养成的习惯,自动地认识它的指向物,而对语言本身并无太多的注意。
而文学语言不限于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施加暴力后反常化了的语言。
作者之所以要采取反常化的手段,是为了消除读者的习惯性,使读者不得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流连忘返地去感受语言本身,从而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知过程。
如果说文学语言是表现感觉的语言,那么实用语言是表达认知的语言。
必须分清了这两种语言,写作中才不会出现用文学语言写公文的荒唐现象。
2、规范性公文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循规蹈矩的语言。
在词汇上,公文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在造句上,公文语言严格遵循语法规则;在修辞上,公文语言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诘等常规修辞格,而对夸张、通感、暗示等可使事物有较大变形的或曲折达意的修辞格一般不用。
可以说,规范性是公文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的保障。
3、模式性在公文写作中,沿用一些固定的模式化语句和语词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公文用语甚至在关键之处必须使用。
沿用它们,方便、简洁、有效。
如特此函复这一说法,如果换用别的语言来表达,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这样简炼明白。
公文语言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用旧语,如来函收悉、敬请批复等惯用语。
这样的套语有益无害,大家乐意袭用,故意标新立异,反而不伦不类。
二、公文语言的要求1、准确、认真辨析词义西方有作家说,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
写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这一个准确的名词、形容词、动词。
这话用于公文写作,是比较确切的。
写作公文,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
其实,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
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
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
、讲究语法和逻辑公文写作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
首先,句子成份要完整,不能任意省略和无故残缺。
例如管理处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处职工的热烈欢迎。
对他们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给以很高评价。
后一个句子就残缺句子成份。
谁给以评价?
少了主语,违反了语法规则,意义也不明白了。
其次,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恰当。
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和习惯,否则就是不通。
如这种精神充满了各个收费站,开遍了全处的各个角落。
精神无形,说它充满了某一空间,已经十分勉强,又说它开遍了各个角落,更是无稽之谈。
改成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了全处,才算通顺。
其三,造句还要讲究逻辑性。
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却出现了种属概念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
如他们加强了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教育。
团员是青年的一部分,团员和青年是不能相互并列的。
把所有工程招投标工作都基本上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所有表示全部,基本表示不完全,它们表述的意义产生了矛盾,读者不知道哪个词语表达的意义是可信的,就会无所适从。
2、简练、用语精确,一以当十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一两个词句,就能把要说的意思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有时,说了很多话,要表达的意思却仍然不清楚。
从理论上说,人类创造的成熟的语言,足以表达人类的常规的思想和情感,至于文学作品中那些复杂微妙的心境,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借形象曲折地加以表现,在公文写作中是不常出现的。
公文写作中之所以有用语繁多意思仍不明白的情况,多半是由于用语不精确,只好增加语句去弥补,结果反而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尽量使用短句,做到简练、流畅。
、采用文言词语文言词语比现代汉语更精练。
例如来函收悉四个字,要换成来信收到,内容尽知,文字多了一倍,意思却一点也没增加。
而且这还不是真正的白话。
要换成你们的来信我们收到了,其中的内容经过阅读都已明白了,才是真正的白话,可那岂不是大煞风景?
运用文言词语,要适当、活用、自然、流畅,不得生吞活剥,食古不化。
更不可掉书袋。
3、质朴、不做作,不生造大方、庄重、朴实,是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
公文语言忌讳华丽、造作、卖弄。
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曾提出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也说我们‘生造’的东西太多了,总之是‘谁也不懂’。
在当前的公文写作实践中,这种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
做作、生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虚荣心作怪,以为语言越新异越能显示作者的才华。
二是对词语的运用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对其含义还不能准确辨析。
只要端正文风,刻苦学习,这些毛病并不难克服。
、不溢美,不虚饰溢美、虚饰,也是公文语言的大忌。
例如,表扬一个医生医术高明,就说他是当代华佗;医德高尚,就说他是当代白求恩。
说某人工作刻苦,动不动就说他废寝忘食,甚至说他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这些溢美之辞既不真实,也不感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还有人热衷于一些空洞轻浮的言辞,例如一把手亲自抓,党委委员人人抓,分管委员认真抓,主管部门直接抓,有关部门配合抓,这些都是废话,更谈不上文采。
第三个问题几种事务性公文的写作要领一、总结和经验材料写作总结的含义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
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常用文体。
毛泽东曾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总结的作用和意义。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被上级推广开来,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推动面上的工作的顺利开展。
2、总结的特点①自我性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
②回顾性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
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
③客观性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
④经验性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二、总结的分类和内容①总结的分类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
按性质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
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
按内容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区分以上总结的种类,目的在于明确重心、把握界限、为构思写作提供方便。
但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相互之间可以相容、交叉。
如《××大学1999年度工作总结》,按性质讲是工作总结,按范围讲是单位总结,按时间讲是年度总结,按内容讲是全面总结。
在总结的分类上,应灵活掌握,不必过于拘泥。
②总结的内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基本情况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
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成绩和做法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今后打算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三、总结的写法1、总结标题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市财政局1999年工作总结》、《××厂20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1999年教学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
、《走活三步棋,选好一把手》《先锋》1996年第5期。
等。
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
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2、总结的正文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①开头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
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②主体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
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第一,纵式结构。
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
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
第二,横式结构。
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
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
第三,纵横式结构。
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
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
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
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
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
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楚。
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一、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
③结尾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
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
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
3、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①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总结写作实践中,违反这一原则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有人认为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报喜不报忧。
这种弄虚作假、浮夸邀功的坏作风,对单位、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都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坚决防止。
②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总结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部一腔的文章是不会有独到价值的,因而也是不受人欢迎的。
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③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有人写总结总想把一切成绩都写进去,不肯舍弃所有的正面材料,结果文章写得臃肿拖沓,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
而一般性的材料则要略写或舍弃。
二、工作报告一工作报告的含义、特点和类型1、工作报告的含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代表领导机关在大型会议上,针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对全体与会者所作的全面、系统的报告,就是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是大会的主要项目,它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向本系统的领导和群众汇报工作;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或最要文件;?
部署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
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某项工作。
不同类型的大会,其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
2、工作报告的特点①全面性工作报告是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所作的全面性的报告,有着综合性、系统性、总揽全局的特点。
因此工作报告一般都要分成几个大的部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工作进行汇报和部署,篇幅一般比较长。
特别是政府负责人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党的机关负责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所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大、问题多、份量重,有时宣读时间可长达数小时。
②全局性工作报告虽然是某一领导人在大会上宣读的,但报告的内容却不仅仅是报告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它是领导机构集体意志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它跟主要代表个人意志的领导讲话稿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以,工作报告从初步构思到修改定稿,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并要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才能到大会上宣读。
③指导性工作报告一般不具体布置某一项工作,但指导性的特点十分鲜明。
正确评价以往的工作,明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以便大会之后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这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功能。
人们经常说要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其中包括传达贯彻××会议形成的决议,也包括领会执行大会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
3、工作报告的类型①汇报性工作报告一届领导机构任期已满,在本次大会上选举换届之前,由上届领导所作的工作报告,一般都属于汇报性工作报告。
②传达性工作报告重点用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决议,以及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工作报告,称传达性工作报告。
③部署性工作报告这种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阐明工作活动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
二工作报告的写法1、标题、时间、称谓①标题工作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基本形式。
单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报告性质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在省直机关反腐倡廉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双标题是将报告主要内容或主要精神概括为一句话做为主标题,副标题则由报告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
如《高举旗帜把握大局进一步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同志在中共××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②时间大会工作报告的时间位于标题之下正中,外加括号。
③称谓称谓在正文之前,顶左边书写,一般写为同志们、各位代表等。
2、正文①开头工作报告的开头,有下列几种写法报告人向大会提出审议报告的请求。
这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时常用的格式。
?
阐明会议的意义和主题。
这是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常用的写法。
开门见山提出主要工作要点。
这是部署工作性的报告常用的开头方式。
②主体作为充分展开报告内容的部分,主体因报告类型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写法会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是汇报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全面总结任期内或特定时期内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打算及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如果是传达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的工作报告,主体主要是转述和解释有关精神,并对贯彻落实提出具体方案。
如果是部署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列举出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还要提供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
③结尾结尾一般用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提出贯彻落实的要求。
三、领导讲话稿一、领导讲话稿的含义、特点和类型1、领导讲话稿的含义广义上说,开幕词、闭幕词、工作报告,都是领导讲话稿。
这里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狭义的,是指领导人在会议上用于口头发表的、带有一定指示性或指导性的文稿。
领导讲话稿是一种常用的会议文书。
领导讲话稿提倡由领导人自己撰写,也可由领导授意,秘书代写,最终于领导审定使用。
领导讲话稿不像大会工作报告那样有着鲜明的集体意识性,它可以有领导个人的观点。
有些领导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文稿,直接在大会上演说,由别人记录下来才形成文稿。
2、领导讲话稿的特点①主旨鲜明,重点突出如果一个领导在台上讲话,说了很多,听众还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讲话稿一定是不成功的。
领导讲话稿要做到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针对什么问题,表明什么观点,拥护什么方针,传达什么政策,批评什么错误,提出什么要求等等,都要集中明确。
为了做好这一点,讲话稿的写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写,其次要注意抓住要点、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②语言通俗,表达生动常见有些领导在台上讲话时,台下的听众或心不在焉,或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或昏昏欲睡,这样的讲话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是成功的讲话稿。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内容空洞,也可能是语言枯燥、表达生硬,引不起听众的兴趣。
语言通俗、表达生动,是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写作中必须注意这一点。
为此,八股腔调不能有,枯燥的说教不能有,要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和吸引力。
③台上台下,双向交流讲话稿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
事实上,讲话稿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
为此,撰写讲话稿时必须心中有听众,要预测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力求与听众形成共鸣。
3、领导讲话稿的类型①宣传鼓动性讲话在动员会、庆祝大会、成立大会、运动会开幕式、群众集会等大会上,运用较多的是宣传鼓动性的讲话稿。
这种讲话稿,重视思想的宣传和精神的鼓舞,一般不作指示、不部署工作,但可以改变听众的精神面貌,唤起听众投身某项工作或事业的热情。
②分析指导性讲话布置中心工作,或研究某一问题,或统一与会者思想的会议,运用较多的是分析指导性讲话。
这种讲话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逻辑性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