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程制图考试选择题有答案.docx
《新工程制图考试选择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程制图考试选择题有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工程制图考试选择题有答案
B1以下体现全等性的是()。
A)一条线的投影成为一个点B)一条线的投影是一条线C)一个面的投影是一个线D)以上都不对
B2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反映实长,该直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一般位置线
C3空间中两点M(5,10,15)、N(10,15,20),则点M在点N的()。
A)左、前、下 B)右、后、上 C)右、后、下 D)左、后、上
D4空间中两点M(5,10,15)、N(5,15,10),则点M和点N的()面的投影重合。
A)H B)V C)W D)都不正确
A5点A(0,0,10),则其()面的投影在原点。
A)H B)V C)W D)都不正确
B6空间中两点M(5,10,15)、N(5,15,10),则点M和点N的水平投影之间的距离为()。
A)10 B)5 C)15 D)都不正确
B7空间中两点M(5,10,15)、N(5,15,10),则点M和点N的V面投影之间的距离为()。
A)10 B)5 C)15 D)都不正确
B8空间中两点M(5,10,15)、N(5,15,10),则点M和点N的W面投影之间的距离为()。
A)10 B)根号50 C)15 D)都不正确
A9在体表面取点,首先应()。
A)判定点所在面的位置B)作出辅助直线C)作出辅助圆线D)直接求
A10画立体表面的展开图实质上就是求作()。
A)立体各表面的实形B)立体各表面的类似形C)立体实形D)立体侧面实形
D11四棱台的一个视图反映底面实形,另两视图的图形特征是()。
A)三角形B)圆C)矩形、D)梯形
D12能摊平且无撕裂或无褶皱的面称为()。
A)可展平面B)不可展面C)特殊曲面D)可展曲面
C13四棱柱的一个视图反映底面实形,另两视图的图形特征是()。
A)三角形B)圆C)矩形D)梯形
A14不能用积聚性法取点的面是()。
A)圆锥面B)特殊位置平面C)圆柱面D)特殊位置平面和圆柱面
A15空间曲线的三个投影,在()。
A)V、H、W面上皆为曲线B)H、V面上为曲线,W面上为直线
C)H、W面上为曲线,V面上为直线D)两面为曲线,一面为直线
B16可展的曲面是()。
A)圆环面B)圆柱面C)扭曲面D)球面
B17正圆柱面的展开图是()。
A)圆B)矩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B18在圆锥面上取点()。
A)都要用辅助圆法求B)都要用辅助直线法求
C)都必须作辅助线求D)在轮廓素线上时可直接求
D19用图解法求作截头棱柱和圆柱表面展开图时应()。
A)直接画展开图B)先求作各侧棱实长
C)先求作截断面的实形D)先求作截断面的实形和各棱线(或素线)的实长及其间距实长
D20圆锥的四条轮廓素线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的投影位置()
A)都在圆心B)在中心线上C)在圆上D)分别积聚在圆与中心线相交的四个交线
B21两个视图为矩形的形体是()
A)直棱柱B)圆柱C)组合柱D)前三者
C22一个视图为圆,两个视图为三角形的基本体是()
A)圆B)圆柱C)圆锥D)圆球
B23轴线垂直H面圆柱的正向轮廓素线在左视图中的投影位置()
A)在左边铅垂线上B)在右边铅垂线上C)在轴线上D)在上下水平线上
C24轴线垂直H面圆柱的左侧轮廓素线在左视图中的投影位置()
A)在左边铅垂线上B)在右边铅垂线上C)在轴线上D)在上下水平线上
B25一两个视图为圆的形体是()
A)直棱柱B)圆柱C)组合柱D)前三者
B26一个视图为圆,两个视图为四边形的基本体是()
A)圆B)圆柱C)圆锥D)圆球
D27三个视图均为圆的基本体是()
A)圆B)圆柱C)圆锥D)圆球
C28通过锥顶和底平面截切四棱锥,截交线的空间形状为()
A)五边形B)底面类似形C)三角形D)四边形
B29正圆锥被一截平面截切,要求截交线是抛物线时,α角(α为截平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与锥底角θ之间的关系是()
A)α<θB)α=θC)α>θD)θ=90L
B30用两个相交截平面切正圆锥,一个面过锥顶,一个面的θ<α,截交线空间形状为()
A)双曲线与椭圆B)双曲线与直线C)椭圆与直线D)抛物线与直线
B31轴线垂直H面的圆柱,被正垂面截切柱曲面,截交线的空间形状为()
A)圆B)椭圆C)矩形D)一条直线
B32与H面呈45度的正垂面,截切轴线为铅垂线的圆柱面,截交线的侧面投影是()
A)圆B)椭圆C)二分之一圆D)抛物线
B33用β=45度—的铅垂面,距球心为1/3半径处截切圆球,所产生截交线的特殊点有()
A)6个B)8个C)10个D)12个
B34如图所示,圆柱被一平面截切所产生截交线的特殊点有()
A)6个B)5个C)4个D)3个
B35当截平面倾斜于圆锥的轴线与素线都相交时,产生的截交线为()。
A)圆B)椭圆C)三角形D)抛物线
C36当截平面平行于圆柱的轴线时,产生的截断面是()。
A)圆B)椭圆C)长方形D)以上都不对
B37一个正圆柱与一个正圆锥轴线相交并且公切于一球,相贯线的空间形状为()
A)空间封闭曲线B)两个平面椭圆C)直线D)圆
C38一个正圆柱与一个圆球共轴相交,相贯线的空间形状为()
A)椭圆B)空间曲线C)圆D)直线
C39一个正圆柱和一个正圆锥共轴相交,相贯线在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为()
A)圆B)椭圆C)直线D)双曲线
A40两个圆锥相交,交线是两条直线,它们的空间位置是()
A)共顶B)轴线垂直不相交C)轴线平行D)轴线交叉
C41平面与正圆锥面截交,当截交线为椭圆时,截平面的位置为()
A)平行于圆锥面上一素线B)平行于圆锥面上两素线
C)与圆锥面上所有素线相交D)垂直于圆锥轴线
D42下列曲面中,属曲线面的为()
A)圆柱面B)双曲抛物面C)圆锥面D)圆环面
C43平面与正圆锥面截交,当平面与锥面上一素线平行时截交线为()
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直线
D44截平面倾斜于圆柱的轴线,截平面与圆柱的交线是()
A)圆B)直线C)双曲线D)椭圆
B45当两圆柱直径相等且轴线垂直相交时,相贯线的空间形状是()
A)直线B)圆C)椭圆D)双曲线
D46获得正轴测图的投影方法是()
A)中心投影法B)正投影法C)斜投影法D)平行投影法
C47斜二测图的轴间角是()
A)都是900B)都是1200C)900,1350,1350D)900,900,1350
C48斜二测图的轴向伸缩系数是()
A)p=q=r=1B)p=q=r=0.82C)p=r=1,q=0.5D)p=q=1,r=0.5
B49形体只在正平面上有圆、半圆、圆角时,作简单的轴测图是()
A)正等测B)斜二测C)正二测D)前三者一样
D50平行于正面的正方形,对角线平行于X轴和Z轴,它的正等测图是()
A)菱形B)正方形C)多边形D)长方形
A51轴测图具有的基本特性是()
A)平行性,可量性B)平行性,收缩性C)可量性,积聚性D)可量性
B52画正等测图一般采用的轴向伸缩系数是()
A)p=q=r=0.82B)p=q=r=1C)p=q=r=1.22D)p=q=1,r=0.5
C53画侧平面圆的正等测图应选用的轴测轴是()
A)X、Y轴B)X、Z轴C)Y、Z轴D)任意两轴
B54正面斜二测Y轴的轴向变形系数为()
A)1B)0.5C)0.94D)0.82
A55正等测的轴间角是()
A)120°B)135°C)150°D)90°
D56在画斜二测圆的投影时所采用的方法是()
A)坐标法B)八点投影法C)同心圆法D)四心近似圆弧法
D57正面斜二测Y向变形系数一般取()。
A)2B)1C)0.8D)0.5
C58在正面斜二测轴测图中,三向变形系数px、py、pz为( )。
A)均为0.820B)1、1、1C)1、0.5、1D)1、1、0.5
C59轴测投影图是利用()绘制的。
A)斜投影法B)中心投影法C)平行投影法D)正投影法
D60A4图纸图幅尺寸是()。
A)84100X118900B)59400X84100C)42000X59400D)29700X42000
A61以下不是制图工具的是()
A)图板B)丁字尺C)三角板D)圆规
A62绘图时常用的图纸分为()两种。
A)X型和Y型B)A型和B型C)E型和F型D)以上都不对
B63A2图纸的幅面尺寸为()(单位:
mm)
A)594X841B)420X594C)297X420D)210X297
B64我国现行的建筑制图标准是()开始实行的。
A)2004年B)2002年C)1987年D)1986年
C65在用曲线板描绘曲线的时候每描绘一段应不少于()个点。
A)5B)6C)4D)3
A66A0图纸图幅尺寸是。
A)8410X118900B)59400X84100C)42000X59400D)29700X42000
D67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中,构件轮廓应画成()
A)点画线B)细实线C)中实线D)粗实线
C68图上长仿宋体字的高宽比是()
A)1:
2B)2:
1C)10:
7D)h/2
C69柱体需要标注的尺寸是()
A)两个底面形状尺寸和两底面间的距离B)所有线段的定形尺寸
C)一个底面形状尺寸和两底面间的距离D)底面形状尺寸
A70台体需要标注的尺寸是()
A)两个底面形状尺寸和两底面间的距离B)所有线段的定形尺寸
C)一个底面形状尺寸和两底面间的距离D)底面形状尺寸
A71大半圆柱直径尺寸数字前应标注的符号是()
A)φB)RC)SφD)SR
C72汉字的高度应不小于()
A)2.5mmB)1.8mmC)3.5mmD)1.5mm
B73画图时,粗中细三档实线形的线宽为()。
A)2b、b、0.5bB)b、0.5b、0.25bC)b、0.5b、0.35bD)1.2b、0.6b、0.3b
C74在工程图中()可用细点画线画出。
A)可见轮廓线B)剖面线C)定位轴线D)尺寸线
B75在土木工程施工图中,尺寸线应采用()
A)点画线B)细实线C)中实线D)虚线
B76国家标准的代号是( )
A)ISOB)GBC)JBD)SJ
B77国家标准字体5号字指的是()。
A)字宽为5mmB)字高为5mmC)字号排序为第5位D)字宽和字高之和为5mm
C78画组合体视图应先进行()。
A)尺寸分析B)线型分析C)视图选择D)形体分析
B79识读三视图首先使用的读图方法是()。
A)线面分析法B)形体分析法C)线型分析法D)综合分析法
B80识读组合体视图中形体较复杂的细部结构应进行()。
A)形体分析B)线面分析C)投影分析D)尺寸分析
D86选择组合体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
A)尽可能多的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
B)使它的长方向平行于正投影面
C)使其它视图呈现的虚线最少
D)前三条均考虑
C87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
A)只标注后视图B)只标注右视图C)都不标注D)不标注主视图
B88方向视图的名称()。
A)可标注B)必须标注C)不能标注D)可不标注
B89基本视图的方位与空间正方向相反的视图是()。
A)主视图B)后视图C)俯视图D)仰视图
C90画局部视图时,应在基本视图上标注出()。
A)投射方向B)名称C)投射方向和相应字母D)不标注
A91斜视图是向()。
A)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辅助平面投影B)基本投影面投影
C)水平投影面投影D)正投影面投影
B92局部视图与斜视图的实质区别是()。
A)投影部位不同B)投影面不同C)投影方法不同D)画法不同
A93直线AB的V投影平行于OX轴,下列直线中符合该投影特征的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铅垂线
A94如果一条直线的三面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则这条空间直线为()。
A)一般位置直线B)正垂线C)正平线D)侧垂线
B95垂直于水平面的线叫做()。
A)正平线B)铅垂线C)水垂线D)正垂线
A96已知一直线与铅垂线垂直,则该直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一般线
B97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反映实长,该直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一般位置线
A98某直线的H面投影反映实长,该直线为( )。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铅垂线
D99直线AB的坡度为1∶2,两点的高差为3,则水平距离为()。
A)2/3B)2C)3D)6
D100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反映为一点,该直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铅垂线D)正垂线
D101下面哪种说法表达两直线相交()。
A)两条异面直线
B)两直线三个投影面的投影都平行
C)两直线在三个投影面的投影都有交点
D)两一般位置直线两投影面上有交点,且交点符合投影规律
D102倾斜于投影面的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
A)反映实形B)为一直线C)为一个点D)为平面,但不反映实形
C103直线AB的W面投影反映实长,该直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侧垂线
B104已知一直线与正垂线垂直,则该直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铅垂线
A105正垂线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
A)1 B)2 C)3 D)0
A106铅垂线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
A)1 B)2 C)3 D)0
A107侧垂线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
A)1 B)2 C)3 D)0
B108正垂线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其实长( )
A)1 B)2 C)3 D)0
B109铅垂线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其实长( )
A)1 B)2 C)3 D)0
D110以下能够表示一个平面的是( )
A)三个点B)直线和其上的一点 C)三角形 D)以上都不能
B111空间平面可用其三条迹线来表示,以下是水平迹线的是( )
A)PV B)PH C)PW D)以上都不对
A112正垂面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
A)1 B)2 C)3 D)0
D113下列哪一项不是投影面平行面中水平面的投影特性()。
A)H面投影反映实形B)V面投影积聚成线
C)W面投影积聚成线D)V面投影反映实形
C114下列哪一项不是投影面平行面中正平面的投影特性()。
A)H面投影反映实形B)V面投影积聚成线C)V面投影反映实形D)以上都不对
C115某平面的H面投影积聚成为一直线,该平面为( )。
A.水平面B.正垂面C.铅垂面D.一般位置线
B116平面的W面投影为一直线,该平面为()。
A)侧平面B)侧垂面C)铅垂面D)正垂面
A117用一水平面截交两个平行的一般位置平面,截交线为()。
A)两平行的水平线B)两平行的一般位置线C)两相交的水平线D)两相交的一般位置线
B118可从H面投影图中直接反映平面对V、W投影面的倾角,该平面为()
A)侧垂面B)铅垂面C)正垂面D)一般位置面
B119正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交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一般位置线
D120平面图形的水平投影为一直线,该平面为()
A)正垂面B)侧垂面C)水平面D)铅垂面
B121平面与水平投影面垂直时,H投影反映的相应度量包括()。
A)对H面的倾角B)对V面的倾角C)平面的实形D)平面离H面的距离
B122从H投影图中直接反映点到平面的距离,该平面为()。
A)水平面B)正平面C)正垂面D)铅垂面
A123铅垂面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
A)1 B)2 C)3 D)0
A124侧垂面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
A)1 B)2 C)3 D)0
B125正平面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
A)1 B)2 C)3 D)0
B126侧平面面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
A)1 B)2 C)3 D)0
B127水平面在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
A)1 B)2 C)3 D)0
D128产生投影图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A)投射线B)投影面C)形体(几何元素)D)以上都是
B129产生投影图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按照投影过程的顺序应该是()。
A)投射中心—投影面—形体(几何元素)
B)投射中心—形体(几何元素)—投影面
C)形体(几何元素)—投射中心—投影面
D)投影面—形体(几何元素)—投射中心
A130根据投射中心与投影面的不同,投影可分为中心投影和()。
A)平行投影B)正投影C)斜投影D)以上都不是
B131在平行投影中由于投射线与投影面夹角的不同,平行投影分为斜投影和()。
A)中心投影B)正投影C)基本投影D)以上都不是
C132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投影图有()。
A)基本投影图,镜像投影图B)中心投影,正投影,斜投影
C)透视投影图,轴测投影图,正投影图,标高投影图D)以上都不是
D133建筑形体的表达中的基本投影图共有个()。
A)3B)4C)5D)6
A134以下体现积聚性的是()。
A)一条线的投影成为一个点B)一条线的投影是一条线
C)一个点的投影是一个点D)以上都不对
B135以下体现类似性的是()。
A)一条线的投影成为一个点B)一条线的投影是一条线
C)一个面的投影是一个线D)以上都不对
D136以下体现全等性的是()。
A)一条线的投影成为一个点B)一条线的投影是一条线
C)一个面的投影是一个线D)以上都不对
B137以下体现重合性的是()。
A)一条线的投影成为一个点B)两条线的投影是一条线
C)一个面的投影是一个线D)以上都不对
C138三面投影图采用的投影方法是()。
A)斜投影法B)中心投影法C)多面正投影法D)单面投影法
B139当直线、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
A)积聚性B)真实性C)类似收缩性D)收缩性
A140下列属于正投影图的特性,完整的是()。
A)类似性、全等性、积聚性、重合性B)类似性、全等性
C)不类似性、不全等性、不积聚性、不重合性D)以上都不对
D141三面投影体系中,H面展平的方向是()。
A)H面永不动B)H面绕Y轴向下转90°
C)H面绕Z轴向右转90°D)H面绕X轴向下转90°
B142物体侧立面投影图的投影方向是()。
A)由前向后B)由左向右C)由右向左D)由后向前
C143侧立面投影图反映了物体()。
A)上下方位B)左右方C)上下前后方位D)前后左右方位
B144能反映出物体左右前后方位的投影图是()。
A)左侧立面图B)水平投影图C)正立投影图D)以上都不是
A145三面投影图中“宽相等”是指哪两个投影图之间的关系()。
A)左侧立面图与水平投影图B)正立投影图和左侧立面图
C)正立投影图和水平投影图D)以上都不对
C146正投影法中,投影面、观察者、物体三者相对位置是()。
A)人——面——物B)物——人——面
C)人——物——面D)面——人——物
B147建筑透视图是绘制()的基础。
A)施工图B)效果图C)结构图D)技术图
A148在三面投影规律中的长对正指的是()。
A)V、HB)V、WC)W、HD)都不是
C149在三面投影规律中的宽相等指的是()。
A)V、HB)V、WC)W、HD)都不是
B150在三面投影规律中的高平齐指的是()。
A)V、HB)V、WC)W、HD)都不是
B151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的方式是()。
A)将V面向下旋转90°,W面向右旋转90°;
B)将H面向下旋转90°,W面向右旋转90°;
C)将H面向下旋转90°,V面向右旋转90°;
D)以上都不对
A152已知点M(10,15,20),则点M到的W距离为()。
A)10B)15C)20D)5
B153已知点N(10,5,20),则点N到的V距离为()。
A)10B)5C)20D)15
C154已知点A(5,15,20),则点A到的H距离为()。
A)10B)5C)20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