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29672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月考物理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下列各幅图中物态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冰棒液化变成“白气”向下落

B.

乙图:

将装酒精的塑料袋口扎紧后放入热水中发生的是酒精的汽化现象

C.

丙图:

清晨,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后形成的

D.

丁图:

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花纹

2.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A.晾干湿裤子

B.春天,冰雪消融

C.干冰给食品保鲜

D.冬天,汽车玻璃上形成的霜

3.2015年5月31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的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8m/s

B.冲刺时,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前进的

C.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会提高3.4秒

D.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要控制运动路程相同

4.将电铃置于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

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介质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5.在烧煮食物时,若把食物放在水中煮,只要水没干,食物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就会发黄变焦,这主要是因为

A.水的沸点较低,油的沸点较高

B.水能渗入食物,而油不能渗入食物

C.水的传热性能差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6.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尽管这项发明并非属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但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低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低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8.如图所示,小明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学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时,小明听到了衣架振动发出的声音。

他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重复上述操作,他还是听到了声音,与这个实验有关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实验可以探究固体、气体是否能传声

B.甲、乙两实验可比较固体和气体的传声效果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衣架时响度不同

D.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主要目的是把衣架微小的振动转化放大

9.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我们能听见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不同

B.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11.中国“海巡31”轮船配有强音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声音强度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

下列有关强音设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高达150分贝,指的是声音的音调

B.强音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C.发射器的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

D.强音设备发出的声音只能在海水中传播

12.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

A.0dB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    

B.30dB﹣40dB的较安静的环境

C.80dB﹣90dB的环境   

D.100dB以上

13.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自己听后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而其他同学听后却说一点没变.主要原因是

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

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

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

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

14.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音调与乙的音调相同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振动的幅度比乙振动的幅度大

15.《舌尖上的中国

》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食材的内能

B.火锅上方的大量“白气”是汽化现象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6.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超高

B.

摩托车装上的消声器,可以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C.

逐渐抽出真空罩里的空气,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大

D.

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定位

17.如图所示,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后小明意外地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每次偏转的角度不相同,为此,小明作出两个猜想,猜想A:

感应电流大小可能与导体匝数有关,猜想B:

感应电流大小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

小明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

(1)同一导体以不同的速度切割磁感线;

(2)匝数不同的导体以不同的速度切割磁感线;

(3)匝数不同的导体以相同的速度切割磁感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案

(1)能探究猜想A

B.方案

(2)能探究猜想B

C.方案(3)能探究猜想A

D.方案(3)能探究猜想B

18.在一次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课中,五个实验小组分别报告了它们用温度测得的沸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温度/℃

98.6

98.8

98.4

98.4

98.2

A.五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其他四组的实验都失败了

C.只有第3、4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其他三组的实验都失败了

D.只要是真实测量的结果,且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正确,上述数据均可以接受

19.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B.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只要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点

C.医生给病人手术时常用氯乙烷作麻醉剂,是利用了液体蒸发致冷

D.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到水面后破裂,发生液化现象

20.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调节手机铃声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D.校园里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2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23.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A.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B.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

 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

D.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24.9月8日至16日,第11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郑州举行。

在龙舟赛上,运动员们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吋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打鼓越快,鼓声响度越大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来分辨鼓声、号子声

D.号子声越低沉,音调越高

二、填空题

25.声音既可以传递________,又可以传递________.如图所示,何强在鼓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在另一侧用力敲鼓,在听到很响的鼓声同时还将会看到________,这表明了________.

26.如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纯的原理是根据酒精和水的________不同;   

(2)要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可以使酒精________;   

(3)此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先后有________、________.

27.图丁体温计的读数为?

(_____)

28.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______ 产生,通过______ 传入人耳的,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_____ 发生改变.

29.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

这表明声音是由于声源_____而产生的,而且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_____ 。

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_____ (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

30.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________不同。

31.为倡导长沙市民的“极致娱乐新生活”,国美推出系列“玖号狂欢”活动.11月29日,“玖号狂欢荧光电子音乐马拉松”活动第二场登陆橘洲.当天,乐声回荡、荧光闪耀,灯火璀璨.河面雾气缭绕,草叶上一层薄霜,但严寒的天气挡不住市民参与的热情,活动到访人数近2万人.随着开跑号令,参赛选手纷纷离开起跑线向前跑去,领跑者感觉建筑物和其他选手被自己甩在了身后.最终有1000多名参跑者全程参与,活动轰动一时. 

按示例填写表中空白_________

三、实验题

3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乙: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____.

(2)_____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_____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_____不同.

33.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图。

(1)安装该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铁圈;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温是_____℃;

(3)水的气泡在沸腾前______,沸腾时_______(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4)当水温升到91℃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第____分钟数据可能有误。

(5)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6)有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34.物理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他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较弱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_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35.温度计的使用:

(1)如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 ;

②______ ;

(2)图甲体温计计的分值为______℃,若护士用此体温计测量某病人的体温,测量前忘了甩体温计(而该病人的实际体温为35.8℃),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乙的示数是______℃;

(3)请简要说出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两个不同点.①______ ;②______ .

四、综合题

36.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8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m?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三、实验题

1、

2、

3、

4、

四、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