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2680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2.docx

秦晋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分析报告2

 

府谷县庙沟门镇秦晋煤矿

安全评估分析报告

 

二〇一三年一月

 

1概述

1.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本次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见表1-1。

表1-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实施时间/文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11-01

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07-06-01

3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4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5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鲁安监发【2005】97号

6

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鲁煤安监南局发【2008】86号

7

煤矿安全规程

2007-01-01

8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AQ1020-2006

9

煤矿采煤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

AQ1021-2006

10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11

煤尘爆炸性、煤炭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

12

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1.2矿井概况

府谷县庙沟门镇秦晋煤矿(以下简称秦晋煤矿)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80Km处,秦晋煤矿行政区划隶属庙沟门镇管辖。

井田南北长约1km,东西宽约1km,矿区面积1.1km2。

设计生产力为15万吨/年,目前矿井只有一个5207一个炮采工作面。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井田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为地表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m3/h,最大涌水量为3m3/h。

1.21 开拓开采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有主平硐、副平硐二条井筒。

有一个5207炮采工作面。

1.2.2供电系统

矿工业广场设10/0.40kv变电所一座,负担全矿用电负荷。

变电所两回路电源线引自距矿井14.7km的府谷县煤炭局统一规划建设的念沟开闭所10Kv不同母线段,架空线均为导线LGJ-150型钢芯铝绞线

1.2.3 运输、提升系统

矿主、辅运输均采用WYC-13/150S型防爆无轨胶轮车。

人员由主平硐步行到各工作地点。

1.2.4 压风系统

矿井压风机房布置大矿井主井工业场地,安装2台Vf-7/7型空气压缩机,单台压风机排气量7m3/min,排气压力0.7Pa,电机功率45Kw。

压风管路φ108无缝钢管沿主平硐敷设下井,井下采用φ70mm的无缝钢管敷设至各采掘工作地点。

1.2.5 安全监控及通讯系统

装备了KJ110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一套;调度总机采用TC432B型程控电话通信联络系统;井下在中央变电所,采面顺槽、临时避难硐室、消防材料库装有直通井上的电话。

1.2.6 防灭火系统

井下安装一套EB2-132M-4型移动式灌浆系统,日灌浆黄土量23.4m3;和一台WJ-24型阻化剂喷射泵。

在采用灌浆和喷洒阻化剂防灭火。

1.2.7 防治水系统

在井底布置中央水泵房、主副水仓。

主水仓有效容量40m3,副水仓有效容量40m3,中央水泵房安装三台QY10-60/2-4A型潜水泵。

水泵标称流量10m3/h,扬程60m。

主排水管路两趟,采用φ50×4mm无缝钢管,通过沿主平硐排至地面。

井下配备两台TXU-150型煤矿用岩石探水钻,电机功率5.5kW。

1.2.8 通风系统:

秦晋煤矿通风系统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其中主平硐进风,副平硐回风。

主要通风机设计为两台FBCDZ-6-№17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每台风机配YB315L2-6型电机2台,功率275kW,电压380V。

1.3矿井自然安全条件

1.3.1地形地貌

秦晋井田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地表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沟谷较发育,梁峁相间分布,沟谷陡峻狭窄,梁峁之上较为平坦。

井田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山梁上,海拔高程+1337.1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高程+1195.1m,相对高差142m。

沙梁川支流揽菜沟从井田南部流过,常年流水。

矿井工业广场地位于揽菜沟北侧支流上。

井田内有揽菜沟支流,流量均受季节影响明显。

矿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基本特征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风沙频繁,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冷热多变,昼夜温差悬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降雨集中。

据气象部门资料:

多年平均气温9.1℃,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24.0℃;降雨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多年平均降雨量453.4mm,蒸发量1600mm;最大冻土深度145mm;最大风速25m/s,冬春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1.3.2矿井地质特征及构造

1)井田地层综述

井田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

内梁峁地带被新生界松散岩系覆盖,含煤地层延安组沿沟谷两侧裸露地表。

根据钻孔揭露、地质填图成果及区域地质资料整理,井田内现存并与煤系地层有关的地层有:

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侏罗系下统富县组、中统延安组(J2y)、第三系(N)和第四系(Q)沙土及风积沙。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

为含煤地层基底,为一套灰绿色细~中粒砂岩,夹泥岩及砂质泥岩,厚度80~200m。

(2)侏罗系下统富县组(T3y)

下部细~中粗砂岩,上部粉砂岩、泥岩,厚度一般20m。

为含煤地层基底,为一套灰绿色细~中粒砂岩,夹泥岩及砂质泥岩,厚度80~200m。

(3)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

本组为井田含煤地层,受剥蚀影响,仅存一段至四段。

一段岩性以灰白色~浅灰色中粒砂岩,次为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少量炭质泥岩及油页岩,5#煤组位于该段顶部约75m。

二段岩性以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一般厚度为20~40m。

三段岩性以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为主,夹3#煤层,厚度24~51m。

四段岩性以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含2#煤层,厚度40m左右。

(4)第三系(N)上统三趾马红土

棕红、紫红色粘土,厚度一般30m。

(5)第四系(Q)中上更新统离石组、马兰组:

为亚粘土、亚砂土。

厚度约30m。

(6)第四系全新统:

分别为风积沙、冲积层、坡积层、洪积层组成,厚度0~5.0m不等。

2)井田构造特征

井田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的北部,含煤建造的后期构造作用相对较大,井田内及周边范围断层较多。

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1°左右,大断层附近,局部达到8°左右。

根据井下入周围地质资料,井田处于东西向断裂形成的地堑中,包括井田南北已发现大的断裂数条,开采接触到的有:

F10断层:

走向北西,倾向北东,落差大于60m,由井田南部向北西向发展,将井田分为两部分。

F11断层:

在F10断层以东220m,走向北西,倾向北西,落差约34m。

无岩浆侵入现象,井田构造属于中等类型的煤矿床。

1.3.3水文地质条件

1.3.3.1地表水

沙梁川支流揽菜沟从井田南部流过,常年流水,井田内有其支流,流量不大且受季节影响明显。

1.3.3.2主要含(隔)水层

第四系砂砾层孔隙潜水:

在区内呈带状分布,厚度0~5.0m,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丰富,但分布范围不大。

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黄土、第三系上统红土隔水层:

上部岩性为棕红黄色亚砂土,亚粘土,下部为浅黄色、棕红色粘土,厚度20~50m,是良好的隔水层。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裂隙承压水:

岩性一般由中细粒砂岩,其间有粉砂质泥岩、泥岩相隔。

富水性贫乏且极不均一。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烧变岩裂隙孔洞潜水层:

烧变岩裂隙孔隙发育,成为地下水储存场所,水量因范围大小,补给排泄条件的差异变化较大。

1.3.3.3地下不的补给、泾流及排泄条件

第四系冲洪积层潜水含水屋,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其次,还接受河谷两岸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它与河流地表水存在互补关系,一般丰水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给地表水。

第四系黄土孔隙潜水含水层,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来源,由于受第三系红土对含水层的隔水作用及沟谷水系控制,径流方向变化很大,总趋势是身分水岭从地势较高的梁峁顶部及斜坡向沟源。

谷坡边岸、沟谷中心运动,在谷坡下部和底部以下降泉形式排泄。

碎屑岩裂隙、孔隙含水层,该潜水大裸露区主要接受地表水、大气降水补给,大覆盖区接受上部潜水的补给,由于风化带含水层中的潜水运移状况受地形控制,主要排泄于深切的沟谷底部河流中,深层地下水总体由北向南缓慢径流,因受上覆泥岩、粉砂岩隔水屋影响,形成承压水。

区内承压水主要接受潜水顺导补给及断层导水带越流补给。

径流方向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

大河谷区,承压水总趋势由北东向南西顺层径流,其排泄方式为部分地段承压水顶板被沟谷切穿而混入潜水或形成水泉,其次使承压水有可能沿弱含水层或透水“天窗”顶托补给给潜水。

总之,井田内大气降水补给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给地表水。

浅层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水量较大,动态变化较大;深层补给条件差,水量小。

1.3.3.4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据区内钻孔抽水资料,煤层顶部含水微弱,富水性差。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勘探规范》(GB12719-9)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中有关规定,勘探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应划为二类一型,即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1.3.3.5矿区充水因素

1.3.3.5.1大气降水

本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降水量少,据府谷县多年气象资料,平均降水量453.4mm,蒸发量1600mm,大气降水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大气降水少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流走外,多数渗入补给给地下水,成为矿井充水的间接水源。

1.3.3.5.2地表水

矿区属于黄河水系,支流有大西沟、沙梁川、买卖沟等沟流。

沙梁川支流揽菜沟从井田南部流过,常年流水。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揽菜沟北侧支流上。

井田内有揽菜沟支流,流量均受季节影响明显。

1.3.3.5.3地下水

本区内地下含水不丰富。

煤系地层含水层是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侵蚀基准面以上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水量小,富水性弱;侵蚀基准面以下煤层顶板含水层均为承压水,它们水量甚微,富水性弱,易于疏干,对开采不会造成危害。

在局部地段,地表水倒灌、断层破碎带导水、老窖积水都可能使间接充水含水层变为直接含水层。

另外煤层开采后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瓦风化裂隙潜水沟通,使其成为直接(或间接)充水水源。

老窖积水大局部地段会成为直接充水水源。

1.3.3.5.4采空区积水

秦晋煤矿投产后,未发生过井下突然涌水事故,井下水量不大,矿井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采空区积水及基岩裂隙水。

今后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老空积水的突然涌出,以免发生水害。

1.3.3.6矿井涌水量

根据矿井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m3/h,最大涌水量为3.3m3/h。

1.3.4瓦斯等级

根据陕煤局发[2011]258号《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自主权局关于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秦晋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44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4.12m3/t,为低瓦斯矿井。

1.3.5煤尘爆炸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2011年8月22日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鉴定结果(报告编号:

SMAJ/MZ-11118),5-2号煤煤尘火焰长度>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鉴定结论矿井煤尘有爆炸性。

根据2011年8月22日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依据GB/T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鉴定,5-2号煤全硫Std0.21%,吸氧量Vd0.96cm3/g,鉴定结论属于一类,容易自燃。

1.3.6冲击地压、地温及其它地质灾害

本区属地温正常区,矿井无冲击地压现象。

矿井未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2.1重大危险源的确认标准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为重大危险源:

(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5)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2.2重大危险源的确认

(1)根据陕煤局发[2011]258号《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自主权局关于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秦晋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44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4.12m3/t,为低瓦斯矿井。

无高瓦斯区、高瓦斯地点,鉴定结论为低瓦斯矿井。

矿井自投产以来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现象。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瓦斯、煤与瓦斯突出不作为重大危险源。

(2)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2008年7月提交的《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矿井所采5-2号煤煤尘具有爆炸性,5-2号煤层为一级容易自燃。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煤尘和煤层自燃作为重大危险源。

(3)截至到目前矿井开采过程中从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从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矿井开采深度分析,不存在冲击地压灾害。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冲击地压目前不作为重大危险源。

(4)秦晋井田属孔隙、裂隙充水矿床,据此将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第二类第Ⅰ型,即裂隙含水屋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水害不作为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确认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确认,秦晋煤矿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是:

煤尘和煤层自燃。

2.3重大危险源的治理现状

1)煤尘治理现状

矿井地面建有容量为200m3的静压水池,井下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管路,采煤机和掘进机均装有喷雾装置。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完善的洒水灭尘系统。

井下所有掘进工作面、主要进、回风巷道、采区进、回风巷,采面进、回风巷均按标准要求安设了防尘管路,净化水幕和喷雾洒水装置,使全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尘系统,保证了防尘效果。

②采掘工作面严格执行综合防尘措施。

炮采工作面的采用了湿式打眼,并且在上下顺槽距工作面不超过30m的地方安装净化水幕;在所有运输转载点都安设了灭尘洒水喷头,取得了明显效果。

③坚持定期冲刷巷道粉尘,做到井下无积尘。

④加强对防尘设施的管理,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井下防尘设施正常使用。

2)煤层自燃治理现状

矿井制定了5207采面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措施:

采取黄泥灌浆为主,喷洒阻化剂以及均压通风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对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采取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上下隅角挂挡风帘以及尽量不留遗煤等措施,并且还建立了巡回检查预测预报制度。

3重大危险源分析

3.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煤尘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煤尘作为矿井的重大危险源能引发的重大事故就是煤尘爆炸,而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1)煤尘具有爆炸性。

煤尘有的具有爆炸性,有的不具有爆炸性。

(2)具有一定浓度的能够爆炸的煤尘云。

具有爆炸性的煤尘只有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并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发生爆炸。

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煤尘爆炸下限为30g/m3~50g/m3,上限为1000g/m3~2000g/m3,爆炸力最强的煤尘浓度为300g/m3~500g/m3。

(3)高温热源。

能够引燃煤尘爆炸的热源温度变化的范围是比较大的,它与煤尘中挥发份含量有关。

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变化大约在610℃~1050℃之间,烟煤一般为650℃~900℃。

煤矿井下能点燃煤尘的高温火源主要为:

爆破时出现的火焰、电气火花、电弧、静电放电、摩擦放电、摩擦高温、井下火灾和瓦斯爆炸等。

上述3个条件其实就是煤尘这一重大危险源发生爆炸的危险因素,其中煤尘具有爆炸性这一危险因素是煤本身固有的,不是人为造成的,后两个因素却是人为造成的,但是能够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上的措施来控制。

下面对后面两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具有一定浓度的能够爆炸的煤尘云。

煤矿井下有不少作业时间和地点可能产生浮游煤尘达到煤尘爆炸的浓度下限。

如在煤层中放炮时及放炮后的短时间内,煤炭受剧烈破碎并将附近的沉积煤尘扬起,迅速使悬浮的煤尘达到下限浓度;在井下煤仓卸载地点常有可能被引爆的浮游煤尘。

特别是矿井巷道中普遍有大量连续沉积的落尘,这些煤尘如果受到外力冲击时,如车辆撞击、机械冲击、风速突然改变、爆炸冲击波等,就会重新飞扬在空气中迅速达到爆炸下限的浓度,这是许多局部性事故迅速扩大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矿性特大恶性事故的主要原因。

(2)高温热源

爆破时出现的火焰、电气火花、电弧、静电放电、摩擦放电、摩擦高温、井下火灾和瓦斯爆炸等高温热源均能够引发煤尘爆炸。

爆破时出现火焰多数是由于以下原因:

①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炸药在煤层中放炮,放炮火焰把爆破后扬起的煤尘引爆;

②不适当地使用毫秒雷管或在煤层中使用段发雷管,使后起爆的爆破火焰点燃先起爆形成的高浓度煤尘和沼气;

③违章放炮,如不掏炮眼煤尘,不装炮泥和水炮泥,用可燃物代替炮泥,放炮前不洒水冲尘等,使放炮出现明火;

④在有煤尘沉积的地点放明炮;

⑤在煤层中放连珠炮,用多母线或多台放炮器连续放炮。

另外机电设备产生的电气火花可能会引爆集中卸载的飞扬煤尘,车辆碰撞到管路产生的碰撞火花可能会点燃飞扬煤尘,局部火灾或瓦斯爆炸也可能会引爆被吹扬起来的沉积煤尘。

2)煤层自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煤炭自然发火是指煤炭自身通过吸氧、氧化、发热,热量逐渐积聚达到着火温度而形成的火灾。

下面是煤层自然发火的征兆。

(1)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2)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煤焦油味。

(3)从煤炭自燃地区流出的水或空气温度都比正常情况要高。

(4)当人处于火区附近时,有头痛、闷热、精神疲乏、裸露皮肤微痛等不适的感觉。

这些现象的出现于空气及煤壁温度升高、氧气浓度下降、有害气体(CO、CO2)浓度上升等有关。

煤层自然发火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在自然发火事故中,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资源的重大损失。

(1)煤层自然发火能在火区及其下风流形成高温、缺氧和有毒气体严重超标的环境,威胁灾区人员的生命安全;煤炭自然发火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一般是CO。

据统计,煤炭自然发火造成的人员伤亡90%以上是CO中毒所致。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烧毁、冻结设备、设施和煤炭资源。

(4)处理火灾常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严重程度

1)煤尘爆炸的事故类型及严重程度

(1)煤尘爆炸直接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2)火灾:

煤尘爆炸火焰引起可燃物发生火灾。

(3)冒顶片帮:

煤尘爆炸冲击波引起巷道破坏造成的冒顶片帮。

(4)瓦斯爆炸:

由于煤尘爆炸火源引起的瓦斯爆炸或由于煤尘爆炸造成通风系统破坏后瓦斯超限发生瓦斯爆炸。

(5)中毒和窒息:

煤尘爆炸后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引起人员中毒或通风系统破坏后造成无风地段的人员缺氧窒息。

煤矿井下一旦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就是重大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2)煤层自燃的事故类型及严重程度

(1)煤层自然发火:

煤层自然发火直接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2)火灾:

煤层自然发火引起可燃物发生火灾。

(3)瓦斯爆炸:

由于煤层自然发火引起的瓦斯爆炸。

(4)中毒和窒息:

煤炭自然发火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引起人员中毒或通风系统破坏后造成无风地段的人员缺氧窒息。

3.3重大危险源等级

1)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按照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四级:

(1)一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0人或重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2)二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10-29人或重伤30-4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的);

(3)三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死亡人数3-9人或重伤10-2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的);

(4)四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死亡人数1-2人或重伤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2)重大危险源等级

秦晋煤矿现有采煤工作面一个。

其劳动定员见表3-1:

表3-1秦晋煤矿井下劳动定员表

工作地点

出勤人数

直接工

辅助工

管理人员

5207采煤工作面

9

8

2

根据发生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燃的特征,若发生以上事故,直接受到严重伤害的工作人员主要为直接工,辅助工伤害较轻。

从上述劳动定员可以看出,5207采煤工作面直接工最多9人,辅助工8人,管理人员2人。

若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直接受到严重伤害的工作人员主要为跟班队长、打眼工和端头工,死亡按9人计。

工作面发生煤层自燃时,因煤层自燃发展比较缓慢,一般不会发生人员死亡事故,而且根据矿井目前采取的防灭火措施,一般也不会造成财产损失。

因此秦晋煤矿存在的两个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等级为:

煤尘属三级重大危险源,而煤层自燃属于四级重大危险源。

4安全对策措施

4.1煤尘爆炸防治的安全技术措施

1)煤尘检测措施

(1)严格执行煤尘检测制度,配备足够的测风测尘工,测风测尘工须经过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持证上岗;

(2)测尘仪表定期校验;

(3)测尘次数及每次测尘的有效样品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测点必须全面,严禁漏检、假检;

(4)粉尘浓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5)设置测尘台帐,完善建立测尘报表上报审批制度。

2)煤尘监控措施

(1)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

主要运输巷、上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卸载站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

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2)煤层掘进工作面掘进机必须坚持内外喷雾正常使用、设置风流净化水幕等综合防尘措施;

(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风流净化水幕;

(4)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相邻的煤层、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煤层掘进巷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地点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必须采用水棚或岩粉棚隔开;

(5)必须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定期撒布岩粉;应定期对主要大巷刷浆;

(6)每年应制定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应每周至少检查1次煤尘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或岩粉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隔爆水棚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在下列地点必须安设主要隔爆棚:

a、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b、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c、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②在下列地点必须安设辅助隔爆棚:

a、采煤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b、采区内的煤层掘进巷道;c、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

③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主要水棚不低于400L/m2,辅助水棚不低于200L/m2。

④水棚的排间距为1.2~3.0m,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