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1326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docx

福建省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贵族在会盟、祭祀、宴请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诗教”作为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

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文学素养成为春秋时期选官制度的标准

B.古代文艺作品创作追求政治教化功能

C.《诗经》可作为研究春秋时期政治的史料

D.儒学思想成为春秋时期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赋诗”在“春秋时期”“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而“诗教”“作为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分析可知,作为儒家经典的《诗经》有很多诗篇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情况。

故答案为C项。

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赋诗”“在会盟、祭祀、宴请等国事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不是在选官制度方面,春秋时期的官制是世袭的,排除;B项,虽然中国古代有些文艺作品具有政治教化的特征,但并不表明中国古代文艺作品的创作就追求政治教化功能,排除;D项,春秋时期的儒学并未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汉代才成为主流思想,排除。

2.据学者研究,西汉初期就同姓诸王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而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由此表可知,这一时期分封的同姓王

A.加剧了政治统治的腐败

B.背离了设置时的初衷

C.严重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D.不可都视为割据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解读表格信息可知,西汉初期,同姓的诸侯王的类型比较多样,不单是“反叛型”,且“反叛中央的原因多种多样”,这说明当时的同姓王不全都是割据势力,所以不能把西汉同姓诸王一概视为割据势力,不能一笔抹杀西汉同姓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D项。

A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政治统治腐败的结论,排除;B项,西汉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材料来看,绝大多数同姓王“在各自的封国内恪尽职守,为汉藩辅”说明没有背离设置时的初衷,排除;C项,西汉的同姓王不全是割据势力,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没有削弱中央的权威,排除。

3.下面是唐代户口数量变化表。

据表可推知当时

A.农田荒芜土地兼并严重

B.计口授田难以维系

C.自耕农的数量大量增加

D.铁犁牛耕技术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读材料图表信息可知,从唐初“武德年间”一直到“天宝年间”,唐朝户口数呈上升的趋势,而唐初实行按人口授田的均田制,大量户口数的增加会加重政府推行均田制的难度,使计口授田难以推行。

故答案为B项。

A项,户口数的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没有土地,土地压力会增加,但并不表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两者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大量户口数增加导致土地压力增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没有土地,其并未成为自耕农,排除;D项,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而户口数的增加并不能表明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排除。

【点睛】数据图表作为考查考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

做此类题需注意:

a.防止孤立考查数据,要将整个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综合分析。

b.发掘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每一个数据都对应着相应的一个时间,时间能提示我们相对应的时代背景。

4.根据史料统计,明朝担任阁臣者变换极为频繁,如崇祯帝在位17年,阁臣竞近达50人。

明朝甚至有阁臣在位不到两月者。

明朝统治者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A.避免阁臣弄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重塑皇帝权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明朝”“频繁”地更换“阁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样做有利于防止阁臣专权,加强君主专制。

故答案为A项。

B项,明代在废除丞相后才设立内阁,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频繁更换阁臣与完善法制无关,排除;D项,“重塑皇帝权威”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自皇帝制度实施以来皇权一直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削弱过,也就谈不上“重塑”,排除。

5.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

这一现象表明

A.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

B.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D.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可知,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社会的离心现象明显加深,民众对清政府日益淡漠,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

故答案为A项。

B项,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信息体现了下层民众对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满,但未反映政府官员的态度,该项中“朝野共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6.晚清时期,西式学校被人们称为“洋学堂”,教法“名之日洋教法”,甚至“习体操也,谓将练习飞檐走壁。

以为窃盗预备学;学唱歌也,谓将来习吹弹演唱,以为优伶之预备”,更有宣称“入学堂是绝我生路”。

这反映出当时“洋学堂”

A.秉持中体西用理念

B.带有全面西化色彩

C.强调学习传统文化

D.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习体操也,谓将练习飞檐走壁。

以为窃盗预备学;学唱歌也,谓将来习吹弹演唱,以为优伶之预备”“入学堂是绝我生路”等信息可知,当时的民众对洋学堂存在很多误解,这说明当时洋学堂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故答案为D项。

AB项,材料中没有洋学堂关于中西文化课程设置的信息,不能说洋学堂秉持中体西用理念,也不能说其带有全面西化色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洋学堂的质疑,没有涉及是否强调学习传统文化,排除。

7.1938~1940年,中国西南五省新设银行8家,分支行355处。

其中,四川176处,云南43处,贵州15处,广西51处,西康25处,到1945年8月,西南五省的银行业发展至总行255家,分支行1320处。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开展

B.西南地区政治环境日益改善

C.工业内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D.政府大力扶持金融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西南五省新设银行”的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大批厂矿企业和国民政府迁往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地区,许多金融机构和国民政府财政机构也随之迁入,内迁的金融机构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金融资本,而且带动了西南地区金融业的发展。

故答案为C项。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35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材料中时间“1938~1940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政治环境的信息,且当时西南地区处于国民政府专制统治之下,该项结论欠妥,排除;D项,这一时期西南地区金融业得到发展并不表明当时政府就大力扶持金融业的发展,排除。

8.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式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1978~2012年,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相比于前30年,这一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

中国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不结盟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成为国内政治的焦点,也改变了外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事务由前30年争取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安全转变成为经济建设服务。

故答案为B项。

A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外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改变,排除;D项,不结盟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不是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排除。

9.从前城邦时代开始,希腊人的神明崇拜即以集体祭祀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希腊人崇拜的神明众多,他们祭祀神明的节日也很多。

一年之中,雅典至少有144个祭祀神明的节日。

这反映出古希腊

A.基督教迷信思想泛滥

B.公共意识浓厚

C.民众的精神生活丰富

D.人文精神高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人“神明崇拜”的“祭祀活动”较多,这表明祭祀是古希腊城邦的重大事情,是公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这些祭祀活动需要城邦公民集体参加,这反映出古希腊公共意识浓厚。

故答案为B项。

A项,古希腊的宗教并不是基督教,公元1世纪,基督教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排除;C项,祭祀活动的频繁与民众精神生活丰富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当时人文精神高涨,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

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

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

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0.中世纪英国国王的身体具有双重性(半人半神的属性,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各司其职),而1649年,英国议会认为当时国王查理一世有罪,并通过法律审判形式处死国王。

议会这一做法

A.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否定了宗教神学理论

D.提高了议会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中世纪的英国国王的身体”具有“半人半神”的双重性,这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而在英国革命期间,议会通过法律审判的形式处死了国王,议会这一做法否定了君权神授思想,反映了法在王上,提高了议会权威。

故答案为D项。

A项,英国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否定了君主制度”不符合史实,英国革命最终保留了君主,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并未否定宗教神学理论,排除。

11.下面是1845—1870年间德国铁路通车里程表(单位:

公里)。

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此时的德国

A.国家统一加速工业革命进程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经济发展推动各地联系密切

D.经济发展日益依赖国内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1845~1870年德国铁路通车里程呈增加的趋势,铁路通车里程的增加,既反映了当时德国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同时铁路通车里程的增加也是当时德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故答案为C项。

A项,这一时期的德国并未完成国家统一,德意志帝国是在1871年完成统一的,排除;B项,单凭表格中的德国铁路通车里程数的增加,就得出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分的结论,证据不充分,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德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信息,该项的结论不成立,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

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2.1945年4月,铁托率领南斯拉夫政府代表团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说:

“战争结束了,再过15—20年,我们也会恢复起来,然后再打仗!

”斯大林这一言论

A.预示苏联将强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旨在应对美国对苏联挑起的冷战政策

C.表明苏联开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反映出美苏“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斯大林的“战争结束了,再过15~20年,我们也会恢复起来,然后再打仗”的言论可知,当时的斯大林认为苏联经济恢复是要为以后的战争做好准备,这表明当时苏联要实行战备经济,战备经济的实行必然需要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故答案为A项。

B项,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排除;D项,“全面热战”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茶叶并非工业革命的诱因,但它在英国广受欢迎,成为商人逐利的猎物,“下午茶”更成为一种普遍习俗。

茶叶的影响力通过英国在远东的商贸网络迅速扩散,当大英帝国的魔爪伸到包括诸如缅甸、锡兰、东非以及其他适于种茶的地区时,茶叶就变成了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

与东方的贸易成就了英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确立了近两个世纪以来英镑在全球经济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摘编自萨拉·罗斯《茶叶大盗:

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叶》

材料二中国自16世纪末17世纪初起,就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

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方对中国茶叶的巨大需求进一步释放,国内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品种增多,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市场繁荣。

但由于没有定价权,茶叶生产的收益远不及中间商赚取的差价。

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转而主要从印度进口茶叶,中国的茶叶外贸呈逐年衰减趋势。

——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

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英两国对外茶叶贸易的不同特点,并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

(1)不同:

英国:

国内市场需求推动;与殖民扩张结合;产销一体;长期暴利垄断。

中国:

被动卷入;利润低;受国际贸易影响大;逐渐衰减。

成因: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丧失关税自主权。

(2)影响:

冲击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使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解体;中国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3)应对:

坚持独立自主方针;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产业转型。

(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不同”,英国、中国分开作答。

英国:

依据材料中“在英国广受欢迎,成为商人逐利的猎物,‘下午茶’更成为一种普遍习俗”得出:

国内市场需求推动;依据材料中“茶叶就变成了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得出:

与殖民扩张结合;依据材料中“英国在远东的商贸网络迅速扩散,当大英帝国的魔爪伸到包括诸如缅甸、锡兰、东非以及其他适于种茶的地区时”得出:

产销一体;依据材料中“确立了近两个世纪以来英镑在全球经济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得出:

长期暴利垄断。

中国:

依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得出:

被动卷入;依据材料中“茶叶生产的收益远不及中间商赚取的差价”得出:

利润低;依据材料中“英国转而主要从印度进口茶叶,中国的茶叶外贸呈逐年衰减趋势”得出:

受国际贸易影响大;依据材料中“19世纪80年代后……逐年衰减趋势”得出:

逐渐衰减。

第二小问“成因”,主要从英国、中国的经济主要成分角度分析,另外从国家主权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是对外扩张,另一方是丧失关税自主权。

(2)影响主要从消极、积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紧扣设问要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是冲击中国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以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使中国经济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积极方面主要是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近代化。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回答的关键之处是采取正确措施去应对,不能回避。

结合所学知识示例如下:

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顺应历史潮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各种风险要充分估计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产业转型等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白蛇传》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萌发于唐代,成熟于明清时期,经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反映出历史的痕迹。

下表是不同时期与此有关的著作的梗概。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史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

情节:

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的白衣娘子被写成邪恶的女妖精,被压在石塔中。

历史现象:

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概述:

故事反映了一个异化的婚姻解体,封建社会的婚姻是以男性为主体,男性压迫女性,原因是男性掌握了政治大权,而这个故事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女性掌握生杀大权,压迫男性,因不合封建社会的时宜,其结果自然是白衣娘子受到惩治,这反映了宋代理学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扩大。

评价:

宋代儒学家们吸收佛道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儒学体系——理学。

理学强调道德修养,强调纲常伦理。

随着理学的世俗化,理学的思想观念对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宋代理学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但过于强调道德,抑制人性的正常需求。

示例二:

情节:

清代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说:

“我敬夫如天,何曾害他?

你明明煽惑人心,使我夫妻离散。

历史现象:

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概述:

白娘子为救许宣而与法海在金山寺斗法,水漫金山寺,体现了其对爱情的维护与追求,白娘子与许宣的儿子许士麟长大后成为状元,成为“人”中杰出代表,这其实是弱化白娘子的“蛇性”,强化其“人性”。

这些情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也表明当时市民阶层壮大。

评价:

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其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反对封建传统文化思想的观念。

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阶层要求取得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的斗争,使中国政治活动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市民阶层的壮大,对社会风俗和文化取向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学生从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萌芽等角度阐述亦可给分)

【解析】

【详解】本题选取任何一个情节都可以,只要论述能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可。

若选取情节一:

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中“白衣娘子”被写成邪恶的女妖精,被“压在西湖内的石塔中”,则强调历史现象是:

宋代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深远。

概述时,强调理学中的男性、女性之间的不平等,故事中的情节违背常理,所以女主人公要遭到惩罚;评价时,强调对理学的维护,理学影响的深远,并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其过于强调道德对人性的压制的不合理性。

若选取情节三:

清代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痛斥法海”“我敬夫如天,何曾害他?

你明明煽惑人心,使我夫妻离散”,则强调历史现象是:

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对人性有了更多的追求。

概述时,强调白娘子维护、追求爱情,弱化其“蛇性”,强化起“人性”,凸显商品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对人性、自由追求;评价时,强调清代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阶层要求取得与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即要求政治权力,反映出反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当然也可以选取情节二,主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解答论述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要解读材料,知识迁移,分析、认知,提炼出一个观点(论题)。

此部分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

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提炼的观点(论题)进行论证说明,做到史论结合,做到有理有据。

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末尾最好附上总结性、点评性语言,以升华所提炼的观点(论题)。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区失业、无业人口有40万~50万,约占城区总人口的20%。

无法维持生活的贫民多是“以摆小摊贩卖零食、手工业、蹬三轮、开小店、理发等为业的”,还有部分是耍手艺、卖报、出卖零星苦力的。

北京市遂于1950年成立救济工作办公室,民政局制定了《北京市贫民救济方案》《北京市贫民调查登记办法》的法规,开始对其进行生活救助,主要形式为临时生活救助和定期生活救助,也有作为补充形式的救助方法,如冬令救助、修房救助、医疗救助,以及邻里之间、居委会内部的互助等。

随着各级政权的巩固,各种救助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北京对城市贫民的救助从实际出发,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困难。

这充分体现了新政权对所有社会资源的掌控,任何社会群体都无法游离于政府之外。

——摘编自李小尉《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贫民的生活救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贫民救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贫民救助运动的意义。

【答案】

(1)特点:

政府主导,由专门机构负责;救助手段多样化;救助对象广泛;救助趋向制度化与规范化。

(2)意义:

基本解决了城市贫民生活中的主要困难;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了人民政府的威望,为新中国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新中国对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有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中“1950年成立救济工作办公室,民政局制定了……法规”得出:

政府主导,由专门机构负责;依据材料中“主要形式为临时生活救助和定期生活救助,也有作为补充形式的救助方法,如冬令救助、修房救助、医疗救助,以及邻里之间、居委会内部的互助等”得出:

救助手段多样化;依据材料中“任何社会全体都无法游离于政府之外”得出:

救助对象广泛;依据材料中“各种救助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得出:

救助趋向制度化与规范化。

(2)依据材料中“北京对城市贫民的救助从实际出发,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得出:

基本解决了城市贫民生活中的主要困难;依据材料中“这充分体现了新政权对所有社会资源的掌控”得出:

体现了新中国对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有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然后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人民政府的威望角度分析意义。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

“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

”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布成立。

成立之初的44个会员国不包括苏俄和德国,而当时极力鼓吹创建国际联盟的美国,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

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报告,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

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

但是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

这是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