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汇报.docx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汇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汇报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汇报
**市卫生局
XX年8月19日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卫生厅和其它上级业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大力推进疾控体系建设,狠抓重点传染病防治,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有效地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政府重视、组织健全,疾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是全市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防控体系网络健全。
市委、市政府历来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等组织。
XX年非典疫情发生后,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市及13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从XX年起,将全市205个乡镇卫生院全部上划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工资由县级财政给予全额保障。
同时,加强了基层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各县市区在设立了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疾控机构的基础上,在每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村卫生室设立了卫生联络员,并对村医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给予每人每月120元或60元公共卫生补助,进一步稳定了基层卫生防病队伍,强化了农村卫生防病网络。
目前,全市市区有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地方病防治研究所1个。
县区有县级综合医院11个、中医院12个、妇幼保健院(所)1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个、卫生监督机构13个、乡镇卫生院205所、村卫生室3876个,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678个行政村有2个以上卫生室。
二是各级防病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和省专项资金实施的国家贫困县医院建设、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等一批国家卫生项目,先后建成了市中心医院门诊综合大楼、7个县医院住院楼、6个妇幼保健院和5所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市县两级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楼、**市传染病院、11个县医院医疗救治传染病科(区)以及189个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楼、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58个规范化村卫生室,累计投入建设资金总额超过5亿元。
三是配置基本设备,防病诊疗条件明显改善。
XX年以来,中省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60万元标准、每个县级疾控中心36万元的标准配备了实验室监测设备,装备了冷库、疫苗运输车、冰箱等冷链设施。
为全市169个乡镇卫生院按每个中心卫生院25万元、一般卫生院10万元的标准,配置了救护车、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基本医疗设备。
XX年,省上又为我市50个甲级卫生院,114个乙级卫生院,34个丙级卫生院,分别按照15万元、8万元、5万元标准配备了医疗设备。
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设备更**维护。
中澳**农村卫生综合服务项目无偿援助1371万澳元,为北部5县15个中心卫生院配齐了基本医疗设备。
XX—XX年省政府按照每个村卫生室补助3000元的标准,先后为全市3776个村卫生室配备了检查床、血压计、资料柜等设备,改善了村卫生室的诊疗条件。
XX年,省上又为我市XX年已完成规范化建设的2135个村卫生室,按照每个村卫生室3000元的标准配发医疗设备。
四是加强了基层卫生防病队伍建设。
我们利用中澳**农村卫生综合服务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以及“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在职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教育,先后组织开展了内科、儿科、传染病主检医师等各类业务培训班26期,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7095余人次。
连续四年开展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活动,从市区5家综合医院抽调25名业务骨干分别对口支援北5县县医院,县级医疗机构实施对口支援75个乡镇卫生院,培育技术项目150多个,各医疗队通过就地办班、知识讲座、临床带教等形式,对基层人员进行传帮带,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使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方便了群众就医;开展了市县医院包抓乡镇卫生院活动。
全市52个市县医院与82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各派出单位采取选派业务技术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将乡镇卫生院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业务骨干邀请到市县医院临床进修、帮助开展新业务推广新技术等形式,带动了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省市要求,对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了全员培训;全市选派卫生应急管理、应急救护、结核病、乙肝、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等专业人员参加省级培训87人次;市卫生局举办艾滋病临床诊断、重点传染病防治等培训班13期,培训县级师资骨干1120人次。
目前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基本形成了覆盖城市、县、乡、村并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指导,以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为中间枢纽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全市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开始从基础建设转向能力建设,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范围和层次逐步扩展,防治措施和处置能力逐步扩展增强。
二、积极稳妥,规范管理,免疫规划工作取得新成效
1、常规免疫规划工作有力有序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免疫规划各项目标和指标。
全市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契机,以宣传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主线,以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为核心,以实施儿童预防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促帮薄弱地区工作上台阶为突破口,以控制针对传染病为目标,全市免疫规划工作全面、持续发展,各项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进一步落实;13个县市区均已安装启用疫苗冷藏库,配备了冷藏运输车辆,确保了疫苗运输、储存处于冷链环节,免疫规划各类疫苗及注射器均已及时下发,并免费接种,实现了市—县疫苗、注射器网络管理;坚持每月一次常规免疫冷链运转,严格按照《条例》和《规范》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加强了偏远地区儿童和人口密集地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七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了99%以上。
其中:
卡介苗接种率为99.2%,脊灰疫苗接种率为99.6%,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为99.5%,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9.5%,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6%,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7.1%,乙脑疫苗接种率为99.9%,流脑疫苗接种率为99.4%。
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监测工作规范开展,针对传染病控制在较低水平,无麻疹暴发疫情,目前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都明显下降,其中乙肝报告发病率为86.19/10万,发病与去年相比下降3.25%,据我市**等县开展的乙肝表面抗原抗体调查结果显示3岁以下儿童未发现表面抗原携带,表面抗体阳转率达到88%以上,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93/10万,发病与去年相比下降了77.40%,乙脑报告发病率为0.15/10万,发病与去年相比下降了70.37%,百日咳报告发病率为0.23/10万,新破发病率0.07/10万,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无白喉、流脑病例报告。
与此同时我们还认真开展麻疹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奠定扎实的基础。
XX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对8月龄-14岁786551名目标人群进行强化免疫,经省级快速评估接种率达到98.55%。
及时将麻腮、麻风、流脑A+C、减毒活乙脑、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甲肝纳入到扩大免疫规划范畴。
目前,我市的免疫规划疫苗已从原来的“五苗”防“七病”扩展到“14苗”防“15病”。
2,积极实施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乙肝、乙脑疫苗补种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去年,根据《**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乙肝、乙脑疫苗补种工作的通知》精神,与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市XX年乙肝、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乙肝、乙脑补种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异常反应处理小组,市疾控中心组织了4个巡回督导检查组,派驻13个县市区驻县督导员现场督导,从前期摸底到1-2轮疫苗接种,全面进行督导评估,确保了补种工作顺利开展。
全市乙肝补种工作,共摸底14-15岁人数共141116人,需补种乙肝疫苗127941人,其中3针次93267人、2针次18458人、1针次16216人。
首轮实种乙肝疫苗125384针次,接种率为98%;第二轮应接种111725人,实种乙肝疫苗109400针次,接种率为97.2%;第三轮应接种93264人,实种乙肝疫苗91451针次,接种率为98.05%。
乙脑摸底应种儿童为107603人,实种105974人,接种率为98.49%。
3、积极开展应急接种,在全省率先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任务。
为了确保甲型H1N1流感疫苗科学、规范、有效的接种,一方面我们成立了**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领导小组、疫苗分配管理小组、疫苗接种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小组等四个领导小组。
11月12日召开了**市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网络信息培训会,对接种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全员培训。
要求各县市区接种一律签订知情同意书,收集受种者相关信息,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接种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做好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
另一方面疫苗分配坚持“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按照各县市区人口总数、疫情发生情况、流动人口情况等因素,确定了三个方面的重点接种对象,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疫苗接种。
截止XX年4月20日,在全省率先完成了110.16万人份的甲流疫苗接种任务,接种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三、突出重点,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1、建立与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预警系统。
围绕建立健全灵敏、高效、畅通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的要求,积极实施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全市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全面建成。
全市依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卫生行政网等建设项目的支持,累计投入800万元,共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各级CDC配备微机153台。
用两年的时间建成了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截至目前,我市86家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14家疾控机构、169所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使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的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85%。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乙脑、流脑、结核、艾滋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了网络专报系统。
从XX年起,市CDC开始对全市麻疹病例进行血清学抗体监测,在市中心医院、市一院设立了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哨点,全市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3个,艾滋病确认实验室1个,每年自愿咨询检测人数达4000—5000人。
市疾控中心利用国债项目、中央转移支付、德国贷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监测能力。
目前能够开展的病原学检测、健康危害因子检测、食品水质危害因素检测项目约114项,在装备完成后可开展项目大约可达180多项。
在全省地市级疾控中心中,率先开展了病毒监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并取得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
在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建设的同时,我局还把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杜绝缺报和漏报作为网络直报工作的重点,及时组织专家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发布一次疫情分析,认真分析我市各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发展趋势,对重大急性传染病有针对性提出防治对策。
及时启动了传染病自动预警,加强重点传染病控制,全市无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同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和工作程序,为逐步完善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评估、预警、报告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加强了艾滋病防治。
1、我市艾滋病疫情形势。
我市自199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止XX年12月31日,11年间累计共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93例,其中,在我市检测发现98例,外省市发现反馈我市95例。
发现数居全省第二。
从近几年的疫情形势看,我市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艾滋病发现人数持续增加,13个县市区均有发现,三种传播途径均有报告,且经性传播人数逐年增加,在市境外发现人数增多。
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计算方法估计我市艾滋病实际感染者可能在近千例,远大于我们掌握的数字。
随着艾滋病感染者在就诊中逐步被发现,今后几年我市的艾滋病疫情仍有继续上升的可能。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市艾滋病疫情虽然尚处于低流行水平,但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2、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各项工作开展良好,取得重要进展,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加强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就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作出批示,分管领导经常听取主管部门的工作汇报和建议,做出了许多具体的指示和要求。
市政府成立了市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对各县市区的帮助指导和督促检查,在我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和非常有效的作用。
市政府从XX年起,每年投入10万元,确保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市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方案,落实了防控措施,加大了防控力度,在我市初步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
二是初步建立了全市艾滋病防治体系,完成了艾滋病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和疫情监测网络建设。
目前,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组建了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所艾滋病指定收治医院,市二院为市级艾滋病指定收治医院。
艾滋病实验室建设工作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下,艾滋病检测已覆盖了全市所有县市区,全市共设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23家。
XX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了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增添了流式细胞议,已经能够开展CD4细胞检测工作。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专业人员分别进行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可以说目前我市防治艾滋病在人员技术能力上基本可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
三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
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各相关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市卫生局坚持每年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联合开展了“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青春红丝带”、“不让艾滋病进我家”等系列宣传活动;教育部门在各大专院校开设了防治艾滋病课程并纳入考试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教育;监狱管理部门对羁押场所的在押在教人员进行了防治知识深度教育;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开设宣传专栏、播出公益广告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规模和声势。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固定宣传栏、巡回展板、**咨询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分别在**有线电视台图文频道开设常年健康教育栏目,在**公园设有固定宣传栏,定期播放或刊登有关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使我市广大群众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
XX年我市大众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55.3%,经过多年的努力,XX年我市大众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率达到了80%以上。
四是贯彻《献血法》,严格管理采供血活动,坚决杜绝艾滋病经血液传播。
在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中,经血液传播造成的社会危害和心理创伤最大。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实现了我市采供血“三统一”,市中心血站按照上级要求,坚持百分之百两次对每份血液进行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四项检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坚持抽样监测,抽检血样全部合格。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以及采供血制度的全面落实,我市已从根本上消除了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可能性。
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还切实加强了对医院的管理,防止医源性传播。
所有医疗注射活动全部推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并做好一次医疗卫生用品的集中销毁,严禁重复使用,对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防止了艾滋病通过医疗器械传播。
五是开展监测检测,摸清疫情底数。
近几年,按照省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既往献血人员和劳教人员中开展了艾滋病监测工作。
在XX年--XX年先后4次对1998年前有偿献血人群较多的**市、**阳县和**县8719名献血人员进行了HIV抗体检测,未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我市一直坚持对两劳四所新近人员进行艾滋病抗体监测。
XX-XX年全市共对18639名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发现HIV感染者12例,全部为注射吸毒人员。
为了监控艾滋病疫情,我市设立了性病门诊哨点和吸毒者哨点2个。
XX年吸毒者哨点检测样本313份,发现2例阳性(既往确认),性病门诊哨点检测样本400份,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通过近几年筛查检测工作的开展,初步摸清了疫情底数,掌握了疫情流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是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救助工作。
我市共设立37个检测咨询点,XX---XX年共接待咨询者12160人次,免费检测标本6590份,确认6例HIV阳性。
各县市区对符合治疗标准的病人均能及时给予治疗,对外出打工的治疗病人按时邮寄药品。
截止到XX年底累计抗病毒治疗65人,现治46人,死亡14人,退出、失访5人。
武功县对艾滋病患者的子女实行了免费入学,对部分感染者进行了生活困难救助。
由于目前社会上歧视、排斥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导致有些艾滋病感染者不愿意接受救助,给实施救助工作带来困难。
对此,武功县采取先支付费用后在县疾病预防中心报销的办法,取得很好的效果,如艾滋病人遗孤入学问题。
七是大力净化社会环境,积极开展行为干预。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卖淫嫖娼、非法采供血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净化社会环境,阻止艾滋病经吸毒、性、血液途径传播。
同时,对高危人群积极开展行为干预工作。
全市建立了14个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通过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同伴教育、业主培训等行为干预服务,加大了安全套推广力度,XX年对暗娼干预70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1833份、发放安全套135579只。
对务工人员干预5万人次,吸毒者干预5千人,发放宣传材料53143份。
从XX年起,2个美沙酮关爱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吸毒人员876人,目前在治381人,病人治疗保持率达69.9%。
乾县、**、**阳3县进行了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工作,先后有22人接受针具交换,共发放清洁针具3250支,回收针具3036支,给吸毒人员发放安全套110盒、宣传小画册、折页等180余份。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认真贯彻《**市防治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实施方案》,对入院检查或分娩的孕产妇逐步开展了自愿咨询检测,保障了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
主要采取防鼠灭鼠、疫苗接种与知识宣传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我市制定了《**市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集中接种方案》,在乾县,武功,**,**彬县等出血热高发区县,重点对农村青壮年劳力等高危人群进行集中接种。
XX年以来,累计接种近40万人份,出血热发病逐年下降。
截至XX年,全市出血热发病率已降至9.49/10万。
4、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市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结核病防治规划(XX-XX年)》,召开了专题会议,与区县签订了防治目标责任书,把结核病的防治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卫生部门全面推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充分利用卫十项目、全球基金项目和费达利氏结核病控制项目,统一规划、逐项落实,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
每年市级财政投入24万元,专项用于结核病防治工作,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积极组织实施“防治结核病”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
完善了结核病控制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工作。
狠抓发现率和治愈率两个关键环节,落实报病有奖激励措施,积极开展线索追踪。
通过宣传教育、健全四级防痨网络、开设结核病门诊、大疫情网追踪病人、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等手段,有效提高了病人发现率、治疗率。
全国地市一级唯有我市一家争取到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防治费达利斯项目,先后为我市无偿投资38万美元用于结核病防治,项目不仅覆盖我市13个县市区,而且覆盖到**、**、**、杨凌共42个县1729万人;XX年至今,全市累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2309例,其中涂阳病人9695例,免费治疗10869例,共免费发放抗结核治疗药品157.1万元,为有效控制结核病奠定了基础。
5、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近两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市发病呈上升势头,在应对手足口病疫情中,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召开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启动手足口病防控预案,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消杀队、流调队、宣教队等专业技术队伍,落实24小时值班和网络疫情直报。
通过手机信息,有线电视滚动字幕,发放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举办防治知识讲座等方法,将防治知识及时传授给广大群众,全市下发手足口病宣传画2.2万张,宣传折页32万张,做到6岁以下儿童人手一份。
同时加强疫情的监测和管理,对发病相对集中的区域加强了流行病学的调查,对部分幼儿园实行了停课,有效阻断传播途径;对手足口病患儿实行有效医疗救治,抽调医疗技术好的医护人员在定点治疗的县医院开展救治工作,由于采取的各项措施及时有效,各项防控工作有条不紊,有效遏制了手足口病的发病势头,维护了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我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应对,联防联控,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有效、有序地遏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
一是及时启动了防控“甲型流感”应急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结合我市实际,完善了防控工作预案,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
二是突出抓了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去年8月底,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即将开学,防控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咸政卫发[XX]334号),对学校做好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9月10日,国务院及省政府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后,副市长车建营对全市防控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全市甲型H1N1流感防治能力。
成立了市级预防控制专家组,组织对全市疾控中心主任、流病科科长及市、县两级定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四是加强了流感监测。
目前,市一、二院已被确定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市疾控中心已建立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并被全部列入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
2个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1个流感网络实验室按要求开展了检测工作。
五是大力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主动通报我市防控工作情况,以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社会恐慌。
六是进行了甲流防控演练,并承接了全省甲流防控演练,得到省领导和省级专家的充分肯定。
我局也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应急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目前,我市十三个县市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发病报告,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27例,重症8例.从6月份以来,全市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
7、全面做好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针对每年冬春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特点,我市每年均提前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对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认真开展麻疹、流脑等一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在新闻媒体上开展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提倡群众积极接种腮腺炎、水痘、风疹等二类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同时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