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0697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docx

生态硕士研究生培养

 

厦门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专业名称生态学

专业代码071012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07年5月5日

一、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1

污染生态学

追踪区域性环境问题,针对区域环境问题及地区代表性污染物迁移,从植物学角度,多学科交叉地研究植物对环境胁迫响应的机理机制和环境胁迫植物的化学调控。

研究污染物在植物——环境中的迁移、积累、分布、归宿。

同时还就红树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和表达、

严重玲(博导)

郑文教

丁振华

刘景春

2

生理生态学

植物生理生态学主要研究植物生理过程对环境的响应,从分子、生理和个体生态等水平探讨植物生理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南亚热带滨海湿地特色,着重研究红树林及其他滨海湿地植物的生理生态学问题,包括耐盐、耐水淹、耐污染等。

对盐生植物的开发和湿地环境的利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严重玲(博导)

郑海雷(博导)

林益明(博导)

王文卿

张宜辉

刘景春

3

群落生态学

以海岸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和陆域亚热带植被为对象。

研究陆域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保护、红树植物海陆迁移进化过程、生态分化机制、红树植物抗盐抗寒蛋白组学与生态适应性机理以及红树林种群遗传变异、转基因(抗盐、抗寒基因)红树植物及其扩种栽培和北移的引种技术等生态工程。

李振基

林益明(博导)

王文卿

张宜辉

注:

本表不够可加页。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

(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学生掌握生态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

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热爱祖国,敬业,奉献精神;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身心各方面都健康发展,具有扎实的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从事生态学科学与之相关学科交叉的研究、教学、生产实践及管理的适用人才。

 

学习年限:

学制2-3年,学习年限2-5年。

学习年限特殊情况由导师或学生提出,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并报研究生院最后审定。

 

学分要求:

共≥32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

≥8学分

专业学位:

≥12学分

选修:

≥8学分(包括综合训练4学分)

其它培养环节:

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讨论2学分

三、课程设置(不包括公共学位课)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开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是否双

语教学

任课教师

(职称)

1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各方向)

学位

4

1

4/64

学院统一安排

2

高级植物学

学位

4

1

4/64

李振基教授

郑海雷教授

王文卿副教授

刘秀熙高工

3

动物学研究

学位

4

1

4/64

王重刚教授等、罗大民教授等

4

分子细胞生物学

学位

4

1

4/64

李祺福教授

5

高级生物化学

学位

4

1

4/64

陈清西教授

6

高级生态学

学位

4

1

4/64

王文卿副教授、李振基教授、林益明教授

7

高级微生物学

学位

4

1

4/64

郑天凌教授等

8

污染生态学

选修

2

2

2/40

严重玲教授、郑文教教授、刘景春讲师

9

群落与生态系统

选修

2

2

2/40

李振基教授、林益明教授

10

综合训练

选修

4

3、4

80

各研究方向指导老师

11

教学实践

必修培养环节

2

3

120

各研究方向指导老师

注:

本表不够可加页。

CoursesinMasterStudentProgramme

N0.

SerialNo.

TheTitleofCourses

TheTypeofcourses*

Credit

Semester**

TotalClassHours

Bilingual

Teaching

course

Teacher/Title

1

ProgressesinLifeSciences

R.C.

4

A

4/64

2

AdvancedBotany

R.C.

4

A

4/64

LiZhenjiProfZhengHaileiProf

WangWenqinAssociateProf

LiuXiuxi,AssociateProf

3

ZoologyResearch

R.C.

4

A

4/64

WangChonggang(Prof.)

LuoDamin(Prof.),etal.

4

Molecular&CellularBiology

R.C

4

A

4/64

LiQifu

5

AdvancedBiochemistry

R.C.

4

A

4/64

ChenQingxi(Professor)

6

AdvancedEcology

R.C.

4

A

4/64

WangWenqinAssociateProf

7

AdvancedMicrology

R.C.

4

A

/464

ZhengTianlingProf.

8

PollutionEcology

O.C.

2

2

2/40

no

YanChonglingProf,ZhenWenjiaoProf,LiuJingchunLectuer

9

CommunitiesandEcology

O.C.

2

2

2/40

no

LiZhenjiProf.,LinYimingProf.

10

Multipletrainingofresearchskills

O.C.

4

3、4

80

Supervisor

11

Teachingpractice

R.C.

2

3

120

Supervisor

*.R.C.—requiredcourse;O.C.—othercourse.**.S—Springsemester;A—Autumnsemester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编码:

 xxxx53003  开课学期:

4  周学时/总学时:

2/40 学分:

2

课程名称:

污染生态学

英文名称:

PollutionEcology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考试方式:

小论文

内容提要:

本课程系统讲授湿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并结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方向――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考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

1.湿地简介:

湿地的界定、分类、功能、效益、有关立法政策;

2.世界与中国湿地及其保护现状:

国际湿地公约、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3.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

湿地态系统监测、功能、效益与优化管理;湿地的滤过作用与中国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研究;中国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综合研究;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中国湿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研究;水陆相互作用过程及其调控研究;

4.污染物在滨海河口湿地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评价;

5.湿地污染修复理论;

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例,教学理论教学和野外实地考察。

教材:

参考书:

王焕校、吴玉树编,污染生态学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安树青主编.湿地生态工程:

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

李扬帆,刘青松编著.湿地与湿地保护.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湿地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湿地植被.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

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7

陈宜瑜主编.中国湿地研究.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陆健健.中国湿地.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生态学研究兴笃宁.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MarinePollutionbyR.B.Clark,31Mar2001

EnvironmentalToxicants:

HumanExposuresandTheirHealthEffectsbyM.Lippmann,6Dec2005

AComprehensiveGuidetotheHazardousPropertiesofChemicalSubstancesbyPradyotPatnaik,Jun2007

Cronk,JK.andFennessy,MS.Wetlandplants:

biologyandecology.BocaRaton,Fla.:

LewisPublishers,2001

Weller,MW.Wetlandbirds:

habitatresourcesandconservationimplications.Cambridge;NewYork: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MitschWJ,GosselinkJG.Wetlands.VanNostrandReinholdCompanyInc.,1986

近期国内外相关科技期刊、杂志:

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动物学报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环境科学学报、草业学报、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科学通报

AmericanJournalofBotany,Ann.ofEntomology,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JournalofEnvironmentalEntomology,JournalofEcology,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JournalofAppliedEntomology,J.Zoology,PlantSystematicandEvolution,Nature,Science,SystematicBotany,JournalofAppliedEcology,Ecology,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JournalofEnvironmentalQuality,EnvironmentalPollution

注:

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内容纲要

课程编码:

xxxx52002开课学期:

2周学时/总学时:

3/60学分:

3

课程名称:

群落与生态系统

英文名称:

CommunityandEcosystem

教学方式:

教授与讨论考试方式:

部分章节的归纳与讨论

内容提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增强研究生的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知识,掌握群落的结构、种类组成、动态过程、调查与分类方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流、物种流、生态系统原理、生态系统健康等内容,同时训练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Chapter1EcologicalFactorsinCommunity;

Chapter2CommunitiesonLandandinWater;

Chapter3HowtoSurveytheCommunity;

Chapter4SpeciesComponentsinCommunity;

Chapter5PopulationDynamicsoftheDominantSpeciesinCommunity;

Chapter6CohortGrowthinCommunity;

Chapter7LifeHistoriesofStrategiesinCommunity;

Chapter8CompetitionandExploitationforResourcesinCommunity;

Chapter9MutualismbetweenPlantsandAnimalsinEcosystem;

Chapter10SpeciesAbundanceandDiversityofDifferentCommunities;

Chapter11FoodWebsinEcosystems;

Chapter12PrimaryProductionandEnergyFlowinEcosystems;

Chapter13NutrientCyclingandRetentioninEcosystem;

Chapter14SuccessionandStabilityofCommunityandEcosystem;

Chapter15HealthofEcosystemanditsManagement;

Chapter16LandscapeEcology,GoegraphicEcologyandGlobalEcology.

教材:

宋永昌编著.2001.植被生态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VanderMaarelEed.2005.VegetationEcology.BlackwellPublishing

[2]林鹏编著.1986.植物群落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科学出版社

[3]王伯荪,彭少麟著.1997.植被生态学-群落与生态系统.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中国植被编委会编著.1980.中国植被.北京:

科学出版社

[5]孙鸿烈等编著.2005.中国生态系统.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6]蔡晓明等编著.2000.生态系统生态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7]KrebCJ.2001.Ecology:

TheExperimentalAnalysisofDistributionandAbundance.北京:

科学出版社

[8]ClossGetal.2004.FreshwaterEcology.BlackwellPublishing

[9]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2004.生态学(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10]近期中、外文杂志,书刊。

注:

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四、社会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

(时间、具体形式、内容、及考核方式等)

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活动。

每位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第二学期开始参加总学时不少于120学时的教学实践工作。

该教学实践工作不计学分。

教学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一般为课程助教,包括课件批改作业、上习题课、答疑或指导学生实验课等;同时还包括协助教师带本科生的学位论文的设计、实验和答疑等。

每一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内容、形式和时间等具体细节由学生制定出详细、可行的计划,经导师及系(院)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完成后提交工作总结,由负责教学实践的教师根据该生的能力和表现评定成绩。

鼓励、支持硕士研究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五、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

(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研究生应该通过阅读本专业方向最新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尤其是SCI文献等形式,熟悉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

2.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有较好的野外和实验室的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和综合总结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课题设计和具备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数据处理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3.研究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从文献查阅、选题、所采用实验技术路线、到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答辩、文章发表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训练,使培养的硕士生具有扎实的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从事生态学科学与相关学科交叉的研究、教学、生产实践及管理的适用人才

4.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应该至少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以上的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对开题报告、期中论文检查;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1.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末之前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课题一般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来选择,也可自行选择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课题,但自选的课题应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

2.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论文工作课题确定后应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且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听取意见并将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3.学位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及进一步的工作计划,每学期应至少提交一次书面汇报。

4.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包括本方向研究动态的详细综述。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署名发表一篇论文(至少有录用证明)。

5.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及答辩程序按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执行。

6.硕士生所有原始实验记录材料、数据和图片等资料离校前都应交导师保存。

注:

本表不够可加页。

六、

其它说明:

本院本科生课程面向研究生开放,鼓励有兴趣的研究生修读学院有关本科课程。

 

所在院(系、所、中心)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院长(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