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0692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docx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

课程代码: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课程

自学辅导材料

●配套教材: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主编:

张雷声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

●版次:

2012年版

●适应层次:

本科

 

内部教学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题………………………………………………………………………1

二.填空题…………………………………………………………………………19

三.名词解释题……………………………………………………………………23

四.简答题…………………………………………………………………………26

五.论述题…………………………………………………………………………28

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0

二.填空题……………………………………………………………………………31

三.名词解释……………………………………………………………………………35

四.简答题……………………………………………………………………………39

五.论述题……………………………………………………………………………47

 

第一部分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

C、客观经济规律D、物质资料生产

2.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

C、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之和D、劳动对象和劳动过程之和

3.下列生产资料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机器设备B、原料

C、燃料D、辅助材料费

4.在生产力中起最根本作用的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D、科学技术

5.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B、分配

C、交换D、消费

6.社会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

D、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

7.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

A、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表面的、偶然的联系

C、内在的、不可捉摸的联系D、人们有意识安排的联系

8.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创造经济规律B、消灭经济规律

C、利用经济规律D、改造经济规律

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人类各个社会普遍的经济规律D、某几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

10.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

A、封建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C、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D、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11.在几个社会经济制度中发生作用的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B、资本积累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D、价值规律

1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首先是从()。

A、货币关系开始的B、资本主义所有制开始的

C、商品关系开始的D、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开始的

13.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是()。

A、自然经济B、产品经济

C、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

14.在诸多市场机制中,核心机制是()。

A、竞争机制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D、利息机制

15.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D、交换价值和价值

16.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商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C、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的D、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17.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B、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C、商品的价值决定的D、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1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1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20.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剩余价值B、创造新价值

C、创造使用价值D、创造生产资料的价值

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使用价值决定的B、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C、供求关系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成正比B、成反比

C、没有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23.简单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

A、社会分工和个体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奴隶主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封建主私有制D、社会分工和资本家私有制

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B、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5.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经过商品交换B、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C、出现了社会分工D、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26.就货币的起源来说,货币是()。

A、由少数经常交换商品的人发明的B、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C、由贵金属的自然属性决定的D、在商品没有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的

27.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A、商品的成本B、商品的效用

C、商品的价格D、商品的盈利

28.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所以商品的()。

A、价格和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和价值完全不一致

C、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无关D、价格和货币的价值有关

29.商品价格的变化同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是()。

A、成反比例的B、成正比例的

C、在方向上一致的D、无关的

30.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31.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可以用想象的货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必须是金属货币D、必须是支付债务的货币

32.纸币是价值符号,因而纸币能执行()。

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D、世界货币的职能

33.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B、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一致

C、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D、商品价格经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4.通常所说“物以稀为贵”,应该理解为()。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C、价值决定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35.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剩余价值资本化B、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

C、用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D、剥夺剥夺者

36.资本的本质是()。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购买商品的价值

C、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

37.剩余价值是()。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完全无关

B、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D、既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又在流通领域中产生

3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本身成为商品D、劳动成为商品

3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能()。

A、转移资本的价值B、保存资本的价值

C、转移自身的价值D、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4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与使用价值创造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4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B、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C、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D、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42.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枢纽是()。

A、商品二因素学说B、剩余价值学说

C、阶级斗争学说D、劳动二重性学说

43.不变资本是指()。

A、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C、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D、资本家的商品资本

44.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剩余价值B、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C、劳动力价值D、商品的全部价值

45.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

A、利润率B、平均利润率

C、超额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

46.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工人工资的多少B、资本家获得利润的多少

C、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47.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48.相对剩余价值的取得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物价上涨的结果

C、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结果D、工作日延长的结果

49.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指()。

A、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B、价值规律

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

5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使用价值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5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A、是劳动力的价值B、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C、是劳动力的价格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52.说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因为它在形式上看不到()。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B、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

C、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D、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价格的区别

5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

A、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B、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C、名义工资和计件工资D、工资和奖金

54.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55.简单再生产是()。

A、使用简单劳动的再生产B、不需要提高技术的再生产

C、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D、生产过程不重复的再生产

56.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

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

C、可变资本D、剩余价值

57.资本积累是()。

A、资本的原始积累B、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社会财富的积累D、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58.资本有机构成是()。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生产资料数量与劳动力数量的比率

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59.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个别资本规模的方式称为()。

A、资本积聚B、资本原始积累

C、资本集中D、资本垄断

60.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大量失业人口是由于()。

A、生产资料不足B、消费资料不足

C、人口自然繁殖太多D、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61.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挥生产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

62.产业资本循环是()。

A、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B、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63.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共同点是()。

A、循环的职能相同B、循环的时间相同

C、循环的速度相同D、循环的目的相同

64.资本的周转时间是()。

A、生产时间加流通时间B、购买时间加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加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加流通时间

6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实物形式能否移动B、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它们的价值能否在生产中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66.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

A、设备B、原料

C、燃料D、辅助材料

67.机器、设备属于固定资本是因为它们的()。

A、价值是固定不变的B、物质形态是始终不变的

C、价值是逐渐转移的D、物质形态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6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说明()。

A、剩余价值的来源B、个别资本循环所必需的内部条件

C、剩余价值率怎样才能提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69.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的主要依据是()。

A、实物的最终用途B、价值形态

C、实物的自然形式D、货币形态

70.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客观上要求()。

A、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B、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C、生存资料生产优先增长D、发展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71.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严重不足B、生产相对不足

C、生产绝对过剩D、生产相对过剩

72.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生产和消费的矛盾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和资本家投资不足的矛盾

7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D、高涨阶段

74.利润是()。

A、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B、成本价格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新创造价值的转化形式

7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

A、可变资本的产物B、不变资本的产物

C、固定资本的产物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76.利润率是剩余价值量同()。

A、可变资本的比率B、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C、不变资本的比率D、已消耗资本的比率

77.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相比通常是()。

A、大于利润率B、小于利润率

C、等于利润率D、时而大于利润率,时而小于利润率

78.利润率反映的是()。

A、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D、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7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B、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

C、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80.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

81.平均利润是按()。

A、产业资本家人均分得的利润B、平均利润率分得的利润

C、全部资本家人均分得的利润D、不同生产部门平均分得的利润

8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表明了利润的本质B、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C、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D、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

8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

A、成本价格加利润B、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84.生产价格的形成以()。

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B、平均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C、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D、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85.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

A、通货膨胀引起的B、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的

C、倒买倒卖引起的D、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8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围绕着()。

A、生产价格上下波动B、价格上下波动

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D、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87.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A、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B、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C、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D、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88.产业资本家由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获得的利润是()。

A、商业利润B、平均利润

C、垄断利润D、超额利润

89.商业利润来源从本质上说是()。

A、商品价值以上的加价B、商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C、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90.利息的本质是()。

A、资本所有权的产物B、借贷资本家的劳动报酬

C、借贷资本的价格D、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91.利息率必须()。

A、等于平均利润率B、高于平均利润率

C、低于平均利润率D、与平均利润率无关

92.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来源于()。

A、贷款和存款利息的差额B、吸收存款的利息

C、贷款和存款利息的总和D、对外贷款的利息

9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有优劣的差别

C、土地私有权垄断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

94.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B、垄断地位获得的

C、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D、增加产品数量获得的

95.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参与制B、个人联合

C、金融联系D、信贷业务

96.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C、垄断缓和了竞争D、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97.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之一是()。

A、大量的商品输出B、大量的借贷资本输出

C、大量的资本输出D、大量的生产资本输出

9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B、带有社会主义因素

C、是资产阶级国家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

D、是资产阶级国家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

9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D、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10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D、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10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B、消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D、消灭经济危机

102.我国解放后对原有的官僚资本采取了()。

A、赎买政策B、限制政策

C、没收政策D、利用政策

103.建国初期,我国对个体私有经济的改造是直接引导它到()。

A、私人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集体所有制经济D、全民所有制经济

10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经济B、集体所有制经济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个体经济

10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A、全民所有制经济B、集体所有制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全民与集体的联合经济

10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

A、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外资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7.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主体部分B、起主导作用的部分

C、暂时补充的部分D、重要组成部分

108.决定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存在B、物质利益的差别

C、劳动旅游业的需要D、生产力的状况

109.我国现阶段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集体经济D、全民经济

110.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本质上是()。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B、小私有经济

C、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11.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国有经济()。

A、不一定占支配地位

B、必须占支配地位

C、是否占支配地位在不同行业可以有所差别

D、是否占支配地位在不同时期可以有所差别

11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的分配原则。

A、劳动产品B、个人消费品

C、消费资料D、生产资料

113.社会主义的奖金是()。

A、对劳动者提供的超额劳动的报酬

B、对劳动者在特定条件下的额外劳动付给的报酬

C、对劳动者必要劳动的全部报酬

D、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全部报酬

114.市场经济()。

A、属于封建主义性质B、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C、属于社会主义性质D、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11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

A、国家成为市场主体B、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C、地方成为市场主体D、部门成为市场主体

116.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

A、承包经营制度B、现代企业制度

C、租赁经营责任制度D、生产经营责任制度

117.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的性质()。

A、只能是私有性质的B、只能是公有性质的

C、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D、取决于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118.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

A、二者可以是统一的,但也可能发生矛盾

B、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总是相互促进的

C、二者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发展方向相反

D、二者是没有关系的,在经济发展中互不相干

119.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是指()。

A、只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B、只用于生产消费的消费资料

C、当年生产的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全部消费资料

D、当年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

120.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那部分产品,其价值形态是()。

A、工农业总产值B、国民收入

C、国民生产总值D、社会总产值

121.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从价值形态来看就是()。

A、当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的总和

B、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C、全社会劳动者当年得到的全部劳动收入

D、所有企业单位当年上缴国家的税收总和

122.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关系是()。

A、社会总产品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B、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

C、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

D、国民收入的价值量一般要大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

12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

A、全社会劳动者创造的B、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

C、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D、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

12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

A、非物质生产部门内进行的B、物质生产部门内进行的

C、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D、全民所有制企业内进行的

125.下面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是()。

A、生产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B、生产企业上交的税金

C、国家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