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30153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卫生法学 知识要点.docx

动物卫生法学知识要点

一.填空(每空1分,10空,共10分。

1.畜牧兽医行政的目的是、、、和。

有效防治动物疾病、做好公共卫生、保障人畜健康、维护畜牧兽医正常生产工作秩序、促进养殖业发展2.畜牧兽医行政对象是指畜牧兽医行政主体代表国家,在组织管理畜牧兽医事务中,行政行为所指向的目标,可归纳为:

和。

人、其他

3.我国畜牧兽医行政组织机构包括:

、和及工作人员。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畜牧兽医执法4.我国畜牧兽医执法及工作人员主要包括畜牧兽医行政部门所属、、

、、、以及等,其中包括官方兽医。

动物卫生监督员、兽药监督员、饲料监督员、草原监理员、动物检疫员、动物疫情测报人员、养殖司法鉴定人员

5.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方式有:

索证验证、、、、

常规监督管理、技术监督监测、流通环节监督管理、对下级机关的监督管理

23.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常用的监督方法包括、、。

检查、调查、派驻

6.畜牧兽医行政处罚种类有、、、、

、、。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有关证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22.畜牧兽医行政处理的内容包括、、、

和否定驳回。

赋予权利、依法设立义务、免除义务、确定认可25.畜牧兽医行政法的特有原则:

、、、

和。

预防为主原则、归口管理原则、安全有效原则、世界接轨原则、监督管理原则

24.畜牧兽医行政司法程序、、、。

立案阶段、调查取证阶段、审查处理阶段、送达阶段、执行阶段

26.畜牧兽医行政裁决的程序主要包括:

、、、

、五步。

争议请求的提出、受理、调查取证、审理裁决、送达执行27.畜牧兽医行政调解程序一般经过、、、制作、

申请受理阶段、调查取证阶段、调解阶段、送达调解书阶段8.兽医卫生技术监测包括、和。

种用动物监测、乳用动物监测、动物产品监测9.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5年11月16日,国务院发布

《》;2006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10.按照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相应级别的预警,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特别、、和四个预警级别。

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

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核实。

初步认为属于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当在小时内将情况逐级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小时内报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2、1、4

11.我国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

农业部令第53号《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业经2005年5月13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类和第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四、一、二12.我国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级、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年。

三、四、513.封锁的适用条件有:

;;。

一类动物传染病发生时;二类动物传染病呈暴发流行时;当地新发现动物传染病时

14.我国对、、、和等5种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15.我国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和两部分。

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动物诊疗辅助活动的,应当向注册机关。

兽医综合知识、临床技能。

申请兽医执业注册

16.我国实行乡村兽医,只能在本乡镇从业,不得在城区从业。

登记制度

18.2014年3月我国对兽药实行和的分类管理制度。

国家实行兽药储备制度。

处方药、非处方药

19.兽用生物制品是用、、、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过加工制成,作为预防、诊断治疗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制剂。

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20.1999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相关规章,2011年10月26日修

订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农业部第6次常务

会议审议通过,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1999年12月9日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

产许可证管理办法》,2012年5月修订,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已取得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动

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饲料生产企业,应当在2014年7月1日前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生产许可证。

1987年5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发《兽药管理条例》,2004年3月24日国务院第45次

常务会议通过修改,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2002年6月19日农业部发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即GMP》》实施:

凡是未取得《兽药GMP证书》的企业2005年12月31日前生产的产品可销售至2006

年6月30日。

《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即GSP)》自2010年3月1日施行。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修订了《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

原《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06版)》和《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06版)》同时废止。

2010年11月1日起,现行所有获得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企业,应当在提交能够证明其满足《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工联产业〔2009〕第48号)规定相关文书的基础上,按照质检总局公布

的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于2010年12月31日之前重新提出生产许可申请。

至2011年3月1日

起,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依法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2016年6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适用范围扩大至进口乳粉,并严格限制配方数量。

《办法》规定,国家食药监总局负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工作,申请者应提供证明产品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研发与论证报告和充足依据。

近年来,我国进口奶粉数量持续增加。

据长江证券发布的报告指出,2008年进口婴幼儿奶粉数量约为4.2万吨,2015年达到17.6万吨。

目前,国外品牌在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比高达50%。

《办法》要求申请人申请注册时一并提交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及标签、说明书中声称的说明、证明材料,并对标签和说明书表述要求作出细致规定。

如,对产品中声称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来源的,要求如实标明具体来源地或者来源国,不允许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不允许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不允许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不含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使用的物质;不允许标注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内容;不允许标注与产品配方注册的内容不一致的声称等。

婴幼儿配方乳粉按三段生产,0-6月龄为婴儿,6-12月龄为较大婴儿,12-36月龄为幼儿,这是“3个系列”的直接来源。

为何是9种配方呢?

张靖解释说,“对企业而言,自己在产的是一个,研发的又是一个,另外还有一个研发就是一种创新。

每个系列有3个配方,加起来就是9个。

”《办法》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细化不予延期注册、撤销注册、注销注册等多种情形和相关罚则,对违反规定者最高处3万元罚款。

17.我国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动物检疫分和。

进出境检疫、国内检疫

(1)动物及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①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天申报检疫。

②出售、运输乳用动物、

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天申报检疫。

③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3,15,3

(2)合法捕获野生动物的,应当在捕获后天内向捕获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3

(3)屠宰动物的,应当提前小时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急宰动物的,可以随时申报。

6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最长为天;赛马等特殊用途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可延长至

天;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最长为天。

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有效期与当次运输动物或动物产品的检疫合格证明有效期相同。

7,15,30

30.进出境动物检疫的法定工作程序一般有、、、

和等5个环节。

(第十四章)检疫审批、检疫申报、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检疫处理、出证放行

31.进出境检疫具体划分为:

、和。

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

32.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英文名为WorldOrganizationforAnimalHealth,也称为国际兽疫局,法文名为OfficeInternationaldesEpizooties(OIE),到2014年6月,OIE有180个成员,发布的国际标准:

动物卫生法典。

该组织于年成立。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第75届国际大会年5月25日在

(总部)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合法权利。

1924、2007、巴黎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1

年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我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

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这个议定书将于12月11日生效,我国也将于同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33.OIE共设、、、和五个职能执行机构。

国际委员会、行政委员会、地区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中央局34.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85年6月18日制定了《》。

并于2002年12月28日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35.我国草原保护实行的制度有:

、和。

基本草原制度、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退耕还草禁牧休牧制度36.畜禽标识实行一畜一标,编码应当具有,不得重复使用。

唯一性

37.畜禽养殖者应当向当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申领畜禽标识,并按照下列规定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

(1)新出生畜禽,在出生后内加施畜禽标识;施加标识前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从国外引进畜禽,在畜禽到达目的地内加施畜禽标识。

30天10日

(2)猪、牛、羊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另一只耳中部加施。

左耳中部

38.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企业设立程序重新办理生产许可

证:

,,以及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增加、更换生产线的,增加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品种的,生产场所迁址的39.畜禽遗传资源是指畜禽及其、、、等遗传材料。

卵子(蛋)、胚胎、精液、基因物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

)1.畜牧兽医行政管理:

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是畜牧兽医行政机关(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依法制定畜牧兽医行政规章,通过组织、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方式,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秩序的活动。

畜牧兽医行政:

是国家行政的一部分,是畜牧兽医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畜牧兽医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2.动物免疫证明管理:

畜牧兽医行政主体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发生和传播,对需要强制免疫的对象,采取免疫接种措施,并对经免动物发放免疫证明的社会防范措施。

强制免疫:

指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分步骤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目的。

强制免疫属于国家统一的防疫政策。

3.兽医卫生技术监测:

是指兽医行政主体,为保证动物、动物产品及相关物品的卫生质量,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执行国际、国家和兽医行业标准的要求,通过技术检验、鉴定等手段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实行鉴定达标、质量认可的一项行政措施。

4.畜禽标识:

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

5.隔离:

是将患病或可疑患病动物,有时包括患病动物的同群动物应与健康动物隔离开来,以防止疫病扩散,把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6.封锁:

是在发生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动物传染病时,由国家将动物发病地点和周围的一定地区封闭起来,禁止随意出入,以切断动物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迅速扑灭疫情的一项严厉的行政措施。

无害化处理:

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我国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是指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经验收合格的区域。

7.畜牧兽医行政许可:

是畜牧兽医行政机关根据管理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符合条件者从事该项禁止活动的行为。

如执业兽医的注册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

8.证、章、标志:

是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为履行其法定职能,统一设置、制作、管理的畜牧兽医书证、证件、许可类证书和其他特定标志、标记作用的物品。

9.重大动物疫情:

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或指陆生、水生动物的疫情。

10.动物检疫:

是指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由法定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国内动物检疫:

是指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的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包括动物及动物产品,在其饲养、生产、屠宰、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检疫。

动物屠宰检疫:

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和检疫标准,对即将屠宰、屠宰过程中的动物,以及动物胴体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的技术处理过程。

是政府行为。

11.畜牧兽医行政法:

是调整畜牧兽医行政主体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是我国行政法的组成部分,属部门行政法范畴,由动物防疫、草原、饲料、兽药、畜牧等方面法律条例等组成。

12.畜牧兽医行政执法:

是国家行政执法的组成部分,是畜牧兽医行政主体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对特定对象采取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单方面的行政行为。

13.畜牧兽医行政司法:

是指畜牧兽医行政主体作为争议双方之外的裁判者,按照畜牧兽医行政司法程序和畜牧兽医行政法规定,审理和裁决某些兽药、饲料、养殖方面的具体案件和某些争议。

14.畜牧兽医行政裁决:

是指畜牧兽医行政机关及其授权机构,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畜牧兽医行政调解:

是指在畜牧兽医行政主体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依据,对属于职权管辖范围内的畜牧兽医行政纠纷,以自愿为原则,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让互谅,达成协议,合理地消除纷争的诉讼外调解活动。

行政诉讼:

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行政复议:

系指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据此对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适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制度,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15.《国际动物卫生法典》:

是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有关的卫生规则和建议。

《法典》规定了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时最基本的卫生要求,以避免动物和人类病原微生物的国际间传播,从而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国际贸易时的卫生安全,凡加入OIE的成员都必须遵守。

16.OIE:

为动物卫生的国际组织,是处理国际动物卫生协作事务的政府间组织,成立于1924年,总部

设在法国巴黎,共有三种官方工作语言,即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17.畜牧兽医行政主体:

依法行使畜牧兽医行政职权并对其行为承担责任的机关(部门)。

18.动物疫病:

指具有传播扩散特点的动物疫病以及危害人体健康和养殖业生产的动物疫病,为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9.动物诊疗活动:

指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动物劁骟、绝育手术等经营活动。

20.生物制品:

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品、动物毒素、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经过加工制成,作为预防、诊断治疗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统通。

兽药批准证明文件:

是指兽药产品批准文号、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允许进口兽用生物制品证明文件、出口兽药证明文件、新兽药注册证书等文件。

兽用特殊药品:

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等。

21.官方兽医:

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

执业兽医:

是指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从业前应当向注册机关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辅助活动的执业助理兽医,从业前应当向注册机关备案。

乡村兽医:

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登记(登记证有效期五年),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

22.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是指依法成立并在同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代表国家行使兽医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的动物行政专业执法机构。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40小题,共40分。

2009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C

A.动物的检疫B.动物疫病的控制C.动物疫病的研究D.动物疫病的预防E.动物产品的检疫2.承担动物疫病监测的官方机构为()。

D

A.卫生主管部门B.兽医主管部门C.动物卫生监督机构D.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E.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

4.不需要申请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场所是()。

C

A.动物饲养场B.动物隔离场所C.动物交易场所D.动物屠宰加工场所E.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5.李某拟从甲省A县引进20头种猪到乙省B县饲养,负责审批的机构是()。

CA.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B.甲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C.乙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D.甲省A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E.乙省B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6.我国禁止进境的与动物防疫相关之物是()。

E

A.种猪B.山羊胚胎C.祖代种鸡D.奶牛精液E.正流行牛海绵状脑病国家的奶牛7.执业兽医可以同时在两个动物诊疗机构间执业的情形不包括()。

E

A.急救B.会诊C.支援D.应邀出诊E.同时于两个动物诊疗机构8.动物诊疗机构向发证机关报告其上年度动物诊疗活动情况的时限是每年的()。

BA.1月底前B.3月底前C.6月底前D.9月底前E.12月底前9.执业助理兽医师的执业权限为()。

E

A.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开具处方B.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填写诊断书C.在动物诊疗活动中出具检疫证明D.出具与动物诊疗活动有关的证明文件E.在执业兽医师指导下协助开展兽医活动

10.动物诊疗机构发生哪项行为并拒不改正的,发证机关有权收回、注销动物诊疗许可证()。

EA.连续停业一个月B.连续停业三个月C.连续停业半年D.连续停业一年E.连续停业二年11.执业兽医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A

A.对染疫动物采取扑杀措施B.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兽医职责C.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D.爱护动物,宣传动物保健知识和动物福利E.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诊疗辅助活动

12.《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中不包括()。

C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26种

A.炭疽B.牛结核病C.猪水泡病D.猪乙型脑炎E.猪Ⅱ型链球菌病13.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组织体系不包括()。

C

A.应急指挥部B.专家委员会C.动物诊疗机构D.各级兽医主管部门E.动物防疫监督机构14.属于《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是()。

C

A.野兔热B.弓形虫病C.小反刍兽疫D.猪链球菌病E.马传染性贫血15.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疫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EA.禁止动物进出疫区B.销毁染疫的动物产品C.扑杀并销毁染疫动物D.关闭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E.对染疫动物的同群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16.兽药外包装标签必须注明的内容可以不包括()。

E

A.适应症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