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0113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0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docx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第二节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xxxxxxxxxxx

工程地点

XXXX

建设单位

XXX

勘察单位

XXX

设计单位

XXX

监理单位

XXX

施工单位

XXXX

合同承包范围

XXXX

计划工期

XXX

质量目标

XXX

安全目标

XXX

文明施工

目标

XXXX

 

第三节人行梯笼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笼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人行梯笼,还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市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人行梯笼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1种人行梯笼方案:

本工程地下三层深度为-11.8m,因此选用规格为(3000×2000×2000)箱式深基坑施工行人安全梯笼,总计需要6节,可满足自地下三层至基坑支护圈梁顶部,选择安装位置基坑西侧①/K-L轴,可满足工人、管理人员上下基坑需要。

第四节安装方案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梯笼安装前应对安装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的培训。

对质量及安全防护要求详细交底。

1.2安装班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确定指挥人员,设置安全警戒区,挂设安全标志,并派监护人员排除作业障碍。

1.3根据设计建筑基坑深度核对安装高度。

1.4安装作业前检查的内容包括:

1.4.1箱式笼体的成套性和完好性;

1.4.2提升机构是否完整良好;

1.4.3基础位置和做法是否符合要求;

1.4.4附墙架连接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确和埋设牢靠;

1.4.5必备的各种安全装置是否具备和性能是否可靠。

2、梯笼安装

2.1基础

2.1.1在施工现场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对梯笼的安装基础进行处理,开挖基础并夯实找平。

2.1.2在经夯实的基础的基础上铺进行硬化处理,长度4500mm;宽度2500mm;混凝土厚度300mm。

2.1.3基础四周不得有积水现象,必要时在基础四周开挖排水沟。

2.2、安装程序

2.2.1采用预埋M20的地脚螺栓或采用相同强度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基座。

将梯笼首层平台安装在基座上,调好水平后锁紧紧固螺栓(注意:

现预穿好螺栓待下层平台与立柱上部连接接调整平正后将螺栓拧紧)。

2.2.2将四根立柱通过M20*130的高强螺栓分别安装在平台上(注意:

先预留好螺栓,待下层平台与立柱上部连接调整平正后再将螺栓拧紧。

安装时保证立杆的垂直度在千分之一之内)。

2.2.3将二层的平台安装在四根立柱的顶部,调整水平后锁紧紧固螺栓(注意:

现预穿好螺栓,待下层平台与立柱上部连接调整平正后再将螺栓拧紧)。

2.2.4将楼梯通过螺栓安装在上下平台之间,扶手安装在楼梯内侧(即左侧)。

2.2.5安装防护网:

先安装好侧面防护网,最后安装下部安全门。

2.2.6重复2.2.3-2.2.5步骤直至工作高度。

2.2.7梯笼的主要受力杆件立杆每间隔6-8m必须与建筑物有刚性连接。

第五节附臂安装施工

梯笼安装完毕后,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增设四道附臂措施,每道附臂采取4根HRB400级直径25钢筋。

钢筋与梯笼、支护腰梁的焊接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80mm。

具体做法详附图人行梯笼平面布置图。

5.1焊接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 选择焊接参数→ 试焊作模拟试件→ 送试→确定焊接参数→施焊→质量检验

5.1.1 检查电源、焊机及工具。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5.1.2 选择焊接参数。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焊接层数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5.1.3 施焊操作:

1) 引弧:

引弧应在形成焊缝的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2)定位:

焊接时应先焊定位点再施焊。

3) 运条:

直线前进、横向摆动和送进焊条三个动作要协调平稳。

4) 收弧:

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注意不要在工作表面造成电弧擦伤。

5) 多层焊:

如钢筋直径较大,需要进行多层施焊时,应分层间断施焊,每焊一层后,应清渣再焊接下一层。

应保证焊缝的高度和长度。

6)熔合:

焊接过程中应有足够的熔深。

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结合良好,避免气孔、夹渣和烧伤缺陷,并防止产生裂缝。

7) 平焊:

平焊时,要注意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的现象,防止熔渣流到铁水前面。

熔池也应控制成椭圆形,一般采用右焊法,焊条与工作表面成70°。

8 立焊:

立焊时,铁水与熔渣易分离。

要防止熔池温度过高,铁水下坠形成焊瘤,操作时焊条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

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焊第一道时,应压住电弧向上运条,同时作较小的横向摆动,其余各层用半圆形横向摆动加挑弧法向上焊接。

5.2焊接质量验收标准

1、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2、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3、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5.3文明施工措施

(1)下班后配电箱应落闸上锁清扫现场工作面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严禁在易燃易爆或液体扩散区域内进行焊接作业;

(3)加强作业人员的文明施工意识;

(4)高空作业区域应划出禁区,并设置围栏,禁止闲人通过和闯入;

(5)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用电应由项目专业电工供给,严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

(6)临边作业时,必须按照先防护后作业的原则,严禁没有进行防护就进行作业。

5.4安全施工措施

(1)对从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有关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中有关规定,制定和实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

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等事故;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坚持“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保护”。

(3)电焊机外壳必须接零保护。

雨季、潮湿季节要定期检测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在潮湿地方施焊时,焊工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作业。

第六节安全与维护

6.1梯笼内需安装24v安全电源照明行灯。

6.2定期对梯笼连接螺栓进行维护,如发现松动及时进行紧固。

6.3定期对梯笼对垂直度进行测量,如发现倾斜及时进行校正。

6.4严禁任何人任意拆除梯笼上任何构件。

6.5对长时间不用的构件应整齐堆放并用防潮布遮盖。

6.6使用二年以上的构件,应重新涂防锈油漆,锈油漆前应先清除构件表层的附着物以便防锈油漆附着牢固。

第七节梯笼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拆除前,全面检查拟拆梯笼,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

作业计划一般包括:

拆除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2、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现装后拆,用吊机逐步拆除,拆下的构件,应吊运传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第八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1危害危险源分析与风险应对措施

序号

危险源识别

1

高空落物

2

高处坠落

3

梯笼倒塌

8.2风险应对措施

8.2.1高空落物、高处坠落应对措施

(1)高空落物、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必须佩带安全帽;

2)作业人员上下班期间,工具必须存放于工具包中,不得挂与腰间以及手提;

3)管理人员每天检查梯笼上下通道是否存在异物,若发现及时进行清理;

4)梯笼四周挂防护网,以防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网接头处必须连接紧密,不得有空隙。

(2)应急处理措施

1)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首要的任务是抢救伤员,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促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送往医院救治,并保护现场。

察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

①同时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杜建峰担任组长,工程负责人吴安超以及安全负责人史亚勋任副组长,各专业:

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劳务负责人余守堂及后勤人员,协助生产负责人做相关辅助工作。

 ②发生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后,由项目经理杜建峰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项目安全负责人史亚勋,由史亚勋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同时通知工程负责人吴安超进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

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水、电工长协助送外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③事故后处理工作

a.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b.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

2)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3)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

①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

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

②外伤大出血:

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③骨折:

注意搬运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禁止用搂、抱、背等方式运输伤员。

——一般性伤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

8.2.2梯笼倒塌应对措施

(1)梯笼倒塌预防措施

a.梯笼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应根据梯笼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梯笼安装的施工顺序、方法及安全措施。

施工方案需经上一级部门批准。

b.检查验收。

梯笼安装完成后,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由工地技术负责人与安全负责人员共同检查验收,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投入使用。

(2)应急处理措施

1)坍塌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闸门,并对现场进行声像资料的收集。

发生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

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吊车进行调运。

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

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

3)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

坍塌事故发生后,参战力量多,现场情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完成。

4)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

鉴于坍塌事故具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5)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

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6)救人第一的原则。

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7)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8)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9)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九节应急救援预案

9.1、应急处置原则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第一响应,快速处置;

统一指挥,协调一致。

属地管理,分级处理。

9.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9.2.1总包应急应急组织体系

总包单位应急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

组员:

XXX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项目部应急小组成员,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救援命令后,应迅速到达现场,以便伤者得到及时救助。

9.3施工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1)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公司应急系统的支持,并实施场外应急事故处理预案;

(2)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3)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可能的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发展过程;

(4)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工人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

(5)与公司应急指挥部和相关单位(医院、政府行政部门、政府救援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6)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和人员管制;

(7)保障应急预案所需的物资供应;

(8)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

(9)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9.4预警行动

(1)应急小组针对重大事件开展风险评估,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以下预警:

(2)符合《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报告请求启动;

(3)指令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有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4)指令各生产单位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追踪事态发展。

9.5信息报告程序

9.5.1程序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小组成员应当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立即按相应程序向公司应急指挥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情况。

(2)对发生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毁的灾情,应立即上报。

9.5.2报告要求

(1)信息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

(2)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时跟踪上报。

9.6应急处置

9.6.1安全事故级别

(1)Ⅳ级一次造成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Ⅲ级a.死亡1至2人;b.财产损失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以下。

(3)Ⅱ级a.死亡3人至9人;b.财产损失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

(4)Ⅰ级a.死亡10人(含)以上;b.财产损失500万元(含)以上。

9.6.2应急响应级别

应急响应等级对应上述事故等级,分别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共4级。

9.6.2.1应急响应程序

(1)Ⅳ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以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为主,执行各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及时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

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派人赶赴事发现场协助处理。

(2)Ⅲ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公司指挥部负责。

(3)Ⅰ、Ⅱ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公司指挥部在主管部门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9.7现场应急工作基本程序

(1)事故发生后,条件许可的情况,优先救助受伤人员,使其脱离危险区。

(2)考虑防止事态扩大的措施,包括切断电源,迅速隔离事故现场,撤离无关人员及群众等措施。

(3)迅速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负责实施。

(4)协调现场内部和外部应急资源,统一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疏通现场道路,确保救险车辆、设备通行。

(5)根据现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配合专业队伍的工作。

(6)收取并保持事故调查的记录。

9.8工程抢险措施

(1)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工作。

(2)及时安排机械车辆设备进入指定的现场开展工程抢险作业。

(3)动用一切设备拆除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物件。

(4)根据事故情况需要,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支援。

9.9现场医疗急救措施

(1)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工作。

(2)根据情况需要,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支援。

(3)正确对轻伤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包扎、抬离现场。

9.10应急救援线路

应急指挥中心地点:

xxxxxxxxxxx项目部

内部报警电话:

XXX:

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圃田分院

联系电话:

120

路程约4.8公里,车程约10min

路线图

第十节附安装图

标高-16.17m处梯笼安装平面、立面布置示意图

 

梯笼位置平面布置图

第十一节箱式梯笼计算书

箱式梯笼在工程上主要用于深基坑上下行人,各箱式笼体一般由厂家直接加工成型,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厂商说明书安装。

本计算书按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主编)、《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编制。

一、荷载计算

1.梯笼自重力

梯笼自重力4.8kN/m;

梯笼的总自重Nq=4.8×15=72kN;

附墙架以上部分自重:

Nq1=4.8×(15-5)=48kN;

Nq2=4.8×(15-10)=24kN;

2.风荷载为q=0.719kN/m;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W0×μz×μs×βz=0.45×1.42×0.48×0.70=0.215kN/m2;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

采用:

W0=0.45kN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

采用:

μz=1.42;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0.48;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0.70;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Wk×B=0.215×3.35=0.719kN/m;

其中Wk──风荷载水平压力,Wk=0.215kN/m2;

B──风荷载作用宽度,架截面的对角线长度,B=3.35m;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0.719kN/m;

二、梯笼计算

梯笼简图

1、基本假定:

为简化梯笼的计算,作如下一些基本假定:

(1)梯笼的节点近似地看作铰接;

(2)吊装时,与起吊重物同一侧的缆风绳都看作不受力;

(3)梯笼空间结构分解为平面结构进行计算。

2、风荷载作用下梯笼的约束力计算

附墙架对梯笼产生的水平力起到稳定梯笼的作用,在风荷载作用下,梯笼的计算简图如下:

弯矩图(附墙件)

剪力图(附墙件)

各附着由下到上的内力分别为:

R

(1)=1.029kN,M

(1)=0.643kN.m;

各附着由下到上的内力分别为:

R

(2)=7.329kN,M

(2)=9kN.m;

Rmax=7.329kN;

3、梯笼轴力计算

各附墙架与型钢梯笼连接点截面的轴向力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由下到上各附墙架与梯笼接点处截面的轴向力分别为:

第1道H1=5m;

N1=G+Nq1+S=11+48+11.22=70.22kN;

第2道H2=10m;

N2=G+Nq2+S=11+24+11.22=46.22kN;

4.截面验算

(1)梯笼截面的力学特性:

梯笼的截面尺寸为1.7×3.6m;

主肢型钢采用4L100X10;

一个主肢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zo=28.4cm,Ixo=Iyo=179.51cm4,Ao=19.26cm2,i1=284.68cm;

缀条型钢采用L100X10;

格构式型钢梯笼截面示意图

梯笼的y-y轴截面总惯性矩:

梯笼的x-x轴截面总惯性矩:

梯笼的y1-y1轴和x1-x1轴截面总惯性矩:

经过计算得到:

Ix=4×(179.51+19.26×(360/2-28.4)2)=1771294.462cm4;

Iy=4×(179.51+19.26×(170/2-28.4)2)=247520.302cm4;

Iy'=Ix'=1/2×(1771294.462+247520.302)=1009407.382cm4;

计算中取梯笼的惯性矩为其中的最小值247520.302cm4。

2.梯笼的长细比计算:

梯笼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其中H–梯笼的总高度,取15m;

I–梯笼的截面最小惯性矩,取247520.302cm4;

A0--一个主肢的截面面积,取19.26cm4。

经过计算得到λ=26.463。

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

其中A–梯笼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4×19.26cm2;

A1—梯笼横截面所截垂直于x-x轴或y-y轴的毛截面面积,取2×19.26cm2;

经过计算得到λ0=28。

查表得φ=0.943。

3.梯笼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梯笼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轴心压力的计算值(kN);

A–梯笼横截面的毛截面面积,取77.04cm2;

φ--轴心受压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系数,取φ=0.943;

βmx--等效弯矩系数,取1.0;

M--计算范围段最大偏心弯矩值(kN.m);

W1--弯矩作用平面内,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W1=I/(a/2)=247520.302/(170/2)=2912.004cm3;

N'EX---欧拉临界力,N'EX=π2EA/(1.1×λ2);

N'EX=π2×2.06×105×77.04×102/(1.1×26.4632)=20333052.848N;

经过计算得到由上到下各附墙件与梯笼接点处截面的强度分别为

第1道H1=5m,N1=70.22kN,M1=0.643kN.m;

σ=70.22×103/(0.943×77.04×102)+(1.0×0.643×106)/[2912.004×103×(1-0.943×70.22×103/20333052.848)]=10N/mm2;

第1道附墙件处截面计算强度σ=10N/mm2≤允许强度215N/mm2,满足要求!

第2道H2=10m,N2=46.22kN,M2=9kN.m;

σ=46.22×103/(0.943×77.04×102)+(1.0×9×106)/[2912.004×103×(1-0.943×46.22×103/20333052.848)]=9N/mm2;

第2道附墙件处截面计算强度σ=9N/mm2≤允许强度215N/mm2,满足要求!

三、梯笼基础验算

地基土类型:

夯实素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80.00;

梯笼基础底面面积(m2):

6.1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1.00。

梯笼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kc=80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80kpa;

梯笼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1;

梯笼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N/A=15.395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G+Nq+S=11+72+11.22=94.22kN;

基础底面面积:

A=6.12m2。

p=15.395≤fg=80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钢结构连接计算书

一、连接件类别:

焊缝连接中的搭接焊缝强度

二、计算公式:

1、在对接和T形接头中,承受弯矩和前力共同作用的对接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