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9288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docx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特点及影响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模式

特点及影响研究

 

内容摘要

我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今后的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居民储蓄作为我国储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老龄化模式会对居民储蓄产生一定影响。

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现阶段人口红利逐渐转向人口负债,城市居民储蓄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居民储蓄特点的理论分析,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居民储蓄率的进一步提高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居民储蓄金融服务

Abstract

Ourcountryisoneoftheearlyentryintoanagingsocietyindevelopingcountriesinthenext30years,Chinahasbegunagingsociety.Inthefutureforalongperiodoftime,Chinawillfaceasevereproblemofagingpopulation,householdsavingsasanimportantpartofsavingthestructure,populationagingpatternsofhouseholdsavingswillhavesomeimpact.Thepeople'shappylifeisinseparablefrom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butatthisstageofChina'sdemographicdividendgraduallyshiftthepopulationbalance,urbanresidents'savingsasanimportantpart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reformisimperative.Throughtheoreticalpopulationagingandthecharacteristicsofurbanresidents'savingsanalysis,elaboratedunderthebackgroundofChina'sagingpopulationstatusandproblemsofurbanhouseholdsavings,specificcommentsandsuggestionstofurtherimprovetheurbanhouseholdsavingsrate.

Keywords:

AgingPopulationHouseholdSavingsFinancialServices

目录

一、引言…………………………………………………………………1

(一)选题背景…………………………………………………………1

(二)文献综述…………………………………………………………1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3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3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3

三、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现状的分析………………………………………4

(一)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的现状…………………………………………4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的影响……………………5

四、政策建议………………………………………………………………6

(一)探索适合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投资理财模式………………………6

(二)深化社会养老基金运作,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服务…………7

(三)加强制定与国家养老政策相适应的金融支持政策………………7

参考文献…………………………………………………………………9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趋势,60岁及以上比重将年均增长16.55%,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达28%左右。

在这30年里,中国开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

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30%,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已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较大的影响。

居民储蓄是投资的重要供给来源,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因素,不同年龄结构的人群具有不同的储蓄倾向,人口老龄化将对居民储蓄规模和居民储蓄率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未来规模的增大和发,发达国家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渐次出现的问题,我国却在较短时间里集中暴露出来,这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文献综述

1、周广庆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一书中用全球化视野和辩证方法研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重点探讨把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压力转化为社会发展强大推动力的基本路径和相关策略,对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四个层面上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学理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为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苏春红、刘小勇在《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分析》一文中运用实证分析,提出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抚养比的快速上升而少儿抚养比相对稳定,我国的总抚养比上升,在“人口红利”结束进入“人口负债”期后,由于非工作人口总是消费而不生产,储蓄率应趋于下降,低储蓄率导致的低资本积累率与不断减少的劳动力形成较低的资本——劳动比,经济产出收敛于较低水平,形成扇形收缩。

3、王宇鹏在《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在跨期最优消费理论基础上,以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评价指标,建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平均消费倾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

4、刘雯、杭斌在《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一文基于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对养老金“多轨制”进行量化,利用连续追踪的微观数据,建立平衡面板模型做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提高居民储蓄率,我国尚待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居民的高储蓄率现象。

5、丁思宁在《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到结论,我国的人口红利开始进入逐渐收缩的态势,劳动力人口比重开始下降,这使得我国在人口红利阶段所获得的劳动力优势正在消逝,倘若在人口红利时期转入人口负债时期后,由于老龄人口消费大于生产,未来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大幅提升,在某一时间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可能会发生逆转,产生负效应。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科学词典》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近代社会人口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人口现象,它是一个动态概念。

抚养比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说明在整个社会中每100名的劳动年龄人口大致所要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总人口为135404万人,全年出生1635万人,死亡966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到14.3%,2013年底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亿,而2025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3亿和4亿,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人口出生率低,结构失衡

中国的人口问题,已从单纯的数量庞大向结构失衡转移。

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相叠加,彻底改变了人口年龄结构。

早在1999年年底,中国已步入联合国所界定的老龄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明显增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困难重重。

未来老龄化的脚步将进一步加速,全社会沉重的养老负担必须承受。

2012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总量首次出现下降。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未富先老”特征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

这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2009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6859美元,日本为38559美元,英国为43785美元。

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明显差距,我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15美元,而且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上百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应该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3、社会养老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企业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由政府包揽,农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是一种新的制度,制度分割现象严重。

目前,与社会养老制度相匹配的养老金理财投资模式有待完善。

三、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现状的分析

(一)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的现状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储蓄率也迅速攀升,当今,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城市居民储蓄的特点也有了变化。

1992年至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规模比较接近,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的变化对国民储蓄的影响较大,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储蓄为83717.8亿元、企业储蓄为72576.8亿元、政府储蓄为16913.1亿元。

政府储蓄规模低于城市居民储蓄以及企业储蓄规模。

在1992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居民储蓄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除1999年以外),1992年居民储蓄规模为6028.93亿元,2009年达到83717.8亿元,城市居民储蓄率则呈现平稳向上波动态势,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率同比增长速度较前几年相比明显放缓。

(2)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我国城市居民储蓄的影响

1、传统的“家庭养老”存在“现实困难”,年轻一代储蓄降低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至今已有30多年,传统家庭结构形式已经发生变化,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已集体步入老年期,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的家庭格局日益成为主流。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年轻夫妻需要赡养的老人数量大幅度上升,年轻一代普遍感到沉重的生活压力与不便,常常出现“难于兼顾”、“独木难支”的局面,年轻一代的收入大部分用于家庭的日常消费,老龄人口的退休金收入大部分用于高昂的医疗费和日常生活消费,导致城市居民储蓄降低。

2、生命周期储蓄动机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一个人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会对现在、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开支等诸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在年轻工作阶段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在老年阶段再使用这部分储蓄以保证生活。

也就是说,老龄人口在退休后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资产持有量都会逐年减少。

我国目前已经逐步从人口红利期结步入人口负债期后,老年抚养比的快速上升。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和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同时导致居民生命周期储蓄动机的下降,老龄人口会将其年轻时所产生的储蓄用于消费而不会再进行大量储蓄,储蓄率会趋于下降。

3、投资和遗赠储蓄动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高昂的房价和高昂的房租使得大部分年轻人的收入用于供房和交房租,老龄人口的储蓄也大部分用于帮助子女购房,甚至用于第三代的教育,压缩了整个社会扩大内需的空间,居民储蓄趋于下降。

四、政策建议

(一)探索适合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投资理财模式

养老的困境是形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历史遗留问题,原来的养老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国家包干,现在的养老是推向市场化,一部分人群未适应市场化趋势,所以出现了养老困境。

商业银行在探索适合年轻一代的理财投资方式时,应考虑年轻一代赡养老人的困难,在此方面有所突破,理财投资方式与社会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相结合,探索出一种立足家庭、依托社区的新型“居家社会养老”储蓄模式及理财投资模式,提升在人口老龄化模式下的居民储蓄率。

针对老年人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要求,可增设专属老年人的ATM网点、开设老年专属服务柜台等措施,完善银行老年客户服务设施,提高老年金融消费的便捷性,针对老年人对服务价格敏感的特点,可给予老年客户群体免除开卡工本费、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减费让利优惠。

(二)深化社会养老基金运作,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服务

基本养老保险是指依法由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缴纳义务,员工退休后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所谓养老金的空账问题或者是缺口的问题,指的现在对应到每个人账户的钱没有做到实,2012年,中国养老金空账达到24859亿元,参保人数30427亿人,平均每人被挪用8715元。

养老金空账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并将养老金的支付风险转移到了后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商业银行应制定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投资政策,实施多元化基金投资战略,聘请国内外知名精算师、理财师、会计师等计算并筹划养老金缴纳和支出,制定切实可行的养老金增值规划、风险把控、以及投向等问题,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三)加强制定与国家养老政策相适应的金融支持政策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方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但是,政府层面的“以房养老”政策很难单独推行,需要商业银行出台相关政策配合。

“以房养老”的房地产评估带有主观色彩,这项业务需要银行主动地去经营房产,银行通过反向按揭,即使拿到了房产,但如何处置仍是个大问题,若银行集中抛售房产,房产价值会走低,形成坏账。

因此,商业银行应及时出台相应措施与国家养老政策相配合,目前商业银行较少有针对老年人的需要,随着养老金融消费群体越来越多,未来老年人自身金融意识不断增强,子女为老年人办理金融产品的热情也逐步提升,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发展养老金融业务。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客观看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还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每一个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笔者相信,在国家不断完善的制度改革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将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储蓄率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乔治·马格纳斯.《人口老龄化时代--人口正在如何改变全球经济和我们的世界)》[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秦谱德.《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周广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丁思宁.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

王宇鹏等.《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

(1)

刘雯、杭斌等.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13(12)

苏春红、刘小勇.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