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次课+基础护理第十一章2.docx
《第18次课+基础护理第十一章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次课+基础护理第十一章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8次课+基础护理第十一章2
课程教案
(2008—2009学年2学期)
课程名称:
基础护理学
周学时:
4
教学周数:
16
授课班级:
B0701
任课教师:
林静
辽东 学 院
教案(首页)
课程编号
0811070110
授课
班级
B0701
学生
人数
课程名称
基础护理学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 业 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教学课型
理论(∨)实验()实训()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总学时
64
学分
4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8学时;讨论6学时
教材名称
基础护理学
教
学
参
考
书
《新编护理学基础》,姜安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5月。
《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李小寒尚少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
《新编护理学基础实习指导》,姜安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7月。
《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6月。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术指导》,李小萍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5月。
授课教师
林静
职称
讲师
学科
护理学
授课时间
2009.4.23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第十一章排泄护理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课型:
理论课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主要介绍排尿及排便护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
1.掌握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2.掌握排便的评估、排便活动异常的护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2.掌握排便的评估、排便活动异常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启发,教学手段主要是板书及多媒体。
四、作业、讨论、实验(实训)、案例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2、便秘病人如何护理?
五、参考资料
《新编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相关章节。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传授新知识
小结
作业
1分钟
1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0
25
2分钟
1分钟
第一节排尿护理
七、与排尿有关的技术
(二)留置导尿术
(三)膀胱冲洗术
八、尿标本采集方法
第2节排便的护理
一、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
二、对排便的评估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便秘
评估:
⑴急性、慢性
⑵有无胃肠道疾病和全身性疾病、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改变、
用药史
⑶是否伴有呕吐、肠绞痛、腹部包块
护理:
非器质性便秘,可采取以下措施
1、排便环境
2、体位
3、腹部环行按摩
4、口服缓泻剂
5、使用简易通便剂
6、健康教育:
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认识、重建)
合理饮食、、饮水、运动
7、无效者灌肠
(二)腹泻
保护性反应
评估:
饮食、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肠道疾患、内分泌疾病
护理:
(三)便失禁
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不自主的排便
评估:
生理方面、心理方面
护理:
(四)肠胀气
评估:
食物、吞入空气、肠蠕动、肠梗阻、术后
护理:
1、去除原因
2、活动
3、热敷、针灸、药物
4、肛管排气
小结
1.掌握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2.掌握排便的评估、排便活动异常的护理。
思考题: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2、便秘病人如何护理?
七、课后小结
第十一章排泄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
七、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二)留置导尿术
【目的】
1.抢救危重病人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在盆腔脏器手术中,保持膀胱空虚,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可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有利于愈合。
4.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5.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训练。
【评估】自学
【操作前准备】自学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同导尿术
【留置导尿术病人的护理】
1.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
2.鼓励病人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使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产生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
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4.防止泌尿系逆行感染
(1)保持尿道口清洁:
女病人用PVP-碘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PVP-碘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1-2次/d。
(2)更换集尿袋1次/d,定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
(3)更换导尿管1次/w,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
5.病人离床活动时,应用胶布将导尿管远端固定在大腿上,以防导尿管脱出;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防止尿液返流引起的泌尿系逆行感染。
6.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
夹闭导尿管,每4h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7.当发现病人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尿常规检查1次/w。
(三)膀胱冲洗术
【目的】
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评估】自学
【操作前准备】
常用冲洗溶液:
1.生理盐水。
2.0.02%呋喃西林液。
3.3%硼酸液。
4.洗必泰液。
5.0.1%新霉素溶液。
冲洗液温度:
38-40℃。
若为前列腺肥大摘除术后病人,用冰生理盐水灌洗。
【操作步骤】见书239页
【注意事项】
1.膀胱冲洗时,抽吸时不宜用力过猛,吸出的液体不得再注入膀胱。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3.在冲洗过程中,若流出的液体量少于注入的液体量,可能系导尿管内有脓块或血块阻塞,可增加冲洗次数或更换导尿管。
4.冲洗过程中若病人感到剧痛或流出液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并与医生联系。
5.膀胱冲洗时,滴速一般为60-80滴/min,不宜过快,以防病人尿意强烈,膀胱收缩,迫使冲洗液从导尿管侧溢出尿道外。
如为治疗性用药,应在旁观内保留30min再将冲洗液引流出体外。
八、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尿液检验最好留取新鲜标本2小时内检查完毕,否则尿液生长细菌,使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新鲜晨尿最佳,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较浓缩,条件恒定,便于对比。
门、急诊患者亦可随机留尿。
在留取24h或12h尿液时,尿液标本最好至冰箱保存,也可根据检测目的加入防腐剂。
1.尿标本采集中段尿,需要注意避免阴道分泌物、精液、粪便等污染,尿杯留取后倒入检测试管,将盖子盖好,按紧,直立插入试管架,放入标本运送箱及时送检。
对自然排尿困难或需细菌培养者,可在无菌条件下用导尿法或膀胱穿刺法采集。
2.24h尿用于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分析。
24h尿采集方法:
留标本当日早晨8时(或某时)排空尿液,之后每次排尿均收集于一大容器内,至次日早晨8时(或昨日时刻)最后一次尿液共24小时之间的所有尿液全部收集于洁净容器内。
在收集期内每次尿液标本均应放冰箱(2℃~8℃)或阴凉处保存,全部收集完毕测量并记录24h总尿量,混匀后取20~30ml置于有盖容器内送检即可。
24h尿可用于检测Cr、BUN、K、Na、CL、Ca、P、UPR、URIC、UAER等。
3.尿中某些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不稳定,一经排出后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尿中原有或污染的细菌生长也可导致成分改变,如葡萄糖被分解。
因此,采集的尿应加盖后立即送检。
在采集2h内完成有关检查。
4.如不能及时送检或收集较长时段尿样,可采取化学防腐(不能用于微生物检查)、冷藏等保存措施;尿样标本冰箱可保存6~8h但细胞等有型成分会有破坏,会有结晶析出。
5.根据不同检测目的选择不同的防腐剂,临床最多用的尿样防腐剂为:
甲醛(formalin)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浓度为400mg/L,即40%。
甲苯(toluene):
常用于尿糖和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5~20ml/L尿液。
浓盐酸(hydrochloricacid):
用于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尿钙等,浓度为1ml/L尿。
6.尿沉渣检查:
清晨空腹第一次尿,尖在2h内送检。
标本置于干燥、洁净的的容器尿杯中,至少10ml。
一般情况下,由患者自己采集中段尿。
女性患者应清洗外阴部后留取。
7.除特殊试验外,晨尿或随机尿要留取中段尿送检,女性在经期不宜做尿液检查。
第二节排便的护理
大便的观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量:
正常粪便的多少与食物有关,素食者量较多,食肉及蛋白质者量较少。
当胰腺疾病造成脂肪下痢的情况时,粪便中脂肪很多,致使粪量增加。
(二)形状与坚度
粪便的坚度有硬、软、稀及水样四种:
形状有成形与不成形等区别。
正常者,粪便柔软、成形;便秘时如栗子样;直肠、肛门狭窄或部分肠梗阻时、粪便常呈扁条或带状。
(三)颜色。
正常粪便因含胆色素,呈黄褐色,或因摄入食物及药物不同而发生变化。
黄色粪便与摄入牛奶、谷物或药物大黄有关;绿色粪便与摄人蔬菜有关。
灰白色或陶土色常在钡剂检查后或患阻塞性黄疽时出现;酱色或柏油色常见于摄入咖啡、血、铁剂、及中药地榆。
藕节炭等药物后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后;鲜红色的血便常见于肠下段出血,如痔疮、肛裂、肠息肉或肠癌等。
(四)气味
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发酵面产生,并与食物种类和肠道疾病有关。
特殊腐臭味便常见于坏死性肠炎、直肠溃疡、肠癌等。
(五)粘液和脓
正常粪便含有极少量混匀的粘液。
大量的粘液则常见于肠道炎症,兼有血液者常见于痢疾,肠套叠等,脓则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疡,及直肠癌等。
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及粪便内有寄生虫时,应立即留标本送检,并报告医生。
二、肠活动异常的护理
(一)腹泻病人的护理:
腹泻病人大便增多、稀薄呈粘液水样,或带脓血等,严重腹泻可造成大量胃肠分泌液损失,产生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紊乱。
护士应观察、记录大便性质、颜色及次数并报告医生。
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或培养。
一般腹泻,应卧床休息,鼓励饮水,宜用流质或半流质等少渣食物,重者禁食。
肛门周围皮肤常因粪便刺激发生炎症,故每次使后应用软纸揩拭,温水洗净,或涂以四因素软膏或紫草油。
出现脱水症状时按医嘱补液。
疑为传染性疾病时,按隔离病人护理。
(二)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大便失禁,即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排便不受病人意志支配。
可使病人卧于有孔的病床,密切观察皮肤变化,随时擦洗臀部并涂油保护,防止发生褥疮。
(三)便秘病人的护理:
便秘是由于病人缺少活动,肠蠕动减弱,食物中缺少水份及粗纤维、生活无规律等而引起的大便干燥、坚硬和排便不畅。
故预防便秘的方法是使生活有规律,按时排便,及时授予便器。
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者,应在病情许可下协助下床排便,准备舒适的坐位。
并给予足够水份,选食纤维丰富的蔬菜与水果等食物。
也可采用针刺,药物,灌肠及简易通便法治疗。
(四)肠麻痹病人的护理。
肠麻痹是由于肠壁肌肉完全丧失运动功能而处于瘫痪状态,以至完全不能排便与排气。
此类病人应禁食,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用高渗盐水灌肠(腹膜炎病人思行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