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8136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docx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

.

宏轰?

稳态?

宇宙起源的大争论

陈天机*,王永雄**,彭金满**

2008-1-11

1.大问题,大争论

我们的宇宙有没有起源?

现在的宇宙是怎样的?

将来的宇宙又会怎样演变?

宏轰理论(TheBigBangTheory)认为宇宙源自太初突发的膨胀,密度日渐低降。

稳态理论(TheSteady-StateTheory)也认为宇宙膨胀,但氢原子到处悄然介入,平均密度得以维持;宇宙自古如此,没有(可以侦察到的)起源。

争论自1948年开始,延续了近30年,产生了两项诺贝尔奖,以宏轰理论全胜告终。

难以想象的是,宇宙这最大的大题目竟然会是科学家研究的对象,竟然得到今天公认的细节答案;而且倘如没有这轰天动地、剑拔弩张的论争,答案肯定会姗姗来迟,甚或出现「无期」。

这三十年的论争也供应了罕有的机会,让我们看到理论、技术的交错发展、潮流取向的消长;更让我们看到科学家和科学团体人性的一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不少地方值得参考,作为殷鉴。

 

2.科学宇宙论的前奏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认为在宇宙中光速最大,而且任何相对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后来(1915)他更提出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扭曲了时空。

1919年,他自然地应用相对论将整个宇宙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初步结果使他大吃一惊,宇宙间所有物质不住互相拉近,整个宇宙最终可能自动崩溃。

爱因斯坦当时想象中的宇宙应该是静态的,因此他在方程式里插入一个名为「宇宙常数」(cosmologicalconstant)的东西,代表一种斥力,使所有物质互相排斥,使宇宙达到一个静态平衡。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就像上古时托勒密的周转圆一样,是「只此一次,下不为例(adhoc)」的,也是对静态宇宙一厢情愿信仰的表现。

1922年,苏联的佛里曼修正了爱因斯坦理论的一个错误,指出爱因斯坦的宇宙其实可以不住收缩,也可以不住膨胀。

比利时神父勒梅特在1927年提出,我们的宇宙从最早的「太初原子(primevalatom)」开始,正在不住膨胀。

勒梅特是一位兼顾科学、宗教的奇人。

他与天文学界接触紧密,显然得到启发(见下节),在1927年,勒梅特早已从自己的太始原子理论推出了两年后震撼天文学界的「哈勃定律」,但自1933年后在宇宙论研究方面便没有作进一步的贡献。

这位淡泊名利的君子后来也备受荣宠,做了教宗科学院的院长(1960-66)。

 

3.宇宙膨胀的观测证据

3.1.光学杜普勒效应

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学,可以推论出星体与地球的相对速度。

假如我们知道某一条(地面)光谱线的实际波长λ,而观察到星体放出的同一条光谱线的「有效波长」却是不同的λ’,则星体与地球的相对速度是,

v=c(λ’λ)/λ,c=光速。

v>0:

星体离开我们(星体光谱有效波长增大:

俗称「红移」)

v<0:

星体趋近我们(星体光谱有效波长缩短:

俗称「蓝移」)

这现象叫做「杜普勒效应」。

图1.以0.7c速度向左移动的光源引起的杜普勒效应。

光源放的绿光,在图左的观察者看出来却是红色的。

(Wikipedia,http:

//commons.wikimedia.org/wiki/Image:

Velocity0_70c.jpg.)

3.2.史来弗与哈勃定律

最早研究星系光谱的天文学家是史来弗。

1912年,他发现仙女座大星系M31显出蓝移。

但「星系蓝移」原来是例外。

1915年,他已得到15个星系的光谱,其中显出红移的竟有12个。

1925年,他取得45个星系的光谱,其中41个显出红移,看来都在离开我们。

1929年,哈勃将星体的红移和已知的距离放在一起,公布了哈勃定律(Hubble’slaw):

v=H0d(星系离地球的距离(d)与星系离开地球的速度(v)成正比)

定律里的比率H0现在叫做哈勃常数。

哈勃并不是最早提出正比定律的人。

远在1923年,德国天文学家维茨(CarlWirtz)根据史来弗的资料,假设所有有关的星系的大小都是相同的,早已提出正比定律。

上节也讲过,在1927年,勒梅特也从他的宇宙理论推出正比定律。

哈勃融会了「红移」数据与天文学公认的观测距离。

他当时掌握到的数据只限于近距离(≤6.52百万光年)的星系,正比定律只是斗胆的猜测;而且这些星系在他的速度/距离图上分布散落,并不太依循直线。

但后来他和休玛逊在1931‍年公布的数据包括远达97.8百万光年的星系,直线关系非常清晰。

最近的资料推出来的哈勃常数数值是

H0=21.7±0.5(km/s)/百万光年。

根据哈勃定律,大星系几乎都在避开我们;距离我们愈远,走得愈快。

离地球10亿(109)光年的星系,抛离地球的速度是每秒钟21,700公里。

我们是否这样面目可憎,引致几乎所有星系都要「避之则吉」呢?

非也!

它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

惟一可能的结论是:

整个宇宙正在膨胀!

让我们想象时光倒流。

假如哈勃常数大致不变的话,以往有一天,整个可见宇宙的物质都集中在一小点上。

这是乾坤巨爆理论的一个论证。

3.3.数字游戏

根据哈勃定律,远离速度v达到光速 (c300,000公里/秒)的星体,距离地球d=13.68×109光年(136.8亿光年);这是「可见宇宙」的半径。

半径外的星体我们根本无法观测。

1/H0=d/v的单位可以简化为「年」:

1/H0=13.772×109年=137.72亿年

假设哈勃常数不因时而变,这是宇宙岁数相当可靠的估计。

4.二次大战后的科学界

4.1.理论

在二次大战后,科学界普遍接受了相对论、哈勃的宇宙膨胀定律和基础量子力学。

科学界也接受了早期的粒子理论;常态的粒子包括

光子(γ)、电子(e或e)、正子(e+),质子(p或p+)、中子(n)

后二者通称核子(nucleon),是组成原子核的原料。

中子不带电荷(「呈中性」);电子带负电荷,正子和质子都带同样的正电荷:

质子的电荷=正子的电荷=(电子的电荷)。

元素的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重要的数字是

原子序(atomicnumber)Z=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

原子本身呈中性,由原子核和核外足够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原子核里的质子数=原子序Z。

另外一个重要的数字是,:

质量数(massnumber)A=原子核内核子的数目=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

通常原子核质量数A和原子序Z都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和左下角。

例如42He代表质量数A=4、原子序Z=2的氦(helium)元素、氦原子或氦原子核。

4.2.技术的新水平

1948年美国帕洛马山(MountPalomar)天文台的200吋望远镜开始运作,「可见光」的天文观测技术已充份成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精确数据。

 

当时的远距天文标尺和宇宙的年龄估计都带有严重的误差。

今天看来,远距的星体应该比1948年代估计的距离的两倍(仙女座大星系的距离应该是2百万光年,不是1百万光年)。

更重要的是,宇宙的岁数应该是137亿年,约略8倍于早期估计的18亿年。

1933年在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赞斯基安装的14.6米无线电天线收到了银河星系传来的电磁波;这是电射天文学(radioastronomy)的开始。

二次大战时双方利用雷达探测敌方物理目标;战后自然将目标转移到发射电波的星体。

英国、美国和澳洲很快都兴建了强大的电射天文学望远镜。

电射天文学产生了观测天文学的革命;它开辟了观测的新蹊径,大大扩充了天文学家的「眼界」,所处理的电波多数以雷达技术所用的微波(波长约在30cm到1mm之间)为主。

可见光会被星体间的尘云吸收;微波却大致能穿过无阻。

微波讯号的扩大、整理,更是可见光所不能企及。

科学家更利用太空技术,将观察站从地面转移到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

199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带来了空前精确的星体彩色图片。

4.3.宇宙大争论和六位主角人物

宇宙大争论从1948年开始。

科学家分成两个壁垒,各有三位主角人物。

宏轰(BigBang,BB)派认为宇宙出于高温大爆炸,仍在不住膨胀;平均密度不住下降。

这一派的主脑是俄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教授甘莫夫、他的学生阿而复、和后来加入的赫尔曼。

稳态(Steady-State,SS)派同样认为无限的宇宙也不住膨胀,但氢原子悄然进入,恰好补偿以光速离开的星体,使宇宙亘古的平均密度与星体分布都大致不变。

稳态派的主要人物是大战时在英国从事雷达研究的三位同事:

班地、戈德和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霍伊尔;霍伊尔是稳态派最具影响力的发言人。

5.较量

5.1.第0个回合(1948)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汉.贾谊:

〈鵩鸟赋〉

远在1948年,甘莫夫、阿而复和赫尔曼已经提出了划时代的宏轰理论,首次采用核物理学的新角度来讨论在宇宙初期、低质量元素的合成。

这不能算是大争论的交锋,因为他们当时可能根本不知道有打对台鼓的稳态理论。

我们且当它是对垒的第0个回合罢。

5.1.1.三字母经

阿而复在甘莫夫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预定联名发表。

但甘莫夫觉得文章仍有不妥之处:

两位作者的名字合念起来不够顺口。

爱开玩笑的甘莫夫在中间嵌上了物理学家贝特(HansBethe)的名字,好让这讨论宇宙起源的文章作者名字Alpher,Bethe,Gamow读起来活像希腊文开头的三个字母,,(alpha,beta,gamma)。

这探讨宇宙创始的经典之作,「化学元素的起源」在1948年4月面世,从此便被昵称为「理论」。

  他们认为在太初时宇宙突然爆炸起来。

它的上下、左右、前后、(无论我们怎样下定义!

)都在急速膨胀。

这爆炸并没有「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它有的是高热。

(在年龄=10-43秒的时候,温度=1032K。

理论说,宇宙在大爆炸初期,只有不带电荷的中子;一部分中子蜕变出带正电荷的质子(p,即氢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e)。

质子逐步接受中子或其它质子,间或分裂,形成低质量元素的原子核。

这时宇宙的年龄只有区区几分钟。

(宇宙的温度早已从1043秒时的1032℃急降到109℃了。

宇宙愈变愈大,温度继续下降。

带有负电荷的电子,自然地绕着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运行,形成中性的原子;这工作要再花38‍万年左右才能完成。

阿而复解了200多条微分方程式,成功地诠释了低质量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

11H,21H,31H;氦的两种同位素:

32He,42He)的形成,和原子数量的相互比例。

甘莫夫不久更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文章。

阿而复和赫尔曼在同一刊物加上修正和诠释,竟然预料了十多年后的微波天文观测,见第5.5节。

我们给第0个回合的评语是:

甘莫夫、阿而复和赫尔曼远在1948年竟然写出了壮丽的「未完成的交响乐。

」他们「开天」成功了,惜未能「辟地」:

他们的理论无法解释中、重量元素的形成。

中国传说中太初时盘古舞动巨斧,开天辟地;姑勿论巨斧从何而来,「辟地」所需要的,会不会是另外一把板斧呢?

5.2.第0.5个回合(1950年代):

霍伊尔演说,听众动容

稳态理论初时只限于三位主角的相互讨论。

他们看过一出电影,电影里第一幕与结局竟然完全相同,看来中间的情节只为「回到开端」埋下伏机!

戈德最先得到启示,并于某天下午向班地和霍伊尔提出了自己的构思。

起初他们并不接受,更扬言在晚餐前便会想出反驳的理据。

但他们不但无法反对,更发现戈德的构思符合当时的天文观察,三个人于是合力建立了稳态宇宙的理论。

理论在1948年才现身在科学书刊,在1949年逐渐受人注意。

英国国家电台(BBC)第三台邀请霍伊尔教授作一套为时五周、每周45分钟关于宇宙论的演讲(TheNatureofThings(万物的本质)),大受欢迎。

演讲后来更在拥有十倍听众的HomeServiceProgramme回放,讲词印成小书,半年内卖了6万本,后来又在《企鹅丛书》名下重印。

霍伊尔在书的最后两章里主观地发挥稳态宇宙理论,宣称这是唯一合理的学说。

他批判宏轰理论,说:

就科学根据来说,这宏轰(BigBang)是两个假设中最难下咽的一个。

因为它的过程不合理,不能用科学字眼来解释。

……

有两点在此值得一题。

第一点,霍伊尔在广播里用“BigBang”这双声名词来讥讽对方,不料弄巧反拙,BigBang竟变成对方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反过来说,稳态派始终没有为自己发展出一个瞭亮动听的口号。

第二点,霍伊尔固然认为宏轰不合理;别人同样会认为「氢原子处处悄然进入」的过程不能用已知的科学定律来解释。

平心而论,宏轰宇宙的起源、和稳态宇宙氢原子的进入,两者都越过了当时公认科学的界限。

在1949年,双方已经壁垒分明。

虽然霍伊尔所用的武器不是「硬科学」的刀枪,我们可以说他的演讲是大争辩的第0.5个回合。

他自己的雄辩在宣传、推广方面打赢了漂亮的一仗,引起了群众对科学的好奇、向往;对稳态宇宙的认识、甚至信仰。

话说回头,不少科学家认为稳态宇宙在英国较受欢迎,因为「维持全球权力平衡」多年来正是大英帝国的外交传统。

我们在这里也顺便讨论一下这两套理论与宗教的关系。

许多人认为稳态宇宙更接近基督教教义,但天主教显然认为宏轰解释了《旧约》的〈创世纪〉。

甘莫夫曾开玩笑地将宏轰文章寄给罗马教皇,但甘莫夫本人没有接受任何正式宗教;霍伊尔更在广播里公开了自己的反宗教立场。

我们给第0.5个回合的评语是:

霍伊尔普及了尖端科学,功不可没;但雄辩究竟应该胜于事实吗?

5.3.第1个回合(1953-67):

霍伊尔策划的实验

在第0个回合,三字母经所描绘的逐步合成的工作无法闯过两重大关:

原来世上根本没有A=5或A=8的稳定原子!

稳态宇宙理论却自然地供应了另外一种元素合成的环境。

假如重元素在星体炽热高压的内部产生,稳态宇宙派认为大自然总有办法将它们重新循环到别的星体。

在那个非常尴尬的时候,甘莫夫教授在美国作巡回公开演讲。

他回溯‍理论的出现,成功和不足之处,然后讲了一个笑话:

上帝创造万物。

祂命令:

「质量数=1的原子,出现罢!

」质量数=1的原子便顿然出现了;

「质量数=2的原子,出现罢!

」质量数=2的原子便顿然出现了;

「质量数=3的原子,出现罢!

」质量数=3的原子便顿然出现了;

「质量数=4的原子,出现罢!

」质量数=4的原子便顿然出现了;

但质量数更大的原子怎么办呢?

黔驴技穷的上帝于是命令,「霍伊尔教授,出现罢!

当时看来只有霍伊尔的理论能够解释高质量数原子的出现,但是甘莫夫教授其实根本不必自嘲认输。

宏轰理论也一样容许重元素在星球内形成,然后散布到星际空间。

我们只须了解,恒星的死灰可以复燃,变成含有较重元素的新恒星。

稳态派主角霍伊尔早于1946年已提出星体内部元素合成的概念,1952年,中立偏「稳」的萨彼得(EdwinE.Salpeter)指出两颗α粒子(通常的氦原子核:

42He)可以合成极不稳定、质量数A=8的铍原子核84Be*,这原子核在2.610-16秒内便会蜕变,但在高温、高压的恒星内部,总有一些能够捕捉第三颗α‍粒子,产生碳原子核126C:

242He84Be*+

42He+84Be*126C+

霍伊尔认为萨彼得的理论中第二部份,应该改写成激发的碳原子核(126C*),随即放出射线,变成常态的]碳原子核126C,即

42He+84Be*126C*126C+

「激发态」(excitedstate)碳原子核126C*的存在,令反应的速率增加几个数量级,也是解释氦、碳和氧的宇宙丰度(cosmicabundance)的关键。

霍伊尔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向佛敖勒和威灵详述了这要点,后者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激发态碳原子核的存在,并与霍伊尔的预测值几乎完全吻合。

佛敖勒对天文物理作了巨大的贡献。

他量度了在低能量下多种核反应的效率,解释了星体释放能量的过程,为这方面元素产生的定量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位作者:

布别治夫妇、佛敖勒和霍伊尔合写了经典之作B2FH(姓氏的缩写),将中量、重量原子的产生与恒星的生命历程紧密配合起来,奠定了恒星中心「核合成」(nucleosynthesis)理论。

大部分恒星演化至最后阶段,就会成为红巨星;质量大的红巨星在发生超新星爆炸前,核心已合成了各种中量原子(见图2);爆炸时的内爆(implosion)和震波(shockwave)更产生了质量数大于铁的原子。

图2。

恒星内部元素产生示意图(不按比例)。

恒星诞生、放光、衰退、死亡;残骸又成为新恒星的原料,循环不息。

巨型恒星产生中量、重量原子,以「超新星(supernova)」的形式爆炸,更是新恒星中量、重量原子的来源。

论战的第1个正式回合是由稳态派发起的。

事实上,佛敖勒对霍伊尔的实验建议起初并不感兴趣,后来才被霍伊尔说服完成这个实验。

假使稳态派不认为恒星内部原子产生的实验非做不可,这实验便会拖后,甚至无限延搁。

佛敖勒获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1983),但始终没有遗忘霍伊尔不可磨灭的贡献。

稳态派取得了好几年的宣传胜利。

笔者之一在1960年左右听过霍伊尔的演讲,很佩服他的分析、他的词锋。

宏轰派当时却韬光养晦,一言不发,沉默了十年;难道他们已经认输了?

早在1953年,宏轰派三位主要人物已转向其它工作:

甘莫夫投入了DNA的研究;阿而复成为了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Electric(“GE”,亦音译为「奇异」))的研究员;而赫尔曼加入了通用汽车公司研究所(GeneralMotorsResearchLaboratories)。

稳态派沾沾自喜;著名的SolvayCongress在1958年举行,预定的题目是「宇宙的结构和演变」。

宏轰派列席的只有「先知」勒梅特神父;他在会上重复了1933年的论据,了无新意。

甘莫夫和阿而复竟然不在被邀参加之列。

但平心而论,第1个回合的结果只能说是稳态派「先胜后和。

」原来稳态派发现的中、重量原子产生的理论:

B2FH的内容,全部可以一字不易,用来支持宏轰理论。

甘莫夫自嘲的笑话讲起霍伊尔教授的出现;原来霍伊尔不自觉地果然助了宏轰派一臂之力。

后来霍伊尔合作了三篇文章,正式承认宏轰理论也可以在恒星内部产生中量重量原子。

他与泰来合作的文章中承认,宇宙中的氦元素不可能完全从恒星中产生。

在那三篇文章中,两篇的第一作者是物理学新秀华共纳;他自己在1973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说假如轻量原子只在恒星内部产生,相互比例便不符现实;若要符合现实,我们需要假设另外一个奇大、奇热的环境;这正是宏轰理论所说的:

宇宙开始时的几分钟。

稳态理论要产生这环境,却需要全面性的修改。

5.4.第2个回合:

古史今读(1961)

爱因斯坦的宇宙理论采用了一个假设:

我们的宇宙在构造上是大致均匀的;这假设现在叫做宇宙原理(thecosmologicalprinciple,1933)。

最简单的讲法是:

无论(想象中)观察者在空间任何地点,宇宙看来必须是一样的(Theworldmustappearthesametoallobservers,irrespectiveoftheirpositions)。

在上古、中古时代,人认地球为是唯一的宇宙中心,享受群星的拱卫。

但科学后来说明,星空的旋转,只是坐标系统选择下的假象;地球固然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有中心。

宇宙原理正是这种思维的自然推论,使我们能够将在地球观察到的现象,推广到宇宙任何地点可能的观测。

其实在第3.2节,我们从哈勃定律推论到「宇宙膨胀」,已经暗中动用了宇宙原理了。

稳态理论派的主要支柱是更进一步的「完善宇宙原理(theperfectcosmologicalprinciple)」,认为宇宙不但在空间上的构造大致均匀,而且在时间上也大致不变。

这看法迎合许多科学家的理想:

稳态宇宙可能正是「善」和「美」的典范。

但这典范果然是「真」的吗?

仙女座大星系M31放出的光,要花整整2百万年才走到地球;更有不少星系的光走到地球要花整整十亿年。

我们看不到这些星系的现况,只能「凭吊」它们十亿年前的「陈迹」。

根据宇宙原理,同一个时候宇宙的星系,到处、大致都是差不多的。

因此看着辽远星系现在供应我们眼帘的古迹,我们便可以推想出过去整个宇宙的面貌了。

古迹既然是现况的前身,宏轰理论断言它们与现况应该很有差异。

但根据稳态理论的「完善宇宙原理」,上下、古今,都可以一概而论;这古迹与现况大致相同,不看也罢了。

剑桥大学教授莱尔是稳态理论的死对头。

1961年,他宣布第3‍期「放射无线电的天体」分布情况,是「远多、近少;远强、近弱」,并不符合完善宇宙原理。

稳态理论派初时反驳,认为莱尔的数据太少、过于粗糙,而且与澳洲电射天文学的数据很有出入,不足以作出斩钉截铁的结论。

但后来积聚的数据愈来愈多,愈来愈精确,而且数据的来源包括英国、美国和澳洲;「远多、近少;远强、近弱」的现实愈来愈鲜明。

更令稳态派头痛的是绝对亮度几百倍于普通星系的类星体(quasar)。

它们的分布状况竟然是「远有、近无」!

从1962年开始,天文学家发现,从地球观察,光度最强的类星体3C273离地球24.4亿光年。

类星体离地球至少7.8亿光年,最远的达到130亿光年,很可能是古时星系形成初期、中心的巨黑洞。

第2个回合的结论是:

宇宙星体的分布并不均匀,古今有别。

BB胜;班地因而宣告放弃稳态理论,但总的来说SS还未肯认输。

5.5.第3个回合:

(1965)「背景辐射」的背景

早在1948年,阿而复与赫尔曼合作,在英国的权威《自然杂志》(Nature)上讨论膨胀中的宇宙的现状,他们的结论是:

宇宙现在的温度大概是5K(-268.15℃)。

当宇宙年龄约是380,000岁,温度降至3,000K时,原子核和电子结合成为中性原子。

因此辐射得以自由在宇宙中传播。

由于宇宙膨胀,辐射的波长也照应增加,按他们的估计,这些辐射相当于今天5K的「黑体辐射」。

所以,量度得这5K「背景辐射」便是宏轰理论的重要证据。

但宏轰派无法找到天文学家来量度这背景辐射。

阿而复回忆当时:

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宣讲这工作。

但没有人愿意上钓;没有人说这可以量出来。

 

1964年彭齐亚斯(ArnoPenzias)和罗勃脱·威尔逊(RobertWilson)完成了一部强力的微波望远镜。

他们向太空深处瞭望,出乎意料之外地竟然探出微波辐射来。

他们认为这辐射是由于仪器不洁引起的,但将望远镜清洗,倒出鸽子两只后,仍然到处看到微波辐射。

他们迫得向物理学家狄克求助。

狄克立即告诉他们,这神秘的辐射正是自己梦寐以求、寻找了好几年的宇宙背景辐射。

原来热的物体会自然放光;光最强的部分,波长可以显示物体的温度,较低温的物体放出的波长较大。

微波也是光的一种,波长约数英寸。

宇宙到处放出的微波,相当于绝对温度约3.5K(最新值:

2.725K);这正是阿而复和赫尔曼预测的宇宙背景辐射。

但稳态宇宙理论不容许有认得出的「过去」,若不作大规模的修改,便无法解释这辐射。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荣获1978年的诺贝尔奖。

其实同在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奥姆(E.A.Ohm)早在1961年已找出这微波辐射了。

阿而复和赫尔曼当时甚么都拿不到,但他们的功绩和远见现在已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承认。

无论如何,这背景辐射替宏轰理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多年的死敌:

稳定状态理论兵败如山倒,从此便一蹶不振、翻身无期了。

2000年,霍伊尔、布别治和拿尔力卡出版了一本书,讲述他们的半稳态理论(quasi-steadystate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