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7929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x

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四川通江 ••铜钵山农业产业园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四川通江 ••铜钵山农业产业园

2、项目建设地址:

四川巴中通江县广纳镇铜钵山村十一社

3、项目地理概况

通江,位于四川东北部,古属巴蜀,秦属巴郡,西魏置县,亦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人口73万元,素有“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的美誉。

通江,土地肥沃,富饶,是中国银耳的发祥地,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

二、项目概况

1、项目所在地现状

四川通江 ••铜钵山农业产业园,地处通江县广纳镇铜钵山村,距通江县城约25公里,处巴万高速入口处,是整合、投资、农业开发的好源地,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2、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集农业种植、养殖、旅游、餐饮、度假、观光、休闲、娱乐、教育、养老、养生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

项目占地面积为8.5平方公里,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

含有獭兔养殖园、设施蔬菜瓜果生态种植园、水果鸡养殖园、荷花鱼养殖园、百果园(车厘子、提子、草莓等)、花卉苗木园、乡村旅游生态园,佛文化基地、青少年教育科普实践基地等。

3、重点发展及总体目标:

1、兔养殖园,占地2000余亩,斥资6000

万元,建造兔养殖基地,内设:

优质养殖区、科研区、膳食区、兔博物馆(集世界兔类标本于一体)。

2、水果鸡养殖园,占地2000亩,斥资5000万元,打造水果鸡养殖园,设置水果鸡早熟园区、晚熟园区,有桃花鸡、李子鸡、枇杷鸡等10多个品种。

3、荷花鱼养殖园,占地1000亩,斥资4000万元,建立9个不同品种不同类别的小型养殖园区。

4、种植园区:

车厘子种植园1000亩;草莓种植区1000亩;提子种植园1000亩;花卉种植园1000亩;大棚种植3000亩,建造连动棚,种植奇花异草、反季蔬菜、反季瓜果,可观赏、采摘、食用。

5、旅游景点打造:

群猪下山、八人抬轿、天冠石门、观音井、牛尾巴潭、邓家潭、砂帽石、柳林子、老祠堂、炫目冠、铜钵寺、铜钵滴漏永不休、大寨石墙、苦竹滩、萤火洞。

6、基地打造:

多功能游泳馆(培训、游泳);昆虫博物馆(科研、培训、教学、观赏);农业展览馆(科研、培训、教学、观赏);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青少年实践基地;青少年科普基地。

4、建设工期及投资规模:

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工期8年,分三期完成:

一期投资4亿元;二期5亿元,三期3亿元。

5、项目承建单位概况

通江县大寨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成都林君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大学科技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聘请农业专家、营销专家、高级工程师、经济师、科研人员等组成专业的管理团队,于2014年2月18日在巴中市通江县注册成立农业科技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6、编制依据

(1)《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巴中市计划局);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4)《巴中市统计年鉴》;

(5)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的党代会、人代会报告;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三级政府有关发展农业的政策文件。

7、项目提出理由与过程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巴中是农业大市,脱贫致富建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

解决好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十二五”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是政策支持将更加强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

三是科技支撑将更加有力。

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全球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四是外部环境将更加优化。

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核心,以现代都市农业高端和产业高端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学、循环与低碳经济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应用循环经济学、有机食品学、现代农业科技等基本原理,围绕“城乡统筹,两化互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调整和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设施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川通江 ••铜钵山农业产业园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通过以绿色商品农业和观光旅游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

四川通江 ••铜钵山农业产业园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娱乐、教育、养老、养生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

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现代农业与旅游观光结合的理想模式。

示范园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效益和丰富的中华农耕文化内涵,集休闲农业、自然景观与原来景观结合的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合作社)产销、绿色农产品交易及物流、农业科普创造亮丽的多元农业景观,满足国内外游客绿色休闲文化消费的需求,并提高农业附加值。

此次,巴中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西南大学为科学技术支撑,引涌国内外农业观光的先进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合理利用广纳镇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开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生态园拟规划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园区内建有科研中心和新型农业玻璃温室,以突出精致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主要目标,并将良种扩繁技术、节水灌溉、高效栽培、集约化种养技术、平衡施肥和信息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作为项目的优选内容。

以高效、生态、特色、观光为特点,集生产、科研、推广、旅游、教育、养生、养老于一体,突出高起点、高科技和高效益。

8、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项目背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及节能、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及结论等内容。

9、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借助十二五东风,抓住历史机遇,围绕“城乡统筹,两化互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绿色农业、精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理念,加快巴中市现代农业合作,在两种繁殖、先进技术、科技信息等方面与西南大学深度对接,促进巴中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2)发展目标及建设重点

按照“七园两基地”的主题思路,分别规划为:

獭兔养殖园、设施蔬菜瓜果生态种植园、水果鸡养殖园、荷花鱼养殖园、百果园(车厘子、提子、草莓等)、花卉苗木园、乡村旅游生态园,佛文化基地、青少年教育科普实践基地。

结合旅游休闲农业开发,实现年产值上3亿元,8年内将示范园建设成通江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区,实现带动周边农户5万人共同致富。

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

(3)配套体系建设

①、品牌战略:

以巴中市人民政府注册商标“巴食巴适”为主品牌,并申请注册大寨产品商标,向周边三大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西安切入市场,乃至推广全国。

②、人才战略:

采用校企合作方式,通江县大寨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科技合作,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

③、农产品深加工和仓储:

与西南大学联合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厂。

④、休闲养生区

以当地农民新的集聚点为基础,延伸开发具有巴人文化、红军文化。

形成通江农村新景观。

当地农民也可依靠生态园的吸引力做农家乐等多种形式接待城市游客而创收。

(4)保障措施

成立生态园协调小组,负责建立和完善生态园支持政策保障保护体系,保持产业政策的连续性和到位率,加大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的力度,促进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对项目的投入支持,形成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和社会化资金的投资合力。

实现土地流转,农田水利、电、路、信息平台等相关服务设施建设,为示范园建设保驾护航。

(5)主要建设条件

①交通运输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处于通江县广纳镇,大交通环境一般,局部交通不能满足园区发展规划需要,需尽加强基础配套建设。

②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由广纳镇取专线搭建,电力配送需提供有效保障。

③供水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落实

④建筑材料供应

本工程所需石料、灰土、水泥、等均可在当地市场购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

其中一期投资4亿元,政府负责水网、电网、气网、路网等基础性投入,其它投入按合同约定执行。

第二章项目评价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评价

1.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建设总体目标:

建成具有“市内先进、县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产业基地,成为通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人员科技、信息交流、绿色农业新平台。

逐步形成四川省川东北地区资本聚集区和通江县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现代设施农业高科技展示区和西南大学科研基地;先进农业经营理念和先进设备展示基地;绿色食品、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示范基地;休闲养生养老新景区和重点农业培训示范点;农业物流、农业合作社示范平台

2.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设计理念:

三节标准:

节能、节水、节材);

无碳标准(零污染、零排放、零废弃物);

高端标准能源自供、生态循环、智能操控;

和谐标准生态、健康、阳光、恬静;

视觉标准新奇、自然、绿色、开阔。

3.四川通江·铜钵山农业产业园理念:

新农业、新农村、新经济相映,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融,产业、人文、自然景观相嵌,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

塑造生态景观型农业及建体验参与型农业,以构筑生态良性循环系统,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优化、美化、净化环境为主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让市民和游客在接触自然、体验农艺中调节身心健康、享受田园之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构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及休闲度假型农业,建设资本、技术、设施高科技的现代化、智能化、精准化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商品化,展示现代农业风采。

依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建设集度假、餐厅、观赏、娱乐、养生、养老、休闲、医疗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多元农艺园形成特色精品型绿色有机农业。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总体规划,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典型示范。

本项目依据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可改善通江县目前传统农业的模式,使通江县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引用西南大学农业、技术、实验和管理经验,从而有效提升通江农业的整体水平,加快通江“城乡统筹、两化互动”和脱贫致富建小康的步伐

2.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及增收的手段。

(1)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二大难题。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该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技术辐射,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科技的发展,更广泛的增加农民收入。

(2)花卉苗木产业是经济效益大的优势产业,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吸纳外出务工返乡投资的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

特别在我国种植大田作物经济效益低,不进行种植结构上的调整,农民很难增收致富。

从种植业收益来看,通常花卉苗木的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而水稻为800--1200元,蔬菜为6000--8000元。

单位土地面积上种植花卉的产值一般可以达到普通作物和果树的10~50倍。

(3)温室蔬菜种植因为种植周期短、单位产量高,是普通作物的4--6倍。

农民另外一项收入是参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生产劳作和生活性服务,示范园记时付工资,这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4)该项目建设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促进巴中市经济发展。

国家旅游局提出2012年的旅游主题是“欢乐健康游”,融合了旅游、健康、文化、欢乐的乡村度假旅游将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该示范园在设想之初即抓住了“现代农业科技与度假”的特色,打造“心远、天阔”的心境。

在规划上,农业生态示范园引入精致花卉、苗木、温室蔬菜种植技术,配套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农业温室、酒店、人造温泉、休闲娱乐,养生养老全部统一于田园风情。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不仅田园风情吸引人,极具地方特色的经营项目也让人十分难忘。

一望无垠的农业温室、点缀其间的奇珍异草,日落的余辉,诗情画意般的感觉,定会让观光客留恋忘返,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并可促进巴中市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市、县发展政策和总体规划,本项目的建设将更好地发挥道路交通生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改善通江农业整体投资、农业产业结构和景观环境,是通江统筹城乡、建设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市有力佐证,为提升通江县生态农业形象增添一个新的亮点。

本项目符合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本项目将在通江县各级行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顺利实施、并取得理想效果。

第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编制范围

本项目是主要以现代生态农业开发为宗旨,以农业乡村旅游为主体,集种植、养殖、旅游、养生、养老、科研为一体的高效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生态园,含有獭兔养殖园、设施蔬菜瓜果生态种植园、水果鸡养殖园、荷花鱼养殖园、百果园(车厘子、提子、草莓等)、花卉苗木园、佛文化基地和乡村旅游生态园等。

二、编制内容

1.费用构成包括

(1)建设工程费用

(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工程监理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招标代理服务费、施工图审查费。

(3)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5000万。

2.编制依据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1-2007);

工程方案设计;

类似工程的造价指标。

定额及费用标准:

2014《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及相关配套文件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材料预算价格按当前市场材料价格并考虑运距计算。

3.项目建设其他费用

2014《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计算与评价,有关基础数据由相关专业和建设单位提供。

4.工程预备费

按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取

三、投资估算

本项目工程费用采取指标估算法测算。

本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4亿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亿元,后期投入约为2.5亿元,基本预备费5000万元。

四、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为项目建设单位自筹,政府政策性专项资金投入,财政贴息贷款等。

 

第四章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产业带动作用。

2.该项目的建设,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的市场需求,又符合巴中市的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该项目的建成和发展,将带动巴中市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二、建议

1.项目甲方建设单位,建议为通江县广纳镇人民政府。

2.项目所在地政府组成项目领导小组协调项目的顺利实施。

3.该项目所需土地面积比较大,用地指标可采用土地流转、基本农田租赁、申请项目用地指标,划拔和配套用地出让等方式实施供地。

4.涉项相关部门要为该项目建设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为工程项目开工创造必要条件。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施工单位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尽可能避免发生施

工干扰,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5.项目享有国家相关农业项目补助和优惠政策上限进行优惠,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重点扶持,金融部门重点支持。

6.及时签订项目招商引资合同,给与充分的政策优惠。

二零一四年八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