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7548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docx

届初三最终冲刺文言文《每日一练》所有内容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一

一、默写

1、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爱莲说》

2、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卖油翁》

4、,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决眦入归鸟。

《望岳》

6、,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古诗词理解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断肠人指人。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曲中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话是:

2、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

A、作者选取了江南的典型景物,如一江烟水,两岸人家,来进行描写。

B、曲中动静结合,很好的展现了江南幽静美丽的特点。

C、“卷香风十里珠帘”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繁华。

D、“爱杀江南”直抒胸臆,但却与全文风格不和谐。

三、阅读理解:

一、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1》《陋室铭》的作者是朝的。

二、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4、无案牍之劳形()。

三、解释下列句子:

1、孔子云:

“何陋之有?

四、内容理解:

1、文章通过,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的高尚节操。

二、《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1、《爱莲说》的作者是朝的。

二、解释加点的字:

(1)陶后鲜有闻()

(2)宜乎众矣()

(3)香远益清()(4)远观而不可亵玩()

三、解释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内容理解:

1、全文通过对,歌颂了,表达了作者和。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的是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古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二

一、默写

1、启窗而观,。

《核舟记》

2、虎因喜,计之曰:

“!

”《黔之驴》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狼》

4、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5、,一览众山小。

《望岳》

6、,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二、古诗词理解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元夕即是节。

2、选出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

()

A、“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了春天到来,千树万树一起开花的美丽景色。

B、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歌舞彻夜的热闹场面。

C、下阕描绘了观灯女子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

D、那人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格的象征,也是作者自己美好品格的写照。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是一首元曲,曲牌名是。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B、轻烟老树寒鸦C、一点飞鸿影下D、白草红叶黄花

三、阅读理解:

(一)伤仲永

1、解释

(1)仲永生五年()

(2)不使学()

(3)忽啼求之父异焉()()

(4)从先人还家()(5)泯然众人矣()

2、解释句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文章完整的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变化的过程,揭示了

的道理。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加点字解释:

(1)行拂乱其所为(     )

(2)曾益其所不能(     )

(3)而后作(     )(4)国恒亡(     )

(5)然后知生于忧患(     )(     )

2、解释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内容理解:

1、文中第一小节列举了6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全文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三

一、默写

1、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曹刿论战》

2、,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

3、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

4、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

5、,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6、,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二、古诗词理解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解释:

梦断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再现了当年作者从军抗敌的情景。

B、“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表明作者雄心不已,仍然在前线战斗。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表现作者不能杀敌报国的悲愤情感。

D、“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既是作者内心矛盾的独白,也表现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破阵子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解释:

可怜

2、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绘了豪壮而颇具边地特色的军旅生活。

B、“的卢”代指跑的飞快的战马。

C、“了却君王天下事”指要替君王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有机会杀敌报国的欢快心情。

三、阅读理解

九、《黔之驴》

黔无驴,。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稍出近之,,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一、加点字解释:

1、蔽林间窥之。

()2、觉无异能者()

3、驴不胜怒,蹄之。

()4、计之曰()

5、尽其肉,乃去。

()

二、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他著有,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章。

三、句子翻译:

1、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四、阅读理解:

1、文章旨在讽刺

的人物,这则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是“”。

十一、《狼》

一、加点字解释:

1、一屠晚归()2、担中肉尽()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顾野有麦场()

二、文学常识

1、《狼》的作者是朝的。

本文选自《》

三、解释下列句子: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四、内容理解:

1、本文生动揭示了狼的本质。

本文也细致地刻画了屠夫由惧狼到奋起杀狼的变化过程,赞扬了屠夫的。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2、用一成语概括狼的本性。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四

一、默写

1、然则北通巫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3、,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4、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5、,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6、,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二、古诗词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在词中自比孙郎的作用是

2、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

轻解罗裳(sháng),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雁字回时”表现了诗人希望的心情。

2、选择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

A、整首词抒发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B、“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只是点明了秋天的来临。

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表现了李清照在思念丈夫,并且丈夫也一定在思念着她。

D、“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句通过此人的神态描写,表达了相思无法抑制。

三、阅读理解:

十三、《公输》

一、加点字解释:

1、夫子何命焉为()2、公输盘不悦()

3、荆国有余于地()4、而不足于民()

5、不可谓强()6、义不杀少而杀众()

二、文学常识:

墨子名,是时期人。

三、整体翻译:

1、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四、整体理解:

1、在《公输》中可以看出墨子的“”政治主张。

十五、《曹刿论战》

1、本文选自。

作者相传是时期的。

2、解释加点字:

(1)齐师伐我()()

(2)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

(4)弗敢专也()(5)小信未孚()

(6)虽不能察()(7)忠之属也()

(9)“肉食者谋之()(10)战则请从()(11)小大之狱()

3、解释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

(2)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五

一、默写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5、,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身世浮沉雨打萍。

《书愤》

二、古诗词理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闻笛赋”用的是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选择下列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沉舟”“病树”是作者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

B、表现了作者低沉郁结的心态。

C、“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了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解释:

万籁

2、选择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两句诗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其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B、山光水色,幽静花木是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灵活得到净化与升华

C、悦鸟性与空人心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做了铺垫

三、阅读理解:

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

1、课文选自。

由朝(人名)编订而成。

2、解释加点字。

(1)徐公何能及()公也

(2)忌不自信()

(3)孰()视之(4)群臣进()谏

(5)时时而间()进

3、翻译句子: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齐王为什么能富国强兵?

十七、《小石潭记》

一、加点字解释:

(1)伐竹取道()()()

(2)全石以为底()()()

(3)明灭可见()()()

(4)以其境过清()()

(5)不可久居()(6)日光下彻()

二、整体翻译: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阅读理解:

1、小石潭的气氛是(用两字概括)。

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2、《小石潭记》选自,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

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六

一、默写

1、因曰:

“我亦无他,。

《卖油翁》

2、左刻“,。

”石青糁之。

《核舟记》

3、,盖以诱敌。

《狼》

4、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5、,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

6、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二、古诗词理解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王孙自可留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下列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联表现了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B、明月,清泉都是山间景色,以静景衬动。

C、此景美好,正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解释:

孤蓬

2、选择对“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游子漂泊如天上浮云,行踪不定。

B、“落日故人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故人之情像落日一样已经渐渐消失了。

C、此联对仗工整,是对偶句。

三、阅读理解:

十八、《孔孟论学》

一、加点字解释:

1、吾止也(2、譬如平地()

3、进,吾往也()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5、不专心致志()()6、通国之善奕者也()10、7、虽与之俱学()8、以至仁伐至不仁()

9、取二三策而已矣()10、尽信书()

二、整体翻译:

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三、阅读理解、文学常识

1、孔子和孟子是学派创始人。

2、孟子的第一则告诉我们的学习道理。

二三、《岳阳楼记》

一、加点字解释:

1、乃重修()岳阳楼2、属()予作文以记之

3、予观()夫巴陵胜()状4、浩浩汤汤()

5、北通()巫峡6、南极()潇湘

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或异()二者之为10、把酒临()风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翻译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阅读理解:

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七

一、默写

1、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2、譬如为山,。

《孔孟论学》

3、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渔歌互答。

《岳阳楼记》

4、,雪尽马蹄轻。

《观猎》

5、,鬓微霜。

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

6、,一览众山小。

《望岳》

二、古诗词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西子指的是。

2、选择下列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晴方好”“雨亦奇”是作者对西湖景色的赞美。

B、该联作者赞美了晴天的山和雨天的水。

C、该联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情况来描述西湖。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

余。

2、选出下列对“晴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句写的是黄鹤楼近景。

B、“历历”“凄凄”的叠词体现了音韵美。

C、这联体现出的景致之美,足以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理解:

二四、《醉翁亭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至于负者歌于滁负()于()

2、名之者谁名()

3、射者中,弈者胜胜()

4、众宾欢也众()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望()

6、后者应应()

7、作亭者谁作()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五、阅读理解:

1、本文作者是朝,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全文以“____”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

者的思想。

二五、《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字词:

1、遂至承天寺()2、寻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整体翻译: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文学常识、整体理解:

1、《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朝。

我们还学过他

的(课文)

2、对“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八

一、默写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翁亭记》

3、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4、,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

5、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6、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二、古诗词理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本诗的作者是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2、选择下列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一联理解有误的是:

()

A、这一联是对偶句。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显示出了湖水雄伟壮阔的样子。

C、“蒸”和“撼”这两个字特别有力,以动态展示洞庭湖水的气势和力量。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

决眦

2、选择下列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句表现了岱宗之高。

B、抒发了作者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精神。

C、“凌绝顶”表现了作者登上泰山。

三、阅读理解:

二六、《陈涉世家》

一、加点字解释

1、若为()佣耕,2、会()天大雨,

3、今亡()亦死,4、举()大计()亦死,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吴广素()爱人,9、广故()数言欲亡,

10、失期当()斩。

1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二、整体翻译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三、阅读理解:

1、《陈涉世家》选自,作者是(朝代)(人名)

2、细读选文,分析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领导者?

3、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所用的办法是;(用自己话概括)

(1)

(2)

二八、《桃花源记》

一、加点解释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欲穷()其林。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5、便舍()船,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遂与外人间隔()。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9、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0、及()郡下,诣()太守,

11、遂()迷,

12、未果,寻()病()终。

13、后遂()无问津()者。

二、整体翻译: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阅读理解:

1、《桃花源记》选自,它的作者是朝的大诗人。

由于这篇文章塑造了“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后人就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是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之为。

2、作者在《桃花源记》中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作者

的愿望。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九

一、默写: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止增笑耳。

《狼》

2、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一水护田将绿绕, 。

《书湖阴先生壁》

4、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5、计之曰,“!

”《黔之驴》

6、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爱莲说》

二、古诗词理解

一、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萋萋”形容。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

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以动写静的名句是

2、下列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联表现了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B、明月,清泉都是山间景色,以静景衬动。

C、此景美好,正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

三、阅读理解:

一、《黄生借书说》

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

2、《黄生借书说》中作者提出了“”的观点,勉励青年人

3、加点字解释: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2)必虑()人逼取()

(3)今日存明日去()

(4)若业为()吾所有

(5)姑俟异()日观()’云尔。

(6)家贫难()致()

(7)今黄生贫类()予

4、整体翻译: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二、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1》《陋室铭》的作者是朝的。

二、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4、无案牍之劳形()。

三、解释下列句子:

1、孔子云:

“何陋之有?

四、内容理解:

1、文章通过,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的高尚节操。

 

2011届文言文每日一练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