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7481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docx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

加快融入融合推进统筹发展

——关于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

□柳军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在行政区划的框架内进行,以各自行政区划为限的行政经济区,在省、市、县甚至在乡(镇)之间,基于地缘关系相互展开激烈的竞争。

尽管在这种地方分散主义的体制格局中,不少单体的行政区也取得了骄人的经济增长业绩,但它们为这种分散的竞争格局付出了重大的发展成本,并且在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崛起的进程中,都纷纷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发展瓶颈。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发展,便成为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重要节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一、省会经济圈的提出与发展

经济圈是基于在经济区域中居核心地位,对区域中其它各类城市在经济上发挥主导作用的中心城市,向外产生全方位的辐射功能,而形成一个圆形的、经济密切连结的区域化已成熟的经济区域。

区域内产业间有基本的分工与协作,共享基础设施,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综合目标发展,这三项是构成经济区域的条件。

经济圈的理论基础是区域经济学的“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

它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重心区。

(一)省会经济圈产生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

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趋势加快,在地理空间上促进了诸多城镇密集地区的形成,尤其是在一些以强劲增长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带动下形成的都市密集区。

在欧洲,伦敦大都市经济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圈域半径就达65公里、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00多万,伦敦经济圈成为英国的经济核心地区。

到1990年巴黎市及其7个郊县构成的巴黎大都市经济圈,占法国国土面积的2.2%,容纳了法国全国人口的18.8%,聚集了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就业人口的22%。

在美国,分别形成了以曼哈顿岛为中心的纽约大都市经济圈,以洛杉矶为中心城市的洛杉矶大都市经济圈和以芝加哥为中心芝加哥大都市经济圈。

美国三大经济圈所覆盖范围内人口分别达到1800万、1300万和810万。

在日本,形成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代表的三大都市经济圈。

东京大都市经济圈半径100多公里、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4100万人。

大阪大都市经济圈是西日本经济中心,圈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

名古屋大都市经济圈囊括名古屋市及其周边四座城市,半径达50至70公里。

我国大体上已成长起来的三大都市经济圈是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勃海经济圈,形成广州、上海、北京三大中心城市,累积了深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三大都市经济圈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和12%。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国的35.8%、30%和40%。

与此同时,我国次区域经济区可谓是风起云涌。

环杭州湾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济南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纷纷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发展迅速。

部分经济圈已正式进入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视野。

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西(安)咸(阳)一体化、乌(鲁木齐)昌(吉)一体化的模式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

(二)省会经济圈战略的提出

纵观国内外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走经济圈的路子。

环顾全国及安徽周边省区,“造圈发展”业已成为当下区域经济结构升级演进的普遍趋势。

安徽处在南京都市圈和武汉城市圈之间,如果安徽自身不能构建一个新的经济圈的话,必然会在这两大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中被边缘化。

在中部崛起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大背景下,2006年召开的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正式作出建设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的战略决策,将六安市、巢湖市等地纳入到经济圈的发展空间。

因而,构建省会经济圈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把合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已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成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举。

早在1984年,省政府在研究全省发展战略时,就提出了“合肥经济区”的构建问题。

2003年提出了“合肥经济圈”的命题,由于当时合肥本身的经济能量太小,经济首位度偏低,使之难以施展拳脚而搁浅。

2005年以来,合肥的快速发展令人刮目相看,2006年,合肥成为中国城市“千亿俱乐部”的新成员,17.5%的GDP年增长速度,高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06年的合肥相当于上海1990年的水平,两者有15年的差距。

如果从2006年开始,合肥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到2020年将会达到上海今天的规模。

届时合肥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范围都将远远超过合肥市自身的范围。

因而,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一个以合肥为核心、环绕半径100公里左右覆盖区域的省会经济圈,是适时也是必然的,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更加有利于合肥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和优化经济布局,有利于省会经济圈区域的经济协调和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建设。

(三)省会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合肥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紧依“长三角”;巢湖之滨,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

合肥是全省最大的中心城市,向南、向西、向北三百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城市。

城市建成区224平方公里,现在以每年新增城市面积18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

市区人口224万,辖4区3县。

具体来说,以合肥为中心城市的省会经济圈发展的支撑条件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显著。

合肥处于中国大陆南北交汇、东西贯通的中心位置。

以合肥为圆心、半径为500公里的范围内覆盖了中国东、中部最发达的7省1市,约102万平方公里、5亿人口。

作为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合肥的区位优势给自己造圈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

随着沪汉蓉、宁西、合武高速铁路和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新桥机场的迁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江淮运河建设工程的启动,合肥省会经济圈的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国家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更加提升了合肥在“大长三角”中的区域地位,省会经济圈将可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具备较强经济实力。

2006年,省会经济圈合六巢三市GDP近1800亿,人均GDP达到11015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700元,三市的GDP、财政收入、总人口分别占全省的28.9%、26.7%、24.4%。

到2010年,三市GDP总量的预期目标将占全省30%,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合肥是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基本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

2007年,合肥市GDP突破1334.2亿元,比上年净增260亿元,占全省GDP增量的21.6%,增速继续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4亿元,增长58.9%;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15.2亿元,同比增长28.3%,为近10年增长最快的一年。

合肥明确2010年GDP突破2000亿元的发展目标,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经济增量保持领先,经济总量争列先进地位,届时确保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9%,力争达到21%。

可以预期,到2020年合肥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三是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合肥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称号的城市。

合肥科教资源比较集中,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地区。

现有同步辐射加速器和托卡马克装置两大科学工程、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3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5个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8个博士授予点。

以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字号大学和科研院所,对于合肥省会经济圈的科技创新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08年合肥新科技经济板块中,实现上市的公司企业可望新增16家。

四是资源优势明显。

首先有充沛的水资源,长江、淮河、巢湖和大别山五大水库可为圈内生产、生活提供大量水源。

其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藏40余种,铁矿、石英石、花岗石、水泥灰岩等储量大。

第三有丰富的农业、生态等资源,六安白鹅年饲养量占全国二十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巢湖水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六安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全省最大的林业基地。

圈内拥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众多自然景点与人文古迹。

合肥还是1992年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

五是合六巢市际联系紧密。

合肥、六安、巢湖历史上就有联系纽带,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互补,经济相通,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内在动力。

特别是近年来,合肥与六安、巢湖之间项目投资逐年增加,三地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多方拓展,基础设施连接协调,产业融合逐步加深。

这些都是构建省会经济圈的重要条件。

二、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融入合肥“经济板块”,不仅可以整合区域发展资源,增强区域经济优势,而且可以突破城乡分割、孤立发展体制障碍,提高庐江与省会经济的关联度,促进形成城乡一体、统筹布局、功能互补的区域空间结构。

庐江与肥西县一河之隔,北临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

幅员2352平方公里,全县户籍总人口117.6万,辖17镇。

当前,庐江正处于抢抓机遇、加速崛起,积蓄能量、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合肥的快速发展,对庐江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融入省会经济圈是庐江发展的重要机遇

省会经济圈现行规划包括合肥、六安、巢湖,下属19个县区,全部国土面积34248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4.6%。

庐江县处于省会经济圈的南翼,作为一个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经济转型初期的农业大县,发展的后劲和动力不足,特别是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融入省会经济圈,承接省会经济产业梯度转移,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做强农业经济,做好旅游业,成为庐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作为省会经济圈规划内成员的六安,提出要把自己打造成加工制造配套、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农产品和优质水生产供应、劳动力输出、科技成果转化“五大基地”和省会“一个后花园”的目标。

巢湖市居巢区、滁州市全椒县等地也纷纷采取措施与合肥对接,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竞争形势,需要庐江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做到早主动、早融入、早受益。

(二)融入省会经济圈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需要

2006年,庐江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第19位,居巢湖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等38位,居巢湖市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19位,居巢湖市第2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全省第18位,居巢湖市第3位。

主要经济指标在巢湖市均不处领先。

可以说,前有标兵领先,后有追兵紧逼,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

同时,巢湖市本身的经济基础也不雄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十分有限,在这样的格局下,庐江随着周边城市的崛起,将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

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通庐江发展的瓶颈,充分利用省会合肥经济、科技、资本以及交通等优势资源,使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成为庐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庐江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条件初步形成

一方面,目前庐江与合肥的交流日益广泛。

2007年下半年,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率团来庐江召开了省会经济圈座谈会。

庐江县委、县政府在巢湖市提出了“东进西迎、双向融入”的发展思路下,主动对接合肥滨湖新区、接受辐射。

合肥和庐江两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先后成功开展数次对接。

2008年4月,合肥市与庐江县就合作建设3000亩供肥蔬菜基地达成协议。

另一方面,从融入合肥省会经济圈的度看,庐江又处于十分有利地理位置,合肥城市的南向发展,滨湖新区的建设离庐江越来越近;庐江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已经成为合肥市民旅游度假目的地;汽车配件、矿产等与合肥市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等等。

可以说,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文环境,庐江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的条件都已初步形成。

三、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制约因素与原因分析

如何从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域的转变,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实现真正的区域一体化?

这是省会经济圈在构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总的来说,推动经济圈建设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市场,二是行政。

经济圈能不能建成最终取决于市场,因为从根本上说,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市场机制,但在经济圈构建的初期,政府的引导作用会显得更重要更直接一些。

庐江在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实践中,行政推动与引导方面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经济圈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当前,从省会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到实施,无论是对于合肥还是庐江,各级地方政府在思想上对经济圈的认识还不够,基本上还处于两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宏伟蓝图规划中。

尤其是作为被融入地的庐江来说,各级政府及县政府工作部门,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融入省会经济圈不仅实现了信息共享、承接省会产业转移,更能实现两地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造成思想上认识不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省会经济圈的提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从概念的提出到放手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两地政府在宣传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目前,尤其需要庐江各级党政负责人、政府职能部门充分了解省会经济圈,认识到融入省会经济圈是我县发展的必然选择,不配合、不努力、不争取就会对自身产生损害,真正让我县各级政府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从更高的视觉、更广的视野,在工作谋划上,以建设大经济圈为出发点、立足点,在工作举措上,以建设大经济圈为着力点。

(二)行政协调机制缺位。

由于庐江与合肥在行政体制上没有隶属关系,造成了两地在沟通的渠道上、体制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不仅造成两地信息交流的不畅,而且还造成在行政决策上重复建设,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招商引资等政策的恶性竞争。

而行政成本偏高也成为制约两地密切交往的重要因素,如行政许可的重复实施、行政监督的重复以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人员在两地就业、市场准入、医疗、教育不协调,流动受阻造成两地企业间横向联系不畅、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不高。

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两地行政机关工作的领导机构,成为两地经济融合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规划定位难以衔接。

无论是合肥还是庐江,目前的规划均以当地具体情况为基础来制定和实施的,尤其是庐江县现行的许多规划,还很难有站在融入省会经济圈的角度上来制定的。

如何以融入省会经济圈,体现一体化,体现配角的新位置上制定大的规划,需要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的转变与思路的创新。

当前,作为被融入地,在规划上要更加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认真分析省会经济圈的实质、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规划设计,为尽快尽早地融入省会经济圈创造条件。

(四)行政体制目标分歧。

就当前的行政体制而言,追求地方利益、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是各地政府的追求。

庐江融入合肥省会经济圈从长远看对两地都有利,但从近期看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利益的分岐。

当前,省会经济圈的概念刚刚提出,一切工作刚刚起步,如何在行政目标上达到一致还处于探索阶段,选准选好切入点,实现双方利益的一致均衡,正成为考验两地政府共建省会经济圈的关键。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分割产生强大的行政障碍。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其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是地方保护主义。

各地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封闭式的发展,通过建立于行政区划之上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或政策壁垒以谋取本地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导致各地间过度竞争。

行政边界构成了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壁垒,也成为阻碍城市经济区形成与快速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省会经济圈内,当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用行政力量来配置资源,由于地方行政考核体系以本地经济发展为主,所以各地就会尽可能地把各种生产要素留在本地,从而造成经济圈内竞争大于合作,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二是沟通合作与协调交流没有到位。

近年来,省会经济圈内城市加强了联运,但目前圈内城市政府层面的交流合作与沟通协商水平,相对于实际发展来说还有较大差距。

首先,高层协商沟通机制尚未制度化,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机制不健全。

省会经济圈覆盖近20个县区,跨越3个省辖市,要在这种多元化利益主体条件下做好各项对接工作,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

其次,缺少一个贯彻落实、组织实施高层指导机构和联席会议作出的规划、决定的常务机构,经济圈区域合作的组织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明确。

缺乏类似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环渤海地区联合市长联席会等较成熟的协调机构。

第三,经济圈各城市部门之间政策协调意识不强,单个城市政策出台未能与兄弟城市之间进行充分沟通,各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主动通气与协调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

无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说,沟通交流与合作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行政管理体制有待不断完善。

由于行政区划常常成为壮大本地利益的政治依据和空间依据,处在行政区划背景下的社会成员往往导致的经济运行或生活成本、发展机遇获取、利益分配不一致,这种行政壁垒已成为阻滞经济、社会要素自由流动的强大障碍。

从促进发展规范经济,保障政府提供公正、效率的公共服务角度出发,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行政制度瓶颈。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行政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制度建设,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有利于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更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

四、推进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推进庐江融入省会经济圈,应充分发挥行政有形之手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行政管理体制的思想建设、组织结构、制度设计和职能目标等方面,全方位实行创新和改进,为我县融入省会经济圈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

(一)加大宣传教育,全面确立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解放一小步,发展迈出一大步,行政管理体制变革也离不开强大的思想支持。

首当其冲就要通过会议、专题报告、媒体、交流会、论坛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宣传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思想,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压力、融入的方式方法等。

要走出把县域经济看作县内经济的误区,主动参与中心城市产业分工,积极服务城市经济。

省会经济圈内各个行政板块的融合,就如同企业并购一般,是一种共同心理或文化的融合,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经历一个行政心理的“并购”与文化的“再造”的过程,让全县所有干部在思想上认同省会经济圈,在行动上维护省会经济圈,从而自觉地为建设好省会经济圈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使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和区域调整的规划上围绕经济圈,在破除妨碍经济发展的制度上着眼经济圈,在市场环境的整顿上立足经济圈,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服务经济圈。

(二)加快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一体化的协调领导机制。

以这次国家大部委改革为契机,充分整合县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和权责,尽快建立我县融入省会经济圈常设协调机构,完备协调工作机制。

常设协调机构可以设在县委或县政府办公室,独立于发改委、经委等经济职能部门,并对这些部门有一定的协调权利,接受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独立完成在融入省会经济圈中从动员、组织、实施,到部门协调等全方位的工作职责,并向县委县政府负责。

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合肥市相关部门联系沟通,逐步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区域协调常设成员由各成员市、县和部分政府机构组成,可吸纳非政府机构成员,全面负责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研究制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战略,统筹经济区的重大建设问题。

协调领导机构可参照其它经济圈或都市圈的成功实践,成立秘书处等执行机构,也可设立经济圈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承担相关技术咨询任务,提供决策建议。

协调机构工作方式应积极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向努力。

(三)促进融合进程,有效实现两地资源要素衔接。

融入省会经济圈,概括地说,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制定市场经济规则、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宣传造势等。

在现行行政区域划分这一人为的作用因素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两地从交通、能源、供水供电、电信等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还存在着一些困难,统筹规划还存在一些难度,在有些领域甚至是瓶颈。

如能通过创新政府体制管理方式,实现大规划、大统筹、大布局,逐步实现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对接,互通公交、自来水、通信,取消公路收费站等,对省会经济圈的建设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是制定产业转移的促进规划,共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体化。

二是制定省会经济圈交通规划和环巢湖旅游圈综合开发规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一体化。

三是进一步完善食品认证体系、质量监督体系、信用评价标准,统一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商品交换绿色通道,消除以行政区为界线的歧视行为和做法,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四是加大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逐步健全区域性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

应该积极利用“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网络建设这一重要契机,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实施上实现步骤一致,标准相同,避免出现双重认证、双重标准等不当行政行为的发生,为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按市场优化配置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找准区域定位,不断推进分工合作差别发展。

融入省会经济圈,圈内资源、产业实现有效衔接,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因此,庐江必须要准确地进行区域定位。

一是认真分析合肥当前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准确引导县域企业定位,尽量避免在相同的产业结构上与合肥产业进行竞争。

二是瞄准关联产业,大力发展,做大做强。

借鉴同大车身等与合肥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积极承接转移,甘当配角,从而实现产业的相互融合。

三是发挥庐江自身优势,补充合肥经济发展的不足,实现差别发展。

当前,庐江在省会经济圈中的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要大力整合这些优势资源,突出发展,创造品牌,争当主角,不仅能实现有效的融入,更能在融入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调整行政目标,在更大范围上促进共利与多赢。

融入省会经济圈,无论是作为融入地和被融入地,其融入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共同目标,实现共同利益,建立区域共同利益机制的过程。

从目前来看,两地的行政体制目标都还局限于按照当前地方行政考核体系的要求,以突出本地经济发展为主,都想千方百计地吸引和聚集生产要素,以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这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庐江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一行政体制的目标不变革、不完善,就无法促进两地真正的融合。

当然,由于目前省会经济圈的建设刚刚起步,想一下转变过来,不仅不可能,也不合适。

推动经济圈建设,最为直接有效的工作就是以项目为纽带,加强政府间的互动。

在实施的初期,可以利用国家、省里正在实施的一些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如巢湖水污染综合整治、江淮运河工程等,也可以选择部分乡镇进行行政管理创新试点,探索融入途径,如在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的三河、杭埠、同大镇先行试点,在合作中找到利益结合点和合作机制,从而逐步实现行政目标的改革和调整,为省会经济圈的建设提供稳定健康的动力保障机制。

可以有计划的选调一批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对全县经济情况熟悉的经济主管部门人员到合肥挂职学习,或者邀请合肥市省会经济圈建设机构的人员来我县挂职锻炼,培养一批熟悉两地情况、服务两地融入的人才队伍。

构建省会经济圈中的实质是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区域经济市场观念,加强协作和合作,实现双赢和多赢。

构建合肥省会经济圈中,市场无形之手处于基础地位,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但在经济圈建设的初期,政府有形之手应发挥引导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行政体制分隔造成地区间交流不畅,资源流动不畅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作为被融入地政府来说,创新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树立主动融入的思想观念是前提,采取统一的规划对接是基础,改变行政管理的目标体制是关键,建立协作的机构和机制是保障。

当然,在经济圈的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出现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的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