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7139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docx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

语文五年级下册各课复习题

第一单元

1《草原》

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

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

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A中心思想:

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线索:

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

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

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

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

【理解体会:

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D造句:

“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中心思想:

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

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第二单元

5《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A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B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

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7《祖父的园子》

A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B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8《童年的发现》

A作者:

俄国

费奥多罗夫

B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

C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D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

【例子:

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9《儿童诗两首》

A《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B《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第三单元

10《杨氏之子》

A《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B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

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

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前面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C杨氏子的特点:

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1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A课文主要内容:

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

B《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答:

《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或是(狗洞与狗国,下等人与下等国,强盗与强盗国)】,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C晏子:

机智、勇敢、爱国

12《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

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

13《打电话》

A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B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

A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B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C大娘:

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

小金花:

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

大嫂:

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

志愿军:

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起侵略者。

E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

15《金色的鱼钩》

A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的精神永垂不朽。

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B课文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C“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

16《桥》:

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A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渲染紧张气氛。

B老汉:

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C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17《梦想的力量》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单元复习

一、下列句子中只有一句没有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

A.打电话时间长浪费话废,所以通话时尽量少说费话。

B.王强踢球时打碎了别人家玻璃,妈妈批评他,还陪同他一起去道歉。

C.千千万万的铁路建设者身付重任,奔赴大西北,他们负出了辛勤的劳动,建成了一流的高原铁路。

D.早晨,妹妹换上了崭新的衣裳,妈妈带她去游乐场撒步了。

二、下面四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选项是(  )。

A.暂zàn时  乘chèng机  供gòng应  特殊shū

B.血泊pō魁梧wú  吞没mò  惩chéng罚

C.跌跌撞撞zhuàng  解剖pōu  恶劣liè  可恶wù

D.要挟xié  骨髓suǐ  计较jiào  造诣yì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字义,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放:

A.解除约束,使自由    B.放纵  C.发出

D.点燃    E.扩展        F.加进去        

(1)你把这张照片去放大吧。

      (  )

(2)八路军把俘虏放了回去。

      (  )

(3)敌人在暗处放枪。

          (  )

(4)我在汤里放了一点鸡精。

      (  )

(5)春节那天,我放了花炮。

      (  )

(6)我的姐姐在放声高歌。

        (  )

四、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天黑了,他也练。

(2)由于欧阳海顽强地练习投弹,他的成绩从10.2米到了47米。

(3)他专挑重磅手榴弹,常常练得满头大汗。

(4)欧阳海在手榴弹上系上香火,扔出去后手榴弹拖着有光的尾巴,就好找了。

(5)每天清晨,天上还挂着星星,欧阳海就起来练习投弹了。

(6)扔出去的手榴弹找不回来怎么办?

(7)这是多么大的飞跃呀!

A.5632147  B.5723146    C.5623147    D.5316427

五、接对联。

(        ),天连碧水(    )      

楼外青山,(      ),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      ),(      ),

一夜五更,(      )      三秋九月,(      )            

(      ),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      )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

(2)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  )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

(4)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  )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4单元复习

一、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意思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    B.身临其境  居高临下

C.举世瞩目  举不胜举    D.赞叹不已  死而后已

二、下面四句话中哪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请你选出来(    )。

(多选)

A.“地球是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呢?

不是的。

”这是一个设问句。

B.《金色的鱼钩》写的是抗美援朝时候的事。

C.“我爸爸是个篮球迷。

”这句话可以缩为“我是个篮球迷。

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这句话是比喻句。

三、根据课文重点句写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4)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漠不关心。

A.挥袖成云  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  不动声色

B.拂袖如云  汗如雨下  摩肩接踵  不动声色

C.拂袖如云  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  漠不关心

D.拂袖如云  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  若无其事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是(  )。

A.顽强  顽固  顽抗      B.口若悬河  夸夸其谈  滔滔不绝

C.夸奖  夸耀  夸赞      D.舍本求末  邯郸学步  养尊处优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卫()()  愚公()()  含()()苦  任()任()  

艰苦()()  百()不()  千里()()  ()()相照  

六、根据“故”的不同意思组词并造句。

(1)有意的。

组词(   )造句:

                          

(2)原因。

 组词(   )造句:

                          

(3)原来的。

组词(   )造句:

                          

(故意他今天没完成作业不是故意的,是想请老师给他讲解一下。

  缘故北京的天越来越蓝是大家都注意环保的缘故。

故乡  海外游子每逢春节都格外思念故乡。

七、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看到老师一脸的严厉,我心想,这顿批评是躲不过去了。

B.我今天可真有点害怕了,因为爸爸从来没有这么严格过。

C.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训练到位,球场上才能有获胜的可能。

八、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一次,他在海滨游泳,一个青年问他:

“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2)苏格拉底问:

“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3)“对,如果使上这股劲,还怕不能获得知识?

(4)“空气,当然是获得新鲜的空气!

(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6)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青年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摆出水面。

A.516234    B.516243    C.524613    D.514623

九、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1、A.踉跄  B.跨跃  C.追逐  D.顽皮  (    )

A.流倘  B.放肆  C.狞笑  D.清晰  (    )

A.妨碍  B.饶怒  C.造诣  D.延续  (    )

A.克服  B.艰苦  C.枯躁  D.提纲  (    )

2、A.奋斗  B.愤怒C.勤愤  D.振奋  (    )

A.废事  B.废品C.费心  4.残废  (    )

A.列车  B.烈日C.列士  D.队列  (    )

A.鼻梁  B.山梁C.高粱  D.黄梁一梦(    )

十、选出“深情厚谊”中“深”字的正确解释(    )。

A.深度    B.深奥      C.深刻,深入    D.(感情)厚;(关系)密切

E.(颜色)浓    F.很;十分

十一、仿照例子填空。

例:

情意深厚的爱——热爱

(1)过分偏心的爱——(    )

(2)尊重崇敬的爱——(    )

(3)特别亲热的爱——(    )

(4)非常关心的爱——(    )

(5)慈祥和善的爱——(    )

十二、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深情厚谊  迫不及待  百折不挠    B.雪中送炭奄奄一熄  无边无崖  

C.一声不坑  同归于尽  摩肩接踵    D.含辛如苦迫不及待  同归于尽

十三、下列词语中的“负”只有一个和“负荆请罪”的“负”意思一样,把它选出来(  )。

A.负债    B.不分胜负  c.负重  D.忘恩负义

十四、下列四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是(   )。

A.阅读了课外书后,我的知识添加了。

B.在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观赏中外名曲。

C.颐和园里的古代建筑闻名世界。

D.我们一家人都十分关怀伊拉克战争的情况,第一个进家门的人准会马上收看电视新闻。

十五、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

B.因为你生我气,所以我要批评你几句。

C.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D.因为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18将相和  (课堂反馈一)

一、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读音只有一处有错误,请把它选出来(    )。

A.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ying),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B.秦王没占到便宜(yi)。

C.秦王说一切好商量(liang),叫人把地图拿了出来。

D.蔺相如知道(dao)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抗拒  火炬  距离  柜子

B.臂力  壁虎  避暑  和氏壁

C.决定  拒绝  口诀  诀别

D.储藏  堵塞  诸如  赌博

三、下面四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选项是(  )。

A.允yǔn诺召zhào集上卿qīng渑miǎn池

B.削xuē弱胆怯qiè立即jí廉颇pō

C.诸zhū位抵御yù为wéi难计划huà

D.荆jīng条推辞cí击缶fǒu撞chuàng碎

四、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

理直气壮:

A健壮,有力;B雄伟,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

()

五、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

指极其稀有珍贵的东西。

(  )(5)

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  )(6)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7)

理由充足正当,说话口气严正,气势旺盛。

(  )(8)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9)

(无价之宝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理直气壮  同心协力)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

  《将相和》是根据(        )改编的。

文中的“将”指(      ),“相”指(      ),“和”是(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蔺相如  和好如初)

18将相和  (课堂反馈二)  

一、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B.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C.即使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很多,也十分安静。

D.你只要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二、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只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同心协力:

调和,和谐

B.负荆请罪:

C.攻无不克:

胜利

D.无价之宝:

三、下面句子中哪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请你选出来(    )。

A.课文开头“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是整件事情的起因。

B.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这句话是说蔺相如比秦王、廉将军都厉害,他谁也不怕。

C.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

D.“渑池之会”上秦王没占到便宜,放赵王回去,是因为蔺相如大智大勇,秦王也惧怕他。

四、下面句子中哪句话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请你选出来(    )。

A.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这块璧有点儿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这句话体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的品质。

B.蔺相如说:

“现在您跟我只有五步距离,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这句话体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的品质。

C.“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呀!

”体现了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

D.“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这句话体现了廉颇非常直爽的品质。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变为转述句)(5)

                                        

(2)秦王把和氏璧骗到手里。

(变为“被”字句)(6)

                                        

(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和氏璧被秦王骗到手里。

六、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7)

  这就是  完璧归赵  的故事  蔺相如立了功  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  ”  。

,。

  )

19草船借箭  (课堂反馈一)

一、下面四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选项是(  )。

A.妒dù忌  惩chéng罚  都dū督  谋móu划

B.弓弩nǔ  仍rēng旧  呐nà喊  丞chéng相

C.幔màn子  水寨zhài  上朝cháo  疑yí惑

D.擂léi鼓  调diào度  饮yǐn酒  推却què

二、下列四组词语中只有一组书写完全正确,把它选出来(  )。

A.妒忌  迟廷  探听  私自

B.都督  呐喊  调度  疑惑

C.连接  支缓  军令壮  招待

D.吩咐  绳索  弓弩手  洒席

三、下列各组词中,意思不相近的一组是(  )。

A.嫉妒——妒忌  推却——推辞  商议——商量  

B.紧急——紧迫  惩罚——处罚  仍旧——仍然  

C.吩咐——叮嘱  才干——才能  疑惑——疑虑  

D.迟延——耽误  委托——托付  调度——调节  

四、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妒忌:

A嫉妒,憎恨B怕,畏惧C禁戒    (  )

神机妙算:

A机器B飞机C机会D计谋(  )

神机妙算:

A美、好;B巧妙;C精确;D细致。

(  )

迟延:

A引长;B展缓,推迟;C引进,请。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    ),文中讲的是(    )和(    )之间的故事。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周瑜)

19草船借箭(课堂反馈二)

一、下列三个句子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它选出来(    )。

A.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疑心。

B.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C.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二、下面三句话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